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

基督教新教的創立者、德國宗教改革家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483年11月出生在日耳曼(人稱日耳曼為改革發源地)中部紹森幾亞(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裡本(Eiskeben)——撒克森伯爵(選候)領地。他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他本來是羅馬公教奧斯定會的會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羅馬公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翻譯的路德聖經迄今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語聖經翻譯。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路德名列第2位,僅次于康拉德·阿登納。
  • 本名:馬丁·路德
  • 别名:
  • 字:
  • 号:
  • 所處時代:15-16世紀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日耳曼
  • 主要作品:《教理問答》
  • 主要成就:倡導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
  • 外文名:Martin Luther
  • 籍貫:德國的艾森斯萊市
  • 國籍:德國(今)
  • 性别:男
  • 職業:宗教領袖
  • 信仰:基督教新教
  • 畢業院校:維騰貝格大學

人物生平

馬丁·路德生于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國)艾斯萊本,父母原是勤儉的務農人家,但當時因社會商業方面開始發達了,并帶動了工業的發展,故其父親轉而成為礦工,在當時以礦工當職業的人口并不多,算是新興的行業,在父親的積極努力下竟也自行當起了一個小礦主,後來上升為城市的議會會員。

父親漢斯·路德(Hans Luder,1459—1530年),母親瑪格路德,原姓林德曼(1459—1531年)。路德是九個孩子中的第八個。

1483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主教紀念日),他受洗禮,并以當日的聖人聖瑪定(馬丁)命名。他在鄰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費爾德長大,當時艾斯萊本和曼斯費爾德約有數千居民,而他的父親擁有當地的一處銅礦。嚴格而充滿愛心的父親,要他接受時尚的啟蒙教育。父親非常積極培育路德的教育,故送他到大城市就學。路德為了維持就學時的經濟需要,和其它的就學孩子們共組了一個唱詩班,在富有人家吃晚餐的時候,于主人們享用豐盛晚餐之時,邊聆聽孩童詩班唱聖詩。當主人用餐過後即可開始享受主人們吃剩的菜肴,運氣好的話還能拿到一些小費。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過分熱誠。

之後由于父親的支持及栽培之下,路德進了一所有名的大學學習法律,看似前途似錦:畢業後可在皇宮謀得一份差事,後半輩子就可高枕無憂了。但就在此時他卻正想着如何才能蒙上帝的喜悅呢?就在一次的暴風雪當中,在禱告中他經曆了神的保佑,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到修道院中當修士,放棄法律的學習。而在修道院的學習中,其内心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平安,在他請益他所在的這所修道院院長之後,路德得到許多的屬靈上的鼓勵與支持,同時也完成了神學博士的學位。并在之後被派到威登堡任聖經教導的工作、思想更趨成熟,終于在1517年在上帝的帶領下,為着贖罪券的争論,在教會界做了一件驚動宗教界的大事-宗教改革。

從1488年到1497年路德在曼斯費爾德的城市學校就學,此後他在馬格德堡的大教堂學校裡待了一年。在那裡教導他的是中世紀晚期出現的共同生活弟兄派的教士。1498年他的父母将他送到埃森納赫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中。他在那裡受到音樂和詩歌的教育,他是一個很好的歌唱家。

從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圖林根的愛爾福特大學就學,他獲得哲學系的文學士。他的學課包括拉丁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道德學和音樂。路德在這裡深切地學習了亞裡士多德的學說,亞裡士多德的學說從托馬斯·阿奎納開始成為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中心學說,但在愛爾福特已經開始有人對他的學說産生質疑。奉父命路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又開始學法學。但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在斯道特亨附近突然遇到狂風暴雨,他吓壞了,對礦工的保護聖人呼喊說:“聖安娜,不要讓我死,我願意成為一個僧侶。”出于這個發願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加入了愛爾福特的奧斯定會修道院。他非常遵守修會的教規,1507年2月27日他被晉升為神父。雖然他每天都做忏悔他無法獲得心靈上的安慰。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他的忏悔神父、修道院的主持約翰·馮·斯道皮茨建議他學神學,并将他1508年送往維滕貝格。在這裡他結識了威廉·奧克姆的神學理論。奧克姆強調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後路德成為聖經教授(baccalarius biblicus),他還學會了古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除道德哲學外他還開始教授聖經。

1510年,路德被他的修會派往羅馬城抗議教廷下令将奧斯定會與另一個非常嚴格的修會合并到一起。他參加了一個集體忏悔的儀式,希望以此獲得解脫。這說明他當時還不懷疑羅馬教廷的忏悔儀式,但他對羅馬教廷的不認真和道德敗壞非常失望。1511年斯道皮茨将路德召回維滕貝格并指定路德為神學博士和他的繼承人。雖然斯道皮茨隻能減輕路德的心靈不安,無法消除它們,兩人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始終是好朋友。

此後幾年中路德教授贊詩和保羅書信等内容,一些他原來的講義和聽課筆記保留至今。從這些文件中我們今天看得出他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的過程。一開始他還追随當時教會的學說将舊約體會成基督的隐喻。他追索奧卡姆、新柏拉圖主義或密契主義的聖經解釋,但他已經開始将這些解釋改為針對每個人,而不是針對整個社會的教導。他使用上帝直接的憐憫來補充這些理論中的空洞,但此時他還沒有考慮教會的中間作用。

在路德研究中至今對路德是何時發現他的神僅出于憐憫(sola gratia)正義的基本見解。路德本人後來自己将這個發現稱為是“塔上經驗”,他說他是在維騰貝格的奧恩定會修道院的隐居塔上做出這個發現的。有人認為這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間,其他人說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間,也有人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緩慢的過渡過程。在宗教史的研究中這個時間的确定最重要的是确定這個發現對宗教改革的意義到底有多麼大。

路德本人将這個經驗說成是一個巨大的解放。在他孤獨地冥想羅馬書中的詩句時他突然發現了他所尋找的: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緻于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這句經文遲早會導緻路德對聖經新的理解:神的永久正義完全是一個憐憫的贈禮,隻要人相信耶稣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人不論做什麼都無法強迫神贈與他這份禮物。相信他獲得了這份禮物本身也不是人所能達到的。

這樣對路德來說,整個中世紀的神學及其宣傳者的能力與神的啟示之間的平衡全部報廢了。從此他對自稱看作神與人之間中保的教會越來越持批評态度。

1515年路德的羅馬書教本中已經反映出了他的新見解,但其中還混合着約翰尼斯·陶勒的密契主義見解。1516年路德發表了一位不知名的密契主義者寫的一本書,反映出了他對教會外表的神事儀式的不斷加強的反對。

從1517年開始路德在簽名時将Luder改為Luther(這個名字來源于希臘詞ελευθερο,意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來表現他内心的轉折。

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那天,宣布他反對贖罪券,寫了九十五條論綱。其實這九十五條的目的并非是号召宗教改革,隻是路德以一位大學教授的身份将贖罪券的神學提出來讨論罷了。路德反對贖罪券的曲解和誤用,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國的鑰匙在教會手裡,一個人進入天堂前要先洗清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最怕的是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因此他們相信隻要用贖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張贖罪卷能縮短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而贖罪劵可以在教堂裡購買,因此當時的教堂和牧師都很有錢。馬丁路德發現這樣的說法與作法完全不能見容于聖經與理性。贖罪券的買賣鼓勵了處于罪惡中的人,不去思想基督,不去祈求上帝的饒恕。就這一點,路德的神學與天主教會的神學有明顯的不同。1530年路德在奧斯堡會議上為新運動作了解釋,他的改教運動已把基督教歐洲一分為二,更正教會産生了三個主要路線:信義宗、改革宗和英國聖公宗。更正教會主張信徒應該直接和基督聯合,因為基督是救恩的唯一來源。他的救恩借着聖靈的能力和上帝的道的教導,臨到悔改的信徒。不用瑪利亞,也不用聖職人員作祭司來做代求人。上帝會向他的兒女說話,透過先知和使徒、透過聖經、借着個人的啟示,上帝以愛心向受造的人類說話,隻要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人憑信心可以聽到上帝的話并回答他。

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四面攻擊。羅馬教廷要路德收回他的言論和着作,路德并沒有答應。在他隐居于瓦爾特堡(Wartburg)那段日子裡,路德把整本新約聖經由希臘文譯成精彩的德文。在那期間,左派極端的社會行動到處興事,路德于是回到威登堡以穩定大學和教會的生活,并且應付四面八方湧來的攻擊。甚至有的人民誤解了路德說的自由,牽扯到政治,拿了武器去争取,造成了改教運動的緻命傷。路德被羅馬教會定罪,逐出教會。

人物貢獻

改革

當時封建制度下的西歐,社會危機和教會危機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階層對現狀不滿,下層人民苦難更為深重;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威信明顯下降,教會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發難。路德在大學時期已對當時的世事和教會景況感到苦悶。他在修院虔修和鑽研神學、哲學理論時,悉心探讨釋除苦悶的真谛,但自覺毫無收獲。當他為解除自己“心靈之痛苦”尋找“蒙神赦罪而得救贖”之路時,認識到傳統教會要求人們履行的禮儀和神功,并無助于人們解除這種深沉的内心苦悶,經院神學亦隻能引領人的心靈走入死胡同。他對中世紀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如維廉·奧康、J.胡斯等雖有所向往,并受到人文主義者如D.伊拉斯谟等的影響,但尚無意反對傳統教會和教皇體制。後人多認為,在這段時期内,他已形成因信稱義命題的基本内涵。這一命題的主旨為:靈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稱為義,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積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對上帝的笃誠信仰。當時教會宣稱,教皇哄騙信徒們說購買了贖罪券無論犯了多大的罪,可以得到上帝的寬恕。路德的因信稱義命題,正是針對這種說法的神學依據加以抨擊。

教皇利奧十世以修繕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名,派教廷大員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贖罪券聚斂資财。不少諸侯及市民階層對此甚為不滿。一向贊助路德的薩克森選侯弗裡德裡希不許在薩克森選侯區兜售贖罪券,但在薩克森公國并未被禁止,而事實上兜售活動已深入維登堡附近。對此,路德于在1517年10月31日(一說11月1日)以學術争論的方式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出了“歡迎辯論”的《九十五條論綱》。論綱以神學論辯的筆調寫成,語氣甚和緩;僅指責某些教會弊端而無意攻擊教會本身,在第71條中還明确肯定教皇的赦罪權。論綱認為:告解聖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認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無内心的忏悔便毫無用處;靠積累功德贖罪也無益,隻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教會的“功庫”隻在于上帝通過取得基督施行救贖恩典的福音。其因信稱義主張在論綱中并未提出。然而,論綱已使贖罪券在德意志各地銷路大減,有些地方已無人購買。路德此舉得到各階層支持,同時也觸怒了教廷。

由于選侯弗裡德裡希和其他德意志諸侯的同情和幹預,此舉未能奏效。次年7月,親羅馬的神學家約翰·艾克迫使路德在保守勢力較強的萊比錫展開辯論。辯論中,由于路德之論據隻有一些唯名論的東西而在艾克的黠問下無詞以對,因此明确斷言聖經權威至上,可是當艾克引出聖經章節時, 路德卻指聖經是教皇搞出來的假東西,并贊同康斯坦茨公會議所譴責的胡斯的一些觀點,這就否定了公會議的無誤性。辯論後,艾克宣稱他已從路德的言論中取得了譴責路德為異端的依據。如此一來皇帝宣布不再保護路德,而選侯弗裡德裡希卻搞了一宗假綁架案來帶走他, 他在"被綁的十個月中搞出了基督教的第一本聖經。

次年路德連續發表《關于教會特權制的改革緻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和《論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開提出教皇無權幹預世俗政權。宣稱教會如果不能自己進行改革,國家政權應予挽救,并将羅馬教會稱為“打着神聖教會與聖彼得的旗幟的、人間最大的巨賊和強盜”。他認為:教皇不是聖經的最後解釋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與上帝相通而成為祭司,無需神父作中介。然而此問題又背出了多個對聖經不同之解釋本,而路德對此通通打壓, 因此又有抨擊者說他其實是把解釋權改為由他自己所擁有。

正式宣布開除路德教籍的通谕。路德在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決定公開對抗,寫了《反對敵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當衆燒毀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為了在政治上與法國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對路德的改革。因而在1521年帝國會議上,決定執行教皇通谕,給路德判罪。但由于與會諸侯的反對和路德本人在被審訊時的強硬态度,會議最終決定先放路德離去,然後判罪并下逮捕令。路德在歸途中,薩克森選侯以攔劫綁架方式把他送進瓦特堡加以保護。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間,緻力于聖經的德語翻譯。這時,路德的擁護者已經行動起來,宗教改革運動如燎原之火,迅猛發展。

渴望改革的人們自發奮起。但随着運動的深入,一些權位較高的貴族害怕運動的發展會危及其既得利益,開始動搖。路德對此亦深具同感。1522年3月他不顧被通緝的身份,從瓦特堡返回維登堡,責備那些行動起來的擁護者“過分了”。他在八次講道中宣稱:“反對以暴力來改革教會。”同年,一些擁護路德的中小貴族,曾以人道主義詩人胡登和騎士濟金根為首發動起義。當胡登邀請路德與濟金根會見時,路德回答說:“我不願意靠暴力和流血來維護福音。”對于T.闵采爾領導的農民解放戰争,他深惡痛絕,當他要求農民解散被拒絕後,他于1524年發表《為反對叛逆的妖精緻薩克森諸侯書》。次年又發表《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号召“無論誰隻要力所能及,無論是暗地裡也好,公開地也好,都應該把他們戳碎、扼死、刺殺,就象必須打死瘋狗一樣!”當然, 叫貴族去鎮壓農民是不需要路德教的。

在神學哲學思想方面,路德愈益趨于保守。1525年他發表《論意志的束縛》,駁斥曾支持過他的伊拉斯谟卻反而把上帝都包括在内,此事反過來證明了路德對上帝的不敬, 伊拉斯谟甚至指路德的書是野蠻的書。他從此便與人文主義分道揚镳。他又為了聖餐的意義和禮儀問題與U.茨溫利展開激烈争論。在1529年馬爾堡會談中,路德拒絕了各方包括茨溫利提出的内部和解,一緻對抗羅馬教廷的建議,終于同瑞士宗教改革派分裂。

影響

首先,推動了廣大民衆的反封建鬥争,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其次,在客觀上結束了天主教内部的統一,結束了羅馬教廷至高無上的統治,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已成為廣義基督教中的三大教派。最後,在宗教改革的影響下,歐洲民衆開始強調個人信仰的獨立,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自文藝複興以來的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

其次,建立了各種不同的新教派。新教團體隻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而且是最小的分支。宗教改革運動所帶來的第二個重大結果是随之而來的在歐洲廣泛進行的宗教戰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難以相信的血腥戰争(例如從1618年到1648年的德國三十年戰争)。結果是德國死了八百萬人, 從此德國的天主教人數變為少數,而德國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沒落,二百年後才再組成德意志,而進入現代社會更是在二戰之後。即使不考慮這些戰争,在随後幾個世紀中的歐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間的政治鬥争都起着一種主要的作用。

最後,在西歐文化發展中還起着一種微妙難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隻有一種國教──羅馬天主教,不信奉國教者就被帶上一頂持異端邪說的帽子,這種氣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獨立。宗教改革運動以後,變了兩種教派, 長期鬥争的結果是天主教在十七世紀的改革,引入了人民主義的色彩而出現十八世紀法國的自由思想, 而基督教卻在十八世紀沒落而發動其自己的改革,結果産生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則資本主義。

人物語錄

"我對那位公義刑罰罪人的神,說不上愛。我對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為可憐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慘恐懼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毀壞,還要受福音折磨。。.."

"因為你污損神的真理,願神把你毀滅在這火裡!"

"我覺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經過敞開的門,進入了樂園!"

"如果今次大難不死,就會成為一名修士"(天主教)

"除非聖經或理由清楚地說服我,我受所引用的聖經約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話捆綁。我不能,也不願收回任何的意見,因為違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當。我不能那樣作。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

"我是粗野! 狂暴!激烈! 好戰!"

"做善功的結果,就是會堕入地獄."

"我是上帝話語的奴仆"

"我是民族的戰士"

"應該把他們戳碎、扼殺、刺殺,就象打死瘋狗一樣"。《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

"我是一個好修士,嚴守紀律,我可以宣稱,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紀律就能到達天堂,那應該就是我。 在這屋的夥伴,隻要是知道我的,都能夠為此做證。 我若是拖延着禮拜,祈禱,閱讀和其他這類的工作,我想我可能會痛苦而死。"

"我的話就是上帝的話"《馬丁路德墓志銘》

人物分析

在許多人的想像中,他已經成為一個神話性的人物,馬丁·路德已經成為一切可能的善與惡的象征了。而真正的馬丁路德,既不是什麼妖怪也不是什麼聖者,他有着充沛的精力和創新的思想,這是他性格中頗為吸引人的地方。然而,他常缺少自制力,有時候到了粗俗鄙野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當他發怒時,他會像失去理智的人那樣講話,他的言論中,有些真的是虛僞欺妄,有些則幾乎是兇惡怪戾,而令人驚異!因此基督教界是不肯出版未經删改的路德全集的,可是學術界并不賣帳,我們才有機會看他的"純正"及"優美"四字真言!

不過,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僅僅隻憑借他着作中的那些熱烈而又過于激烈的言詞來批判他的話,這也不全然是公平的。如果從它的言論中斷章取義的話,當然就有不少句子呈顯了他瘋狂的氣質。他常是想什麼就說什麼,毫不謹慎,他不是僞君子,也不是刁滑的外交家,但是他卻會以一種魯鈍的簡樸來撒謊,并且曲解真理。

誰要是與他的看法不同,他都鄙視他們有如仇人,咨意地侮謾對方,他并不是一個有系統的思想家,他自相矛盾但又不為所困。為了對抗天主教友,他做了聖經的三項駁辯,但是他卻禁止他的同夥有不同的意見。馬丁路德被開除教籍以後,情勢對他很不利,皇帝查理五世宣布他不再受法律保障,許多大學,包括代表歐洲學術力量的巴黎大學也在内,都宣布反對他,英王亨利第八也曾抨擊馬丁路德,當時卻有日爾曼的諸侯,為了政治上的利益沖突而介入這場風波,特别是馬丁路德所在地的封主,也就是薩克松尼的選侯,把路德帶往伐特堡,加以保護。馬丁路德就在此時此地,将聖經譯成德文,薩克松尼的這位選侯,準許路德的朋友放棄天主教,還準許司铎結婚。一五二五年,路德自己也和一位離開修會的修女結了婚。

當時,德國的皇帝查理第五去了西班牙,保持天主教信仰的諸侯,自動組織了一個聯盟,為的是保護天主教教會,聯盟領導人是查理第五的哥哥斐迪南大公爵,以及日爾曼南方的主教兼諸侯。而與路德應和的諸侯和薩克松尼選侯則組織了道卻聯盟。一五二六年,德國的國會為了避免引起内戰,做了以下的決定和公告∶“在即将召開的大公會議,解決彼此的争端以前,各個諸侯在其所轄的地區,可以自由選擇或約束他所願意的宗教”,因此,不少的地區改變了信仰。一五二九年,國會又再公告說∶“在召開大公會議以前,不容許再有改變信仰的事發生。”公告發出後,有六位主教和十四個城市起來反對這項公告,因此他們被稱為抗議教派,或者是稱之為誓反教派。而在我們中國,一般翻譯為基督教或新教。其實,基督教這一個名辭包括了一切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會,連天主教和東正教也包括在内。

皇帝查理五世一直不放棄天主教和新教之間達成協議的希望,所以在一五三零年再一次在奧格斯堡召開會議,新教徒在會議中陳述了他們的看法,他們編寫了所謂的奧格斯堡信條,這是新教教義第一次彙集的正式綱要,足以表明路德的思想。所以,雙方無法達成協議,隔年新教徒組成了一個名叫斯馬開德的軍事同盟,形成了一種政治勢力,而且還擁有一支軍隊呢。

日爾曼境内分成了兩個水火不相容的兩個陣營,造成了綿延不斷的内戰,一直到二十五年後的一五五五年,彼此在奧格斯堡簽訂了和約,有了一段暫時性的和平。和約的内容可以綜合成三點,第一點呢,他們根據一五三零年所定的奧格斯堡信條,路德教派在日爾曼帝國境内的地位與天主教相同。第二點,帝國境内各地區的宗教信仰應該由諸侯領主來決定,而不是由一般百姓自行決定,假如有人不願意接受該地區諸侯所選定的教派,那麼他們必須離開這地方到他想去的地方,而不必改教。第三點,凡是神職人員兼任諸侯的主教或修道院的院主,隻能私自個别改信路德教派,而在改信路德教派之後,他也就喪失了他的封地,因為土地并不屬于他們繼承的産業。

奧格斯堡和約簽訂以後,至少在表面上和平降臨到日爾曼境内,根據條約的内容,由封建的領主而非聖經來決定百姓的宗教仰,也就是說,一般百姓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他們信仰那一種宗教,得受封建領主的控制,而他的子孫又可随意尹動教義。領主要百姓信什麼教派,百姓就得信仰什麼教派。從此以後,“屬誰管轄,便得信奉誰的宗教”這一句話,也就成了德國公民權的慣例。日爾曼帝國境内宗教統一的情勢,也正式結束。奧格斯堡和約中,這種由封建領主決定人民信仰的原則在當時,對這股脫離羅馬天主教的潮流,給予一種固定的限制,也從這時候開始,日爾曼的疆土分裂成大大小小的領域,平民百姓各随自己的領主皈依不同的派别。新教徒不承認教宗和大公會議的權威,不接受教會的訓導權,也不接受主教和神父的祝聖、彌撒聖祭以及對聖母瑪利亞和聖人聖女的敬禮、聖事與善工的補贖價值、告解聖事、一部分聖經的解釋等等,隻保留了天主聖三的道理和對耶稣基督神性的信仰。

奧格斯堡和約簽訂時,馬丁路德已經在他的故鄉埃斯勒本去世九年之久,這時候,德國北部、瑞士、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英國都已改了教,法國境内正在試圖改教。本來,他對自己的改教似乎應當知足的,然而事實上,他的晚年卻籠罩在愁悶的心情中。在他生前,已經看出他自己在許多點上是失敗了。無數的社會動亂,雖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但是他的偏激思想,卻是真正的導因,他也曾經為他所親眼目睹的德國道德衰頹而悲傷,他蓄意想要改革教會,但是卻造成了教會的分裂,這顯然不是他始料所及。他願意使在德國的教會擺脫羅馬的政治權力統治,結果卻把各國的教會放在世俗君王的權力之下,使他更生氣的,應該是他的徒弟之間的争鬥,連他所堅持的“隻要信,就能得救”以及聖體聖事的道理,也被他的門徒反對,他确實不願意看到弟子分裂,但是路德言論本身,就已經注定,非分裂成無數的派系不可。

他自以為對聖經有精确研究,他隻認定他個人對聖經的看法,不容許别人也有神恩以解釋聖經,他實在缺少了聖人的謙虛,他掘開了教會分裂的洪流,給信仰基督的世界造成了四百七十多年來長久分裂的遺憾。

人物争議

路德對猶太人的排斥對納粹德國的曆史影響有很大的争議。

《耶稣是一個猶太人》中強調耶稣是從神的人種中來的。他将猶太人的社會上的隔離看作是“完善”猶太人的标志。他希望教會改革後猶太人更容易皈依為基督徒。但路德對猶太人對宗教改革的反應非常失望,他變了一個猶太敵人, 在《寫給一個朋友反對猶太人的信》(1538年)和《猶太人和他們的謊言》(1543年)中:路德将猶太人與魔鬼置于一地,稱他們為基督教最大的敵人,并引用新約中反猶太人的章節來證明他的觀點。路德在《猶太人和他們的謊言》中寫道:" 這些猶太人是如此的絕望、邪惡、毒意和被魔鬼所占據,1400年來他們是我們的瘧疾、鼠疫和所有的不幸,而且還一直是。他們是真的魔鬼。假如我能夠的話,我希望将他(猶太人)打倒在地上,在我的憤怒中用劍将他刺穿。是的,他們将我們(基督徒)束縛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中,他們讓我們勞漢耕作來賺得金錢和财産,而他們自己則坐在火爐後面偷懶、睡覺、烤洋梨、吃、喝、享受,用我們勞作來的财産,用他們的高利貸将我們和我們的财産束縛在他們的鍊子上,然後還嘲笑我們,對我們吐痰,讓我們勞作,而他們卻成了懶惰的地主……他們成了我們的主人,我們成了他們的仆人。"

第一,燃燒猶太教堂和學校,所有無法燒的東西都埋到地裡,這樣無人可以再看到它的一磚一瓦。我們應該這樣做,奉獻給我們的主和整個基督社會,讓神看到,我們是基督徒。

第二,同樣破壞和摧毀他們的住房,因為他們在他們的住房裡做與在他們的學校裡同樣的事。然後象吉普賽人一樣将他們圈在一個大廳或畜欄裡,好讓他們知道在我們的國土内他們不是主人。

第三,沒收所有他們的書和經書,因為在這些書裡他們傳播偶像崇拜、謊言、詛咒和對神的诽謗。

第四,禁止他們的拉比教書。

第五,不向猶太人提供保護,不許他們使用街道。

第六,禁止他們放高利貸,沒收他們的錢币和金銀。

第七,給年輕和健壯的猶太人鐮刀、斧頭、鏟子、紡織機,讓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賺他們的面包。

這七條今天看上去象是在号召後來納粹針對猶太人施行的一些措施。而實際上希特勒隻是勸他的黨員人道一點而已。因此路德當時的動機非常可疑。為此路德會在前年要公開道歉,可是主流基督教并沒有任何回應。

人物影響

他的許多作品都具有廣泛的影響。他的最重要的着作之一是《聖經》的德譯本。這無疑會使任何識字的人都有可能親自學習《聖經》,而不依賴教會及其教士們(順便提一下,路德把《聖經》譯成了華麗的散文,對德國的語言和文學産生了影響)。可是,他的譯本亦是最差的一本, 直到1984年仍在删改。其中最明顯的是他把路加中耶稣的對話:“人。.放棄父母,兄弟, 妻子,兒女。來跟随的” 中删去“妻子”。以為自己娶妻掃平道路。

自1524年第一本維登堡贊美詩問世起,他寫的許多聖詩至今仍着稱于世。

1529年他編寫的《教理問答》和1530年他參與制訂的《奧格斯堡信綱》均有極其重要的曆史地位,可是如此一來他便把其他打成異端的做法無異說他的《教理問答》和《奧格斯堡信綱》比聖經有更高的權威? 他在瓦特堡開始的聖經翻譯和修訂工作,20餘年間從未中辍。這項工作不僅具有重大的宗教改革意義,也是德國語言史和文學史上重要的裡程碑。在聖事問題上,他曾于1520年僅承認傳統教會所認定七件聖事中的洗禮和聖餐兩項,當時曾遭英王亨利八世的反對。以後路德在這方面的見解也趨于保守,主要表現于他主持制定的禮儀改革中,仍保留了一些古老傳統。但他于1525年與原修女卡塔琳娜·馮·苞拉結婚,為改革神父獨身制開創了先例。

馬丁路德盡管并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甚至在他的晚年還一再的表現出反自由的強烈意識。然而,在他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稱義被人們真正的接受起來。所謂因信稱義就是内心真誠,外在不論,隻要内心信仰上帝,無論具體的外在特征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贖。在内心真誠的基礎上,西方政治思想開始進入自由主義時代。不追究不考量不評判的外在特征,使得人們的創新活力大大激發,基于欲望,認識和開拓世界的進取精神彰顯開來,在對自由邊際的追逐中,人類實現了物質财富和精神世界的極大發展。而自由主義基于宗教改革的思想,或許才是路德改革的最重要也是最為深遠的意義。

人物評價

路德并不是一位完人。傳記作家羅蘭·培登說1546年路德逝世時,已經是一個“脾氣暴躁,容易發怒,放縱自己,有時還有點粗鄙的老人。”這一位由德國東部小城出來的中世紀修士,最後成為整個基督教會的表征。那麼,他在今天象征些什麼?首先,他象征着改教對基督教運動的重要性。改教并不是幾百年前所發生的一件事,一舉完成,以緻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第二,教會應該完全依靠上帝的話語,路德說:“教會的全部生命和本質就是上帝的話語。”這話語就是基督耶稣。如果缺少了上帝話語全備而豐富的内涵,教會隻不過是一個會所、一間博物館或是一座音樂廳而已。第三,一位聖徒就是一個因信靠耶稣基督,蒙他的恩典,得到他拯救的罪人。教會是聖潔的,因為教會的元首基督是聖潔的。雖然是聖潔的,但這身體中的肢體仍然是罪人,不斷需要赦免和領受新的力量。因此路德希望教會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教會。在那裡生病的人可以得醫治,貧窮的人得飽足,傷心的人得安慰,缺乏知識的人得到教導,罪人得蒙拯救。幸運的是,這位年邁的反抗者的個人缺點并沒有對他崇高的成就造成任何影響。他最終不僅改變了基督教,也改變了整個西方文明,盡管這一切的工作并非僅僅是他一個人做的。路德對曆史做出的最大貢獻不在政治方面,而是宗教上。他就像是一個起點,一道曙光!從他開始,基督教的信仰的根基開始回到聖經當中,不在是教會的公會議。他對“人如何得救”、“宗教權威性何在”、“何為教會”、“基督徒生活的真谛是什麼”這四個基本問題,給予了鼓舞人心的嶄新答案。而這些具有深遠意義的答案均是他從聖經中所找到的。因此,他的勇敢,為後世新教的發展,以及對聖經原則正确闡釋和堅持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新教的任何經典描述都必定是這些核心真理的回聲。

相關電影

《馬丁·路德》

英文名:Luther

語言:英語/拉丁語

時長Germany:121 min / USA:113 min / Argentina:121 min

國家地區:德國

上映信息:2003年5月18日德國

類型:劇情/傳記

導演:Eric Till

編劇:Camille ThomassonBart Gavigan

主演:Alexander Simon

約瑟夫·費因斯(Joseph Fiennes)

彼德·烏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

劇情簡介:影片講述了馬丁與天主教的故事。馬丁路德這個名字被全世界所認識,是因為他們發出的宗教改革的呼聲,從他開始,從德國開始。最終在整個歐洲,整個世界實現了傳統羅馬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傳統天主教也開始了三教鼎立的局面。

上一篇:李忠堂

下一篇:羅振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