黃萬裡

黃萬裡

水利工程學專家
黃萬裡(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國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清華大學教授。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黃炎培第三子。1924年入無錫實業學校學習,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1932年畢業。1933年任杭江鐵路見習工程師,參與江山江鐵橋的建造。1934年赴美留學,1935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學位。黃萬裡是第一個獲得該校工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曾因反對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而被錯劃為右派,是黃萬裡一生主要反對過兩項水利工程,一是三門峽工程,另外是三峽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
  • 主标題:黃萬裡文集
  • 副标題1: 作者名稱 黃萬裡
  • 副标題2:
  • 副标題3:黃萬裡文集作者黃萬裡,主要收集黃萬裡的作品。
  • 出生地:川沙縣(今上海)
  • 主要成就:連續介體動力學理論
  • 中文名:黃萬裡
  • 籍貫:上海
  • 性别: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11年8月20日
  • 去世年月:2001年8月27日
  • 職業:水利專家,教授
  • 畢業院校: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伊利諾伊大學
  • 代表作品:《黃萬裡文集》、《治水吟草》
  • 稱号: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标本
  • 父親:黃炎培

人物生平

黃萬裡,祖籍為原川沙縣(今上海),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黃炎培第三子;1924年黃萬裡入無錫實業學校學習,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1932年畢業。1933年任杭江鐵路見習工程師,參與江山江鐵橋的建造。1934年赴美留學,1935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學位。黃萬裡是第一個獲得該校工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

黃萬裡先生的夫人是國民黨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兒丁玉隽(就職于清華大學)。

1945年在南京出任水利部視察工程師。1947年至1949年4月出任甘肅省水利局局長兼總工程師,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赴香港。1949年4月至上海,5月辭去蘭州職務,經廣州到香港。1949年9月到沈陽,出任東北水利總局顧問。1950年6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學任教。1953年被調至清華大學任教。在随後的年間,他編寫了重要的學術專著《洪流估算》和《工程水文學》。

1955年4月,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動工。同月,中國水利部召集學者和水利工程師70多人就已開工的黃河三門峽水利規劃方案進行讨論。在當時流傳“聖人出,黃河清”的言論下,黃萬裡是唯一反對建造三門峽水庫的與會者,并與其他專家在會上進行了七天的辯論。

1957年春,黃萬裡在清華校刊《新清華》發表短篇小說《花叢小語》,批評“三門峽”工程。清華大學多次開會批判他。校黨委向他宣布劃為右派分子的處分決定時,他說:“伽利略被投進監獄,地球還是繞着太陽轉!”。1969年被下放江西鄱陽湖勞動,1974年被揪回清華大學批鬥,并在此期間完成《論治理黃河方略》。1980年2月26日被清華大學黨委“平反”。1998年,黃萬裡被清華大學批準給研究生授課。

黃萬裡主張從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曆史和特性出發,全面、整體地把握江河的運動态勢;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把因勢利導作為治河策略的指導思想。他的這一理論,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他一生堅持反對修建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及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并不是因為他是頭長反骨的人,而是源自其水利的基本理念和對中國水資源的正确評價;但他的治黃策略及對于三峽工程的意見均未被決策者采納;在被“平反”以後,他多次向中央去信,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得到任何答複。

黃萬裡先生在去世當月曾對探望他的學生留下遺囑,全文如下:“萬裡老朽手所書敏兒、沈英、夫愛妻姝:治江原是國家大事,‘蓄’、‘攔’、“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應以堤防“攔”為主。漢口段力堤固。堤臨水面宜打鋼闆樁,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萬全。盼注意,注意。萬裡遺囑2001年8月8日。(最後還有一行小字)可少死幾萬人。”除了長江的水利和漢口安危,他沒有提個人及家屬一句話;他滿腔的深情,火一樣的大愛,全部傾注于祖國人民和他為之耗盡了畢生精力為之忍受了無限屈辱痛苦的江河。

學科泰鬥

在中國,大家都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在又有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都是有學問的人,要是兩院院士,那更是了不得了。事實是,在中國,很多有學問的科學家,他們就不是院士。例如,原浙江大學校長、後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馬寅初教授,原清華大學水利系黃萬裡教授,他們都是中國有學問的科學家,但都沒有院士的頭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人口過快增長,給中國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和生态環境的巨大問題,現在大家都有認識——錯批馬寅初,“多生幾億人”。當時和馬寅初教授有同樣意見的知識分子,不在少數,但是在政治高壓下,能堅持自己觀點、敢于說實話的,隻有馬寅初教授一人。

黃萬裡教授生前曾說過:“我對三峽工程的意見,屢屢上書給 中央,先後六次,屢挫屢上。我要求中央領導給我三十分鐘的時間,聽我彙報就可以把問題講清楚,可惜無此機會。當年三門峽還讓公開辯論七天,現在沒有人和我辯論,雜志上也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見,我是看不到三峽建成後的後果了。你們還能看見,幫我記着看看,但願我的話不要言中,否則損失太大了。”

一九五七年,黃萬裡教授舌戰群儒七天,反對建設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難道别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不知道泥沙會在水庫淤積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黃萬裡教授被打成右派,失去了教書的權利。一九九二年後,黃萬裡教授六次給中央領導寫信,陳述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曆史已經證明了黃萬裡教授在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的觀點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證明着他對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觀點也是正确的。在中國,要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除了有學問還不夠,還要講真話,不怕政治和學術上的打壓,堅持反對錯誤的決策,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險。馬寅初教授和黃萬裡教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沒有院士頭銜的學科泰鬥。

遭劃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門峽工程即将開工。黃萬裡在水文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述了他對三門峽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庫建成後很快将被泥沙淤積,結果是将下遊可能的水災移到上遊成為人為的必然的災害。二是所謂“ 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毫無根據。因為黃河下遊河床的造床質為沙土,即使從水庫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挾裹而下。在課堂上,他對“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甚為不屑,使人覺得這種說法實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碼的科學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黃萬裡就向黃河流域規劃委員會提出了《對于黃河三門峽水庫現行規劃方法的意見》。這篇文章刊于《中國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門峽水利樞紐讨論會資料彙編》(1958年4月水利電力部印)。意見書全面否定蘇聯專家關于三門峽水庫的規劃,而不是隻在個别問題上持不同意見。在反右期間,向一個黨支部書記提意見就是“反黨” 。指名道姓地說鄧子恢副總理的報告“不正确”。光這一句話就夠右派了。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開始黃河截流。1960年6月高壩築至340米,開始攔洪,同年9月關閘蓄水攔沙,是年潼關以上渭河大淤,淹毀良田80萬畝,一個小城被迫撤離。庫内的水位在漲,庫區的農民一批批揮淚踏上離鄉背井之路。正中黃萬裡的預見。其實,黃萬裡隻是本着科學家的良知,說出了關于黃河及泥沙與三門峽大壩問題的科學的真話,可是他被非民主決策擊敗了,他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

于是三門峽工程改建的“兩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條鋼管于1966年7月投入運用,增建的兩個隧洞分别于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庫淤積開始減緩,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關以上河床“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

事實雖證明真理在黃萬裡一邊,但令人傷心的是,有些人反而遷怒于提出正确意見的黃萬裡。1961年,黃萬裡“奉命在密雲勞動,與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勞,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築成。”“文革”中更貶他到三門峽挖廁所以示懲罰。

1964年,黃萬裡曾有摘掉右派帽子的機會。毛澤東在一次與黃萬裡的會面中說:“你兒子黃觀鴻的詩詞我看過了,寫得很好,我很愛看”,希望黃萬裡寫個檢查,可以順勢“摘帽”。而黃萬裡上書毛澤東,說三門峽問題其實并無什麼高深學問,而1957年三門峽70人會上,除我之外無其他人敢講真話。請問“國家養仕多年,這是為什麼?”

三門峽工程的一切問題和災難都按黃萬裡的預言來了。我們從這一重大失敗中總結教訓,可以使我們獲得大量思想資源。但傳統文化的慣性卻導緻一些人要隐瞞真相,歪曲事實,混淆是非,為自己、為大人物、為尊者,文過飾非。在央視2003年10月31日《經濟半小時》節目談到三門峽竟然歪曲史實隻字不提黃萬裡。其後黃萬裡之子黃觀鴻公布了黃萬裡生前的控告信并援引《三門峽工程争辯史料》予以批駁。

三峽工程

序:1960年9月,三門峽大壩建成,大壩下閘蓄水。工程總投資預算為13億元,而工程總結算時實際耗資達40億元。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相當于四十座武漢長江大橋的造價。特别是從1959年以來,中國進入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經濟發展出現大倒退,一些農村出現餓死人現象。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三門峽工程跟原子彈試驗工程一樣,得到中央政府财政上的特别優先保證。

整個三門峽工程造成的損失據估算不下百億(相當現在的一千億以上),還涉及到40多萬農民從渭河谷地被迫向甯夏缺水地區移民,其中15萬來回遷移十幾次,給他們造成了人生中難以想象的慘劇,連國務院派去視察的高官都為之落淚,說:“國家真對不起你們!”

1980年2月26日,在度過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後,黃萬裡終于獲得了右派“改正的決定”。決定隻有短短幾行,稱:“黃萬裡同志原劃右派問題屬于錯劃。經中共北京市委批準予以改正。恢複政治名譽,恢複高教二級教授的工資待遇。”

經曆了20多年的冤屈鎮壓,黃萬裡仍沒學會看政治風向表達學術觀點。從上三峽大壩的消息傳出後,黃萬裡就先後給衆多國家領導人上書,不遺餘力地反對在長江三峽上建大壩。

他認為:從自然地理觀點,長江大壩攔截水沙流,阻礙江口蘇北每年十萬畝的造陸運動;淤塞重慶以上河槽,阻斷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勢必毀壞四川壩田。目前測量底水輸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動床試驗在長期内長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礎,隻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長江長期堆積量。故此而論,長江三峽大壩永不可修。如果是為了發電,可在雲貴湘鄂贛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電站,它們的單價低、工期短,經濟效應比三峽大壩發電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經濟規劃而言,也應先修四川盆地邊緣山區之壩,如烏江電站等為宜。

此外,從國防的角度看,大壩建起來後無法确保不被敵襲,也很不安全。黃萬裡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将被迫炸掉。”同時,他還指出,公布的論證報告錯誤百出,必須懸崖勒馬、重新審查,建議立即停止一切籌備工作,分專題公開讨論,不難得出正确的結論。

198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三峽工程進行論證,黃萬裡教授沒有被邀請參加工程論證。黃萬裡數次給中央領導人和政治局,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家監察部寫信,痛述三峽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決策層給他半個小時的時間,陳述為什麼三峽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是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無消息。

在既有三門峽和阿斯旺的前車之鑒、國内也存在衆多反對意見的背景下,三峽工程議案于1992年被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以1767票通過,反對177票,棄權664票,贊成票數之少,在人大曆史上是空前的。

國家機器需要“标準件”,“獨立思想者”如黃萬裡教授者,在曆次政治運動中紛紛落馬,或被棄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選拔上的“精英淘汰制”,這就為好用聽話的“标準件”入選創造了條件。經過“文革”對文化、道德的摧殘,急功近利的技術思維逐漸占據上風,也就不足為怪了。

黃萬裡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對三門峽的意見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複叨念:“他們沒有聽我一句話!”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峽!三峽,三峽千萬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帶着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三峽工程竣工,庫區清污成本和長江航運成本劇增,已是不争之事實。據三峽工程防汛辦提供的氣象資料顯示:“今年4月份三峽壩區天氣複雜和劇烈變化程度為近50年同期所少見”;請看《中國三峽工程報》的報道:“今年4月三峽壩區氣候反常。氣溫并沒随夏季的到來逐漸上升,反而呈下降趨勢。4月末平均氣溫不足12攝氏度,4月中旬周邊山區還出了較大範圍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溫過程,溫差升降劇烈、颠倒錯位的現象嚴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為236.5毫米,破壩區近10年降水量最高紀錄,破宜昌地區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紀錄。”

三峽庫區地質環境複雜,暴雨、洪水頻發,自古以來就多滑坡。三峽大壩壩址附近區域為堅硬的花崗岩,向上遊則多以碎屑岩、碳酸岩為主,包括侏羅紀遺址的粉砂岩。地質容量、環境容量的天然不足,僅國土資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個。近兩年我國南北氣候反常,2009年重慶地區大雨滂沱,多處發生山體滑坡。這些現象是否與生态上的變異有關,雖有待專家們繼續觀察論證,恐怕也無須久待。

2009年夏,受長江上遊和本地強降雨影響,重慶主要江河水位也普遍上漲,長江寸灘段和嘉陵江等五條中小河流均出現超警戒或保證水位洪水。據當地水文部門監測,8月6日淩晨2時,長江寸灘站洪峰水位達到183.11米,相應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2.61米。這是2004年以來長江中上遊出現的最大一次洪水過程。

強降雨天氣導緻重慶部分地區引發滑坡泥石流災害。截至2009年8月5日17時,持續強降雨已緻重慶154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2.3萬餘人,因災死亡10人,失蹤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3.6千公頃,絕收面積達4.4千公頃,萬餘間房屋倒塌,16000餘間房屋損壞,當地因災直接經濟損失6億8千萬元人民币。其中,重慶銅梁、潼南、大足、北碚等區縣受災情況相對較重。

2009年8月6日,重慶水位達23.51米,超警戒水位1.3米,重慶港朝天門廣場180平台120級台階已經全被淹沒。

郁郁而終

半個多世紀以來,黃萬裡以學識淵博、觀點獨到而蜚聲中外,更以敢講真話、仗義執言而在學界獨樹一幟。從這個意義上說,黃萬裡的離世意味着,在國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論上,另一種聲音的消失。

黃萬裡,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專家。自1937年留學歸國起,傾畢生心力于國内大江大河治理。9月4日的追悼會上,他的一位學生告訴記者:在國内水利學界,多年來,黃萬裡代表着科學家的良心。他當年的助教回憶說,黃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為人耿直,敢說敢言,不管什麼時候,不管針對誰,他都是照說不誤,有時可以說是口無遮攔。在他對三門峽工程的意見中,這種性格得到了體現。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時5分,在清華大學校醫院一間簡樸的病房,90歲的黃萬裡先生溘然而逝。生前卧病,90歲高齡的他幾番涕淚縱橫,反反複複隻有一句話:“他們沒有聽我一句話啊!”

前不久,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副巡視員王井泉坦誠,三峽工程設計時确實沒有充分考慮建成後對生态環境的不利影響,同時承認工程對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蓄水也有影響。這是中國水利系統官員首次公開承認三峽工程的設計有失誤。

三封上書

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裡教授在三峽大壩拟議建設之初,多次上書中共當局,從地質、環境、生态、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不可上馬之緣由。然而,當局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對此铮铮忠言置若罔聞,不惜置人民于水火。在黃萬裡先生的種種預言漸次應驗之時,重讀這些上書,不能不讓人感慨萬端。這裡選刊三峽大壩開工前黃萬裡先生緻江澤民等人的三封信,由《黃萬裡研究基金》主任黃肖路提供。

第一封:1992年11月14日

慶祝十四大會勝利成功,預祝諸位勝利,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此,作為一個無黨派科技工作者,願竭誠地、負責地、鄭重地提出下列水利方面的意見,請予審核批複:

一、長江三峽高壩是根本不可修建的,不是什麼早修晚修的問題、國家财政問題;不單是生态的問題、防洪效果的問題、經濟開發程序的問題、或國防的問題;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河床演變的問題和經濟價值的問題中所存在的客觀條件,根本不許可一個尊重科學民主的政府舉辦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它若修建,終将被迫炸掉。川漢保路事件引起辛亥革命實為前車之鑒。公布的論證報告錯誤百出,必須重新審查、建議懸崖勒馬、立即停止一切籌備工作;請用書面或集會方式,分專題公開讨論,不難得出正确的結論。同時籌建贛江及湘資水等電站,以應東南能源之迫需。

附送《長江三峽高壩永不可修的原由簡釋》,内容四點如次:

1.在長江上遊,影響河床演變的造床質是礫卵石,不是泥沙,修壩後将一顆也排不出去,十年内就可堵塞重慶港,并向上遊繼續延伸,汛期淹沒江津合川一帶。現報告假定卵石不動,以泥沙作模型試驗,是錯誤的。

2.中國水資源最為豐富,時空分布也合适,在全球為第一,不是張光鬥說的第六。中國所缺的是在供水足夠地區的耕田。水庫完成後淹地五十萬畝,将來更多,用來換取電力,實不可取。詳見附文《論降水、川流與水資源的關系》。

3.三峽壩工經濟可行性是根本不成立的,它比山區大中型電站每千瓦投資要貴兩三倍。報告中的經濟核算方法是錯誤的。十八年内隻支付、無産出,也無以解決當前缺電問題。

4.三峽水庫對于長江中下遊防洪雖有些幫助,但效果不大。蓄清排渾的代價是使排洪工程加大、守堤防汛期加長,而所利用的電能大減,得不償失。長江防洪迫在眉睫,應速浚治。

回憶1957 年黃河三門峽會上唯我一人反對建壩,因其造床質為泥沙,故退一步許可改為留洞排沙。今長江上遊造床質為卵石,三峽高壩勢必毀敗大量壩田,又是我一人搖臂高呼決不可建。請三思吾言!

二、長江中下遊汛期迫需防洪,建議治理策略如下。

1.中遊除堤防外要加強疏浚,将床沙輸向兩岸窪地,通過建閘或堤穴,漸使地高槽深。不禁止圍湖造地,鼓勵用挖泥船或拖鬥掏湖泥淤田,并有計劃地整亂流。

2.各大支流築壩攔洪蓄水,所以防旱。淮河主要應導洪入海。

3.揚州開一分流道直接出海,可加陡坡降一倍,對刷深中遊江槽,減輕蘇皖兩岸澇害。同時在下遊束水攻沙,增補田畝。浚深各分流道,增多江北清水,減少鹽堿,南通七縣成為江南。

4.浚深右岸,增多分流。太湖區域要全面疏浚,挖泥肥田。洪水宜導出吳淞江及浏河,勿入太浦河,以免淹沒上海市區。

三、黃河乃是全世界最優的利河,今人把它看作害河,實為我水利學者的恥辱。它水少沙多,曆史上南北漫流形成廿五萬平方公裡的黃淮海平原,全球最大的三角洲。兩堤經逐步加高成為懸河,卻提供了一條自流淤灌的總幹渠,足以解除華北平原當今的缺水缺肥,并恢複南北大運河。應分送水沙入南北現存各流派:

運河、馬頰河、徒駭河、賈魯河、渦河等,再從而淤灌田地,并改良三千萬畝沙荒地。各分流閘檻要低設,以刷深河槽,增加過洪能力,于是河治。大堤不再須加高,改成高速公路。黃淮海平原得以整體開發,可增加支持半億人口。

詳見《論黃淮海河的治理與淮北平原的整體開發》

其主要措施如下:

1.打開南北大堤約廿道閘口,低檻分流刷深河槽,北岸分流年200 億方水,南岸100 億方。首先打開人民勝利渠閘,引水天津;随後再開運河南北閘。各派取複式斷面,固定住低水岸邊。

2.停止小浪底壩工,改修三門峽壩,恢複其設計功能,并刷深黃渭河槽,确保上遊農田。

3.停止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水隻可抽到裡下河地區。該工程抽水70 米水頭,經濟上不可行;将來恢複大運河,黃水南北分流,該工程将大部拆除。該工程是錯誤的。

4.整治南北大運河,今線下移到黑龍港。

5.整修南北大堤及原運河高地成為三條高速公路。

附三文。順緻敬意。

清華大學1992 年11 月14 日

第二封:1993年2月14日

1992 年11 月14 日曾函陳長江三峽大壩決不可修等水利方面的意見,附文簡釋有關技術在四川柳林灘航道工程完工典禮上,1942年秋問題,未見批複。而總理已赴漢口開始籌備施工。在此我願再度鄭重地、負責地警告:修建此壩是禍國殃民的,請速決策停工,否則壩成蓄水後定将釀成大禍。

此壩蓄水後不出十年,卵石夾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慶港;江津北碚随着慘遭洪災,其害将幾十倍于1983 年安康漢水驟漲21 米、淹斃全城人民的洪災。最終被迫炸壩,而兩岸直壁百米,石碴連同曆年沉積的卵石還須船運出峽,向下遊開圹之地傾倒。航運将中斷一兩年。不知将如何向人民交代。

論經濟效益,此壩每千瓦造價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壩,其經濟可行性并不成立。對比五年工期的大中型壩,設此壩施工期1995 年至2010 年、連續15 年,按1986 年物價,每年20 億元中浪費達13 億元,等于每年抛仍大海400 萬噸糧食。此舉遠比美國胡佛總統1931 年隻一次沉糧于海以示衆,還要壯烈。完工後十年内陸續回收發電效益781 億元,未必能抵償炸壩運碴、斷航、及淹沒損失。

詳情請閱前送的《簡釋》。據說三峽問題規定不準公開争辯。此事關系重大,願向諸公當面解說。單談卵石塞港問題隻需一小時。若再淡經濟問題,則外加半小時,質詢時間在外。擔保講得諸公都明白。

原來流域水利規劃必須具備治河(包括防洪)、航道、灌溉、發電、供水等各種工程知識;并曾親曆其勘測、設計、施工、運行的經驗;此外還需要氣象、地貌、地質、水文以及工程經濟的知識;還須能對數學、力學方法和概率統計方法運算自如。這些要比一般土木工程的知識廣闊和深邃多了。概括地說,水利規劃要求工程和自然地理學術兼備于一身,前賢有言在先。

技術人員中最早提出修建三峽大壩的美國專家薩凡奇隻是專長于造壩和略曉壩址地質的土木工程師。但是 1932 年美國羅斯福總統創立田納西流域專區TVA時就未聘用他,而專任具有流域規劃經驗的Author E. Morgan 領導和Sherman M.Woodward 教授為顧問。這些外國專家我所熟知,曾在其下層工作過。一個甲子60 年過去了,我國湧現出成千上萬位水利專家,但仍未聞有兼通工程和水文地理者在水利機關領導規劃。于是出現了這個截斷長江的高壩計劃,實際上不作可行性研究就該被否定。

希望黨的經濟建設科學化、民主化要策切實貫徹下去。切勿規定經濟建設可行性由行政當局事先決定。例如黃委主任王化雲曾對總工程師交代:"這個壩(小浪底壩)你先按6 億元設計請款";又如萬裡副總理帶了張光鬥視察引黃濟青導水工程後,就由計委批準施工,結果耗資十億元,每年還須大量費用抽水,其費大于在青島煮海取水年一億立方米。對于與衆不同意見的建議從不答複,甚至控制學術刊物不準刊登合理的異議,附送兩案件請審閱後轉交中央紀委。

順緻 敬意

黃萬裡1993 年2 月14 日

清華大學九公寓35 号,電話2561144

第三封:1993年6月14日

前曾兩次勸告切勿修建長江三峽高壩,首次1992 年11 月14 日,附送兩文,第二次1993 年2 月14 日,附文請閱後轉交中紀委。現在另再送上《長江三峽高壩永不可修》河床演變問題論證一文,請予審批,并請連同前文發交有關機關,安排會議公開讨論。

凡峽谷河流若原不通航,支流兩岸又少田地,象大渡河龔咀那樣,是可以攔河築壩、利用水力發電的。盡管16 年來這水庫已積滿卵石夾沙,失掉了調節洪水的能力,仍能利用自然水流的落差發電。但長江三峽卻不是這樣,這是黃金水道的上段,四條巨川排洩着侵蝕性盆地上的大量卵石進入峽谷,在水庫蓄水後,這些卵石和泥沙就會堵塞住重慶港,上延擡高洪水位、淹沒田地。那裡水源豐富,生活着一億多人口,缺少的正是耕地。凡是這樣的地貌,決不可攔河築壩。所以長江三峽根本不可修高壩,永遠不可修高壩。

當年孫中山提出這一設想後,可惜沒有一個學者能作出科學的解釋,至今也隻我一人,說明這是不可行的。随後也就不會有美國薩凡奇的建議,也不會有一群工程師湧向美國學習築壩的經驗,其實這些技術還停留在幼稚可笑的階段。更不會向加拿大乞取可行性研究經費,更不會有黨代會、人代會和半個世紀的讨論。這些都是科技低落的後果,雖不單是我國,但今準備施工了,領頭的"專家"應負刑事之責。

論經濟效益,此壩每千瓦實際造價之高,可以打破世界記錄。且不論攤派到發電的靜态經濟成本按1986 年物價300 億元是否屬實,并縮短工期為15 年,投資逐年平均分配,到完工時實際投入為666.45 億元(見"簡釋"文)。但是審核的報告竟按開工時的成本計算,若也按15 年工期,則僅159.54 億元。這樣,縮小了造價成為1/4,即隐瞞了實價的3/4。這樣,經濟可行性自然就成立了。這一錯誤,凡建設領導都該懂得而負責。

所以長江三峽高壩不僅因其破壞航運和農業環境而不可修建,而且其本身價值也不成立。三峽電站20 年内隻有工費支出,沒有電費收入,國家财力不堪負擔。理應從速修江西湖南山區所有大中型電站,以供應東南各省電能燃眉之需。

作為共和國一個公民、由國家培養成的、從事了60 年水利工作者,眼看着國家和以百萬頭顱換來的堅強黨組織誤入陷阱,自覺有責任忠告,也應依憲法"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凡對技術複雜的問題例應公開讨論,蚩可即下結論,申稱 "一定要上",犯有欺國之罪,向監察部舉報外,也對總書記等對我兩次警告未予批答,深為詫異。未知曾否考慮按憲法"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這一條發交有關機關處理。當年黃河三門峽修築前争辯,隻我一人反對修築。現在雖有許多人反對修建長江三峽壩,但又隻我一人從根本上徹底反對,申稱是對國家經濟不利。可能諸公相信群衆多數,我個人仍希望公開争辯。

未見批答,工程已準備進行,難望輪台有悔诏,隻得将此案披露中外,或可拯救這一災難于萬一。

順祝

進步健康

附文

黃萬裡 1993 年6 月14 日

清華大學九公寓35 号

家庭關系

嶽父:丁惟汾 父親:黃炎培 妻子:丁玉隽 長女:黃且圓(現居住于北京)  次女:黃無滿(法國)  小女兒:黃肖路 (1982年自北京移居美國馬裡蘭州)  長子:黃觀鴻(移居美國)  次子:黃二陶(美國)  幼子:黃魯淳(香港)

子女評價

我父對我教育甚嚴,擇其要點凡三:一、必須尊重農民;二、必須噴出熱血地愛人;三、必須戒驕戒躁。

必先立志——可自負但虛心校正自己;有秩序地生活:看重時間——活潑我精神;深于一行,仍應廣通;遍訪名師,勿泥于一校;不斷地實地工作,在工作中求進步;随時學習,跟民衆學習;生平服膺一“義”字,故有大批人相從工作;隻說真話,不說假話——從不留戀舒适生活——心地善良;古道熱腸——熱愛生活,熱愛孩子;在科技領域裡要從最基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不怕艱苦,甘于寂寞;知識要廣博,基礎要深厚,思路要開闊,要想人之所未想,不人雲亦雲;我既是科技工作者,又是詩人;我是用詩人的感情來搞水利的。

個人著作

《黃萬裡文集》

2001年8月(無出版社無定價)

出版圖書

家庭關系

嶽父:丁惟汾 父親:黃炎培 妻子:丁玉隽 長女:黃且圓(現居住于北京)  次女:黃無滿(法國)  小女兒:黃肖路 (1982年自北京移居美國馬裡蘭州)  長子:黃觀鴻(移居美國)  次子:黃二陶(美國)  幼子:黃魯淳(香港)

子女評價

我父對我教育甚嚴,擇其要點凡三:一、必須尊重農民;二、必須噴出熱血地愛人;三、必須戒驕戒躁。

必先立志——可自負但虛心校正自己;有秩序地生活:看重時間——活潑我精神;深于一行,仍應廣通;遍訪名師,勿泥于一校;不斷地實地工作,在工作中求進步;随時學習,跟民衆學習;生平服膺一“義”字,故有大批人相從工作;隻說真話,不說假話——從不留戀舒适生活——心地善良;古道熱腸——熱愛生活,熱愛孩子;在科技領域裡要從最基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不怕艱苦,甘于寂寞;知識要廣博,基礎要深厚,思路要開闊,要想人之所未想,不人雲亦雲;我既是科技工作者,又是詩人;我是用詩人的感情來搞水利的。

上一篇:王金明

下一篇:李金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