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羅

魔羅

佛教傳說欲界之第六天主魔王
魔羅 神話出處:印度佛教 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害人命,障礙人之善事者,是欲界之第六天主魔王,其眷屬為魔民魔人,舊譯之經論,作磨,梁武改為魔字。
  • 中文名:魔羅
  • 外文名:Mara
  • 神話體系:印度佛教
  • 所屬教派:佛教
  • 象征:誘惑,欲望和邪惡
  • 傳說故事:阻礙釋迦牟尼苦修
  • 所屬:欲界

簡介

原文讀音:Mara

中文翻譯:魔羅

出處

婆沙論四十二曰:‘問曰:何故名魔?答曰:斷慧命故名魔,複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論五曰:‘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智度論六十八曰:

著名的佛敵,大論雲:秦言能奪命。死魔實能奪命,餘者能作奪命因緣,亦能奪智慧命,是故名殺者。又翻為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或言惡者,多愛欲故。垂裕雲: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上,别有魔羅所居天,他化天攝。魔名波旬。所以,魔羅就是佛敵的統一稱号(在早期的神話體系中卻是特指)。

傳說

據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苦修期間,Mara用洪水、火焰、雷鳴和閃電來攻擊他,釋迦牟尼不為所動。魔羅又讓自己的三個女兒來誘惑他,依然毫無結果。釋迦牟尼進入深定之中,終于在一個月圓之夜終成徹悟。因此,魔羅就一直是誘惑,欲望和邪惡的代名詞。

在佛教傳入日本後,真言宗将魔羅與第六天魔王混同。久而久之,人們便漸漸不再使用“魔羅”這一稱呼,而直接改用“第六天魔王”。

‘魔秦言能奪命者,唯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故名殺者。’義林章六本曰:‘梵雲魔羅,此雲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名魔羅,此略雲魔。’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魔莫何反,書無此字,譯人義作。梵雲魔羅,此翻名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亦言殺者,常行放逸斷慧命故,或雲惡者,多愛欲故。’慧琳音義十二曰:‘魔羅唐雲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為留難事,名為魔羅。以力為名,又略去羅字。’

魔道,又作魔羅道。指惡魔之行為,或惡魔之世界。楞嚴經卷六:‘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上一篇:吳仲義

下一篇:毗濕奴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