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馬原

中國當代作家
馬原(1953-),錦州人。著名作家。先鋒派小說開拓者之一,在當代文學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與餘華、蘇童、洪峰、格非并稱先鋒文學五虎将。[1]馬原當過農民、鉗工。1982年遼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西藏,任記者,編輯。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等。其著名的“叙述圈套”開創了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内容”的風氣,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2012年11月,馬原在雲南西雙版納遭到毆打事件在網上引起關注。[2]
  • 中文名:馬原
  • 外文名:
  • 别名:
  • 籍貫:遼甯錦州
  • 性别:男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53年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遼甯大學

人物簡介

知名作家。中國先鋒派小說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岡底斯誘惑》、《拉薩河女神》、《西海無帆船》、《閱讀大師》等。現為同濟大學中文系主任。n

1970年中學畢業後到遼甯錦縣農村插隊。

1974年入沈陽鐵路運輸機械學校機械制造專業學習。

1976年畢業後到阜新當鉗工。

1978年考入遼甯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後進藏,任記者、編輯。這段時期的經曆是他創作的重要素材。

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發表的《拉薩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無帆船》、《虛構》等,長篇小說《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糾纏》等。

1984年,發表《拉薩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

1989年調回遼甯,任沈陽市文學院專業作家。

1991年,将昆德拉的小說《為了告别的聚會》改編成話劇《愛的季節》(又名《愛的拒絕》),演出後的反應還不錯。

2000年調入同濟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2012年,攜長篇小說《牛鬼蛇神》重返文壇,驚動了圈裡圈外。

人物經曆

下海海南

1993年年初,馬原很快就南下海口,一個很有錢的老闆請馬原幫他做事。那位老闆可能也是個文學愛好者,認為馬原小說寫得那麼好,智商必定極高,經商也一定錯不了。

之後馬原就真的在海口成了“馬總經理”,而且是名實相符。可是他的公司是幹什麼的缺不清楚,大約半年的光景,馬原就不幹了。

此外,馬原還曾寫過話劇、寫電影腳本、寫電視連續劇。甚至自己演過電影,之後萌生了在海南大學教書的想法。

文化工程

海南公司失敗後,馬原開始了一項文化工程。用鏡頭去采訪記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以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像巴金、冰心、沈從文等等,這個野心勃勃的工程在拍攝了幾十位作家後,終因資金耗盡而擱淺。不過,他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保留了不可再生的影像資料,其價值無法用錢估量。 

任教授

2000年調入同濟大學。據馬原說,他的教案隻用一次,次年上課,必定要重新備過。大部分教案都已出版成書,而且口碑極佳。馬原單就其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量來說,大概國内就很少有人能望其項背。他讀過幾乎所有國内有譯本的外國文學作品。 

海南養病

2008年,發現肺部有腫瘤,其他器官也有故障,離開同濟大學中文系,而且離開上海,前往海南養病。

回歸

2012年,攜長篇小說《牛鬼蛇神》重返文壇,驚動了圈裡圈外。

2012年11月11日,正式定居于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學。

個人作品

短篇小說

《拉薩河女神》《疊紙鹞的三種方法》《拉薩生活的三種時間》《希瑪拉雅古歌》《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

中篇小說

《岡底斯的誘惑》《虛構》《遊神》《舊死》等;

長篇小說

《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糾纏》以及劇本《過了一百年》等。

最新作品

《牛鬼蛇神》

2012年3月,馬原在《收獲》發表新作《牛鬼蛇神》,述說的是他2008年生病之後,對生命、世界的最新理解。《牛鬼蛇神》寫于2011年2月,完成于2011年11月,前後隻用了9個月。是馬原“口述”,由他學生打字記錄。

離開小說創作20年的馬原帶着《牛鬼蛇神》重回人們視野。2012年11月24日,“老馬複出”馬原《牛鬼蛇神》作品研讨會在同濟大學舉行,文學批評界對馬原新作給予積極評價。

當代知名作家馬原曾是先鋒派的開拓者之一,他的“叙述圈套”開創了中國小說以形式為内容的風氣。四五年前,馬原罹患肺癌,離開教職去休養。他說:“一場大病會讓任何人成為哲學家。面對生死,我會想能不能繼續活着,在被迫成為哲學家的過程中,有了《牛鬼蛇神》這部小說。”

《糾纏》

馬原在即将迎來60大壽之際,完成了最新長篇小說《糾纏》。糾纏據悉,該小說将在《十月》第三期上全文發表,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小說講述了一個遺産分配的故事,在故事中逼真地描寫了中國現實社會三代人的生活與内心狀況。先睹為快的編輯、作家龍冬對馬原新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假如說《牛鬼蛇神》是馬原寫作複活的标志,那麼《糾纏》是他站立起來的标志。

作品風格

他是“先鋒派”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認真的嘗試,吸取了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特别是結構主義的影響。他把故事結構分解重組,時空關系不斷跳躍,背景氛圍有意抽空,造成閱讀的陌生化,顯示着小說觀念的根本變化。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時,用叙述人視點的變化來展示作品真實與虛構的轉換,突出小說的叙述功能。在叙事形式的實驗之外,他的行文中有不少隐喻,關于人的本質的寓言設置。

一般讀者隻将小說的閱讀視為一種興趣,而作家的閱讀卻不但隻是一種興趣,他更注意的是各種語言材料的組合技巧。如同一位木匠對待一件家具的态度,看看榫頭,摸摸木闆,然後,才作出評判一樣,作家更在意的的确是小說的素材的選擇,角度的切入與虛實的處理。《閱讀大師》中馬原向我們講述的就是他作為作家對大師作品的評判,這種閱讀的确有别于一般意義上的讀者。

人們一直将馬原視為先鋒派作家,不知人們是怎樣理解“先鋒”二字的含義的,是指作者超前的理念,還是指作者前衛的寫作技巧,或許人們更強調的是後者。如果說是指後者而言的話,那麼,馬原應該與“先鋒”二字是無緣的。馬原的寫作應是極為傳統的,或者說是非常古典的,馬原更熱衷于客觀地叙述,而疏于心理的刻畫與時空的交叉,就這一點而言,他的風格更接近于海明威,所以在整篇講稿中海明威獨占兩講,而且,這兩講也是整篇講演錄中最為精彩的片段。

馬原對海明威的理解來自于他對其寫作手藝上的認同。由于這種認同,以至于馬原承認他對喬伊斯心理分析和普魯斯特時空觀的冷淡。但如果從前者的角度而言,馬原的确是具備了先鋒派小說家的一切品質,超前的理念,使得馬原的小說在當代成為了一種創新的代名詞。

馬原曾提出“小說已死”概念。

馬原解釋,2001年電腦普及,傳統紙媒向屏顯過渡,紙本閱讀式微,而小說是由紙媒承載的。在這種情形下提出“小說已死”是說“傳統意義的小說已經死了”,即小說作為公共藝術的曆史已經結束。“毋庸諱言,當下小說更加邊緣化,很多優秀影視劇都改編自小說,但是很多人知道或者閱讀小說,卻是在影視之後。我堅持把經典意義的小說和流行的叙事文本分開,它們是不同的。而且我堅信,經典長篇小說特别不适合在屏幕上閱讀和創作,在屏顯上看長篇完全是酷刑,連讀都不适合,更何況寫?網絡新媒體勢必帶來新的叙述,但這種叙述尚未誕生。”

不過馬原認為,小說雖然死了,但并不是徹底消失,而走進了一個新的境遇——博物館藝術,就像話劇、詩歌一樣,在極小範圍内傳播、或者在特定場合使用。作為博物館藝術,還是要有人“經營”。所以,他還是願意當小說家。

個人生活

教授生活

馬原的客廳有着很強的“氣場”,古樸的桌椅,青花瓷瓶上碩大的牛頭骨,放滿舊書和影碟的書架,面上貼着書法作品的空調。他坐在沙發上,那雙曾被韓東精心描寫過的眼睛依舊“淚光閃爍”,他說,“我變了很多,特别是性格,随和了許多。”

曾經有人說,馬原身上有很多奇迹,其一便是:口才不好,講起小說卻能滔滔不絕,且感染力極強。教授馬原把這個特長發揮得淋漓盡緻。

從相對自由的生活狀态進入校園,馬原一門心思當起了老師,他每周大約上四五節課,主要是“閱讀課”,把講稿整理一下就是論文。但馬原對現有的教學體制有些看法,他的課大多是一人“唱獨角戲”,學生提問很少,他說下個學期想帶研究生。考試的方式主要是考察,除了進行文章評估外,平常的考勤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馬原說隻要來聽課就有收獲,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教授後,馬原覺得自己看書比以前更有計劃,而且帶有選擇性。在依據個人興趣和教學需要的基礎上讀書,目的更加清晰了。他讀書首先是古典味濃,基本上不看同時代作家的作品,認為大師要經過時間的證明和沉澱才能稱其為大師。“我老師對我說千萬不要看活人的作品。”馬原笑說:“其實我骨子裡面也是傾向于古典的東西。”

其次國外作家作品占絕對優勢,他說:“用嚴格的眼光來看現在的小說,總體不太成熟。中國小說是從明清的話本轉化而來,在發展時間上就比西方落後很多,成就并不高。”作為講稿,馬原表示《閱讀大師》會不斷吸收新的作品,不會一本講義講到底。

愛好廣泛

在一次和網友的交流中,馬原表示,小說家馬原已是故人往事,即使以後寫小說,那也是“馬老師的一份副業”。

然而馬原說,他可能會重操舊業,寫一本成長小說。曾經有幾家出版社約他寫自己的經曆,他也寫過一些帶有自傳色彩的散文。“自傳等我以後躺到床上時再寫吧,我打算以個人的經曆為脈絡寫一本成長小說,就像《大衛·科波菲爾》、《情感的教育》那樣的。”

馬原如何看待當年的先鋒文學,“先鋒都是理論家們定義的,現在想想那時的小說,覺得它最大不同就是充滿活力,富有變數,是以一種新的視角、新的方法、新的價值判斷觀來進行闡述的。我是一個‘方法論’主義者,認為方法決定一切,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方法會産生不同的意義,也會改變價值走向。”

其實,“馬老師”的副業不止小說,他還對話劇情有獨鐘。早在1991年,他就将昆德拉的小說《為了告别的聚會》改編成話劇《愛的季節》(又名《愛的拒絕》),據說當時演出後的反應還不錯。他說自己還寫過一個劇本,結構取自于昆德拉的另一部小說《搭車遊戲》,已經賣出了版權。

馬原的書架上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影碟,馬原喜歡好萊塢大片,“美國大片将電影的大衆化與小衆化這兩個看起來沖突的問題解決得很好,相比之下,有些歐洲電影小衆化傾向太強,顯得很乏味。”

海南情

海南素有“中國民營企業家搖籃”之稱,當初十萬人才過海峽,開啟了中國各類人才脫離國家單位所有制的先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過程中,這是一次可以載入史冊的事件,與前期的“深圳模式”大不一樣,也與大陸出現的個體工商戶不同(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将其稱之為“海南模式”)。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可以個人選擇當“經理”,甚至批準自己當“總經理”。記得馮鞏演小品講:“海口椰子掉下來,砸倒了10個人,扶起來一問,9個是總經理;還有一個是副總經理。” 

1993年,馬原就真的在海口成了“馬總經理”,而且是名實相符。他不僅開上了專車,還有一個随撕随用的支票簿,這讓孫紹先大開眼界。可是他的公司是幹什麼的,孫紹先一直都沒搞清楚。也沒想到認真問一問。大約半年的光景,馬原就不幹了,至于是誰炒了誰,也不重要了。馬原從此明白自己不是當惟董事長馬首是瞻的高級白領的材料。 

馬原一直表示喜歡海南。他每年都多次來海口。身在海南的孫紹先免不了要問為什麼。他說:“到了海南,就是覺得舒坦!”在孫紹先看來像是一種沒頭沒腦的喜歡。他常說:“喜歡海南,但最喜歡海口;喜歡海口,但最喜歡海甸島;喜歡海甸島,但最喜歡海甸島的東部。”那就是他剛上島住的地方。最終他就真的在海甸島的東部買了一套自己十分滿意的房子,并在那個自己精心設計的小窩裡開始寫長篇。

熱點事件

圍毆昏迷

2012年11月15日,雲南勐海縣委宣傳部1上午通報,當日淩晨2點20分左右,作家馬原在西雙版納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學被人圍毆至昏迷,全身多處受傷。15日淩晨3點21分,在某網站實名認證的馬原配圖發表微博稱,“沒想到洪峰的慘劇在我身上重演了!一個叫周海林的帶領一夥惡徒在一小時前來到西雙版納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學将我圍毆到昏迷,全身多處受傷。”  

随後,不到6小時的時間裡,該條微博被轉發逾8000次。“洪峰”發表微博稱:馬原的那種躲避是非的性情,會招惹誰?他是要去西雙版納養老的啊。網友在關心馬原傷情和詢問原因的同時,紛紛譴責兇徒。

15日早晨,勐海縣委宣傳部通報稱,接到消息後,勐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許家福、縣長岩總立即組織公安、政法及相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安排相關人員對事件進一步深入調查。上午10時左右,涉案人員全部已被抓獲并刑拘。

事件經過

馬原現在借住的房子是由教育局安排的;據說之前學校校長已私下租給他人。馬原入住之前,校教務處有人被打,已道歉。馬原不清楚其中利害。

另一位名為虛度山人微博用戶稱,馬原2012年3月到雲南看望洪峰,之後來到西雙版納和詩人默默見面,後共同商議,要在南糯山姑娘寨小學校舊址建一座書院。這個項目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但是該地址又在當地黑勢力之首周海林的控制内,周已經在一年前将該小學的教學樓、茶園等資産收入囊中,并與原校長簽訂虛假合同,以每年一千元租用五十年。“因書院項目,勐海縣政府将南糯小學舊址收回做文化項目開發用地,此舉令周海林十分不滿,之前他曾糾集一夥打手将村長郎二打傷,今又向馬原下此毒手,并揚言:文化人來一個打一個!”虛度山人在微博中說。

事件結果

2012年11月16日,馬原被打事件已經初步查清,4名涉案人員已接受公安機關調查。西雙版納州政府新聞辦相關人員稱,此前,勐海縣格朗和鄉南糯山原中心小學校長葉海平擅自将村委會小學校房屋租給當地居民周海林,周海林對當地政府收回學校房屋并租給馬原非常不滿。

周海林于15日2時20分左右,酒後約陳永斌、沙二、唐勇三人來到馬原住處,準備将馬原趕走。馬原沒有同意,陳永斌、沙二、唐勇三人推搡馬原并将馬原按倒在地,對其進行拳打腳踢。

馬原已經出院觀察。4名涉案人員已于15日14時許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并承認自己酒後打人的行為是違法的,表示願意接受處理,并提出向作家馬原道歉的申請。勐海縣公安局專案組則稱,力争在最短時間内查清案件事實,依法處理4名涉嫌違法人員。而格朗和鄉中心小學校長葉海平已被停職檢查。

上一篇:周蕊

下一篇:張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