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科馬門溪龍屬恐龍
馬門溪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一個屬,以其非常長的脖子而聞名,脖子幾乎占身體總長度的一半。有多個種被歸入馬門溪龍屬,個别種的歸屬可能存在争議。在中國西部多個省發現了它的化石。與峨眉龍的親緣關系較近,都屬于馬門溪龍科。大多數的馬門溪龍體長都能超過20米,少數個體可超過30米。對馬門溪龍體重的估算,不同種的差距極大,較小的種被認為體重在10噸以下,而最大的種被認為可能超過60噸。[1]
  • 拉丁學名:Mamenchisaur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目:蜥臀目
  • 亞目:蜥腳形亞目
  • 科:馬門溪龍科
  • 屬:馬門溪龍屬
  • 種:建設馬門溪龍(模式種)、合川馬門溪龍、中加馬門溪龍、楊氏馬門溪龍、安嶽馬門溪龍、廣元馬門溪龍等
  • 分布區域:中國、蒙古
  • 中文學名: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屬

産地:中國新疆、甘肅、四川和雲南等地。

時代:晚侏羅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大約1.63億至1.13億年前。

地層:上沙溪廟組、石樹溝組、遂甯組、蓬萊鎮組、安甯組。

命名人與命名年代:楊鐘健,1954年

命名由來 

第一件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化石是在1952年于四川的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上發現,這件不完整骨骼化石後經研究,于1954年由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屬名中“Mamenchi”意為化石的發現地“馬門溪”,而“saurus”為拉丁文“蜥蜴”的意思,而我們一般把爬行動物翻譯成“龍”,所以就翻譯成了“馬門溪龍”。最初研究的化石位于四川宜賓金沙江的馬鳴溪渡口旁的建設工地,但由于楊鐘健先生的口音問題而将“馬鳴溪”誤作為“馬門溪”;種名建設(constructus)則指第一具化石是在建築工地出土。

形态特征 

頸部長(頸椎17-19節),頸肋相對較長,頸肋前緣呈匕首狀;最長的1節頸椎椎體是背椎單節椎體平均長度的3.5-3.7倍;頸椎與背椎都是後凹型;薦椎由4-6節愈合的脊椎組成,薦椎的神經棘愈合在一起。

物種發現 

建設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最早于1952年在中國四川省伊塘公路的工地上被發現。化石遺址屬于上沙溪廟組,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侏羅世。 1954年,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對這部分骨骼化石進行了研究,将其命名為馬門溪龍。

正型标本(IVPP V 790)殘缺不全且雜亂。材料包括:5個背椎、30個尾椎、肋骨碎片、背神經棘和脈弧。有14塊頸椎,但沒有一塊是完整的,楊指出一些頸椎可能已經丢失,并估計整個頸部為4.67米。還有部分四肢骨骼,包括:兩塊股骨、完整的胫骨、腓骨、距骨、跖骨、指骨和爪子。頭骨、前肢和腰帶都沒保存。據估計,建設馬門溪龍的長度約為13至15米,質量為5噸。

合川馬門溪龍

1972年,馬門溪龍的第二個種由楊鐘健和趙喜進描述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這些化石是在中國重慶市合川區的一個村莊附近發現的。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遺址也屬于上沙溪廟組,非常接近建設馬門溪龍正型标本的層位,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侏羅世。當地人在新中國建國前的某個時候首次發現了這些遺骸,然而,這些遺骸最終被遺留在原地,挖掘工作直到1957年才開始。

正型标本(CCG V 20401)由一個幾乎完整的關聯脊柱組成,包括19個幾乎完全保留的細長頸椎、12個背椎、4個薦椎和35個尾椎,隻有最後幾個尾椎缺失。骨骼中也缺少大部分前肢和頭骨。合川馬門溪龍的總長度約為21至22米,脖子長9.3米。合川馬門溪龍最初被描述時,它是中國已知的最大蜥腳類動物。楊和趙估計合川馬門溪龍的體重為45噸。 然而,後來的體重估計值較低,為14-18.2噸。

中加馬門溪龍

1993年,馬門溪龍的第三個種——中加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sinocanadorum)被描述。種名指中國和加拿大的古生物聯合考察項目。其遺骸是1987年發現的,當時人們看到一根頸部肋骨從懸崖上突出。化石地點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東緣的将軍廟地區;來自晚侏羅世早期的石樹溝組上部(年齡161.2 Ma至158.7 Ma)。标本(IVPP V 10603)由前四節頸椎的關節序列、保存完好的下颌骨和其他顱骨材料組成。下颌骨長60.3厘米,有19顆牙齒。與梁龍類更為方正的下颌形成對比的是,該标本下颌前部呈斜角。椎骨的神經弓與椎體愈合良好,表明該動物已經成熟。在所描述的蜥腳類恐龍中,該物種擁有最長的頸肋,長4.1米。中加馬門溪龍頸椎的平均長度是合川馬門溪龍的1.19倍;基于這一點,研究人員估計該标本的完整長度為26米。 據估計,這條恐龍脖子有12米長。 

楊氏馬門溪龍

1996年描述了上沙溪廟組的楊氏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youngi)。其遺骸是在1987年于四川自貢新民鄉一個村莊附近的一個采石場發現。該物種是為了紀念楊鐘健先生而命名的。

正型标本(ZDM 0083)非常完整,大部分是關聯的,保留了從頭部到第8尾椎骨的所有椎體;該物種有18個頸椎骨。同時還保存了肩帶、腰帶和所有四肢的材料。這個标本還保存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前颌骨有4顆牙齒,上颌骨有18顆牙,齒骨有22-24顆牙。長16米,頸長6.5米,是馬門溪龍中較小的物種之一。

安嶽馬門溪龍

1996年,何信祿等人描述了安嶽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anyuensis)。其遺骸于1987年在四川盆地安嶽縣龍橋鄉附近的兩個地點被發現。在一個采石場,至少發現了5-6個個體。在第二個采石場,發現了四個個體。其中一個标本AL001作為正型标本,保存了全身三分之二的關聯骨骼。同時還報告了其他标本,即AL002、AL003和AL101-106,它們提供了更多的骨骼信息。該物種的名稱與發現該物種的安嶽縣有關。從遂甯組的頂部和蓬萊鎮組的底部都發現有安嶽馬門溪龍。鈾鉛測年表明,遂甯組中的安嶽馬門溪龍年齡為114.4 Ma;由于這将使它比其他馬門溪龍物種年輕約3000萬年,因此安嶽馬門溪龍是否屬于馬門溪龍屬的一員存在一定疑問。

正型标本保存了8個後部頸椎、12個背椎、5個薦椎、幾個尾椎和一個完整的腰帶。另一個标本(AL102)保留了中段頸椎的五個關聯的頸椎。除了指骨,前肢的其它部位有被發現。本種在形态上與合川馬門溪龍有許多相似之處。據估計,這一物種的長度為21米。

井研馬門溪龍

1998年,張藝紅、李奎和曾慶華描述了井研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jingyanensis)。正型标本(CV00734)發現于井研縣梅旺村。在距離梅旺約10千米的三江鎮彭家寨西山發現了另一個副型标本(JV002)。第三個标本(CV00219)在距離三江約10千米的杜家村附近發現。這些化石位于四川盆地上沙溪廟組。物種名稱是指大部分标本都是從井研縣挖掘出來的。

正型标本包括部分肩胛骨和完整的烏喙骨、前肢、完整的坐骨、相對完整的顱骨和舌骨。副型标本包括三個前部頸椎、幾個風化的背椎、各種尾椎、相對完整的後肢和前肢,以及孤立的牙齒。第三個标本保存了一段帶有關聯頸肋的頸椎、四個融合的薦椎、幾個尾椎、一個完整的肩胛骨、各種四肢骨骼和孤立的牙齒。頭骨的長度為55厘米。前颌骨有四顆牙齒,上颌骨有14-16顆牙,齒骨有17-19顆牙。據估計,這一物種的長度在20到26米之間。

其它馬門溪龍的發現

多年來,馬門溪龍的其他物種也被命名。這些物種中的一些是基于殘缺的遺骸,被認為是無效的。在某些情況下,來自其他屬的物種也有被遷移到馬門溪龍屬,但對遷移的有效性有不同意見。

1976年,研究人員将發現于上沙溪廟組的四個标本命名為釜溪自貢龍。此後,其他研究人員對該屬是否有效持不同意見。1983年的一個研究将這些遺骸遷移到峨眉龍屬。1996年的一項研究則将這些遺骸遷移到馬門溪龍屬,稱之為釜溪馬門溪龍。1998年,張藝紅、李奎和曾慶華在描述井研馬門溪龍時簡要提到了廣元馬門溪龍,但沒有給出詳細信息。此後的其它研究觀點對此物種的有效性各執一詞。2004年,方曉思等的一項研究發表了在雲南省安甯組出土的雲南馬門溪龍。

古生物群

目前發現的馬門溪龍的化石,出土于上沙溪廟組、石樹溝組、遂甯組、蓬萊鎮組、安甯組,時代從晚侏羅世延續至早白垩世。不同地層中,化石組合不同,反映出不同的古生物群落。與四川發現的晚侏羅世的馬門溪龍化石同層位出土的恐龍包括:蜥腳類的峨眉龍、馬門溪龍,獸腳類的永川龍、中華盜龍,鳥臀類的鹽都龍、重慶龍、沱江龍等,此外還有一些龜鼈類和鳄類的化石。

同樣是晚侏羅世的新疆石樹溝組出土的恐龍有:蜥腳類的馬門溪龍、巧龍,獸腳類的冠龍、簡手龍、中華盜龍、單脊龍,鳥臀類的花臉角龍、隐龍,以及幾種翼龍和鳄類。

安嶽馬門溪龍是目前馬門溪龍屬中唯一出土于早白垩世地層的,同一地層出土的還有和其親緣關系接近的綦江龍。

上一篇:穿越泰姬陵

下一篇:外國曆史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