鲭魚

鲭魚

生物物種
鲭魚是一種很常見的可食用魚類,出沒于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在中文語境下要注意區别于中國的四大家魚之一的“青魚”。鲭魚平均身長30至50厘米,壽命最長可至11年,它以吞噬浮遊生物及鲟魚、鳕魚和鲱魚所産的卵為生。鲭魚又名“鲭花魚”。俗名鲐魚、鲐巴魚、青鲇魚、油胴魚、鲭魚、青條魚。大西洋鲭魚、波士頓鲭魚、tin-ker鲭魚、太平洋鲭魚、日本鲐魚、chub鲭魚、美國鲭魚、藍鲭魚、竹馬鲛魚。
    中文名:鲭魚 拉丁學名:Pneumatophorus japonicus 别名:鲭花魚、油胴魚、花池魚、花巴、花鳀、青占、花鲱、花仙、鲐鲅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鲈形目 亞目: 科:鲭科 亞科: 族: 屬:鲐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二名法:Mackerel 日語名:サバ

簡述

鲭魚(Mackerel)有許多品種,但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捕獲的正鲭魚才是真正的鲭魚。品種包括白首鲭(或稱西班牙鲭魚)、竹莢魚(又稱馬鲭魚)、加州竹莢魚、琥珀魚和美洲與南亞水域的鲳參。鲭魚是一種很肥、肉色深暗的魚類,因此很适合烤、煙熏或扒烤。它可以和白酒一起烹煮,也可以淋檸檬汁或類似的酸料生吃,以保留它的美味。鲭魚全年都有供應。

鲭魚為遠洋洄遊性魚類,大群活動,遊泳力強,有趨當光性;夏季結群遊向近海生殖,卵生。我國沿海及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胯骨有牙。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鳍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背鳍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鳍淺黑色,臀鳍淺粉紅色,其他各鳍為淡黃色。

産地産季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産之。主要有海洋島、連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漁場,漁期一般春汛為4~7月份;秋汛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撈。

生活習性

密集的鲭魚群遊弋在水面,綿延32公裡(20英裡)之長。它們主要靠貝類的幼蟲、蠕蟲、魚卵和小魚為食,而它自身卻是鲸魚、鲨魚、海豚、金槍魚和海鳥的食物。春季,鲭魚向海岸遷徙産卵。雌魚産卵數量達200,000至400,000個。每個卵中都含有一小滴油脂,這樣它們就可以漂浮在水面。魚卵孵化需要四到六天。小魚長得很迅速,兩個月内就能長到平均5厘米(2英寸)的體長。秋季,鲭魚遊回深海中。

經濟價值

為中國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此種魚類分布廣、生長快、産量高。魚肉每百克含蛋白質21.4克、脂肪7.4克,肉質堅實,除鮮食外還可腌制和做罐頭,其肝可提煉魚肝油。

鲭魚的選購

1. 鲭魚與鲅魚體形很相近,不同點在于:鲭魚眼大體寬,體側是藍黑色條紋,尾柄短而細,兩背鳍分開,距離較大,背、臀鳍後隻有5個小鳍;

2. 肉中含組織胺量較高,保存不當易産生組織胺類物質,食後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 

營養成分

鲭魚含有豐富的鐵質、鈣質、蛋白質、磷、鈉、鉀、煙堿酸及維他命B、D群,以及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根據研究指出,在其他水産中鲭魚的DHA含量僅次于脂身鲔魚,排名第二。營養價值極高,脂肪中更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EPA及活化大腦的DHA,所含油脂成分較多、油脂清澈而且好吃。

鲭魚之魚脂具有降低血脂肪、膽固醇且預防心血管疾病、攝護腺癌等功能,多吃魚有益健康,還可補充人體内鐵質的不足,對小朋友和老年人而言,鲭魚是最适合他們食用且易于補充所需的營養。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鲭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206 千卡

上一篇:山魈

下一篇:渡渡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