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鳉

青鳉

怪颌鳉科青鳉屬動物
青鳉(學名Oryzias latipes)是青鳉科、青鳉屬魚類。體長形,側扁,背部平直,腹部圓凸而窄。頭寬而平扁。口小,上位,橫裂,下颌較長。眼大,側上位,眼間隔寬而平。頭頂及鰓蓋被有鱗片。背鳍位于身體後部。臀鳍長,起點距尾鳍基和眼約相等。胸鳍位置高,呈圓刀形。腹鳍不發達。尾鳍截形,中間微凹。肛門靠近臀鳍。體被圓鱗。無恻線。體背青灰色,腹部及各鳍灰白色。體恻上部有一條黑色條紋,從鰓蓋後緣延伸至尾柄中部。[1]青鳉為淡水小型中上層魚類。生活于溝渠、稻田、池塘及江、河、湖泊、水庫沿岸水草叢中。喜群遊于靜水及緩流水區。攝食棱角類、桡足類、蚊蟲幼蟲,亦食藍藻、綠藻、矽藻、植物碎屑、公魚卵、魚苗。分布于中國、越南、朝鮮、韓國、琉球海溝、日本(本州、九州、四國)。在中國分布于遼河、灤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閩江、珠江等水系及附屬湖泊,以及台灣。
    中文名:青鳉 拉丁學名:Oryzias latipes 别名:米鳉、稻田魚、魚目娘、亮眼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颌針魚目 亞目:異鳉亞目 科:怪颌鳉科 亞科:無 族: 屬:青鳉屬 亞屬: 種:青鳉 亞種: 分布區域:中國東部、朝鮮西部及日本本州等。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hlegel,1846 保護級别:(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分布區域

國内分布:分布于中國東部、中國遼河到海南省,西到關中及四川均有分布。

國外分布:于東亞及東南亞,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的淡水水域。

形态特征

體側扁,背部平直。頭略平扁,被鱗。眼大。口上位,橫裂。無側線。背、腹鳍均小。背鳍位于體後部,幾與臀鳍相對。尾鳍近截形。

無側線。背鳍條6,位很後;臀鳍條16~19。尾鳍截形。體背側淡灰色,體側及腹面銀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黑色小斑點,其他各鳍淡色。

生長繁殖

常成群地栖息于靜水或緩流水的表層。在稻田及池塘、溝渠中常見。以昆蟲幼蟲、小軟體動物為食。産卵期為4月下旬到7月中旬。分批産卵。體長在17毫米左右的個體懷卵量為180~250粒。一次可産6~30粒。卵具油球,卵徑約0.9毫米,吸水後膜徑1.1毫米。

卵膜上具有長、短兩類絲狀物,短絲數目多,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卵膜上;長絲20餘根,集中一處,形成一束。産卵時,長絲不完全産出,一頭附在卵巢膜上,另一頭仍固着在卵膜上。這樣,産出的卵不會脫離母體而落入水中,使卵懸挂在母體生殖孔的後面。受精後,卵就帶在母體上發育。水溫21℃時,12天半即可孵化。此魚以能吃蚊蟲的幼蟲(孑孓)而有益。無大經濟價值。

生活習性

青鳉攝食棱角類、桡足類、蚊蟲幼蟲,亦食藍藻、綠藻、矽藻、植物碎屑、公魚卵、魚苗。人工飼養,喂養熱帶魚飼料,鼠類飼料(含有面粉、玉米粉豆餅粉、高粱粉、麥麸、魚粉及骨粉等),有關加工廠的料沫亦可喂養青鳉。

生存危機

青鳉為中國本土原生魚,随着近些年來外來物種—食蚊魚在國内野外環境中大量繁殖,青鳉的生存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青鳉和食蚊魚的生态位極為相似,競争過程中青鳉往往處于劣勢,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現在在野外已經很難看見它的蹤影了。

主要價值

無食用價值,由于攝食孑孓,能消滅蚊蟲,改善環境衛生。此魚适應性強,易飼養管理,在小容器内進行人工飼養亦能生長、發育、繁殖,取才方便,卵粒較大,日本廣泛研究了該魚的發育、遺傳變異及生理特征,又被廣泛應用于水生毒理學的材料,國際标準組織(IS0)推薦為毒性試驗室的标準用魚還可當做觀賞魚飼養。

上一篇:鐵欄杆

下一篇:東方紫金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