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鹦鹉

鸮鹦鹉

鹦鹉科鸮鹦鹉屬下的一種
鸮鹦鹉(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新西蘭人叫“kakapo”,這是當地的毛利語,kaka即“鹦鹉”,po的意思是“夜”。中文翻譯成鸮鹦鹉頗為神似,因為鸮鹦鹉的臉盤的确酷似夜間活動的貓頭鷹。世界上共有300餘種鹦鹉,鸮鹦鹉可算是鹦鹉家族的另類[1]。有柔軟的綠色和棕色條紋羽翼。翅膀雖然相當發達,但不善于飛翔。它們的爪子比起其它鹦鹉為大,以方便在樹枝間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進,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損的痕迹。主要是草食性,吃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及花粉等。分布于新西蘭南部、司圖爾特和其它島嶼。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鳥綱 Aves 亞綱: 目:鹦形目 亞目: 科:鹦鹉科 亞科:鹦鹉亞科 族:鸮鹦鹉族 屬:鸮鹦鹉屬 亞屬: 種:鸮鹦鹉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鸮鹦鹉 二名法:Strigops habroptila

外形特征

鸮鹦鹉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鹦鹉;雄性成熟期時體長可達60厘米,重2至4公斤,不能飛,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并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飛行,而隻作為一般平衡,或在樹上跳下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正因為此,鸮鹦鹉不像其它鳥類要保持輕盈的身體,它們多會于體内儲存大量脂肪,使他們的體重冠絕同類。鸮鹦鹉表面的羽毛有多種色彩,除了微黃及如苔藓般的綠色作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條紋,這種保護色使它們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隐藏自己。事實上不同個體的色彩、色調及斑駁的花紋可有極大的差異性──某些博物館收藏的标本就是全身披上黃色的。胸部及兩脅均是黃綠色配上黃色條紋,在腹部、尾下、頸部及面部上黃色依然突出,并有綠色條紋及小量斑駁的棕灰色。由于它們無須應付飛行時所要求的強度及剛度,因此羽毛是十分柔軟。

鸮鹦鹉面上纖細的羽毛組成了引人注目的面盤,這種鸮形目面上常見的特征使來自歐洲的移民稱它們為鸮鹦鹉。它們的鳥嘴旁被靈敏的羽須或小胡子所包圍,用以在低頭前進時感受地面情況。上鳥喙除了上半部是藍灰色外,其餘部分主要是乳白色,眼睛則是深棕。鸮鹦鹉的腿大而粗壯、鱗狀,并與其它鹦鹉一樣是對趾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它們的爪子比起其它鹦鹉為大,以方便在樹枝間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進,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損的痕迹。

雌性鸮鹦鹉的一些特征使它們不難從雄性中分辨出來:它們的頭部并不渾圓,與喙一樣比較窄長,鼻孔較小,腿及足部修長苗條并帶有粉紅灰色;尾巴比例上較長,全身羽毛的顔色雖與雄性類似,但整體的色調較細緻,較少黃色及斑駁的變化。與不少鳥類一樣,孵卵期間雌性的腹部的絨毛脫落,附近皮膚表層血管脹大,讓溫暖的血液流經該部分,形成孵卵斑。

與其它鹦鹉一樣,鸮鹦鹉也能夠發出多樣的叫聲。除了求偶時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聲外,它們也會發出嘶卡的聲音來向其它同類标示自己的位置。

鸮鹦鹉有完善的嗅覺系統,能與他們夜行性的生活習慣相輔相成。例如它們在覓食時就能夠通過氣味來區分出食物;這一習性目前僅在另外一種鹦鹉中找到。另外鸮鹦鹉給人極深印象的特質就是它身上會發出一種令人愉悅的香氣,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來形容這種香氣。鸮鹦鹉完善的嗅覺系統及強烈的獨特氣味也被視為社群間獨有的生化傳遞訊息,但這些氣味也成了掠食者搜索這種防禦力薄弱的鹦鹉的重要手段。

分布範圍

在人類踏足新西蘭以前,新西蘭除了3種蝙蝠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陸生哺乳動物。鸮鹦鹉依靠夜行和絕佳的保護色,安然無憂地生活在這片樂土上。那時的鸮鹦鹉行蹤遍布南北雙島,數量不可勝數。1000年前,毛利人來到了新西蘭,也帶來了狗和老鼠,從此開始了哺乳動物入侵新西蘭的曆程,毫無抵抗能力的鸮鹦鹉自然也難逃其厄。到了19世紀早期,鸮鹦鹉在毛利人聚居的、氣候溫暖的北島已經罕見蹤影,在南島也退守到西部的多山地帶,難以發現。

生活習性

鸮鹦鹉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樹木的邊材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在1984年的一次關于鸮鹦鹉的食物及食性研究中确認了共25種的食物,并證明了它們是一種廣泛的草食性生物,對于不同的喬木、灌木而至蕨類植物均感興趣。鸮鹦鹉的喙能有效地碾磨食物,因此它們隻有一個相對小的沙囊,此外,一般相信鸮鹦鹉的前腸内有細菌協助發酵及消化植物。另外它們有一套獨特的習性,就是會用喙将葉片或蕨葉最具營養的部份挑選出來,難以消化的纖維部份則會留下。這些獨特的、被啄剩的植物殘枝正好用來證明鸮鹦鹉曾在附近出現。透過研究這些顯著的覓食痕迹,發現鸮鹦鹉的覓食範圍一般在10×10m至50×100m之間。松紅梅(Manuka)及黃銀松(YellowSilverPine)常是它們覓食範圍的中心據點。

差不多所有的鹦鹉都是白天活動,隻有鸮鹦鹉在夜間活動;迅敏的飛行是所有鹦鹉的特性,鸮鹦鹉卻不會飛;鹦鹉一般都成群活動,鸮鹦鹉卻喜歡獨居;鹦鹉一般都很聒噪且引人注目,鸮鹦鹉卻異常隐秘無聲,有時必須動用經過特殊訓練的引導犬才能尋到它們;鹦鹉通常會形成親密而長久的伴侶關系,而雄性鸮鹦鹉卻要聚集在“表演場”通過競争取得交配權,交配完成,雌雄關系即告結束。

生殖繁育

在全球所有的鹦鹉當中,隻有鸮鹦鹉會利用求偶場交配制度來作為求偶交配的方法。在到達求偶季節時,雄性鸮鹦鹉會聚首在一個仿如競技場的地方舒展雙翼,透過表演獨有的舞蹈及演唱來吸引異性。雌性鸮鹦鹉隻會以表演質素來決定對象,其它外在因素也不能左右它們的選擇。在選擇對像後即進行交配,但不會結成伴侶──它們相遇隻為了傳宗接代。

一到求偶季節,雄性鸮鹦鹉就會離開它們的居所,并到達山頂或山脊處建立屬于自己的交配競技場。這個競技場最遠離它們日常生活地區達7公裡之遠,而每個競技場相距最遠亦可達50米。在繁殖季節之前,雄性鸮鹦鹉往往會為了争奪最好的場地而發生打鬥。它們除了會透過豎起全身的羽毛、跨大雙翅、提爪、大開喙部并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來恫吓對方外,亦會與對方發生正面沖突,而打鬥過後經常出現傷痕。雄性在整個求偶季節均會逗留在它們所建立的交配場上。

每個競技場均為由雄性制成的圓盤形凹坑,最大可達10米,但一般深度及寬度至少能容下一頭半米長的鸮鹦鹉。整個圓盤常毗鄰于石面、田埂或樹幹旁以利反射聲音。除了圓盤外,每隻雄性鸮鹦鹉還會為它們的圓盤建一條連接的小道或可見的軌迹,沿山脊而建的話可長達50米,圍繞山頂的直徑也可達20米。它們會一絲不苟地制理好圓盤及小道上的殘骸。

為了吸引異性,雄性鸮鹦鹉會使前胸的氣囊充氣,從而發出嘹亮而低頻(低于100Hz)的隆隆作響的嗚叫。起初是低沉的嘀咕,氣囊逐漸擴大後聲量随随增加,在持續約20次的嗚叫後就會停止。這時雄性鸮鹦鹉會站立片刻,低頭并再次讓空氣填滿胸腔以準備下一組的嗚叫。這些嗡嗡聲在黑夜時至少1公裡外也能聽見,而在好風的晚上更能傳播達5公裡之遠。它們平均嗚叫8小時,一個晚上就能發出近千次聲響。另外整個嗚叫可長達3至4個月,因此它們也将失去近半的體重。它們也會在競技場上圓盤内的不同方位發出嗚叫,以使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送。

這些嘹亮而長距的叫聲也吸引了獵食者的青睐,使它們的位置衆所皆知。一大群缺乏抵抗力的鸮鹦鹉,當遇上哺乳動物獵食者時,即使隻有一頭獵食者,也有可能做成嚴重的傷亡。

雌性鸮鹦鹉被其中一頭雄性鸮鹦鹉的嗚叫聲所吸引後,開始從它們的居所出發,并可能走上幾公裡的路來到這區域。當雌性踏入這頭雄性鸮鹦鹉的競技場内後,它就會停止鳴叫并立即進行表演。内容包括由一邊搖擺到另一邊,并用喙發出卡嗒卡嗒的聲音。不久後雄性會背對雌性,展開雙翼并而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而整個試圖交配的表演約維持2到14分鐘後,它們随即交配。交配後雌性就會離開并回到自己的家園,等候産卵并孕育小鳥;雄性則繼續留守在交配場内發出嗚叫,而吸引其它的異性。

雌性多在地上植物的掩護下、或是諸如樹洞般的洞穴内築巢,每個生育期内最多能誕下3隻鳥蛋。它們專注地進行整個孵化過程,但卻因覓食而被迫在晚上離開,因此被捕獵者吞食或胚胎冷卻往往會在母親不在的時候發生。鸮鹦鹉的蛋一般在30天後孵出,初鳥全身披上灰色的絨毛。自蛋孵出後,雌性鸮鹦鹉會持續哺育約3個月,即使幼鳥在完全長出羽毛後與仍會與母親多住好幾個月。對捕獵者而言,幼鳥不比仍在鳥蛋内的它們堅強。當成年的鸮鹦鹉被獵殺後,它們同樣難逃一劫。在10到12周後幼鳥才會首次離開巢穴。随着它們愈來愈獨立,母親仍會個别地喂哺它們達6個月之久。

由于鸮鹦鹉頗長命,因此它們會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後才進行繁殖。雄性鸮鹦鹉在5歲以前不會開始它們的求偶嗚叫;雌性更要到9至11歲才開始尋訪異性。這段在繁殖期前的延誤減少了求偶期間所遇到的危機,從而延長了它們的性命。鸮鹦鹉是其中一種繁殖率最低的鳥類,它們并不會每年都進行繁殖,而隻在有大量食物供應的年度,如該年的樹木結出特别多的果子,才會進行交配。新西蘭陸均松的種子數目是誘發它們進行繁殖的重要因素,但這種高大喬木每3到5年才會大量結果。因此在陸均松占優勢的森林,如科德菲什島上,鸮鹦鹉的繁殖并不頻繁。

另一個關于鸮鹦鹉繁育體制的有趣數據是,雌性鸮鹦鹉可因應其母體的狀況,從而改變後代的性别比例。當雌性鸮鹦鹉進食了較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它們就會誕下雄性為主的後代(雄性一般較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鸮鹦鹉仍會在食物或資源供應緊張的時候誕下後代,但會偏向于誕下單一性别以使種群内的性别得以分散(例如集中在雌性的後代),而在食物量豐富的時候則無此顧慮。雄性鸮鹦鹉則會在食物量豐富時多與不同的雌性交配,以達緻物種延續的天賦使命。這一研究支持了在進化生物學中備受争議的特拉威斯-韋爾拉假說(Trivers-Willardhypothesis)。這種與母體體重狀況而影響後代性别的研究對保育計劃有重要影響。因為在提供補充食物提高繁殖率的同時也會減少較具保育價值的雌鳥後代的出生機會,因此嚴格控制母體的狀況才能達緻雙赢的局面。

種群現狀

鸮鹦鹉全球不足百隻,是世界上最大、唯一不會飛的夜行鹦鹉。它們居住在人迹罕至、沒有害獸的偏遠島上,隻有直升機可以到達。

由于鸮鹦鹉具備了相當多的特性,因此生物學家起初把它獨立成科(Strigopidae),也有把它獨立成鸮鹦鹉亞科(Strigopinae),但現在多把它歸入鹦鹉科(Psittacidae)中的鹦鹉亞科(Psittacinae)其下。雖然如此,但仍在該亞科中獨立成族,成為鸮鹦鹉族、鸮鹦鹉屬中的唯一成員。

早期的鳥類學家曾認為鸮鹦鹉與位于澳洲的地栖鹦鹉(外形相似,僅在受驚吓時半滑行)及夜鹦鹉(異常神秘的一種夜行性鹦鹉)有關連;也有指與新西蘭的啄羊鹦鹉族中幾種鹦鹉有親連聯系。但直至2005年一次ZW性别決定系統DNA序列研究中,才确定了鸮鹦鹉與啄羊鹦鹉族中的兩種現存鹦鹉,啄羊鹦鹉(kea)和卡卡鹦鹉(Kākā)有親連關系。從分子數據分析中進一步指出兩種啄羊鹦鹉族的鹦鹉與單型種鸮鹦鹉均來自同一個祖先,而這祖先一早已脫離了鹦鹉科各種鹦鹉的演化軌迹而獨樹一幟。

保護措施

自從新西蘭的人類活動日漸頻繁後,鸮鹦鹉的個體數目便開始大幅下降。因此,自1891年就開始有針對性的保護計劃在當地實施。較成功的保育計劃來自1989年開始并運行至今的鸮鹦鹉複育計劃。

鸮鹦鹉不會飛的習性決定了它們隻能在沒有害獸的地區存活。位于新西蘭的白垩島總面積為154公頃,最高點為海拔151米,該島因西南沿海的峭壁是由制造粉筆的白垩構成的而得名。由于島上本地植物,特别是鸮鹦鹉喜食的植物豐富,因此是一塊理想的鸮鹦鹉庇護所。

2002年7月,20餘隻鸮鹦鹉被轉移到了白垩島。此時正值新西蘭的冬天,異地轉移、重新劃分活動範圍的過程對鸮鹦鹉而言真不是輕松之舉。所有新來白垩島的鸮鹦鹉體重在當年都減輕了,除了一隻适應性非常好的雄鸮鹦鹉外,其他鸮鹦鹉都得到了專門為它們特制的補充性食物。

經過30年的悉心保護,鸮鹦鹉從最初的10餘隻發展到現在的近百隻。由于鸮鹦鹉的壽命很長,如果保護措施得當,交配繁殖的幾率還是很大,科學家們對它們的前途命運依然充滿希望。

曆史文化

作為單一物種,鸮鹦鹉在毛利的民謠及信仰當中均有豐富的意涵。如它們不規則的繁殖周期常與飼果豐收年一同出現,像新西蘭陸均松這類數年才結一次果的樹木也在它們繁殖的年分結起累累的果實,緻使毛利人往往會贊美鸮鹦鹉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另一個引證這個說法的理據是來自對它們的一種觀察。鸮鹦鹉習慣在齒杜英木(Elaeocarpusdentatus)及昆士半瓊楠等當造的季節裡把它們的漿果埋在僻靜的水塘内,以備冬天不時之需;毛利人同樣有這個習慣,他們也會為了這個目的,把食物深藏水中。這種獨特的傳統相信來自毛利人對鸮鹦鹉的觀察。

經濟價值

食物

在鸮鹦鹉仍在新西蘭大陸上廣泛分布的時候,毛利人會捕獵鸮鹦鹉,并因為味道可口而被視為佳肴。其中一種說法認為鸮鹦鹉肉的味道與質感與羊肉差别不大,雖然歐洲殖民者則形容鳥肉有“強烈而急迫的味道”。每逢求偶季節,雄性鸮鹦鹉均在其求偶場内發出嘹亮的鳴叫,毛利人則可跟從聲音方向輕易地将它們捕捉。此外在它們覓食、及在幹旱季節時進行的沙浴也令它們較易被發現。鸮鹦鹉多在晚間被捕捉,透過不同類型的圈套、陷阱、或是利用玻裡尼西亞犬等動物,有時也用上多樣的火棒使它們目眩眼花,并在它們慣常出現的範圍堵截它們以利狩獵。捕捉後用毛利人傳統的土煮方式或是用滾油煮熟。鳥肉本身的脂肪能夠産生防腐作用,因此可直接放在容器内作日後使用。納伊塔胡族(新西蘭南區主要的毛利族)會把鳥肉放在由白松樹心皮所造成的籃子、或是由巨藻等造成的容器内,并把成束的鸮鹦鹉尾羽系在容器邊上以作識别及作為裝飾用途。鳥蛋亦是毛利人的搜集對象,他們形容鳥蛋為泛白但不是全白,與新西蘭鸠的差不多。

裝飾

鸮鹦鹉除了作為食物而被捕獵外,毛利人也會應用它們的毛皮──特别是羽毛仍然附在其上的──去制造披風或鬥篷。每件這樣的鬥蓬需用上11000條以上的鸮鹦鹉的羽毛。這套服飾不但美輪美奂,更具有非常保暖的效果。因此,每件披風均價值連城,特别是少數仍然保存良好的,更被視為聖物而被珍而重之。毛利人的一句諺語“擁有鸮鹦鹉披風卻仍然埋怨寒冷”常用以認容那些貪得無厭的人。鸮鹦鹉的羽毛也常用作裝飾毛利族戰矛泰阿哈,但在真實決鬥時則會被除下。

寵物

除此之外,鸮鹦鹉也作為毛利人一種溫柔親切的寵物而被飼養。十九世紀時在新西蘭的歐洲人,如喬治·格雷爵士就在一封書信中,提及他的一隻鸮鹦鹉寵物在對待他及他朋友的行為,“像一頭狗多于像一頭雀鳥”。

保護級别

鸮鹦鹉是一種華盛頓公約級别的世界瀕危鳥類,是新西蘭的特産,在全世界不足百隻。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極危(CR)。

相關郵票

貝甯

1996年9月10日貝甯發行《鳥類》郵票,全套郵票6枚,小型張1枚。其中第三枚圖案為鸮鹦鹉。2000年貝甯發行《鳥類》改值郵票,全套4枚,其中第二枚将1996年發行的鸮鹦鹉郵票面值從75f改為150f。

岡比亞

1997年2月24日岡比亞發行《世界瀕危物種》郵票,全套小版張共20枚郵票,其中第五枚為圖案為鸮鹦鹉。

朝鮮

1990年8月24日朝鮮發行《1990'新西蘭郵展》郵票1枚,圖案為鸮鹦鹉。

所得榮譽

2020年的“年度鳥類”評選活動從11月2日開始,為期兩周,共收到55583張有效選票。鸮鹦鹉因綜合得票數最高而摘得桂冠。

上一篇:佛伊泰克

下一篇:縮頭魚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