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林

顧秉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和材料科學家,清華大學原校長[1]。1960年至1965年就讀于包頭市第九中學,畢業于蕪湖市第一中學;1965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1970年大學畢業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先後在清華大學固體物理研究班學習。1979年赴丹麥Aarhus大學學習;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秉林長期從事功能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性能關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觀設計。
    中文名:顧秉林 民族:漢 出生地:吉林德惠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丹麥Aarhus大學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代表作品:低維結構的量子特性及計算設計研究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1945年(乙酉年),出生于吉林德惠,長于内蒙古包頭市。

1960年至1965年,先後在内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和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就讀。

學習經曆

1965年,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習。

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學習。

1978年9月至1979年9月,先後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學習。

1979年,赴丹麥Aarhus大學學習,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1984年,被清華大學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88年1月,晉升為教授。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01年3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兼任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學科建設領導小組組長。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華大學校長。

2012年2月10日,連任北京市科協第八屆委員會主席;2月28日,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

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5月22日,美國聖母大學授予顧秉林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6年4月26日,受聘為雲南省人民政府顧問。

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理事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顧秉林長期緻力于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的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對低維和納米量子結構的電子性質、輸運行為和相關器件應用作出了系統研究,揭示了量子點、碳納米管、原子團簇及團簇組裝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闡明了力學形變導緻的納米管中金屬-半導體相變的物理機制及其在納米器件中的可能應用。

顧秉林長期從事功能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性能關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觀設計,系統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導體合金的電子結構和相變,發展了處理其生長動力學過程的模型,探讨了該體系有序化結構類型及形成條件。在回國後的不長時間裡,他就與同伴們共同奮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半導體合金設計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幾率波理論,揭示了量子點、原子團簇及團簇組裝材料的某些新特性,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礎。

人才培養

截至2011年4月,顧秉林院士共培養20餘名博士生,其中1人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6人曾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先後有4人被評為“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2人被評為“清華大學十優秀研究生”。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

1997年

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8年

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

199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2004年

日本東北大學首屆魯迅獎

2010年

中國最具魅力校長

2016年

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獎

社會任職

顧秉林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物理學與天文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體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長;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理事長。

人物評價

顧秉林的許多工作與“最早”“首次”這些字眼兒結下了不解之緣。(清華大學評

作為清華大學校長、北京市科協主席,顧秉林團結帶領北京市科協全體,以“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廣泛開展科學普及和建言獻策活動,推動實施以“科技點燃聖火,創新圓夢中國”為主題的奧運科普行動計劃等,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重要貢獻。(鳳凰網評

上一篇:王東明

下一篇:楊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