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

餘傑

中國青年基督徒作家
餘傑(1973年10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北大怪才,青年基督徒作家,獨立中文筆會會員、理事,北京方舟教會同工。是中國大陸最關注言論自由、新聞出版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作家之一。千龍新聞網曾發表《餘傑鬧劇的終結》和《餘傑的罵與不罵》,引起廣泛關注。[1]
    中文名:餘傑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二十弱冠》 主要成就: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 性别:男

人物評價

餘傑以激揚的文字吹皺文壇一池春水,他被視為有當年李敖的影子,針砭社會現實和文化弊病,令人耳目一新,表達了新一代的銳氣。

————香港《亞洲周刊》1999年5月24日-5月30日

餘傑的思想包含了中國當代青年思想中最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部分,預示着中國的一股新思潮。

————美國《紐約時報》1999年6月27日

餘傑是20多歲的中國青年學子中,五四精神和魯迅精神的最優秀的傳人。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餘傑的出現象征着"70年代人"浮出曆史地表,他的批判工作必定會"驚風雨"而"泣鬼神"。

————《南方周末》1998年10月2日

餘傑的書讓上了年紀的人頓覺天旋地轉。我們讀他的書,難免覺得今生今世,苟活而已。

————香港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劉紹銘

讀餘傑的文章,能夠讓我們搞自然科學的人頭腦變得聰明一些。

————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前所長胡亞東

餘傑讓我想起自己曾經抗争過卻被扼殺了的青春歲月。

————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中國生物學會秘書長姚仁傑

餘傑的博學和勇氣讓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希望。

————深圳特區的開拓者袁庚

人物簡介

餘傑,少年時代在蒲江中學(前身為南宋鶴山書院)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并開始嘗試寫作。從12歲起直到中學畢業,發表文學作品十餘萬字。現居北京。在現實生活的諸多不自由中,為自由而寫作。

作為一名獨立作家,一直緻力于文化和時政批評的寫作,是若幹文化論戰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大陸最關注言論自由、新聞出版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作家之一。同時,還從事小說、遊記、詩歌、報告文學和電視記錄片等跨文體寫作,并繼續近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方面的學術研究工作。已出版作品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寫作的主題主要集中于近代思想史及文學史、基督信仰與文化使命、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革、美國的憲政制度、俄羅斯的文學傳統以及中日關系等方面。

曾受邀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先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國巴黎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澳洲悉尼科技大學、莫納什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等大學講學。

人物生平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1992~1993年,在石家莊陸軍學院接受軍政訓練。

1997年,畢業并保送研究生,跟随陳平原、夏曉虹教授攻讀近代文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2000年,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8年,在此大求學期間出版處女作《火與冰》,在讀者和争界引起巨大反響。學者傅國湧在《脊梁:中國三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評傳》一書中指出:“少年餘傑為橫空出世,在整個二十世紀恐怕隻有五四時期的胡适先生、台灣六十年的李敖庶幾可以比拟。短短幾年,餘傑給沉悶己義的中國思想界帶來了一股分浙約空氣。他約文字着新、尖銳,甚至不無稚嫩,但卻說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相。他說為一切無甚高論,無非是一些常識而已,可是在那麼多德高望重、聲名顯赫的事先幸者都不放論真話、不放承認常識的時候,少年餘傑直言皇帝無衣當改打動了千萬讀者的心靈。”

1999年12月,尚為北大中文系學生的餘傑發表《餘秋雨,你為何不忏悔》一文,聲稱餘秋雨在文革中參加過一個叫“石一歌”的寫作組,寫過幾十篇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因此是“文革餘孽”、“文化流氓”。  

2002年,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餘傑的兩部新著。長篇自傳體小說《香草山》和散文随筆集《壓傷的蘆葦》。在小說中,作家一改過去"鬥士"的精神風貌,用日記體和詩化的語言記錄了自己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曆,書中對愛的描寫高尚而真摯,讀來蕩氣回腸。

2003年1月,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了餘傑著《想飛的翅膀》一書,書中第二輯“說是說非”部分收錄的第一篇文章即為《餘秋雨,你為何不忏悔》,文中作者對餘秋雨在文革中的那一段經曆以及餘秋雨的人格和文格均提出了嚴厲的質疑。稍後不久,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新聞周刊》(2000年No.3)發表了他就餘傑的批評緻餘傑的一封公開信《答餘傑先生》。

2003年,入選美國“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學者。

2004年,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訪問學者,法國文化部訪問學者。

2008年,入選德國外交部訪問學者。

曾受邀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先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國巴黎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悉尼科技大學、莫納什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等歐美及港台數十所大學訪問和演講。

2012年1月,出走美國。20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單仁平:“老意見領袖”們在快速出局》,文章稱“出走”美國的中國“異見作家”餘傑18日在華盛頓專門開記者會,講述自己“被迫”離開中國的故事,并大批中國政府對他的言論管制,以及中國社會的“黑暗”。文章指出餘傑等人出走,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中國輿論中已經邊緣化。他們會認為是政府的限制造成了他們的邊緣化。這大概是原因之一。但如果他們帶給中國社會的話題和主張真的有強大生命力,他們的淡出決不會像實際發生的這樣快,這樣徹底。

獲得榮譽

處女作《火與冰》被席殊讀書俱樂部評為1998年“十大好書”(文學類)之一;

評論《為自由而戰》獲《亞洲周刊》(英文版)“2000年度最尖銳評論獎”;

2002年獲紐約萬人傑基金會之“萬人傑文化新聞獎”;

2003年入選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計劃”;

2004年為法國外交部訪問學者;

長篇小說《香草山》獲香港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基金會之“2006年年度文藝獎”。

寫作領域

主要緻力于文化批語、時緻批評的寫作,同時嘗試小說、遊記、報告文學等跨文體寫作,并繼續近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方面的學術研究。迄今為止,已經出版作品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寫作的主題主要集中于近代思想史及文學史、基督信仰與文化使命、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革、美國的憲政制度、俄羅斯的文學傳統以及中日關系等方面。

上一篇:肖建華

下一篇:樂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