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鲉

鬼鲉

魚類
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名海蠍子、老虎魚,毒鲉科鬼鲉屬的魚類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熱帶及暖溫帶,朝鮮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内以及廣東北海等,屬于近海底層雜魚。鬼鲉屬于暖溫性底層魚類。體色随深度不同而異在近岸淺水區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區呈紅色或黃色。[1]體長可達200毫米。初夏産卵,鬼鲉卵浮性。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狀毒腺組織,毒性強,被刺後劇烈陣痛,有時持續數天,故有“海蠍子”,“虎魚”等名稱,肉可供食用中國産于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中國福建沿海将此魚煮湯,治小兒瘡疖症。
    中文名:鬼鲉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綱:輻鳍魚綱 Actinopterygii 亞綱: 目:鲉形目 Scorpaeniformes 亞目: 科:毒鲉科 Synanceiidae 亞科: 族: 屬:鬼鲉屬 Inimicus 亞屬: 種:鬼鲉 I. japonicus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二名法:Inimicus japonicus 分布:朝鮮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内,福建,廣東北海;

生物特征

鬼鲉屬(Inimicus)鲉形目毒鲉科的1屬。有8種,通稱鬼鲉。體長約250毫米。體延長,前部粗大,後部稍側扁。頭寬大,具凹陷和凸起,棱突粗鈍。眼小,上側位。第二眶下骨突後端甚寬,與前鰓蓋骨結合。口中大,口裂幾垂直。上下颌及犁骨具絨毛狀牙群,頭側和下颌下下方有許多發達的皮須。鰓蓋膜分離,與峽部相連。體無鱗。腭骨無牙。體無鱗,具皮瓣。側線平直。背鳍連續,背鳍有16~17鳍棘。胸鳍下葉有兩指狀遊離鳍條,第三、四鳍棘間距較大,鳍膜深凹;胸鳍寬大,具2遊離鳍條;腹鳍大,鳍膜與體壁相連;尾鳍圓截形。

常見種類

①鬼鲉,吻長短于眼後頭長,眼間隔略小于吻長,中國沿海均産;

②居氏鬼鲉,吻長約等于眼後頭長,眼間隔為吻長1/2~2/3,分布于中國南海;

③雙指鬼鲉,吻長顯著大于眼後頭長,眼間隔約為吻長1/2,産于南海。

科學研究

采用實驗生态學方法研究鬼鲉(Inimicus japonicus)早期發育階段的攝食特性和仔魚饑餓緻死時間。

結果表明,仔魚和營遊泳生活的稚魚攝食高峰出現在白天,并以白天攝食為主,6日齡仔魚、17日齡營遊泳生活稚魚的攝食率高峰為10:00和14:00。随着生活習性的轉變,其攝食節律也發生明顯變化,稚魚和幼魚在營底栖生活方式的階段,以夜間攝食為主,另一攝食小高峰出現在早晨。

進入底栖生活階段的29日齡稚魚、40日齡幼魚的攝食高峰為22:00和6:00。鬼鲉仔、稚、幼魚各階段的日攝食率分别為:6日齡仔魚69.7%,17日齡稚魚57.7%,29日齡稚魚42.3%,40日齡幼魚17.7%。在饑餓條件下鬼鲉初孵仔魚、1、3、5、8和10日齡仔魚的全部死亡時間分别為192h、216h、168h、80h、178h和264h,半數死亡時間分别為144h、120h、120h、60h、108h和144h,說明5日齡仔魚是鬼鲉早期發育中最為敏感的階段。

饑餓仔魚呈現頭大、體短、身瘦、體色發白等形态特征,行為上表現為遊動緩慢,反應遲鈍和靜卧底部。長期饑餓後仔魚腦後部下陷明顯,其形态特征可作為判斷仔魚饑餓緻死的重要指标。

上一篇:拉布拉多貴賓狗

下一篇:艾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