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蟲

鞭毛蟲

鞭毛作為運動細胞器的原蟲
鞭毛蟲是以鞭毛作為運動細胞器的原蟲,(flagellate)隸屬于肉足鞭毛門(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動鞭綱(Class Zoomastigophorea),無色素體,種類繁多,分布很廣,生活方式多種多樣。營寄生生活的鞭毛蟲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陰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毛滴蟲對人體危害較大。[1]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flagellate
  • 别名:
  • 界:原生生物界
  • 門:肉足鞭毛門
  • 亞門:鞭毛亞門
  • 綱:動鞭綱
  • 亞綱:
  • 目:
  • 亞目:
  • 科:
  • 亞科:
  • 族:
  • 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鞭毛蟲

物種定義

鞭毛蟲(flagellate)是以鞭毛作為運動細胞器的原蟲。因種類的不同蟲體有一根或數根鞭毛,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鞭毛蟲有杜氏利什曼原蟲、陰道毛滴蟲、藍氏賈第鞭毛蟲等。鞭毛亞門(Mastigophora)的原生動物。多為單核,具鞭毛1或多根,用于運動和感覺。許多鞭毛蟲具薄而堅韌的表膜或被以一層膠狀物。無性(縱裂)或有性生殖。鞭毛蟲可分2綱︰植鞭毛蟲綱(Phytomastigophorea,類似植物)及動鞭毛蟲綱(Zoomastigophorea,類似動物)。

植鞭毛蟲綱含葉綠素,能營光合作用,如眼蟲和腰鞭毛蟲。植鞭毛蟲綱和藻類之間無明顯區别。某些植鞭毛蟲類在植物分類學上置于藻類中。動鞭毛蟲綱的成員無色,接近于動物,如共生的超鞭蟲。有的動鞭毛蟲生活在白蟻和蟑螂消化道中,能幫助昆蟲利用纖維素中的營養。鞭毛蟲有單獨的、群體的(團藻蟲屬〔Volvox〕)、自由生活(眼蟲屬〔Euglena〕)或寄生的(錐蟲屬〔Trypanosoma〕)。寄生的類型在宿主的腸或血流中,許多其他鞭毛蟲(腰鞭毛蟲)跟浮遊生物一樣有的生活在海水裡,有的生活在淡水中。

營養方式

①自養性營養(或稱植物性營養),即體内有色素體,能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養料,如衣滴蟲;

②腐生性營養,體内無色素體,借體表滲透作用攝取周圍環境中呈溶解狀态的有機物,如錐蟲;

③動物性營養,以胞口等攝取或吞噬外界固體食物,如變形蟲、草履蟲等。另外,如綠眼蟲等,尚有混合性營養方式,即在有光條件下,可行光合作用,自制養料;在無光條件下則進行腐生性營養。無性生殖的一般為縱二分裂,也有出芽生殖的;有性生殖則為同配或異配生殖。分布極廣,自由生活于淡水、海洋和潮濕的土壤中,少數營寄生生活,有些是人畜的病原體,如錐蟲、利什曼原蟲、毛滴蟲等。約有2000餘種,分2亞綱。

植鞭亞綱Phytomastigina都具有色素體,可行光合作用即進行植物性營養。澱粉及副澱粉是其主要的食物貯存物,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蟲體通常具有2根鞭毛,體表為皮膜或纖維素細胞壁,自由生活。(如盤藻,扁眼蟲,夜光蟲,角鞭毛蟲)

動鞭亞綱Zoomastigina沒有色素體,行動物性營養或腐生性營養,糖元是其食物貯存物,不行有性生殖,有一到數根鞭毛,蟲體表面隻有細胞膜,除少數種類自由生活外,多數種類在多細胞動物體内營共生或寄生生活。(如管領鞭毛蟲,原滴蟲性,利什曼蟲型,錐蟲,披發蟲)

生活方式

共生:鞭毛蟲生活在白蟻體内,白蟻喜歡吃各種木頭,但白蟻沒有消化木質纖維的酶,吃進去的木屑無法消化,生活在它腸内的鞭毛蟲能産生分解木質纖維的酶,将木質纖維分解,供白蟻當作養料吸收,同時鞭毛蟲也從中得到養料。如果把這兩種生物分離,二者都不能獨立生存。

鞭毛蟲是以鞭毛作為運動細胞器的原蟲。與人類疾病有關的鞭毛蟲主要寄生于人體的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血液及組織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鞭毛蟲有陰道毛滴蟲和杜氏利什曼原蟲。

主要種類

陰道毛滴蟲

簡稱陰道滴蟲,寄生于女性陰道、尿道及男性尿道、前列腺内,引起滴蟲性陰道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由陰道毛滴蟲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已被WHO列為性傳播疾病。

陰道毛滴蟲隻有滋養體一種形态。滋養體呈梨形,大小為(10~30) pm×(5~15) t)-m。蟲體前端1/3處有一橢圓形的泡狀核,其上緣有5顆排列成杯狀的基體,由此發出四根前鞭毛和一根後鞭毛,後鞭毛向後伸展與波動膜外緣相連,波動膜位于蟲體前1/2外側。一根軸柱縱貫蟲體并自後端伸出體外。活體蟲體似水滴,無色透明,有折光性,體态多變,活動力強,可借助鞭毛的擺動和波動膜的波動作旋轉式前進。

陰道毛滴蟲生活史簡單,滋養體主要寄生于女性陰道(後穹隆處多見),偶可侵入尿道。男性感染多寄生在尿道、前列腺内,也可侵犯睾丸、附睾、包皮下組織。蟲體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滋養體為其感染階段,在外界存活力較強.如在潮濕的毛巾、衣褲中可存活23小時.40℃水中能存活102小時,普通肥皂水中可存活45 --150分鐘。病人和帶蟲者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方式進行傳播,如可經性接觸或使用污染的公用浴池、浴具、公用遊泳衣、坐便器等感染。

陰道毛滴蟲的緻病性與蟲株毒力以及宿主内環境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健康女性的陰道内存在有乳酸杆菌,能分解陰道上皮細胞内糖原産生乳酸,使陰道内保持酸性環境(pH3. 8~4.4),可抑制蟲體或細菌的生長繁殖,稱陰道的自淨作用。當滴蟲寄生于陰道時,消耗陰道上皮細胞内糖原,妨礙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降低了乳酸濃度,使陰道的pH變為中性或堿性,破壞了陰道自淨作用,促使滴蟲大量繁殖以及繼發細菌感染,引起陰道炎症。在妊娠、月經後或伴有婦科病時,陰道pH接近中性,有利于滴蟲和細菌生長。多數感染者無臨床表現或症狀不明顯,成為帶蟲者。滴蟲性陰道炎的常見症狀為外陰。

藍氏賈第鞭毛蟲

簡稱賈第蟲,寄生于人體小腸、膽囊内,引起腹瀉、膽囊炎等病症。本蟲呈世界性分布,我國分布也很廣泛,兒童及旅遊者感染率高。

賈第蟲生活史包括滋養體和包囊兩個階段。滋養體形似半個縱切的梨,長9~21 tLm,寬5 --15 pm,厚2~4 Um,蟲體兩側對稱,前端鈍圓,後端尖細,腹面扁平,背面隆起;腹面前半部向内凹陷形成吸盤狀凹陷窩,借此吸附在宿主腸黏膜上;經鐵蘇木素染色,在吸盤狀凹陷窩的底部有一對并列的卵圓形的泡狀核;有軸柱1對、鞭毛4對及l對半月形的中央小體(副基體)。活的蟲體借鞭毛的擺動可作翻滾運動。包囊呈橢圓形,大小(10~14) VmX (7. 5~9)tlm。碘液染色後呈黃綠色,囊壁與蟲體之間有明顯的空隙,囊内可見鞭毛、軸柱、中央小體及2~4個細胞核。四核包囊為成熟包囊,是賈第蟲的感染階段。

人因誤食四核包囊而感染,包囊在十二指腸内脫囊形成滋養體。滋養體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腸内,借吸盤狀凹陷窩吸附于腸黏膜,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若滋養體落入腸腔,在回腸下段或結腸内形成包囊,随糞便排出。腹瀉時滋養體也可直接排出體外。人感染賈第蟲,多數為無症狀的帶蟲者,少數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及發熱等症狀。有時蟲體可寄生于膽道,引起膽囊炎和膽管炎,兒童感染可引起貧血及營養不良。

杜氏利什曼原蟲

杜氏利什曼原蟲又稱黑熱病原蟲,主要寄生于人體肝、脾、骨髓及淋巴結的巨噬細胞内,引起内髒利什曼病,又稱黑熱病。黑熱病原蟲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中國、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初黑熱病被列為五大寄生蟲病,經過防治,于1958年全國基本消滅了黑熱病,但我國的新疆、内蒙古、甘肅、四川、山西、陝西等省(自治區)仍有新病例不斷出現。

實驗診斷

陰道毛滴蟲

取陰道壁或陰道後穹窿分泌物、尿液沉澱物、前列腺液,用生理鹽水塗片或塗片染色(鐵蘇木素、瑞氏或姬氏染色)後鏡檢,以觀察到滋養體為診斷依據。另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I_IS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等免疫學方法可用于檢測毛滴蟲抗原,特異性好,敏感度高。

藍氏賈第鞭毛蟲

糞便、十二指腸液、膽汁中檢獲滋養體或包囊作為診斷依據。常用生理鹽水直接塗片法檢查滋養體,碘液染色法檢查包囊。免疫學檢查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等方法主要應用于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輔助診斷。

杜氏利什曼原蟲

将患者骨髓穿刺液直接塗片,瑞氏或姬氏染色後鏡檢,如檢出無鞭毛體可作為黑熱病的确診依據;必要時也可對穿刺物進行培養或動物接種以查找病原體。另外血清學檢測以及PCR技術對黑熱病的診斷都具有比較好的輔助診斷意義。

防治原則

治療感染者,控制傳染源。夫妻雙方應同時治療。首選藥物為甲硝唑,也可用1%乳酸、0.5%乙酸、1: 5000高錳酸鉀等沖洗陰道。注意個人衛生與經期衛生,提倡淋浴。

加強糞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注意飲食衛生。積極治療感染者,控制傳染源。治療常用藥物有甲硝唑、阿苯達唑等。

在流行區采取查治患者、殺滅病犬和消滅白蛉的綜合措施是預防黑熱病的有效辦法。治療患者的藥物有葡萄糖酸銻鈉、戊脘脒等。

上一篇:中華野海棠

下一篇:煮酒探西遊:吳閑雲詳解西遊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