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

青陽縣

安徽省池州市轄縣
青陽縣位于皖南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為長江中下遊平原區與皖南山區交界處,介于北緯30°19′~30°51′,東經117°41′~118°05′之間。東接南陵、泾縣,南鄰石台、黃山,西連池州,北交銅陵。青陽縣境域東西寬約40千米,南北長約65千米,總面積1130.7平方千米。[1]截至2018年,青陽縣轄10個鎮、3個鄉: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酉華鎮、九華鎮、九華鄉、喬木鄉、杜村鄉。青陽縣人民政府駐蓉城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青陽縣常住人口為248464人。[2]2020年,全年生産總值142378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33449萬元,增長1.3%;第二産業增加值593645萬元,增長6.3%;第三産業增加值696691萬元,增長3.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61114元,比上年增加4495元。三次産業比例由上年的9.2:41.9:48.9變化為9.4:41.7:48.9。[3]
    中文名:青陽縣 外文名:QingyangXian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341723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安徽省池州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長江下遊南岸 面積: 下轄地區:10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蓉城鎮九華西路246号 電話區号:0566 郵政區碼:2428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九華山、九子岩、蓮峰雲海、九華山大願文化園、佛緣谷 機場:九華山機場 火車站:九華山站(在建) 車牌代碼:皖R 地區生産總值: 面積:1130.7km² 人口數量:24.85萬(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142.4億元(2020年)

曆史沿革

全境自夏代(約前21世紀~前16世紀)以降,屬古揚州域。

東周春秋(前770~前476年)後期屬吳,境内山區多為山越人聚居;戰國初吳滅(前473年)屬越;越亡(約前306年)屬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3年)楚亡,全境統于秦,屬鄣郡。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屬鄣郡改置之丹陽郡。陵陽(廣陽、南陽)、臨城、定陵諸縣。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境内始置陵陽縣,治所為楚人所建陵陽城戍(今陵陽鎮),縣域含今青陽大部及石台、泾縣與黃山市部分地區。

東漢建安八年(203年),吳主孫權孫以陵陽北境及石城縣地置臨城縣,與陵陽縣并屬丹陽郡。臨城治所在城子山之東,一說即今縣城以南五裡之蓉城鎮光華村,縣境含今青陽北部各鄉鎮及南陵縣、銅陵縣部分地區。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陵陽、臨城并屬丹陽郡以南所析置之宣城郡。東晉鹹康四年(338年),因避杜後諱,改陵陽縣為廣陽縣,隸屬不變。義熙(405~418年)中,僑置定陵縣由丹陽(今當塗縣丹陽鎮)遷至臨城東北境,今丁橋鎮古稱定陵鄉,治所應即在境内,确址或謂即古之管埠鎮;縣境含今青陽北部丁橋、木鎮等鄉鎮及南陵、銅陵部分地區,屬淮南郡,廣陽、臨城仍屬宣城郡。

南朝劉宋大明六年(462年),定陵屬宣城郡。蕭齊(479~502年)仍舊。蕭梁普通六年(525年),臨城、定陵改屬南豫州南陵郡。陳(557~589年)仍之。

隋開皇九年(589年),陳亡,廣陽、臨城、定陵統歸于隋,旋廢定陵、臨城入南陵縣。大業元年(605),因避炀帝諱,改廣陽縣為南陽縣,旋廢入泾縣。

唐武德三年(620年)6月,複置南陽縣,治所在今陵陽鎮,屬宣州總管府南徐州(旋改為猷州);八年(625年),再廢南陽縣入泾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析南陵、秋浦、泾縣部分地域置青陽縣,治所在今縣城蓉城鎮,屬江南西道宣州。永泰元年(765年),析青陽南境地入新置石埭(今石台)縣,兩縣并屬池州。之後,治所迄未變更,縣境亦無大變動。

五代十國時,楊吳(907~937年)升青陽縣為勝遠軍。南唐(937~975年)複青陽縣,屬江甯府(今南京)。

宋開寶八年(975年),南唐亡,縣境統于宋,屬江南路(南宋為江東路)池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縣境為元軍占領,屬江浙行中書省池州路。

明初(1368~1420年),青陽屬京師應天(今南京)直隸池州府。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北京(順天),屬南直隸池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南明亡,縣境統于清,屬江南省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建安徽省,始屬安徽省池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皖省劃為10個行政區,青陽屬第八區。

1949年4月21日起,青陽屬池州行署。1952年撤池州行署,改屬安慶專區。1965年,複屬新建的池州專區。1980年撤池州地區,劃屬宣城地區。1983年7月,改屬蕪湖市。1988年9月,複屬新建的池州地區。2001年1月起,隸屬新成立的池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青陽縣轄10個鎮、3個鄉: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酉華鎮、九華鎮、九華鄉、喬木鄉、杜村鄉。青陽縣人民政府駐蓉城鎮。

行政區域

下轄地區

蓉城鎮

蓉城,雙河,富陽,九華,龍子口,龍山,百花,牌樓,光華,楊沖,五溪,雲山,清泉嶺,城西,分姚,合心,建興,蓉東村,和平,雙溪,光明,新中,五星,青山

木鎮鎮

木鎮,河北,武聖,黃山,南河,長勝,常豐,月路,新竹,雙合,雙雲

廟前鎮

廟前社區,廟前村,星星,雙石,玉屏,三義,雙橋,十字,華陽,高源

陵陽鎮

陵陽,分流,分石,陵陽,星橋,蘭溪,所村,謝村,崇覺,上章,沙埂,梅山,楊梅,南陽,三河,清泉

新河鎮

十裡崗,楊梅橋,團結,向陽,周橋,新建村,洪山,陀龍,烏龍,常洲,老山

丁橋鎮

茗山,永平,洛家潭,丁橋,獅山,天屏,明塘,獨龍,牛山,官埠

朱備鎮

将軍,東橋,朱筆,江村

楊田鎮

仙梅,黃泥,澗泉,缑山,楊田,東南,五梅,上東堡,下東堡

九華鎮*

芙蓉,祇民,闵園

喬木鄉

金山,東源,淩塘,官塘,塔山

酉華鎮

宋沖,樂元,田屋,朝華,華岸,二酉,金峰,石安

杜村鄉

鎮華,長垅,紅光,新豐,河東,西河,五陽,垅上,上峰,宗文,龍華

九華鄉*

喬安,二聖,老田,代村,擁華,柯村

其中九華鎮、九華鄉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代管。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陽縣位于皖南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為長江中下遊平原區與皖南山區交界處,介于北緯30°19′~30°51′,東經117°41′~118°05′之間。東接南陵、泾縣,南鄰石台、黃山,西連池州,北交銅陵。青陽縣境域東西寬約40千米,南北長約65千米,總面積113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陽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南部中山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山丘間散落,小型盆地;北部以河谷平原為主,平原之上有少數低山、丘陵分布。

氣候條件

青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夏熱冬寒,春秋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長,無霜期短,梅雨期40天左右,秋季幹燥,冬有冰雪。四季氣溫遞減率為:春季(3~5月)0.44度/100米,夏季(6~8月)0.56度/100米,秋季(9~11月)0.49度/100米,冬季(12~2月)0.38度/100米,全年平均值0.47度/100米。夏季始于每年5月21日,終于每年9月20日;秋季始于每年9月21日,終于每年11月21日;冬季始于每年11月21日至次年3月15日,計115天。初霜多出現于11月上中旬,平均初霜為每年11月3日,終霜3每年月28日。

水文條件

青陽縣水系以九華山為分水嶺,山南陵陽河、三溪河,屬青弋江支流,入太平湖;山北青通河、九華河注入長江。主要受降雨量支配,旱期流量小,汛期、雨季流量大。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青陽縣有土地總面積177.09萬畝。其中耕地26.61萬畝(含水田24萬畝,旱地2.6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5.3%;林業用地98.1萬畝(含有林地41.3萬畝,宜林地56.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5.4%;園地4.91萬畝(含茶園1.3萬畝、麻園0.68萬畝;桑園2.53萬畝,果園0.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8%、草山8.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9%:水域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5%: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7.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4.3%;交通用地1.6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9%;未利用的土地21.4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3%。

生物資源

青陽縣境生物資源較豐富,種類繁多。截至2016年,調查顯示有植物資源1200餘種,動物資源300餘種。但由于生态環境的改變,原始森林消失,以原始森林為栖息地野生動植物有的逐漸減少,有的已經消亡。明、清時期常出沒山林的華南虎,今已絕迹。金錢豹的頭數大為減少。野生中藥材種類産量均顯著下降。

礦産資源

青陽縣已知礦藏,按工業用途和自然分類,有燃料、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等27種;按地質礦産成因分類,有火成岩成礦7種、沉積岩成礦12種、接觸帶或裂隙充填成礦8種,有礦床、礦點、礦化點119處,地球物理、化學異常區74處,辰砂、重砂異常區3處。

水資源

青陽縣地表水量,豐年為22億立方米,平水年約18億立方米,偏枯年為1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産水量18.23億立方米。曆年平均徑流深800至1200毫米,徑流量11億立方米,占降水量的60%。平均每畝降水940立方米,人均占水量7000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青陽縣常住人口為248464人。

經濟

綜述

2020年,全年生産總值142378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33449萬元,增長1.3%;第二産業增加值593645萬元,增長6.3%;第三産業增加值696691萬元,增長3.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61114元,比上年增加4495元。三次産業比例由上年的9.2:41.9:48.9變化為9.4:41.7:48.9。

2019年,青陽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34.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9%。分産業來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2.39億元,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57.02億元,增長8.4%;第三産業增加值65.57億元,增長8.3%。三次産業比例為9.2:42.2:48.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達56619元。

2018年,青陽縣全年生産總值103.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12851萬元,增長3.3%;第二産業增加值474582萬元,增長7.9%;第三産業增加值446375萬元,增長6.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43697元,比上年增加2618元。三次産業比例由上年的11.8:49.1:39.1變化為10.9:45.9:43.2。

2018年,青陽縣全年财政收入16.08億元,增長8.4%。其中地方一般收入10.28億元,增長6.6%;上劃中央收入57746萬元,增長11.9%。地方收入中,稅收收入69925萬元,增長8.6%;非稅收入32847萬元,增長2.6%。全部财政收入中,稅收收入123283萬元,增長13.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6.7%;其中,增值稅增長15.2%,企業所得稅增長26.4%。全年财政支出230805萬元,增長17.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6046萬元,增長5.8%;科學技術支出6323萬元,增長18.3%;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31916萬元,增長17.7%;農林水事務支出28310萬元,增長376.9%;教育支出33617萬元,增長22.2%;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38605萬元,增長21.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147萬元,增長19.5%。

2018年,青陽縣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2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3元,比上年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04元,比上年增長8.8%。

第一産業

2018年,青陽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8784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8838公頃;總産103270噸,增長5.04%。全年早稻播種面積5030公頃,産量4703噸,增長4.4%;中稻和單晚播種面積6862公頃,産量46008噸,增長6.2%;晚稻播種面積5030公頃,産量23690噸,增長4.8%。油料種植面積1976公頃,産量4716噸,增長2.6%。全年生豬出欄85221頭,增長2.3%;牛出欄936頭,增長2.1%;家禽出欄556萬隻,增長3.3%;禽蛋産量5051噸,增長3.4%。全年肉類總産17864噸,增長0.8%。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29.9萬千瓦。全縣拖拉機保有量8239台,農用運輸車保有量294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4825台。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純量)8235噸,減少5.1%;全年農村用電量8174萬千瓦時,增長1.8%。有效灌溉面積2.35萬公頃,節水灌溉面積1.68萬公頃。

2020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2503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324公頃;總産102496噸,下降0.5%。全年早稻播種面積5057公頃,産量24924噸,下降9%;中稻和單晚播種面積6961公頃,産量44064噸,增長1.6%;晚稻播種面積4744公頃,産量23529噸,增長11.3%。油料産量5202噸,增長4%。全年生豬出欄69712頭,下降13.7%;牛出欄1206頭,增長7.9%;家禽出欄734.4萬隻,增長2.9%;禽蛋産量19442.6噸,增長3.5%。全年肉類總産18416噸,下降4.6%。

2020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0.6萬千瓦。全縣拖拉機保有量7320台,農用運輸車保有量84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5萬台。有效灌溉面積18.3萬畝,節水灌溉面積0.2萬畝。

第二産業

2018年,青陽縣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全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9戶,當年新增3戶,産值超億元企業16戶,超5億元企業2戶;規模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6.8%,産銷率為96.62%;工業增加值能耗0.5161噸标準煤/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産品加工業産值增長15.5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産值增長6.94%;非金屬礦采選業産值增長43.1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産值增長45.89%;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産值增長5.84%;通用設備制造業産值增長3.7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産值增長14.27%;汽車制造業下降9.39%;紡織服裝、服飾業産值下降71.55%;造紙及紙制品業下降35.76%;主要工業品産量增長不一。大米年産量7680萬噸,下降34.36%;閥門1.62萬噸,增長28.32%;石灰石457萬噸,增長55.83%;硫鐵礦石(折含硫35%)33.8萬噸,增長72.97%;水泥13.9萬噸,下降34.25%;服裝124萬件,下降65.39%;鑄鐵件5.25萬噸,增長20.32%;銅材1.02萬噸,增長2.19%;中成藥376噸,下降35%;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5436對千米,增長30.14%。

2018年,青陽縣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6363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1.1%。25家資質等級以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産值112682萬元,增長12.3%;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6.02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3萬平方米。

第三産業

2018年,青陽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3億元,增長11.2%。批發業零售額32986萬元;零售業零售額333813.6萬元;住宿業零售額11242.8萬元;餐飲業零售額48225萬元。全縣共有63戶限額以上調查單位,其中:29戶聯網直報企業,34戶直報個體戶(包含5戶産業活動單位),全年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52839萬元,增長11.2%。

2018年,青陽縣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798萬美元,增長9.1%,其中,出口總額2359萬美元,下降4.7%;進口總額2359萬美元,增長4.7%。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230萬美元,增長1.5%。

2018年,青陽縣全年接待國内外遊客1440.4萬人次,增長11%,其中入境遊客19.5萬人,增長9.1%。實現旅遊總收入180.2億元,增長13%。

2018年,青陽縣全縣郵電業務總收入20491.5萬元,增長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408.5萬元,下降8.4%;電信業務收入17083萬元,增長10.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9248戶,移動電話用戶246366戶,互聯網用戶71559戶。

2018年,青陽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人民币口徑,下同)2010975萬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78萬元,增長2.4%。其中住戶存款1332459萬元,比上年末增加134930萬元,增長11.3%;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119627萬元,比上年末增加10134萬元,增長0.9%。其中,住戶貸款餘額572904萬元,增長21.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546723萬元,下降14.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青陽縣共有小學51所(包含27處教學點),專任教師812人,在校學生14597人,小學适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全縣有普通中學17所,專任教師1141人。其中,普通初中15所,在校學生8538人,專任教師671人,初中學齡人口毛學入率119.78%,初中畢業生升學率110.07%;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6309人,專任教師470人。職業高中1所,專任教師85人,在校學生2039人。幼兒園23所,專任教師243人,在園幼兒6351人。

2020年末全縣共有小學35所(包含11處教學點),專任教師850人,在校學生13634人,小學适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全縣有普通中學16所,專任教師1137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學生8436人,專任教師658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111.45%;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6820人,專任教師479人。職業高中1所,專任教師88人,在校學生2287人。幼兒園24所,專任教師329人,在園幼兒6199人。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末,青陽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01人,比上年減少54人。全年共申請專利571件,其中發明專利59件。全年專利授權量29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件。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同比增長21.1%。企業與高校院所産學研合作項目10個。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青陽縣共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國家一級館),圖書館1個(國家一級館),影劇院1個,數字影劇院2個,鄉鎮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11個,農家書屋126個(其中:村級110個,社區、學校16個),農民文化樂園8個(其中:省、市級4個,自建4個)。縣開發區農民工文化園(開發區職工文體中心)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8項。年末圖書館總藏書量176507冊,有效借書證數達12617個。建成運行縣文化中心文化館新館和青陽腔博物館,并依托縣文化館建成全省唯一一個縣級數字文化館。

2020年末,全縣共有博物館1個,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館(數字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為國家一級館;青陽腔博物館1個,影劇院1個,數字影劇院2個,鄉鎮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11個,農家書屋126個(其中:村級110個,社區、學校16個),農民文化樂園8個(其中:省、市級4個,自建4個)。縣開發區農民工文化園(開發區職工文體中心)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8項。縣圖書館年末圖書館總藏書量186386冊,有效借書證數達15394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青陽縣衛生計生機構166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1個、社區衛生機構3個、村衛生室110個、民營醫院6家、門診部及診所29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計生監督、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中心及血防機構各1個。在崗職工總數174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95人,每千人口醫生數2.23人,開設病床1249張,每千人口床位數5.33張。2018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千分之1.62;嬰兒死亡率千分之1.08;孕産婦住院分娩達100%;2018年出生人口總數為2300人;死亡數1524人;女性初婚共999人,其中:19歲及以下19人,19歲及23歲間205人,23歲及以上775人。

2020年,全縣衛生計生(健康)機構168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1個、社區衛生機構3個、村衛生室110個、民營醫院7家、門診部及診所31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健康執法監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及血吸蟲防治機構各1個。在崗職工總數182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75人,每千人口醫生數2.34人,開設病床1435張,每千人口床位數5.22張。202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千分之4.00;嬰兒死亡率千分之3.20;孕産婦住院分娩達100%,2020年出生人口總數為1772人;死亡數1138人;女性初婚共659人,其中:19歲及以下4人,19歲及23歲間79人,23歲及以上576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青陽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5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5653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392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3900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000人。農村低保年末保障人數7818人,城市低保年末保障人數1735人。年末全縣各類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3個,各類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數1446張。

交通運輸

2020年客運量826.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8299萬人公裡貨運量5640萬噸貨運周轉量321392萬噸公裡,年末公交路數33條,出租車352台。境内公路裡程1590.749公裡(其中高速公路53.8公裡、國省道230.994公裡、縣道222.678公裡、鄉道469.102公裡、村道614.157公裡)。

交通

青陽縣境内交通有318國道,裡程42.2千米,縱貫東西;103省道64.5千米,橫穿南北;五九公路通往九華山12千米;325省道通往石台縣7千米;高速公路51.3千米,貫穿南北,青陽境内設道口二處。鐵路裡程5.8千米,在童埠設縣級火車站青陽站。2013年7月29日,開通啟航的九華山機場距青陽縣城直線距離約20千米。2019年,池黃高鐵正式開工在境内設立九華山站。

運輸

2018年,青陽縣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2747萬元,比上年下降1.3%。境内鐵路營業裡程19.5千米。全年旅客運輸量836.3萬人,貨物運輸量4720萬噸;旅客運輸周轉量16726萬人千米,貨物運輸周轉量283200萬噸千米。

曆史文化

青陽有悠久的曆史文化,境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出上文物數以千計,其中,西周時期的“雙龍青銅尊”、春秋晚期的“菱形花紋戈”、漢晉時期的“堆塑人物谷倉罐”、隋代的“青瓷豆托五足爐”、唐代的“蜂蝶牡丹鏡”、“真子飛霜鏡”等均為罕見珍品。地方戲曲"青陽腔"被譽為京劇鼻祖,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明代即被奉為“時尚”,廣傳國内并遠及海外。目連戲、傩戲、九華民歌也被廣為傳唱。

青陽境内之九華山佛教文化聞名遐迩,珍品紛呈,現館藏佛教文物1300餘件,其中以貝葉經、欽賜“藏經”及《華嚴經》血抄本最為出名。有衆多體現佛教文化特色的文藝美術競相争豔,書畫、石雕、竹編、紙紮、刺繡、剪紙等均久盛不衰。

風景名勝

九子岩

池州青陽九子岩景區,是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之一,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主打景區。該景區是由青陽縣林業局投資建設,由森林公園管理處管理經營的獨立景區。

甘露寺

甘露寺上接九華街,下連大佛像景區,境内崗巒起伏,翠竹環抱,峰回路轉,風光秀美。主要景點:二聖殿、一宿庵、佛學院、碧桃岩瀑布、橋庵、甘露寺龍池瀑布、拴龍柱、龍池庵、西竺庵、燕子洞。

獅子峰

獅子峰位于九華山東北。周圍有五指峰、九子峰、獨秀峰等,峰形若雄師橫卧。峰西峭崖懸空,峰東麓明代建有獅子庵、飛龍洞。周邊群峰并聳,山巒怪石奇異,是九華山一處風光旖旎的高山景區。

蓮花峰

蓮花峰位于翠蓋峰北,西洪嶺南,上、中、下3個蓮花峰統稱蓮花峰,最高峰海拔1042米。峰頂岩石極似盛開的蓮花,“蓮峰雲海”為九華古十景之一。主要景點有喬覺禅林、神仙叨酒、雲門峰等。

青陽縣博物館

青陽縣博物館位于安徽省青陽縣蓉城鎮九華西路頂端。《青陽縣曆史文物展》展出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個曆史時期各類文物476件,并複原展出廟前春秋木椁。

清源山景區

清源山景區占地面積6平方千米,是一處集佛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有清源禅寺、五百羅漢山、清源聖境溶洞、怪石群、楓樹林等景觀,景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

神仙洞風景區

神仙洞風景區坐落在佛國聖境九華山的南大門,位于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是“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圈内衆多風景名勝中的佼佼者和旅遊觀光的必經之地。神仙洞古稱玉華洞,具考證唐開元十年至十一年,地藏王金喬覺曾在此洞修行,得道成仙,明萬曆年間青陽知縣蘇萬明“歸雲堆洞口,落日系峰頭。石疊溪尤浚,猿啼山亦幽。”的詩句贊美此景。

龍泉聖境景區

龍泉聖境景區坐落在九華山腳下,是中國第一家民間陵園通過創建被報批的國家級風景區。人文文化和佛教文化有機結合的佛國陵園—萬佛園片區;再現特色上香文化的回龍寺片區;老年休閑養身康體療養的龍泉浴社片區;參禅、問禅、尋禅、悟禅的生态林區。

佛緣谷旅遊景區

佛緣谷旅遊景區位于九華山背側,屬于皖南山地,奇山秀水,比比皆是。田園風光,如詩如畫。著名景觀有巴河峽谷、八都河峽谷、梅山瀑布等。

榮譽稱号

2020年2月,青陽縣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45。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稱号。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2021年2月18日,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确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著名人物

古代:費冠卿、殷文圭、熊皦、湯悅、陳維稷、劉光複、王懿修、王宗誠、劉放、羅尚忠等。

近代:洪誠、沈培新、嚴秀英、錢根洲、甯松泉、甯劍青、甯攸武等。

現代:王巧雲、王宏慶、甯長延等。

上一篇:蘭化一校

下一篇: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