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當歸

青海當歸

傘形科多年生草本
青海當歸(學名:Angelica nitida)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莖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短硬毛。複傘形花序,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産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生長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中文名:青海當歸 拉丁學名:Angelica nitida 别名: 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傘形目 亞目: 科:傘形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當歸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産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長5-10厘米。莖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短硬毛。基生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2-4對;葉柄長3-5厘米,基部膨大成寬管狀的葉鞘,葉鞘長4-6.5厘米,寬至2厘米,兩面無毛;莖上部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葉片輪廓為闊卵形,長5-8厘米,寬5-7厘米;頂生葉簡化成囊狀的葉鞘,外面有短毛,頂端有3深裂的葉片;末回裂片長圓形至橢圓形,厚膜質,長1.5-4厘米,寬1-2厘米,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淡綠色,頂端鈍,有白色膜質的短尖頭,基部近截形,邊緣鋸齒鈍圓,有緣毛。複傘形花序,直徑6-10厘米,傘輻9-19,長1.5-4厘米;無總苞片;小傘花序密集或近球形,有花18-40;小總苞片6-10,披針形,尾狀漸尖;花無萼齒;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長5-6.5厘米,寬3.5-5厘米,側棱翅狀,比果體狹,背棱線狀,隆起,頂端有宿存的紫褐色扁平花柱基;背棱槽内有油管1,極少為2,側棱槽内有油管2,長短不等,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産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模式标本(H. Smith no. 4069)采自四川北部黃勝關。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座南向北半陰半陽的緩坡地,要求土質疏松、結構良好。小滿前深翻1次,打碎土塊作苗床,床面寬1米,長因地形而異。床與床之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15-20厘米。栽植地要深耕細耙,每畝施底肥 2500-5000千克,同土壤翻壓均勻,作高畦,畦寬1.2-1.5米。畦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約20厘米。

2.繁殖方式

生産上常采用育苗移栽。播種期應根據各地海拔高度與氣溫而定,甘肅、四川、雲南約7月份,播法為撒播,種子拌灰撒于畦面,稍加鎮壓,覆少量細濕土,覆草,做到透光、保濕,苗齡不超過110天。每畝播種量4-5千克。移栽分冬栽與春栽,株行距25厘米X25厘米。春栽以清明前後,冬栽宜于寒露後霜降前移栽。采用種子直播法生産,冬、春、秋季均可,可控制當歸早期抽薹,其中以冬直播稍好,但産量不高。

3.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播後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40天左右挑松蓋草。苗高約3厘米時,松土1次,即時拔除雜草,伏天過後,選陰天将蓋草全部揭去。苗期注意防旱排澇。

(2)起苗貯苗。寒露至霜降氣溫下降至5℃左右苗葉開始枯萎時,将苗子挖起,稍帶些土紮成小把,晾去水分進行窖藏或堆藏,苗齡過大不宜堆藏,堆藏時注意頭朝外、根朝裡擺放。

(3)補苗間苗。正常情況下,移栽後20天左右苗出齊後,進行間苗補苗,宜在陰雨天用帶土的小苗補栽。栽後約3月定苗,拔除病苗、弱苗,每穴保留1株。

(4)中耕除草。5月中旬,進行第一次除草,宜淺鋤,土不埋苗。6月中旬,第二次鋤草,可深鋤,以促進根系發育。

(5)拔薹。移栽後,當年開花結果的植株叫早期抽薹,根部不可藥用,宜全部拔除。

(6)追肥。當歸為喜肥植物,6月下旬葉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長期,應追施磷、鉀和氮肥。

4.病蟲害防治

(1)麻口病。移栽後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為其發病高峰期,為害根部,地下害蟲多有利于發病。防治方法:①每畝用20%甲基異硫磷乳劑0.5千克加水2.5千克噴在15千克土上拌勻,撒施,翻入土中;②定期用廣譜長效殺菌劑灌根,每畝用40%多菌靈膠懸劑250克或托布津600克加水150千克,每株灌稀釋液50克,5月上旬、6月中旬各灌1次。

(2)菌核病。為害葉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7-8月為害較重。防治方法:不連作,在發病前半個月每10天左右,連續3-4次用1000倍的50%甲基托布津噴藥。

(3)蟲害。主要為金針成蟲和小地老虎為害。防治方法:鏟除田内外青草,堆成小堆,7-10天換鮮草,用毒餌誘殺。

5.采收與加工

當歸移栽後,于當年霜降前15天割去地上部分,在陽光下暴曬加快成熟。采挖時力求根系完整無缺,抖淨泥土,挑出病根,刮去殘莖,置通風處,待水分蒸發,根條柔軟後,按規格大小,紮成小把,堆放竹筐内,用濕草作燃料生煙烘熏,忌用明火,2-10天後,待表皮呈金黃色時,停火,待其自幹。當歸加工時不可太陽曬幹或陰幹。

6.留種技術

育苗移栽的當歸,在秋末收獲時,選擇土壤肥沃、植株生長良好、無病蟲害、較為背陰的地段作為留種田,不起挖,待第二年發出新葉後,拔除雜草,苗高15厘米左右時,進行根部追肥,待秋季當歸花軸下垂、種子表皮粉紅時,分批采收紮成小把,懸挂于室内通風幹燥無煙處,經充分幹燥後脫粒貯存備用。直播的當歸在選留良種時,必須創造發育條件,促使早期抽薹,形成發育飽滿、充實、成熟度高的種子,但該種子隻能用于直播,不能育苗移栽。

7. 當歸的“早期抽苔“與預防控制

當歸抽苔開化後,肉質根漸漸木質化并空心,失去藥用價值。當歸生産上存在嚴重的早期抽苔現象,其抽苔率達30%~50%,有的高達70%左右,有的甚至全部損失,影響了當歸生産。

影響早期抽苔率的因素因素很多,如種子的遺傳性、種子的成熟度、播種密度、移栽苗大小、氣候條件、土壤肥力等均會影響當歸的早期抽苔率。

①選留良種:為提高苗子質量降低早期抽苔率,必須在現行的三年生采種田采種,選擇種子成熟度适中、均勻的種子作播種材料。

②選擇育苗地:選擇光照日數短,陰涼濕潤,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塊作苗床。土壤幹燥有利于早期抽苔開花,所以在育苗期間要注意遮陰,或選擇背陰的坡面。

③适時播種、起苗貯藏,合理施肥,控制苗齡和苗重。

④降低苗子貯藏溫度,如把貯藏溫度降低至0度以下時抽苔率低。

⑤化學調控:采用适宜濃度的多效唑、矮壯素、比久、青鮮素等生長抑制劑單獨或混合物在當歸葉面噴灑,可有效控制早期抽苔。

主要價值

青海省互助縣民間用花治頭痛,根代替當歸治血虛、月經不調,各種血瘀頭痛及關節炎。

上一篇:寵物鳄魚

下一篇:吞噬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