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牛龍

食肉牛龍

阿貝力龍科食肉牛龍屬動物
牛龍(屬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于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1]由于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龍。食肉牛龍生活白垩紀末期的(麥斯特裡希特階)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由發現很多南美洲恐龍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垩紀的獵豹。[2]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2.3噸,臀高3米。食肉牛龍的模式種是薩氏食肉牛龍(C. sastrei)。屬名在拉丁語的意思是“食肉的牛”(carn意思是“肉食”,taurus意思是“牛”),因為它們眼睛上方有一對類似牛的角。種名則是以發現标本的Anselmo Sastre為名,化石即是在他的牧場中發現的。食肉牛龍的化石為止目前僅發現一具,但非常完整,完整度高達72%,缺少絕大部分尾巴、絕大部分小腿及雙腳,并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内成骨,是少數發現皮膚痕迹的非虛骨龍類獸腳類恐龍,除了牛龍外,隻有似松鼠龍和昆卡獵龍兩種非虛骨龍類發現過皮膚痕迹。食肉牛龍與阿貝力龍都屬于阿貝力龍科,阿貝力龍科是白垩紀末期,南方各大陸的優勢頂級掠食動物。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蜥形綱 亞綱:雙孔亞綱 目:蜥臀目 亞目:獸腳亞目 科:阿貝力龍科 亞科:食肉牛龍亞科 族:食肉牛龍族 屬:食肉牛龍屬 亞屬: 種:薩氏食肉牛龍(模式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食肉牛龍 中文别名:牛龍 英文名:Meat eating bull(吃肉的牛) 二名法:Carnotaurus 分布:阿根廷巴塔哥尼亞

形态特征

目前已發現許多獸腳類恐龍的頭部具有骨質冠飾,有些是縱向的冠飾,例如合踝龍、雙脊龍與冰脊龍,有些則是鼻部的角狀物或隆起,例如原角鼻龍與角鼻龍,食肉牛龍的兩個角不位于鼻部,而是位于額頭上。有理論認為食肉牛龍的頭部可承受大型的力道,例如高速追捕獵物時的沖擊。另一種解釋則是,食肉牛龍的角可能适合用在水平方向的碰撞,而這些碰撞來自于因争奪領域、求偶、或領導權而發生的物種内打鬥行為。

有研究指出食肉牛龍的行動速度非常快,可以用食肉恐龍中的獵豹來形容,是人們已知的速度最快的食肉龍,速度可達每秒17米(約每小時60公裡)。股骨則能承受29G帕斯卡的壓強。食肉牛龍的頭骨堅固,頸部肌肉強壯,多節的薦椎可承受沖擊,使它們适合追捕體型巨大的獵物,如同異特龍。颌部的關節允許嘴部張得更開。雖然颌部肌肉小,牙齒小且呈鋸齒狀,但連接至頭骨的頸部肌肉強壯,彌補咬合時的力量。在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生存着許多蜥腳類恐龍,而大型肉食性恐龍的口鼻部縮短、枕骨上部增強;在白垩紀時期的南美洲,也生存着許多蜥腳類恐龍,使食肉牛龍發生類似的趨同演化。

與體型類似的獸腳類恐龍相比,食肉牛龍的頭部小而短、寬;其他一些阿貝力龍科也具有類似的頭部。嘴部具有大量的小型鋸齒狀牙齒,适合撕咬獵物,并咬斷骨頭。短的口鼻部,具有更大的咬合力。科學家研究獸腳類恐龍咬合時的肌肉力學,以及咬合時的上下颌閉合速度,發現食肉牛龍有較快的咬合速度;而角鼻龍與暴龍的咬合速度較慢,但具有更大的咬合力。一些研究則指出,當獸腳類恐龍咬合時,連結上下颌的颌部關節可以減低咬合時的沖擊。

食肉牛龍是種中型的獸腳亞目恐龍,但在阿貝力龍科裡體型較大,在整個獸腳亞目裡也較大。根據唯一已發現個體,食肉牛龍有8米長,頭高3.5米,臀高3米,體重為2300公斤(7.5米的體長估計值過小不現實,8.5米和9米的估計值則幾乎不可能,因為牛龍的頭骨隻有60厘米長)。

頭部

與其他體型相似的獸腳類恐龍相比,食肉牛龍的頭明顯小,長59厘米,牙齒長度達4厘米。由于嘴巴短,頭短而高,頭骨長度短,加上牙齒小,加上兩隻”耳朵“,所以頭部的大緻外觀也與鬥牛犬非常像。

食肉牛龍最特别的地方,是在眼睛上方的兩隻短而粗厚的角,以及非常短小的前肢,上有四指。它的頭顱骨小而厚實,具有許多洞孔,可減輕重量。與其他獸腳類恐龍相比,頸部較長。胸部厚壯,而尾巴則很細。食肉牛龍的雙眼向着前方,它有着雙眼視覺及深度知覺。口鼻部大,可能具有大的嗅覺器官。

食肉牛龍的頭顱骨高而粗壯,但下颌扁而修長,牙齒長而細弱,可能無法應付大型獵物的掙紮動作。這顯示食肉牛龍可能有未知的特殊獵食方式。科學家們推算,食肉牛龍的雙眼微微朝前,被認為有着一定程度的雙眼視覺,但并不是很好。推斷被認為是有助于其觀察獵物并快速尋找到獵物并鎖定獵物的位置,然後高速徑直向獵物沖過去,反複用牙齒撕咬獵物的脖子,采取咬一口後躲開再咬一口的戰術,直到獵物因失血過多而死。此外,食肉牛龍的前肢演化的異常短小。估計是為了減輕阻力。

錐部

目前僅發現一個幾乎完整的骨骼,包括有身體的整個右部,以及皮膚痕迹,亦顯示了食肉牛龍沒有羽毛,并不像其他的虛骨龍類。背部與體側的皮膚上,有多列的圓錐形皮内成骨,部分直徑達5厘米,在脊椎骨附近漸大。這使食肉牛龍的外表凹凸不平,類似今日鳄魚的外表。

頸椎的結構類似現代鳥類,可以做出更快、更準确的動作。後腿長而強壯,胫部結實,踝關節高,與腳趾間的部分延長、纖細,顯示食肉牛龍是種很善奔的動物。

食肉牛龍的薦椎數量相當多,共有8節,可以協助承受碰撞和沖擊。科學家們認為食肉牛龍的角太短而無法用于獵殺上,可能為求偶的展示物,或是物種内的打鬥行為,而薦椎的結構可承受碰撞的力道。

腿很長

牛龍的腿非常長,是腿比例最長的食肉恐龍之一,所有食肉龍裡,牛龍可能隻比同體長的矮暴龍矮一點點。

雖然牛龍體長隻有8米,但是僅股骨長度就有104厘米了,和平均個體的高脊龍幾乎相當了。胫骨盡管不完整,但長度也被認為有1米出頭。牛龍的臀高被估計有3米左右,這個身高數據可以和10米半體長的巨型永川龍、斯基瑪薩龍相當,身高甚至超過了阿貝力龍、爆誕龍、氣腔龍這些體長10米左右的恐龍。

食肉龍腿的劃分标準:

大長腿食肉龍:暴龍科(除特暴龍和諸城暴龍)、食肉牛龍,棘龍。

長腿食肉龍:昆卡獵龍、奧卡龍、中華盜龍屬、蠻龍屬、始暴龍、西雅茨龍、特暴龍、諸城暴龍、羽王龍、阿巴拉契亞龍、角鼻龍,南方巨獸龍。

中腿食肉龍:勝王龍、瑪君龍、蠍獵龍、美扭椎龍、非洲獵龍、異特龍、高棘龍。

短腿食肉龍:巨型永川龍、爆誕龍。

前肢

食肉牛龍的前肢極為短小,可與暴龍科相比。前肢有四指,第四指僅由掌骨構成,被認為用來固定獵物。食肉牛龍的前肢/後肢長度比例為14%,艾伯塔龍的前肢/後肢比為20%,似鴕龍為46%,始祖鳥為96%。食肉牛龍的肱骨長28.5厘米,桡骨長7.3厘米,掌骨長3.7厘米;艾伯塔龍的肱骨遏長32.4厘米,桡骨長15.6厘米,掌骨長9.8厘米;懼龍的肱骨長35.7厘米,桡骨長17.1厘米,掌骨長12厘米。由此顯示出食肉牛龍與暴龍科的前肢比例非常類似。食肉牛龍的肱骨/桡骨/掌骨百分比例為72:19:9,而其他前肢小的獸腳類恐龍則為55:27:19左右。大多數獸腳類恐龍的前肢掌心是朝向身體,而食肉牛龍的前肢掌心是略朝後上方,科學家目前仍不清楚其全部和詳細的功用。

生存年代

食肉牛龍最初被錯誤地認為來自于白垩紀中期,大約與丘布特龍相同時期。食肉牛龍的化石錯誤地被認為發現于Gorro Frigio組,屬于阿爾比階,約1億年前到9000萬年。自從這份研究公布後,該地層的年代被認為不是很精确,有可能更為年輕。

現在已知來自于白垩紀晚期的坎帕階末期到馬斯特裡赫特階早期。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的白垩紀晚期恐龍,除了食肉牛龍以外,另有泰坦巨龍類的南極龍、普爾塔龍、泰坦巨龍、内烏肯龍、沉重龍、柏利連尼龍、洛卡龍、風神龍、博納巨龍、拉布拉達龍、與薩爾塔龍,禽龍類的小頭龍、加斯帕裡尼龍,鴨嘴龍類的南方小貴族龍,可能屬于角龍類的南角龍,異特龍類的齒河盜龍,阿貝力龍科的酋爾龍與奧卡龍。

在2002年,Martinez Lamanna等人公布一份正确的地層年代,他們提出食肉牛龍的化石來自于La Colonia組,年代為白垩紀晚期到末期的馬斯特裡赫特階,地層年代約7200-6900萬年前。以此計算,食肉牛龍與它們在印度與馬達加斯加的近親,都是生存在白垩紀末期。

生存空間

La Colonia組被認為過去是個海岸平原,具有沙灘,位于河流注入海洋的環境。在La Colonia組可以發現軟體動物(例如雙殼類)的化石,應該是Kawas海(一個50萬平方公裡的遠古海洋)海侵的後果。該地層發現過許多脊椎動物的化石,包括:魚類、烏龜、鳄魚、蛇頸龍類、恐龍、蛇、以及哺乳動物。該地層發現的蛇有蚺科和Madtsoiidae科。烏龜則有側頸龜亞目蛇頸龜科與曲頸龜亞目卷角龜科。在La Colonia組發現的海生動物則有:蛇頸龍類雙臼椎龍科的Sulcusuchus。哺乳動物則有Reigitherium bunodontum(首個在南美洲發現的柱齒獸目),以及Argentodites coloniensis(可能屬于Cimolodonta亞目)。

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的植物有水生的Paleoazolla與二葉蘋(Regnellidium)。21世紀以來,在該地區發現多種的水生植物,包含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該地還發現蓮科的果實化石,是南美洲已知最早的蓮科植物。

科屬研究

根據頭骨特征

在頭骨比例上,食肉牛龍與阿貝力龍并不相同。但食肉牛龍具有許多阿貝力龍科的特征,包括:下颞孔大、方骨大、方顴骨與方骨愈合、眶後骨突入于眼眶内、眶前孔縮小、鱗狀骨有個往後的突起、上颌骨的後方有狹窄的突起。在1990年,波拿巴等人根據這些特征,将食肉牛龍歸類于阿貝力龍科。下颌的齒骨與齒後骨的接觸面很小,形成大的下颌孔。頸椎的神經棘短,頸椎的骨骺高大。食肉牛龍的獨有特征是顴骨寬、短、高,角從額骨的後背側延伸出來。

另外,食肉牛龍的前肢短小,與北半球的暴龍、特暴龍類似,但它們生存的大陸受到地理上的隔離,而且是不同科的恐龍,所以是平行演化的結果。

模式種

模式種為薩氏食肉牛龍(Carnotaurus sastrei),是唯一已知的種,于1985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命名,化石發現于阿根廷丘布特省的La Colonia組。

近親

食肉牛龍的近親包括奧卡龍(阿根廷)、瑪君龍(馬達加斯加)及勝王龍(印度),這些恐龍一起被分類在阿貝力龍科下的食肉牛龍亞科之中。其中,食肉牛龍最接近奧卡龍,而兩者均被分類在食肉牛龍族之中。在阿貝力龍科中,食肉牛龍較肌肉龍(阿根廷)、印度鳄龍(印度)、皺褶龍(尼日)更為衍化,而阿貝力龍的分類位置仍有争議。阿貝力龍科是白垩紀晚期岡瓦那大陸的優勢掠食動物,取代鲨齒龍科在白垩紀早期到中期的生态位,而白垩紀晚期的北半球優勢掠食動物則是暴龍科。

動漫角色

古代王者恐龍王中的70隻恐龍之一

牛龍(初次登場第2集)屬性:風

絕招:無敵疾風、無敵水龍卷、分身忍術、幻影蜃樓、雷暴炮擊、閃電風暴炮擊、雷暴爆擊、風之利刃、飓風敲擊、音速爆破、卷風擊掌、終極飓風、終極暴風、終極風暴

在世界出現的地方:加拿大的恐龍公園

上一篇:波西米亞醜聞

下一篇:象棋布局陷阱108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