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

鬥魚

美國1983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劇情片
《鬥魚》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特·狄龍、米基·洛克、黛安·蓮恩、丹尼斯·霍珀、戴安娜·斯卡維德、文森特·斯帕諾主演的劇情片,于1983年10月21日上映。影片講述了叛逆少年詹姆斯盲目崇拜并模仿他的哥哥“摩托車手”所發生的故事。
  • 中文名:鬥魚
  • 外文名:Rumble Fish
  •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主演馬特·狄龍,米基·洛克,黛安·蓮恩,丹尼斯·霍珀,戴安娜·斯卡維德,文森特·斯帕諾編劇:S·E·辛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名

演員名

配音

備注

詹姆斯

馬特·狄龍

摩托車手

米基·洛克

帕蒂

黛安·蓮恩

Father

丹尼斯·霍珀

Cassandra

戴安娜·斯卡維德

展開表格

職員表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副導演

大衛·沃德斯、Mark Radcliffe

制作人

道格·克萊鮑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Gian-Carlo Coppola、羅曼·科波拉、弗雷德·魯斯

編劇

S·E·辛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藝術指導

迪安·塔沃拉裡斯

服裝設計

Marjorie Bowers

展開表格

劇情簡介

《鬥魚》劇照

《鬥魚》劇照2

美國的塔爾薩,17歲的詹姆斯有一個綽号叫“摩托車手”的哥哥。“摩托車手”是一個傳說中的神奇人物,擅于打架鬥毆,并是一個天生的青年幫會的領袖。一天晚上,詹姆斯和女朋友帕蒂約會時碰到了号稱“打架大王”的威爾科斯,“打架大王”向詹姆斯挑釁,兩人打成一團。詹姆斯不是對手,多處受傷,在這關鍵時刻,消失了兩個星期的“摩托車手”突然出現了,趕走了“打架大王”,并照料詹姆斯。厭倦了過去生活的“摩托車手”同黑社會脫離了關系,行蹤不定,但仍享有很大的名氣。由于經常逃學,詹姆斯被學校開除了,帕 蒂也同他分了手。一天,詹姆斯在一家動物商店發現了“摩托車手”,哥哥将一些紅、藍兩色的暹羅鬥魚指給弟弟看,并告訴他:這些魚如果被關在密閉的容器裡就會相互厮殺,直至死亡。“摩托車手”要将羅鬥魚帶到河邊去放生,這樣它們就不會自相殘殺。但就在他走到河邊的時候,卻被警察開槍打死。詹姆斯遵循着哥哥最後的指示,帶着暹羅鬥魚,騎上摩托車,直向大海而去[1]

角色介紹

鬥魚[美國1983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劇情片]

詹姆斯

演員 馬特·狄龍

受到美國消極文化的影響,他不僅迷茫空虛,而且極具暴力傾向,經常混迹街頭參與鬥毆,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由于過度渴望自由和解放,他對任何人或者事物,包括對自己的未來都無比冷漠,同時,在搖滾、酒精、暴力、性解放等因素的影響下,完全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痛苦深淵中,最終在現實與理想的困惑中走到盡頭。

鬥魚[美國1983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劇情片]

摩托車手

演員 米基·洛克

詹姆斯的哥哥,是一個傳說中的神奇人物,擅于打架鬥毆,并是一個天生的青年幫會的領袖。後來,厭倦了過去生活的“摩托車手”同黑社會脫離了關系,行蹤不定,但仍享有很大的名氣。在放生鬥魚的路上被警察開槍打死。

鬥魚[美國1983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劇情片]

威爾科斯

演員 Glenn Withrow

号稱“打架大王”的社會青年,遇到了和女友約會的詹姆斯,他向詹姆斯挑釁,兩人打成一團。在即将打敗詹姆斯的時候被摩托車手的到來改變了戰局。

(以上資料來源)[1]

幕後花絮

• 影片黑白畫面的拍攝靈感源于奧遜·威爾斯的電影和20年代的德國片。

• 片中每個場景中都能看到鐘表。

• 因為米基·洛克的對白聲音過小,所以錄音師飽受折磨。

• 影片劇本出自首批個人電腦,而且耗時不足兩周。

湯姆·克魯斯為了出演《乖仔也瘋狂》而放棄了該片的角色。

• 片中“摩托車手”的坐騎是川崎LTD雙缸摩托車。

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禮

獎項

獲獎主體

備注

1984年

第41屆美國金球獎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Stewart Copeland

提名

幕後制作

創作背景

《鬥魚》改編自S·E·辛頓所著的同名小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所以會深受吸引,是因為小說主題引發的強烈共鳴,書中主人公對哥哥的滿心崇拜恰好與科波拉對他哥哥奧古斯特的感情如出一轍。在完成《局外人》之後,科波拉立即着手籌拍該片,影片片名則暗喻影片中的主人公——“摩托車手”和他的弟弟[3]

籌備過程

在《局外人》拍攝期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和辛頓聯手改編劇本,并決定沿用原班人馬,而且仍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取景[3]

在該片開拍之前,科波拉組織演職人員觀看一些老電影,其中1951年的《血戰萊茵河》正是片中煙霧缭繞的靈感源泉,1920年的《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為該片提供了風格原型,1924年的《最卑賤的人》向馬特·狄龍展示出如何在沉默中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為了幫助米基·洛克進入角色,科波拉向其推薦了阿爾貝·加缪的小說和拿破侖傳記,而且“摩托車手”的外形是根據加缪嘴刁香煙的标志性動作設計而成。科波拉廣泛采用了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中的陰影、斜角、誇張的構圖和大量煙霧,在高佛雷·雷吉奧的《失衡生活》的影響下,科波拉決定用延時攝影生動表現片中的天空[3]

拍攝過程

作為《局外人》的姐妹篇,《鬥魚》保持了的《局外人》的演員陣容,也在同一城市拍攝。因為對舞蹈式的暴力情有獨鐘,科波拉找來舊金山芭蕾舞團的舞蹈指導和副導演邁克爾·斯穆因設計拉斯蒂·詹姆斯與畢夫·威爾科克斯的打鬥場景,他要求其中必須包括一些特别的視覺元素,如摩托車、破碎的玻璃、飛舞的刀子和飛濺的水和鮮血。斯穆因不僅耗時一周完成了這段場景,還借鑒1955年的《野餐》設計出洛克與戴安娜·斯卡維德的街舞[3]

制作發行

幕後公司

公司類型

公司名稱

國家/地區

制作公司

Hotweather Films

美國

Zoetrope Studios

美國

發行公司

環球影業

美國

MCA環球家庭娛樂

美國

AMLF

法國

展開表格

(以上資料來源)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

1983年10月21日

美國 紐約電影節

1983年10月7日

美國紐約

1983年10月8日

法國

1984年2月15日

瑞典

1984年5月18日

西德

1984年8月3日

芬蘭

1984年9月28日

西班牙多諾斯蒂亞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84年9月

澳大利亞

1984年10月25日

土耳其

1986年11月

展開表格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鬥魚》是導演關于個人風格的自由試驗品,帶着好萊式的散漫和棱角和一股摸不清的讓人發熱的魅力,導演太過沉浸在奢侈的黑白影像、高光與米基·洛克的憂郁的眼神中,影片也陷于一種毫無目的的散漫狀态裡。但是另一方面,《鬥魚》抓住了青春的迷茫和痛苦,就像困在魚缸中的鬥魚,如此絢爛卻又無處可去(《電影世界》評)

導演将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通過色彩的變換和蒙太奇手法的運用,讓影片呈現出與戲劇截然不同的叙事效果,為影片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思考,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電影過于講究邏輯性而帶來的審美疲勞,也讓觀衆獲得了更多參與機會,從而形成對電影獨特的認知和理解(《電影文學》評)

參考資料

[1] 鬥魚 (1983)-劇情 ·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18-11-20]

[2] 《鬥魚》演職員表 ·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4-04-03]

[3] 《鬥魚》影片花絮 · 電影網[引用日期2014-04-03]

相關合集

獲金貝殼獎的影片

48個詞條300閱讀

開始

2020年Rati Oneli等主演的電影

兩片水域之間

《兩片水域之間》是由伊薩基·拉庫埃斯塔執導的一部電影。

災難藝術家

塞斯·羅根等主演的劇情喜劇片

查看更多

上一篇:開放的美國學府

下一篇:撫養亞曆桑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