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

人工鑽石
骨灰鑽石,指的是将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這些由人體骨灰轉化的“鑽石”通體呈現高雅的藍色,能滿足那些覺得“墓地和骨灰盒過于呆闆”的人對思念親人的要求,由于這種“鑽石”可随身攜帶,因此可用來制成“首飾”。骨灰鑽石早在2005年,已經開始在國外流行起來了,主要地是在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從2011年開始,國内一家念世情公司也推出了骨灰鑽石服務。2016年,中國首家一站式後人生服務平台一空網也推出了骨灰鑽石服務。
    中文名:骨灰鑽石 外文名:Ashes Diamond 别名:鑽石葬

産生背景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人們就能制造人工鑽石了,當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為工業使用發明了制造小顆粒鑽石的技術。骨灰鑽石的創意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所有動物體的主要成分是碳,而鑽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當人死後,墓碑和骨灰盒不方便帶在身上,親屬無法與死去的親人天天呆在一起。把死者的骨灰變成藍鑽石,做成首飾讓親人戴在身上,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作為珠寶讓親屬戴在身上,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又是家人對死者最好的紀念。美國芝加哥的一家紀念品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發明了一種技術,把屍體焚化後的骨灰變成鑽石,已經成功的為全世界3000個家庭保存下珍貴鑽石。該公司負責人格雷格·希羅表示花了整整3年時間研究把骨灰變成鑽石的技術,一次次地進行試驗,終于在2006年7月用人的骨灰制成了一枚鑽石。

概述

骨灰鑽石,美國芝加哥的一家紀念品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發明了一種技術,把屍體焚化後的骨灰變成鑽石,作為珠寶讓親屬戴在身上,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又是家人對死者最好的紀念。由于所有動物體的主要成分是碳,而鑽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而當人死後,墓碑和骨灰盒當然不方便帶在身上,親屬無法與死去的親人天天呆在一起,如今這家公司把死者的骨灰變成藍鑽石,做成首飾讓親人戴在身上,就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發展曆史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人們就能制造人工鑽石了,當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為工業使用發明了制造小顆粒鑽石的技術,用人體骨灰中的碳元素制造品質不錯的鑽石是可行的,如果用高溫高壓并精心操作的話,完全可以制成高品質的鑽石。骨灰造鑽石的程序是這樣的,先把骨灰放進5400度高溫的真空感應爐裡提純進行“淨化處理”,然後放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加工使之變硬,這種溫度和壓力相當于天然鑽石形成時的溫度和壓力,以便模拟自然環境下鑽石的産生過程,這一“複雜工序”大約需要持續16周左右時間。歐洲寶石實驗室是一家獨立的鑒定珠寶質量的機構,有一家紀念品公司把兩枚“骨灰鑽石”讓這家實驗室進行鑒定,為了避免受到偏見的影響,他們把兩枚“骨灰鑽石”混在普通的人造鑽石裡,結果所有的鑽石都通過了鑒定。第一代骨灰鑽石技術第一代骨灰鑽石技術盛行在2005-2009期間,這個時期骨灰鑽石技術相當不成熟,需要骨灰量大(約500克,因此無法為寵物訂制)且隻能做單一的顔色(隻能做藍色,還做不到最純淨的白色),需要半年至一年時間來培育鑽石,已經被大部分公司所淘汰。第一代技術純度不高,隻能制作藍色骨灰鑽石。第二代骨灰鑽石技術第二代技術使用在2009-2012期間,這個時期的技術已經得以發展,隻需要150克骨灰,而寵物骨灰量也可以做成骨灰鑽石且能夠通過不同的溫度和壓力(HPHT技術)實現5種顔色。第二代技術可以做最純淨的白色,但因為白色技術複雜,培育環境要求高,故成本高昂。第三代骨灰鑽石技術第三代技術盛行在2012年之後,隻需要100克骨灰,就可以實現提取的碳100%用于鑽石的培育。而彩色鑽石可以培育到1克拉,甚至2克拉。 而且隻需要3-4個月。

産品鑒定

用骨灰制造的鑽石完全可以與珠寶行裡的人造鑽石相媲美,歐洲寶石實驗室"是一家獨立的鑒定珠寶質量的機構,美國的一家紀念品公司把兩枚“骨灰鑽石”讓這家實驗室進行鑒定。為了避免受到偏見的影響,他們把兩枚“骨灰鑽石”混在普通的人造鑽石裡,結果所有的鑽石都通過了鑒定。骨灰鑽石是從很少量的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在自然界,一顆天然鑽石要經曆數百萬年才能形成鑽石,其價格自然會高。骨灰鑽石加入了高科技技術因此要價高,價格不但高于人工鑽,比一般的天然鑽更貴,一克拉要80萬元。制成0.25克拉的鑽石,價值要4000美元,而要把骨灰制成1克拉的鑽石價值可達22000美元。

技術原理

骨灰鑽石的技術原理是從先人的骨灰中萃取碳元素,炭素經過高壓産生結晶,經過切割變成鑽石,這項技術最開始是美國的一間紀念品公司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研發出來的。

将骨灰制成鑽石的過程比較複雜。人們首先要将碳從骨灰中提取出來,然後再将加熱到3000℃變成石墨。接下來,這些石墨會被置入一個壓力器中存放2星期,就能在巨大的高溫壓力作用下形成一顆“人造鑽石”了。

制作工藝

骨灰造鑽石的程序是:

先把骨灰放進5400度高溫的真空感應爐裡提純,然後放在高溫高壓下使之變硬,這種溫度和壓力相當于天然鑽石形成時的溫度和壓力。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6個星期。

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專家們将對這些人造鑽石開展進一步的切割、加工、抛光,最終将其打造成一枚閃閃發光的鑽石,成為一種“絕無僅有的永恒紀念品”。

收集:制作“骨灰鑽石”需要約200克的骨灰。

淨化:骨灰通過獨特方法以極高的溫度加熱。過程中,骨灰的碳會與自然的碳結合,以取得骨灰中所有的碳成分。這個過程最後會将碳轉化成石墨。

加壓:石墨會放入特制的鑽石壓縮機,模仿大自然的力量加熱加壓。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6周。

切割:鑽石技工會按客戶的要求将鑽石切割,并在鑽石表面刻上名字。

社會評價

骨灰能造鑽石的消息一經傳播,人們對此表示出了很大的興趣,在制作骨灰鑽石的網站上公布了數家要求提供這種服務的客戶,其中多是殡儀館,也有個人與他們聯系。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無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阿納托利·薩普雷金表示,人的頭發像指紋一樣,每個人都各不相同,用頭發合成出的鑽石在光線下的光學特性也是不同的,因此,這種人工鑽石非常有收藏價值。

芝加哥的德保羅大學的化學教授阿維羅姆·布隆格表示,用人體骨灰中的碳元素制造品質不錯的鑽石是可行的,如果用高溫高壓并精心操作的話,完全可以制成高品質的鑽石。

紐約北錫拉丘茲的弗格森殡儀館最先與提供這項服務的公司取得了聯系,殡儀館負責人帕特裡夏·弗格森說,能夠把親人的骨灰變成鑽石戴在身上,這比放在骨灰盒裡或埋進墓地裡有意義得多。

發展前景

1、希羅花了整整3年時間研究把骨灰變成鑽石的技術,一次次地進行試驗,終于在2009年7月用人的骨灰制成了一枚鑽石。這種鑽石質量很好,價錢也合理,既讓商家有錢賺,又讓客戶能夠接受。

2、美國的實驗室已經能從很少量的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制成0.25克拉的鑽石,價值4000美元,而把要把骨灰制成1克拉的鑽石價值可達22000美元。

3、骨灰能造鑽石人們對此表示出了很大的興趣,能夠把親人的骨灰變成鑽石戴在身上,這比放在骨灰盒裡或埋進墓地裡有意義得多,他們不會把眼光局限在美國,而要開拓海外市場,中國的火化率很高,日本的火化率更是高達98%。骨灰變鑽石在國際上會有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隻要認真加以開發,會有豐厚的回報。

4、美國死者中有26%進行了火化,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長。美國的相關公司表示,他們不會把眼光局限在美國,而要開拓海外市場,中國的火化率很高,日本的火化率更是高達98%。骨灰變鑽石在國際上會有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隻要認真加以開發,會有豐厚的回報。而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外國公司常常水土不服的地方,這一規律再次被驗證。骨灰鑽石在日本市場推廣得非常順利,卻無法在中國打開銷售。

主要問題

1、隻有26%的美國人在去世後選擇“火葬”,因此“人體鑽石”公司老闆認為,自己的生意“前景廣闊”,并在美國境内設立了數家辦事處。中國人曆來崇尚“入土為安”,從習慣土葬到推行火葬,改革就殊為艱難。現在,再倡導“鑽石葬”,估計就更加困難。

2、這項技術目前在中國國内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要想制成“骨灰鑽石”,首先需要将骨灰運送至國外加工,其間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将骨灰加工成鑽石的費用也相當昂貴,0.3克拉約需2萬元人民币。從2011年開始中國國内的制作骨灰鑽石的公司和國外的實驗室直接對口,制作時間也有所縮短,一般60天左右就可以了,成本也降低不少,10分以下的隻需6999元。

3、盡管随着目前殡葬改革的深入,社會出現了樹葬、海葬、太空葬等一些新的殡葬形式,但把親人的骨灰制成鑽石來每天面對,總有一層化解不開的心結。此外用骨灰來煉制鑽石,是不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牟利,也未可知。

重要案例

1.重慶姑娘李藝恬的媽媽2014年1月份去世了,走時還不到50歲。李藝恬表示自己很難過,聽說可以用骨灰做成鑽石,就很想用母親的骨灰做一顆,要加工成一枚戒指,讓天堂的母親一直陪伴着她。因此李藝恬從母親的骨灰中,取了200克,做了0.27克拉鑽石,花了1.5萬元,在她的手上,白色的骨灰鑽石,看上去與普通鑽石沒多大區别。

2.已故藝人許玮倫骨灰被制成4隻金黃鑽戒

3.台灣美女藝人許玮倫2007年1月28日車禍驟逝,結束她28歲的生命。她生前在《撞球小子》、《惡男宅急電》等偶像劇中所塑造的角色深受粉絲喜愛。她的家人為了永留她生命的美好,當時取出她的骨灰送往美國,制成了4隻金黃色的“生命鑽石”戒指,每顆造價将近台币50萬元。

4.據悉,許爸爸、媽媽和弟弟許志玮各自擁有1隻,但另1隻是否送給她生前男友小派,目前不得而知。

5.武漢出現以高科技手段提煉骨灰鑽石

6.《楚天都市報》報道: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7月6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殡葬工作會議上,每名與會人員都收到這樣一份宣傳單頁:以高科技手段就可将逝去親人的骨灰提煉成璀璨的鑽石,化作永恒的紀念。

7.骨灰鑽石聽起來就不大舒服。是不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牟利不得而知。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了,後人如何懷念是個人的自由。國人曆來崇尚“入土為安”,為亡故的親人營造舒适安靜的環境,體現對長輩的孝敬和尊重。對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将骨灰做成鑽石以紀念逝者恐怕難以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