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牆

馬頭牆

建築術語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是贛派建築、徽派建築(徽州建築)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徽州民居的山牆之所以采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馬頭牆是以其形命名,既可以是兩幢房子之間的防火牆,也可以是一般山牆。防火牆就不一定是馬頭牆,女兒牆、兜兒牆等高出瓦面能起隔離火源作用的均可。[1]
    中文名:馬頭牆 外文名: 地理位置: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 别名: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 類别:贛派建築、徽派建築 特色: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 所屬學科:建築學

基本介紹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等等,特指高于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古建築中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使用馬頭牆時,兩側山牆高出屋面,并循屋頂坡度叠落呈水平階梯形,而不像一般所見的山牆,上面是等腰三角形,下面是長方形。馬頭牆高低錯落,從外形看頗具風格,因而不僅是中國南方徽派建築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築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磚小瓦馬頭牆,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說,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築風格。一般來說,優美的馬頭牆多見于鄉村,而在繁華的都市中,馬頭牆則極為非常難得和珍貴。

作用寓意

徽州民居的山牆之所以采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而在居宅的兩山牆頂部砌築有高出屋面的馬頭牆,則可以應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風之需,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着隔斷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特殊風格了。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歲便背井離鄉踏上商路,馬頭牆是家人們望遠盼歸的物化象征,現在看到這種錯落有緻,黑白輝映的馬頭牆,也會使人得到一種明朗素雅和層次分明的韻律美的享受。

馬在衆多的動物中,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吉祥物,中國古代“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成語,顯現出人們對馬的崇拜與喜愛,這也許是古徽州建築設計師們為什麼要将這種封火牆,稱之為“馬頭牆”的動機。看到這些馬頭牆,人們常常會為徽派建築設計師們那種高超的藝術創造力而驚歎,徽派民居,高大封閉的牆體,因為馬頭牆設計而顯得錯落有緻,那靜止、呆闆的牆體,因為有了馬頭牆,從而顯出一種動态的美感。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讓人産生一種“萬馬奔騰”的視覺動感,也隐喻着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的信念。

分類與構造

馬頭牆牆頭都高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随着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牆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采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也可稱為一疊式、兩疊式、三疊式、四疊式,通常三階、四階更常見,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馬頭牆的跌落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檐,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馬頭牆的構造為,随屋面坡度層層叠落,以斜坡長度定為若幹檔,牆頂挑三線排檐磚,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隻垛頭頂端安裝搏風闆(金花闆)。其上安各種蘇樣“座頭”(“馬頭”),有“鵲尾式”、“印鬥式”、“坐吻式”等數種。“鵲尾式”即雕鑿一似喜鵲尾巴的磚做為座頭;“印鬥式”即由窯燒制有“田”字紋的形似方鬥之磚,但在印鬥托的處理上又有“坐鬥”與“挑鬥”兩種做法;“坐吻式”是由窯燒“吻獸”構件安在座頭上,常見有哺雞、鳌魚、天狗等獸類。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顯示出主人對“讀書作官”這一理想的追求。

上一篇:落水洞

下一篇:無本生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