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咖啡館

青春咖啡館

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創作的小說
《青春咖啡館》是法國當代著名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1945- )的作品,2007年被法國《讀書》雜志評為“2007年度最佳圖書”。帕特裡克·莫迪亞諾所着的《青春咖啡館》是一部描寫神奇巴黎和迷失主題的魔力書。它講述了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有一家名為孔岱的咖啡館的故事。這家咖啡館像一塊巨型磁鐵,吸引着一群十八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作品中充滿調查與跟蹤、回憶與求證、找不到答案的疑問。
    書名:青春咖啡館 别名: 作者:(法)帕特裡克·莫迪亞諾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又名: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字數:80千字

内容簡介

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靠近盧森堡公園的奧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館。它像一塊巨型磁鐵一樣,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他們“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放蕩不羁”,過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從不考慮未來,享受着文學和藝術的庇護。nn在這群客人之中,有一個名叫露姬的二十二歲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奪目,就像銀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從哪裡來的?她有着怎樣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後隐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麼?故事圍繞着這名年輕女子的失蹤展開。四個叙述者紛紛登場,他們都已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讀者娓娓講述露姬的短暫人生經曆。

第一叙述者是一個在校大學生,莫迪亞諾在這一章裡設置了多個懸念:神秘莫測的女主角是什麼身份?從事什麼職業?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她發生了興趣?

第二叙述者是一名私家偵探,這名私家偵探受雇于一位中年男子調查其妻“露姬”的失蹤案,出色的偵探很快就在孔岱咖啡館找到了露姬,不過不與她碰面,隻遠遠的觀察她,随着調查的深入展開,他也越來越了解露姬,由于對露姬身世的無限同情和憐憫,這位偵探最終放棄了這樁收入豐厚的調查案,向露姬的丈夫交差說他沒能力調查這個案子,在這本小說裡,這是最打動讀者的情節之一。這名偵探的名字叫做:蓋世裡。

第三叙述者是露姬自己,在這一章裡,莫迪亞諾揭開了第一、二章裡設置的謎團,使得整個故事變得清晰明朗起來,這一章也是小說最為精彩的一章,女主角露姬生活在單親家庭裡,母親是一個舞女或者是一個妓女,關于這一點作家沒有交待清楚,母親的生活是晝伏夜出,為了生存耗盡心血,沒餘力管露姬,隻能給她少部分的、單薄的愛。在孤獨寂寞中成長起來的露姬在母親上班的時候試着離家出走,一次比一次走得遠,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堕落的邊緣,後來發展到吸毒乃至自我終結了短暫的一生。

第四叙述者是露姬的情人羅蘭,和這本書裡的所有人物一樣,羅蘭需要一個溫暖的可以停靠的港灣,他和露姬一同,經常出入孔岱咖啡館,說不定他們就是在孔岱咖啡館裡認識的,這一點作家認為不重要,讀者也認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深厚的愛着露姬,愛得使讀者足夠感動。但是露姬最終還是如同放棄她年輕的生命一般輕易的放棄了這份愛。露姬的合法丈夫,原來該是一個重要角色,但是在這本書裡,他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配角,由局外人來觀察并叙述的小小配角,他隻是露姬的一個過客,其實,書裡所有的人,都隻是露姬的一些匆匆過客,如果把這個命題擴大了說,在生命裡,誰都是誰的過客。露姬為什麼要跟這麼一個比她還大二十多歲的男人結婚,事實上,露姬給她自己找的不是丈夫而是--父親。

童年生活中父愛的貧瘠和缺失使得露姬強烈渴望父愛,也就是說:露姬有很嚴重的戀父情結。當她生活在婚姻裡,越來越感覺到婚姻生活的瑣碎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那個男人毫無情趣之後,露姬又一次選擇離家出走,一次又一次的逃離生活的特定場景,似乎這種逃離能帶給她無限制的快感。之後,與她的情人羅蘭相愛,由于她生命裡那種無所依傍的希望和無法釋放的焦灼,還有吸毒給她心理和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使得她放棄了生命,站在高高的窗子往外跳的那種感覺勝過她每一次的離家出逃。

創作背景

“青春咖啡館”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正是情境主義者活動最如火如荼的時期。

這個時期,在巴黎、倫敦、羅馬、布魯塞爾等歐洲大陸的許多城市鄉村開始漂移實踐活動,旨在使自我從無聊的模式化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他們的思想對知識分子和大學生産生了廣泛的影響。因為國際情景主義者主張用創造生活取代“被動生活”,呼籲“毫無拘束地生活、毫無節制地享受”和遊戲人生,并進行人生的“漂移”的實踐活動給了作者靈感,以及這部作品的許多真實人物的出現比方說阿瑟·阿達莫夫,奧利維爾·拉隆德,莫裡斯·拉法艾爾,他們的出現使小說具有一定的曆史真實性。作者感興趣的是在這種曆史背景之下人們的精神狀态和追尋,正因為這些故事情景促使作者寫出了這部作品。莫迪亞諾用文字把那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做了如實的記錄,這也使得該部篇幅不長的作品富有曆史的厚重感。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描寫神奇巴黎和迷失主題。

《青春咖啡館》寫的是法國問題女孩子的生活狀态。

《青春咖啡館》交織譜出青春歲月的青澀、惶惑、焦慮、寂寞孤獨與莫名愁緒,描寫了一個弱女子從不斷探尋人生真谛到最終放棄生命追尋的悲劇命運,這個悲劇發生在一個既有着迷人的魅力又像謎一樣難以捉摸的年輕美麗女子身上,更使全書充滿一種揮之不去的憂傷情調。書中的一句問話像哲學命題一樣尤其發人深省:“您找到了您的幸福嗎?”,可是,人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嗎?人終其一生到底能夠得到什麼?小說中的主人公什麼都嘗試過了,最終卻似乎一無所獲。莫迪亞諾的小說似乎在告訴讀者,幸福隻是昙花一現的東西,人生尋尋覓覓,到頭來得到的隻有落寞、失去、不幸、迷茫,隻有時時襲來的危機與恐慌,隻有萍蹤不定的漂泊,隻有處在時代大潮中身不由己的無奈和顧影自憐的悲哀。

寫作手法

莫迪亞諾的小說常常通過尋找、

調查、回憶和探索,将視野轉回到從前的歲月,描寫“消逝”的過去;也善于運用象征手法,通過某一形象表現出深遠的含義。

象征手法

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可以說,象征手法是莫迪亞諾作品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征,作者擅長通過某一形象表現出深遠的含義。

莫迪亞諾的作品總是将視野轉向到從前的歲月,描寫“消逝”的過去。《青春咖啡館》描寫了一個消逝的時代,同樣也展示了一個消失了的巴黎。

自傳色彩

《失去青春咖啡館》的自傳色彩非常鮮明。莫迪亞諾在創作的時候,常常借用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其作品大都以第一人稱來叙述。

《失去青春咖啡館》小說在叙述上,用六章的篇幅依次選取了礦大學生、私家偵探蓋世裡、露姬本人、情人羅蘭這四者,他們分别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講述了自己與露姬之間的關系。四個人的叙述,在情節上時有雷同,可這并不是作家在技巧上的笨拙,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觀察角度,有自己對于青春的不同認知,也正是這樣的“四位一體”,才漸漸讓露姬這個人物飽滿了起來。此外,不同人的自叙還起到了以“答”補“問”的作用,在首章中,露姬慫恿過那個礦大的學生逃離學校,至于對方究竟是如何抉擇的,在羅蘭的叙述中,則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小說的末端,私家偵探蓋世裡又一次闖入了故事中,這個曾經以獵奇為職業、被露姬的經曆感動過的中年男子,出現在醫院的搶救室外,與羅蘭一起,對露姬的離去充滿悲痛,這小段的插曲則暗示着露姬給他帶來的改造是徹底的,并不是一時一地的。

社會評價

名家點評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評委貝爾納·皮沃曾評價:“《青春咖啡館》是莫迪亞諾最令人心碎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一如既往地充滿了調查與跟蹤,回憶與求證,找不到答案的疑問。”

網絡熱議

或許可以說,《青春咖啡館》不是一本适合中學生看的書,它會将那些徘徊不定的學生引向“歧路”;當然,更需要強調的是,《青春咖啡館》該是一本值得途經青春、或者曾經途經過青春的人們去看的書,因為你必會被那些無名之舉激起深深共鳴。

作者簡介

帕特裡克·莫迪亞諾(1945- ),法國當代著名作家。生于巴黎郊外一地區,父親是猶太金融企業家,母親是比利時演員。1968年發表處女作《星形廣場》一舉成名。後創作的《夜間巡邏》(1969)、《環城林蔭大道》(1972)均獲得法國文壇上的重要獎項。1978年發表的《暗店街》獲得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1996年獲法國國家文學獎。《夜半撞車》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具有典型的“新寓言派”特征,體現了作者一貫的寫作風格。2003年由伽利瑪出版社出版,在讀者中産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

上一篇:美麗的夢想

下一篇:半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