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石

莫桑石

自然元素礦物
碳矽石是自然元素礦物,為世界上第二硬度的寶石。天然的莫桑石,來自于外太空的隕石。1894年一位法國諾貝爾獎得主Henri Moissan博士從墜落于美國亞利桑那些州的隕石中發現一種碳矽結合的粒子異常明亮,而且該物質的外面很像鑽石,惟地球上并無此成分存在,故科學家開始研發。1905年為表示對Henri Moissan博士的尊敬,這個新被發現的寶石被命名為Moissanite。該石是人造鑽石。
    中文名:莫桑石 外文名: 别名: 俗稱:魔星石 硬度:9.5

簡介

莫桑石(俗稱魔星石),成份從隕石提煉出來,為碳矽結合的分子,可以人工制造,屬于超硬材料,硬度為9.5。人工合成的魔星石折射率略高于鑽石(2.648~2.691),色散也佳(0.104)。特别是它的導熱系數2.3-4.9watt/K-cm,相對于其他鑽石仿冒品,已經有點接近鑽石的26watt/K-cm。價格卻為鑽石的十分之一,因此,被認為是天然鑽石的最佳替代品。

基本數據

顔色:無色、藍、綠、黃綠、黃色

光澤:玻璃,次金屬光澤

透明性:透明至不透明

硬度:9.5

解理:[0001]不明顯

斷口:貝殼狀

條痕:灰綠色

密度:3.218-3.22g/cm³

類别:自然元素礦物

分子量:40.10u

晶系:六方晶系

物理化學性質

合成碳化矽(SyntheticMoissanite)又名合成莫桑石、合成碳矽石(化學成分SiC),色散0.104比鑽石(0.044)大,折射率2.65-2.69(鑽石2.42),具有與鑽石相同的金剛光澤,“火彩”更強,比以往任何仿制品更接近鑽石。

按鑽石的4C分級标準,合成碳化矽的顔色(Color)、淨度(Clarity)、切工(Cut)、及重量(Carat)特性:

顔色

合成碳化矽還沒有無色的,多為淺灰綠、淺黃、灰藍。按GB/T16554-1996《鑽石分級标準》色級在96、95(H、I)以下,(見下表)。具有二色性(鑽石不具二色性)。GB/T16554-1996無色-黃色(褐色)鑽石顔色分級标準鑽石顔色等級D100極白E99F98優白G97H96白I95微黃(褐、灰)白J94K93淺黃(褐、灰)白L92M91淺黃(褐、灰)N90<N<90黃(褐、灰)

淨度

合成碳化矽屬等軸晶系,可結晶到2-3英寸的柱狀晶體,部份材料可做到IF級(InternallyFlawless)内無瑕級(鑽石内無含物,隻有極輕微的瑕疵,通常可由磨光去除);大部分合成碳化矽帶有白點組成的細白線狀内含物,檢測多為微瑕級VS或瑕疵級SI。其内含物方向約與桌面大緻垂直,互相間不完全平行(有幾度的差距);極少數有暗色金屬球狀物。

重量

合成碳化矽比重為3.22(鑽石3.52),約比鑽石輕10%。按園鑽的标準車工,當直徑為6.5mm時,鑽石一般重量為200mg(即一個克拉)。而按标準車工制作的6.5mm園形的合成碳化矽,重量隻有160mg(80分)多一點。

特質

(1)莫桑寶石是世界上第二硬度的寶石(摩氏9.25)。

(2)莫桑寶石是雙向折光,呈現七彩火光,閃耀度遠勝鑽石的2.5倍,且恒久不變。

(3)莫桑寶石因其導熱性極佳,一般的鑽石測試器,亦無法識别。

(4)隻有鑽石十分之一的價格,同等享受,真正物超所值。

(5)每顆莫桑寶石都需經過長達5~6個月的時間才能培育出結晶體,而其結晶體和天然寶石一樣,都具有不同的内含物,加上專利切工技術,所以每一顆都是人工切割、獨一無二。

與鑽石區别

肉眼觀察,莫桑與鑽石無法分别,一般儀器也區分不出。在專業儀器下測試,莫桑的火光是鑽石的2.5倍。在火光上,鑽石是0.044,莫桑是0.104;在折射度上,鑽石是2.42,莫桑是2.65,莫桑的火光及折射度都超過鑽石。在摩氏硬度上,鑽石是10,莫桑是9.25,遠高于其它寶石。但莫桑的售價平均是同等級鑽石的十分之一。

莫桑石比鑽石輕,即它們的比重不同,鑽石的比重為3.52,而莫桑石的比重僅3.22。對未鑲嵌的材料,用甲基碘比重液(比重3.32)很容易将兩者區分。莫桑石的硬度小于鑽石,因此用鑽石硬度計在莫桑石表面作刻劃試驗會留下劃痕,而刻劃計不會在鑽石表面留下劃痕;據GIA的報告,80%的莫桑石均為電導體(天然鑽石中僅藍色、藍灰色IIb型鑽石具導電性)。

莫桑石的折光率與鑽石不同,莫桑石的反光特征也不同于鑽石,莫桑石具雙折射,因此仔細觀察不難看出莫桑石棱線及底尖的重影,此時變換觀察角度,重影仍會出現。由于莫桑石的二軸光性特征,其重影特征的觀察取決于觀察的角度,當從台面主刻面觀察重影均較明顯。盡管台面垂直莫桑石晶軸c軸時會減小重影效果,聚焦于底尖仍能看到台面及冠部刻面的反射重影,這種特點與單折射的鑽石的冠部反射完全不同。

莫桑石的腰部抛光紋相互平行,這與鑽石完全不同。而且由于不同方向的差異,鑽石抛磨過程中要不斷調整抛光方向,而莫桑石可沿同一方向抛光。這一點在相鄰刻面間尤為明顯。大多數已切割的莫桑石其棱線均較為圓鈍,這與具尖銳棱線的鑽石完全不同。莫桑石中都有一些内含物,呈針狀平行排列。可見細的平行排列的反射線。

莫桑石确定儀

莫桑石确定儀(合成碳化矽Sic):這是一種專門用來鑒别莫桑石的儀器。依據是鑽石和莫桑石在近紫外具有不同的性質。測試時應與熱導儀配合使用。因為莫桑石的導熱性與鑽石相似,用熱導儀能區分絕大部分仿鑽石而不能區分莫桑石。所以要在熱導儀測定一顆寶石有可能是鑽石,又有一定懷疑可能是莫桑石時,才用莫桑石确定儀來測試。

簡單測試法

以下為”莫桑石“的簡單測試法以證明其為培育而非合成的寶石。

1.裸石放置于任何黑體印刷物上方,由底尖往下方台面看,是看不見印刷物的字體或圖片的。光學的證明是因為内部充滿晶體折射面,讓光線無法直接通過,所以才看不見被壓住的印刷内容。形成的證明是除非是自然結晶,這是合成無法完成的。

2.對着莫桑石,靠近嘴部哈氣,你會發現霧面氣體迅速揮發,這是與鑽石相同的。因為碳元素都是親油性的。水氣是不會凝結于表面的。

3.硬度高達9.25,除了低于鑽石外,币任何寶石硬度高。火彩與折射率都與鑽石的特性同并高于鑽石。

其他

天然莫桑石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後期,莫桑石一詞來源于HenriMoissan博士,1904年他在亞利桑那隕石坑中發現了這種礦物。莫桑石(碳化矽的一種)也稱為carborundum,大部分均為人工合成,天然莫桑石非常稀少,僅出現在隕石坑内,其顔色多為暗綠色、黑色。多年來主要用作磨料,近年來研究開發在電子領域的應用,如用于發光二極管材料。合成莫桑石的顔色多為I或I色級以下,一些莫桑石帶有淺綠色色調,莫桑石的外觀與鑽石不完全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