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滅蜀之戰

魏滅蜀之戰

三國後期的吞并戰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并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争。263年,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争,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将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魏軍西路鄧艾軍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姜維後路。東路鐘會軍主攻漢中。姜維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而鐘會大軍攻下漢中後,被回援的蜀軍阻于劍門關外,不得前進。鄧艾則采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蜀軍主力相持于劍閣之時,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越過700餘裡荒無人煙的小道,鑿山開路,奇襲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綿陽),進逼成都。後主劉禅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 中文名:魏滅蜀之戰
  • 外文名:
  • 發生地點:
  • 主要人員:
  • 地點:漢中、益州(今甘肅、四川)
  • 時間:公元263年8月至11月
  • 參戰方:曹魏、蜀漢
  • 結果:曹魏成功吞并蜀漢,晉公司馬昭因此功封晉王

背景

三國後期,魏、吳、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

蜀漢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祎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内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漢維持着比較穩定的局面。247年至262年間,蜀漢經過将領姜維不斷向魏發動戰争,力量日漸消耗,加上後主劉禅寵信的宦官黃皓竊弄機柄,朝政日非,民有菜色。262年侯和之戰,姜維軍大敗,死傷慘重。于是黃皓和諸葛瞻意圖罷免姜維讓閻宇代替大将軍職位。姜維厭惡黃皓弄權,上書請殺之,劉禅不聽。姜維惟有避居沓中屯田,擁兵北防。朝政内外産生嚴重分歧。至此,蜀漢的基礎已大大動搖。這時的吳國,因孫權死後,内争叠起,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多次攻魏也多以失敗告終。吳國的實力大大削弱了。

而魏國自明帝曹叡駕崩後,八歲的齊王曹芳為繼位為傀儡皇帝,先是曹爽專權,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獨掌大權。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并意圖代魏。司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同時,他們還注意招攬人才,移民實邊,沿用曹操的方法,推廣屯田,興修水利,使魏國在司馬氏的掌管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十分強大。對外上,名領鄧艾數次抵禦姜維的北伐軍,而司馬昭也在壽春平定了諸葛誕的反叛。

然而260年甘露事變,賈充公開弑君,一方面司馬氏得以進一步控制了曹魏朝政,另一方面此悖逆惡行也讓司馬氏蒙上去輿論支持和人心,延緩了司馬昭禅代的步伐。此刻司馬昭急需一場對外的大勝,尋求政治上的突破,為篡位累積資本。262年,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蜀漢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再并東吳,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

朝内群臣皆反對,鄧艾更是數次上言未到伐蜀時機。惟獨司隸校尉鐘會鼎力支持,并與司馬昭一同“籌度地形,考論事勢”。為此,魏國任鐘會為鎮西将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漢。姜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禅,建議派兵把守陽安關口(即陽平關,在今陝西甯強西北)和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的橋頭,作好防備。但後主聽信黃皓的鬼巫之說,以為魏軍不會進攻,不理會姜維的建議,也不讓朝内群臣知道此事。

過程

蜀滅吳亡,三分歸于西晉魏滅蜀之戰,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争。魏能滅蜀,在于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于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三國後期,魏、吳、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其中,魏國自明帝曹睿死後,齊王曹芳為帝,大權旁落在司馬懿手中。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司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并經過幾次廢立皇帝事件,準備代魏自立;同時、他們還注意招攬人才,移民實邊,繼續曹操的辦法,推廣屯田,并興修水利,使魏國在司馬氏的掌管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相比之下,蜀國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祎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内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着比較穩定的局面。及蔣琬、費祎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

特别是後主劉禅,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這時的吳國,因孫權死後,内争叠起,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多次攻魏也多以失敗告終。吳國的實力大大削弱了。這樣,在三國中,司馬氏掌政下的魏國,勢力最強,具備了滅吳、蜀,統一天下的條件。魏元帝曹奂景元三年(262年),執政的魏大将軍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并進”滅東吳的方針。

為此,魏任鐘會為鎮西将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國。姜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禅,建議派兵把守陽安關口(即陽平關,在今陝西甯強西北)和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的橋頭,作好防備。但昏庸的後主隻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則相信鬼巫之說,以為魏軍不會進攻,劉禅信以為真,把姜維的建議,置之腦後,連群臣都不讓知道。景元四年(263年)夏,魏“征四方之兵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征西将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向甘松(今甘肅叠部縣東南)、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向武街(今甘肅成縣西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鎮西将軍鐘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别從斜谷(今陝西眉縣南)、駱谷、子午谷(在今陝西西安南),進軍漢中。

蜀國後主見魏軍真的來攻了,才倉卒應戰,忙遣右車騎将軍廖化率一支人馬往沓中,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将軍張翼和輔國大将軍董厥率另一支人馬到陽安關防守漢中的外圍據點。這年九月,魏軍三路大軍發起進攻。在東南,鐘會的主力部隊三路齊進,而這時劉禅卻不等援軍到達就敕漢中各外圍據點的蜀軍撤退,魏軍在沒遇抵抗的情況下,迅速進漢中,并随即進逼陽安關。蜀陽安守将傅全,堅守苦戰,旋因部将蔣舒開城出降,傅佥格鬥而死。魏軍進占陽安關後,又長驅直入,進逼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威脅蜀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與此同時,鄧艾率領的西路魏軍也展開攻勢,使天水太守王颀、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趨分别從東、西、北三面進攻沓中的姜維。

姜維獲悉魏軍進入漢中的消息,就慮及陽安關有可能丢失,劍閣孤危,遂引兵且戰且退,企圖移向劍閣。但是諸葛緒率領的中路魏軍已從祁山進達陰平之橋頭,切斷了姜維的退路。姜維為調開橋頭魏軍,乃引軍從孔函谷(今甘肅武都縣西南)繞到諸葛緒後側,攻擊魏軍。諸葛緒深怕自己的後路反被切斷,忙命魏軍後退15公裡。姜維趁機立即回頭越過橋頭。當諸葛緒覺察自己上當時,蜀軍已遠遠離去,追趕不及了。姜維從橋頭至陰平,續向南撤退,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時已獲悉陽安關口丢失,遂退守劍閣。不久,鄧艾率軍抵達陰平,他挑選精兵,欲與諸葛緒聯合由江油(今四川江油北),避開劍閣,直取成都。

諸葛緒以邀擊姜維為己任,拒絕鄧艾聯軍之議,率軍東去,與鐘會軍會合。鐘會為擴大軍權,密告諸葛緒畏懦不前,結果諸葛緒被征還治罪,其部歸屬鐘會。随後,鐘會率軍進向劍閣。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西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道小谷深,易守難攻,但又是通往成都的通道。姜維利用這種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營守險”。鐘會屢攻不下,不久魏軍因糧食不繼,軍心動搖,遂有退軍之議。門店輕松運營魏軍伐蜀之戰,曾一度順利進展,并切斷了蜀軍主帥姜維的退路,滅蜀之舉,指日可成。

但由于諸葛緒的失策中計,姜維順利通過橋頭,憑險守劍閣,阻擋了魏軍的攻勢,使之面臨糧盡退軍、前功盡廢的情形。在這個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一條奇策,建議“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裡,去成都300餘裡,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鐘)會方軌(兩車并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鄧艾獻策的要點是,魏軍從陰平繞小道攻涪,這樣姜維若從劍閣來援,則劍閣勢孤易破,若蜀軍不援涪,魏軍破涪,切斷姜維後路,并可直指成都。這條計策被接納了,并由鄧艾執行。

從陰平到涪,高山險阻,人迹罕至,十分艱難,不過也因此之故,蜀國沒在此設防。這年十月,鄧艾率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300多公裡,一路鑿山通道,造作橋閣。時“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将匮,頻于危殆。”面對困難,鄧艾身先士卒,遇到絕險處,“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将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在克服了這些難以想象的困難之後,魏軍終于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江油。蜀江油守将馬邈見魏軍奇迹般出現,大驚失色,不戰而降。鄧艾率魏軍乘勝進攻涪城。江油失守後,劉禅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督諸軍至涪城停住。及戰,魏軍破蜀軍前鋒,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今四川綿竹),列陣待艾。

鄧艾遣使緻書諸葛瞻勸降說:“若降者必表為琅玡王。”諸葛瞻怒斬使者。鄧艾即遣其子鄧忠及司馬師纂等,從左右兩面進攻蜀軍。魏軍失利,鄧艾大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揚言欲斬鄧忠、師纂,命之再戰。二将急忙重新上陣,結果大破蜀軍,臨陣斬諸葛瞻及蜀尚書張遵等人。就這樣,魏軍進占綿竹,并立即進軍成都。蜀國的兵力多在劍閣,成都兵少,實際上無防守可言,蜀君臣聞魏軍到來,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但那裡情況複雜,能否站穩沒有把握。有人建議東投孫吳,但孫吳也日益衰弱,自身難保。光祿大夫谯周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之。

這年十一月,劉撣接受谯周意見,開城降魏,同時遣使令姜維等投降。魏軍占領成都。堅守劍閣的姜維,先聞諸葛瞻兵敗,但未知後主确切消息,恐腹背受敵,乃引軍東入巴中(今四川巴中)。鐘會率魏軍進至涪城,遣将追趕姜維。姜維退到都(今四川廣福)。旋接後主赦令,姜維乃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投戈放甲于鐘會軍前。魏滅蜀之戰結束。

後續

鄧艾在滅蜀後,為劉禅請封扶風王,又上書伐吳,引起司馬昭猜忌。鐘會此時野心膨脹,與衛瓘、胡烈等人上書說鄧艾有謀反的迹象。結果鄧艾父子被捕,押往洛陽。鄧艾被捕後,鐘會獨大于蜀中,與希望恢複漢室的姜維聯合發動叛亂。鐘會打算派姜維率蜀兵出斜谷,占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攻打孟津、洛陽,奪取天下。但司馬昭早已派賈充領一萬餘兵占據斜谷,自領十萬兵屯于長安。

結果鐘會決定占據巴蜀,割據西南,于正月十六矯诏讨伐司馬昭,魏将皆不服從。有人建議鐘會屠殺牙門騎督以上官職的人,但鐘會猶豫不決,結果胡烈于正月十八起兵反抗。魏軍于成都城内激戰,姜維率先被殺,不久魏兵殺死鐘會,死傷數百人。在鐘會被殺後,鄧艾的部下想把鄧艾迎接回來,但衛瓘派田續追擊鄧艾,雙方在綿竹附近遇上,鄧艾被殺,至此鐘會的叛亂結束。

評價

魏滅蜀之戰,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争。魏能滅蜀,在于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于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

魏征西将軍鄧艾趁兩軍主力相持之際,率偏師出奇兵,行大縱深迂回穿插,繞過蜀軍的正面防禦,直搗蜀都成都,創造了中國戰争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