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

黃竹

禾本科竹類植物
黃竹是禾本科、牡竹屬喬木狀竹類植物。竿高可達15米,梢端略彎曲,竿環平。竿可用作造紙原料,建築用材,扁擔和劈細做筷子。[1]産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四川可能已栽培。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與河谷地區。分布于緬甸、越南、老撾和泰國。原産緬甸。
    中文名: 拉丁學名:Dendrocalamus membranceus Munro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禾本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竹亞科 族:簕竹超族·牡竹族 亞族: 屬:牡竹屬 亞屬:牡竹亞屬 組:牡竹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黃竹

簡介

指竹,亦指毛竹。黃竹,禾本科牡竹屬,别名埋桑,主要分布于我國雲南耿馬、景洪等低山與河谷地區,是雲南省南方比較習見的野生竹種。用作造紙原料,建築用材,扁擔和筷子等竹木制品,用途廣泛,有一定經濟價值。唐白居易《憶洛中所居》詩:“厭綠栽黃竹,嫌紅種白蓮。”五代齊己《江居寄關中知己》詩:“舊栽花地添黃竹,新陷盆池換白蓮。”黃朝天《烏江架橋》:“又馬上命令步兵與工兵一起去砍黃竹。”

形态特征

竿高8—15米,直徑7-10厘米,梢端略彎曲,基部第一至第三節環列氣根;節間長34—42厘米,幼時被白粉;竿環平;箨環強隆起;節内長8毫米;主枝3枝,其餘枝條較細,在竿上部者可下垂。

末級小枝具3—6葉;葉鞘具縱肋;葉耳鐮形,其上具紫色縫毛數條;葉舌不明顯,高僅1毫米,腹面具毛,先端波狀淺裂;葉片披針形,質薄,長12.5—25厘米,寬1.2—2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形,先端漸窄,最後扭轉并具粗糙的長尖頭,兩面均具柔毛,葉緣具向下的小鋸齒而粗糙,次脈4—7對,再次脈7—9條。

花枝有大型呈圓錐花序狀的分枝,節間長2.5—5厘米,無毛,或上部常具白粉,節上密集叢生多枚假小穗,形成球形的簇團,其直徑為2.—5厘米;小穗微扁,近于無毛而有光澤,長1-1.3厘米,寬2.5—3毫米,初為黃綠色,幹燥後為枯草色,質地較軟,含成熟小花2—5朵;穎2片,卵形,先端鈍圓或尖銳;外稃與穎相類似而較大,長8—9毫米,寬5—8毫米,質地薄。

雄蕊成熟後伸出花外,花絲細而長;花藥黃色至紫色,長4毫米,先端具短的小尖頭;子房卵形,較細長,上部生毛而下部無毛;花柱長5—6毫米,全體被微毛,柱頭1,紫色,羽毛狀。果實廣卵形,基部圓,長5—7.5毫米,一側具溝槽或微扁,先端具長喙,胚明顯。

上一篇:黃皮柳

下一篇:秋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