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鬥魚

叉尾鬥魚

硬骨魚綱動物
叉尾鬥魚,體形與圓尾鬥魚相似。腹鳍有1根分節鳍條特别延長,雄魚鳍條延長尤甚,尾鳍叉形。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将卵彙集于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豔,且雄魚好鬥,分布于長江上遊及南方各省。和其它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Linnaeus,)
  • 别名:天堂魚
  • 界:動物界
  • 門: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綱: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亞綱:
  • 目:鲈形目
  • 亞目:
  • 科:鬥魚科Belontiidae
  • 亞科:
  • 族:
  • 屬:鬥魚屬Macropodus
  • 亞屬:
  • 種:叉尾鬥魚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叉尾鬥魚
  • 中國特有:是

名稱由來

中國鬥魚,又名:叉尾鬥魚、兔子魚、天堂魚等等,龍岩人叫“呯朋”,也叫“三斑”。陽江地區叫“頻頻屁”。福建屏南稱之為“乒乓獅”。梅州地區叫“旁皮臘”。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布地帶屬于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鬥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形态特征

野生的中國鬥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眼眶為金黃色,體色呈咖啡色夾雜部份紅色豎條紋,額頭部分有黑色條紋,兩側鰓蓋後方邊緣各有一塊綠色斑塊。背鳍和臀鳍都有藍色鑲邊,鳍上有深色斑點,背鳍、臀鳍均呈尖形,尾鳍基本呈紅色深叉形。

體形與圓尾鬥魚相似。腹鳍有1根分節鳍條特别延長,雄魚鳍條延長尤甚,尾鳍叉形。

廣義的中國鬥魚,是中國和越南出産的5種原生M屬鬥魚的統稱,狹義上的中國鬥魚不包括越南産的兩種黑叉。

普叉成魚體長5~7厘米,體形略側扁,頭略尖,眼黃色,瞳孔黑色,眼部有一道橫的細短黑紋,鰓蓋上有一藍色蓋斑,雄魚的蓋斑較明顯。體色為淺褐色,雄魚體側有紅藍或紅綠相間的縱紋,随魚的狀态縱紋顔色會改變,狀态不佳時會褪為淺紅色和淺綠色。雌魚體側縱紋不鮮豔且不明顯,通體呈淺褐色。背鳍與臀鳍基部長,兩鳍呈深藍色,有淺藍色或白色邊緣,尾鳍紅色,呈叉狀。雄魚成熟後背鳍、臀鳍、尾鳍末端修尖,多數個體鳍端會有細長拉絲,尾部叉狀明顯,呈鮮豔紅色并有藍色斑點,拉絲末段呈淺藍色,雌魚各鳍無明顯修尖,腹部微凸。

圓尾外型與普叉類似,但體側條紋較集中在身體前部與頭部,呈交錯綠褐色與黃白色縱紋。尾部不呈叉狀,張開後近似橢圓或扇形,部分雄魚尾鳍上有淺藍色星點。

黑叉體形比普叉略細瘦,體表呈淺褐色,灰色,黑色,綠色等,一些個體帶有綠,藍,紫等色調,蓋斑與不明顯,無縱紋,雌雄個體相似。尾部叉狀,有蜘蛛網狀條紋,雄魚尾部較長。

生活習性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将卵彙集于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豔,且雄魚好鬥,是著名的觀賞魚。

和其它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鬥魚以其豔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将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将中國鬥魚和這些過于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魚體長可達5至10厘米。叉尾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至25度的髒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幹餌料。性好鬥,不僅互鬥,又能吞食别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并多放些石塊,為其設置藏身隐蔽之處。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别的魚混養。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主要品種

品種

說明

多次精選品種:紅色天堂

以長期選擇色澤較紅天堂魚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多次精選品種:藍色天堂

以長期選擇藍斑紋明顯的叉尾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多次精選品種:黑色天堂

以長期選擇色澤較黑天的黑尾叉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多次精選品種:白兔天堂

白化品種,國内已經常見。

與圓尾鬥魚的雜交品種

雜交品種:與圓尾鬥魚的雜交品種

特殊品種:紫色天堂

特殊品種:紫色天堂

人工培育品種

白化品種

白叉尾鬥魚經叉尾鬥魚白化而來,又叫“白兔”,是目前國内較為常見的品種。英文名為Albino paradise fish(白化天堂魚)。

改良品種

1)紅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改良而來,色彩鮮豔,又叫“彩兔”,在國内較為少見,但在歐美國家的水族店裡很常見。英文名為Red paradise fish(紅天堂魚)。

2)藍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突出藍色色彩改良而來。國内較為少見。英文名為Blue paradise fish(藍天堂魚)。

3)黑叉尾鬥魚經野生黑叉尾鬥魚改良而來,黑色更加濃郁,魚鳍延長。英文名為Black paradise fish(黑天堂魚)。國内幾乎沒有該種出售。

4)圓尾鬥魚經野生圓尾鬥魚改良而來,體色更加鮮豔。英文名為Chinese paradise fish(中國天堂魚)。

雜交品種

1)馬蒂斯天堂魚由叉尾鬥魚與圓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Mattes paradise fish(馬蒂斯天堂魚),又叫Red macropodus(紅長鳍)。

2)紫叉尾鬥魚由叉尾鬥魚和黑叉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Dark paradise fish(暗色天堂魚)。

飼養方法

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它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将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且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雖然說這樣,但其對多種非豔麗的小魚比較溫順,例如吃蚊魚等,可以很好的混養。而色彩過于豔麗的魚就要小心,這種魚妒忌心較重,魚兒有可能會被咬死。我試過在養鳳尾魚的缸裡加入了吃蚊魚和鬥魚,結果鳳尾魚死了不少,而吃蚊魚卻生活得很好(不排除吃蚊魚所為)。當然,為了避免其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将中國鬥魚和那些過于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中國鬥魚尾巴會生長,當到了一定程度會有藍色的“婚紗”,但同種養殖的中國鬥魚會互咬尾巴,所以“婚紗”很難得的。

中國鬥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養魚愛好者的喜愛。性喜陰,喜隐匿,身體顔色會随着環境的變化而變深或變淺,所以捕捉到的鬥魚長期在光亮的環境中飼養,身體的顔色會變得暗淡,而野生的鬥魚顔色卻異常鮮豔。在家飼養的朋友可以通過調節光的強度或營造隐蔽環境,使鬥魚恢複原本美麗的顔色。也有人喜歡用白色的容器飼養,長久後使其褪色為“白虎魚”。

飼養管理

(一)飼養水質:鬥魚對溫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4~31℃之内都能成活,水溫處于24~27℃時最适宜其生長;水的酸堿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标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隻的需要,并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适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于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于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不采取混養别的魚,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幹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着,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适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隻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并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于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随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适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于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種餌料,盡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于單調。通常人工幹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幹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喂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适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同時讓您在喂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于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于給魚隻染病隻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内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生長繁殖

叉尾鬥魚的繁殖從4月開始,至10月結束,每年可繁殖4~5次。适宜的繁殖條件為:水溫22.4~33.5攝氏度,溶氧量1.1~4.2毫克/升,pH為6.0~7.0。

求偶

求偶時間

求偶時間定義為從雄魚在水面吐泡巢,體色由亮橘紅或者藍綠色變為橘紅或藍黑,盡力展開奇鳍和鰓蓋,向雌魚周圍遊動,到雌雄魚完成第一次交配并産出精卵前為止,整個求偶時間跨度約22天。

求偶行為

雄魚會以浮水植物作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吸空氣,同時将鰓中的空氣吐在浮遊植物周圍,從而制成圓形的泡沫巢,泡沫巢直徑為10厘米。浮巢從開始制作到完成需要1天左右的時間。築好浮巢後雄魚不斷追逐雌魚,盡量展示自己的身姿,此時所有的鳍展開,口張得很大,鰓膜突出并可以見到紅色鰓絲,身體由于極度興奮而戰栗,顔色變得燦爛。這種行為既可以吸引雌魚,又可以驅逐其他雄性。

求偶過程

求偶過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雄魚主動吸引雌魚,同時驅逐競争對手;第二階段為雌魚主動,引誘雄魚競争;第三階段仍是雌魚主動,雌魚輕啄雄魚軀幹,或在其前扭動、傾斜,向雄魚傳遞交配産卵信号;雄魚身體卷曲,向雌魚回應交配産卵信号。之後交配行為開始。

交配過程

叉尾鬥魚屬于多次交配分批産卵型。交配過程定義為從雌雄魚第一次産出精卵的交配開始到雌魚産完一批卵,雄魚開始驅逐雌魚為止。交配分為三個步驟:

1、雄魚對雌魚傳遞的産卵信号做出反應,彎曲身體包圍雌魚,雌魚同時也彎曲身體包圍雄魚(雄魚在水平方向,雌魚在豎直方向)。

2、雄魚不停扇動胸鳍,用力向着雌性方向翻轉,使雌魚處在水平位置且腹部朝上,雄魚身體為側位彎曲,雌魚身體伸直,其生殖孔與雄性生殖孔相對。

3、雄魚射精、雌魚産卵、卵受精。

如果交配隻完成第一步或者雌性未排卵視為交配失敗或稱僞交配。

護卵行為

剛産出的卵由于浮力以及産卵時的沖力上升,之後又因為重力作用下降,雄魚會盡可能收集所有的卵,将其送回泡沫巢中。卵粒收集完後,雌雄魚将再次交配,然後收集卵粒,直到該批卵産完。在此期間,主要由雄魚擔當保衛後代的重任,雄魚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鳍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辯别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獨立護巢護卵。同時雌魚的攻擊性也增強,攻擊除配偶外的張鳍遊動者,防止出現偷卵現象,又給配偶提供了更多的護卵時間,從而間接地保護受精卵。受精卵經48~60小時後孵化,孵化出的仔魚經2~3天後,即可自由遊泳活動。

主要價值

叉尾鬥魚是繼金魚之後被引進到西方的第二種中國觀賞魚,是西方國家最喜歡的觀賞魚種之一,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叉尾鬥魚對消除病媒蚊蟲、杜絕蚊蟲滋生也有重大作用。

物種現狀

在1990年,中國台灣清華大學進行了調查,發現原本在中國台灣分布廣泛的叉尾鬥魚由于栖息地的喪失、農藥和工業污染等原因已瀕臨滅絕,促使中國台灣“農委會”在1990年8月31日公告将叉尾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予以保護,并實施複育計劃。

上一篇:采石矶茶幹

下一篇:大葉榉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