鮣魚

鮣魚

䲟科䲟屬動物
䲟魚(學名:Echeneis naucrates):是硬骨魚綱、鲈形目、䲟科魚類。體極為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鳍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鳍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鳍瓣(laminae)約有21-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颌前突;上下颌、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鳍兩個,第一背鳍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對;腹鳍胸位,小形;胸鳍尖圓;尾鳍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颌端經眼達尾鳍基底。食肉性海魚,常以吸盤吸附船底或其它大魚遠遊和索食。以其它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當到達餌料豐富的海區,便脫離宿主,攝取食物。然後再吸附于新的宿主,繼續向另外海區轉移。分布于在世界範圍内的熱帶和溫帶海域,東太平洋除外。在西大西洋,從美國馬薩諸塞州南部到美國南部到巴西南部,包括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以及特裡尼達德島都有發現。在東大西洋,從亞速爾群島南部到聖赫勒拿群島,再到西非再到納米比亞。在地中海東部以遷徙的形式出現的。在印度——太平洋中,沿東非、紅海、波斯灣、印度、印尼、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和夏威夷群島分布廣泛。
  • 中文名:鮣魚
  • 拉丁學名:Echeneis naucrates
  • 别名:長印魚、䲟、印頭魚、吸盤魚、粘船魚、印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輻鳍魚綱 Actinopterygii
  •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䲟科
  • 屬:䲟科 Echeneidae
  • 種:䲟魚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保護級别:數據缺乏(DD)IUCN标準
  • 同義學名1:Echeneis chiromacer Duméril, 1858
  • 同義學名2:Echeneis fasciata Gronow, 1854
  • 同義學名3:Echeneis fusca Gronow, 1854
  • 同義學名4:Echeneis guaican Poey, 1860
  • 同義學名5:Echeneis lunata Bancroft, 1831
  • 同義學名6:Echeneis metallica Poey, 1860
  • 同義學名7:Echeneis naucratus 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8:Echeneis neucrates 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9:Echeneis scaphecrates Duméril, 1858
  • 同義學名10:Echeneis vittata Rüppell, 1838
  • 同義學名11:Echneis naucrates 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12:Leptecheneis flaviventris Seale, 1906
  • 同義學名13:Leptecheneis naucrates Linnaeus, 1758
  • 外文名:英文 Live Sharksucker, Australian Remora, Gapu, Live Shark-sucker, Remora, Shark Remora, Sharksucker, Slender Sharksucker,

形态特征

鮣魚體細長,體長123.5-648毫米。背鳍XXII-XXVI,37-40;臀鳍35-38;胸鳍20-24;腹鳍1-5;尾鳍分枝鳍條15。鰓耙3+13-16。體長形,前方略平扁,向後尖柱狀;體長為體高8.4-13.7倍,為頭長4.7-5.6倍。頭很平扁,背側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長為吻長1.6-2.4倍,為眼徑5.2-7倍。眼側中位。眼間隔全被吸盤占據。口略大,微斜,下颌較長。上下颌、犁骨與腭骨牙絨狀。

鰓孔側位,約達口角下方。鰓蓋膜微連,不連峽部。除頭及吸盤外,體全蒙很小長圓形鱗。側線前端稍高。第一背鳍變成的吸盤由22-26對橫軟骨闆組成。中央有一縱軸褶,周緣為遊離光膜,橫骨闆後緣有絨狀小刺,吸盤長約為頭長1.4-1.5倍;第二背鳍始于肛門稍後方,與臀鳍對稱,背緣稍斜且微凹,不達尾鳍。胸鳍側位而稍高,尖刀狀,短于頭長。腹鳍胸位,長約等于胸鳍。

尾鳍小魚(體長230毫米以下)尖長形,體長280毫米時為截形魚再大漸呈凹叉狀。頭體灰黑色;頭體側有上下2黃白色縱紋;腹側較淡。鳍灰黑色,小魚尾鳍上下緣黃白色。

栖息環境

鮣魚在海洋中的下水深度範圍是20-50米,但通常遵循其寄主發生的深度。大洋性魚種,䲟魚遊泳能力較差,主要靠頭部的吸盤吸附于遊泳能力強的大型鲨魚或海獸腹面,有時吸附于船底,被帶到世界各海洋。通常單獨活動于近海之淺水處,也會吸附在大魚或海龜等宿主身上,随著宿主四處遊湯。

經常在近岸淺水中自由遊動。常見于近岸和珊瑚礁周圍。經常在沒有宿主的情況下被看到,偶爾會誤入河口。它能暫時附着在各種各樣的宿主身上,特别是鲨魚,但也包括鳐魚、鲹魚、鹦鹉魚、海龜,還有船隻、浮标,甚至還有遊泳者。

生活習性

食肉性海魚,常以吸盤吸附船底或其它大魚遠遊和索食。以其它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當到達餌料豐富的海區,便脫離宿主,攝取食物。然後再吸附于新的宿主,繼續向另外海區轉移。

宿主的變化很大,鲸、鲨、海龜、翻車魚,甚至于小船都可能是寄宿的對象,或随潛水夫活動。以大魚的殘馀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國家

分布于薩摩亞群島、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甯、百慕大、博内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島、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開曼群島、智利(複活節島)、中國(台灣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聖誕島、科科斯、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達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庫拉索、塞浦路斯、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内亞、厄立特裡亞、斐濟、法國(克利珀島)、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莫桑比克、加蓬、岡比亞、加納、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幾内亞、幾内亞比紹、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安達曼島,尼科巴島)、印尼、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約旦、肯尼亞、基裡巴斯(鳳凰城)、韓國、科威特、黎巴嫩、利比裡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毛裡塔尼亞、毛裡求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瑙魯、新喀裡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紐埃、諾福克島、北馬裡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内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馬德拉)、波多黎各、卡塔爾、聖巴泰勒米、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馬丁(法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聖馬丁島(荷屬)、所羅門群島、索馬裡、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裡蘭卡、蘇丹、阿拉伯叙利亞共和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圖瓦盧、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霍蘭德-貝克島、約翰斯頓島)、瓦努阿圖、委内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維爾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和也門。

海域

鮣魚生活在世界範圍内的熱帶和溫帶海域,東太平洋除外。在西大西洋,從美國馬薩諸塞州南部到美國南部到巴西南部,包括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以及特裡尼達德島都發現有。在東大西洋,從亞速爾群島南部到聖赫勒拿群島,再到西非再到納米比亞。在地中海東部以遷徙的形式出現的。在印度——太平洋中,沿東非、紅海、波斯灣、印度、印尼、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和夏威夷群島廣為人知。

繁殖方式

在分布區域的大部分海洋内是春季和夏季繁殖,在地中海是秋季三個月内産卵。受精卵外部有一個堅硬的外殼,以保護免受傷害和幹燥。這些卵浮性很大,呈球形。當胚胎孵化,每個長度在0.47-0.75厘米。這些年輕的魚有一個大的卵黃囊,眼睛無色素,有一個完全成熟的身體。小魚在剛出時就形成吸盤并開始發展。并逐漸開始生長小齒,上颌骨、上下颌大齒。自由地生活一年左右,直到長度達到約3厘米,此時它們就會吸附宿主魚了。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2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為大洋性魚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主要價值

為食用魚,小尾的可供觀賞及制成中藥。小䲟魚可以吸附在大魚身體上的特異生态,使得它深受大型水族館的歡迎。

相關新聞

2016年9月1日,休漁期結束,山東青島漁民在膠州灣裡捕獲兩條頭長吸盤的怪魚,每條重約7斤。據多年在膠州灣捕魚的漁民稱,他們從未見過這種魚類,最後該魚以1000元一條的價格被經營漁行的張先生收購。後經查證為鮣魚。

上一篇:瘦身湯

下一篇:雞蛋炒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