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獸

靈獸

世界各地傳說中的動物
靈獸是區别于普通獸類的動物。世人關于靈獸與普通獸類的劃分并沒有明确的界限,一般認為與衆不同,能力特殊,具備靈性的獸類,皆可稱為靈獸。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自己認為的靈獸。例如:青龍、白虎、麒麟、鳳凰。靈獸就是一個信仰。
    中文名:靈獸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含義:能力特殊,具備靈性的獸類 例子:青龍,白虎等 文學作品:《太上洞淵神咒經》等

五大靈獸

青龍

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為青色的龍,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是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

記載:《太上黃箓齋儀》卷四十四稱青龍東鬥星君”為:“角宿天門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雞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東方龍角亢之精,吐雲郁氣,喊雷發聲,飛翔八極,周遊四冥,來立吾左。此外,道教還将其用于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簽》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水銀也,澄之不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征,而比較明确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确定為皇帝的象征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裡,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

白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為白的老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

記載:《太上黃箓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西鬥星君為:“奎宿天将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目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西方自虎上應觜宿,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禽獸,嘯動山林,來立吾右。”同時,道教亦将其用于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經》雲:子若得一萬事畢,淑女之異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緻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

朱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南方的靈獸。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

朱雀,亦稱“朱鳥”,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說是鳳凰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他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轸。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裡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北方的靈獸。方位是北,後,代表冬季。

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蔔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蔔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将答案帶回來,以蔔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蔔即“其蔔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簡稱“麟”,俗稱“四不像”,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複合構思所産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将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關于龍的傳說

四海龍王: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順、北海龍王敖閏。

青臉紅須為東,白發須為西,橘黃發須是南,黑發須者為北。

龍,青臉紅須為東: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東方的靈獸,既為青色的龍。

龍并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民族都有關于龍的神話傳說。但是像中國這樣,以龍為榮、為尊,而且各種事物都多少跟龍有點關系的國家卻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國,帶有龍名的地方數以千計,其中又有以數字為題的,如吉林省的二龍、江西省的三龍、遼甯省的四龍;有些以龍的身體為題,如江西省的龍頭、四川省的龍角、貴州省的龍額、黑龍江省的龍爪;有些以龍群為題,可以組成龍王、龍母、大龍、小龍、金龍、木龍、水龍、土龍等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個,而我們熟識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别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和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

日常生活中也有龍的蹤迹。衣有龍袍、龍冠;食有龍蝦、龍眼、龍須面;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家具有龍椅、龍床。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船。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須草、龍須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天上有龍星,地下有龍脈。古代的類書中和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一千年前編輯的《太平廣記》搜集的龍的神話小說,就有八十一則。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源遠流長。

龍的形象和圖騰

龍又是原始人的圖騰,是一種隻存在于圖騰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虛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龍的形象綜合了各種生物的特征:蛇身、獸腿、鷹爪、馬頭、蛇尾、鹿角、魚鱗。有研究指,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經過戰争和聯合,信奉龍圖騰的民族逐漸成為領導,龍的圖騰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信奉的旗幟。其他民族原來信奉的圖騰的形象逐漸被吸收、被充實到龍的形象中去,因此龍的特征愈來愈多,形象日益複雜和威武。

人們還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我們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龍是英勇善戰的,它什麼強暴也不怕;龍是聰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預見未來;龍的本領高強,它能大能小,變化多端,興雲布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法力無邊;龍是富裕的,龍宮成了寶藏的集中地;龍又是正直的、能為人民着想的,為了解救人間幹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也常把世間的傑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諸葛亮号稱卧龍先生就是大家熟識的例子。

傳說中的龍

古人把龍看成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關于龍的傳說,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于龍的傳說和神話亦不勝枚舉。經典如《易經》,便将龍作了一完整系統的論述,并賦以哲學的含義。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說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

除這之外,曆朝曆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說和神話出現,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人們常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幹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幹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規條,隻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并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當然,傳說裡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随着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作為道教傳統之一的龍王,亦開始出現反派的角色。在中國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龍江,傳說以前便有白龍為禍,後來江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臨産,并誕下了一黑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除掉白龍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将江取名黑龍江。四川省的九寨溝有一卧龍湖,湖底有一奶黃色石梁,傳說是白龍的化身。九寨溝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傳說以前住着一條大黑龍;一條白龍江,住着一條小白龍。傳說黑龍因妒忌九寨溝的風光而将那裡的水吸幹,小白龍知道後,便将白龍江的水噴灑到九寨溝,回複其美景。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惡鬥,黑龍在不敵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九寨溝其中一個湖泊中。黑龍為查白龍的下落而驚動了藏族的萬山之神,最後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惡。萬山之神為表彰白龍而給它一套金黃色的铠甲,這就是卧龍湖的傳說由來。

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诎祠龍池,設壇官緻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緻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别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衆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衆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衆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隐,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征,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鳳凰

鳳凰

鳳凰是美麗的鳥,吉祥的鳥,更是鳥中之王。它象征着欣喜、安甯和高貴,更比喻為皓潔、美滿的愛情。據說“鳳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非清泉不飲。”可見鳳的高潔,非凡俗的鳥可比拟。

朱雀與鳳凰

朱雀與青龍一樣,也是四神之一。它是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亦主宰着天上的南方星宿,屬火,紅為主色。朱雀既像孔雀,又像鴕鳥,秦漢之際,常刻在墓門上作為守衛,在瓦當上作為裝飾有驅災辟邪的功能。而對于朱雀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大部份人的看法是朱雀就是鳳凰的别号;另一說法為朱雀和鳳凰是兩種靈物,而鳳比朱雀更早出現,後來由于鳳和朱雀都以孔雀的造型為藍本演變而成,因此兩者逐漸拉近。故此朱雀和鳳凰兩者是相同的。

鳳凰起源

鳳凰的起源與龍一樣,都是源于圖騰文化,不同的隻是鳳的圖騰文化是東方各氏族部落圖騰的結合。早在中國有文字起便對鳳有所描述。在《史記.殷本記》中記載了開山祖簡狄吞下玄鳥之卵而生契的故事。(契是殷的始祖);在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便有鳳的象形文字。這個文字就具備了鳥的特征,看上去象一隻孔雀,有冠,有羽,還有端麗的長尾。而在神話故事《山海經》中就曾有一段對鳳凰作了如下的記述:“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詩經·卷阿》上就有“鳳凰嗚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萋萋、雍雍、喈喈”的詩句。《史記》中有:“鳳凰來朝,天下明德”、“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記載;而晉代張華着的《禽經》中則記述了“飛則群鳥從,出則王政平,國有道”和“鳥之屬三百六十,鳳之為長”的論說。從以上的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鳳凰是一種色澤鮮豔、能歌善舞、具有“領銜”作用的鳥中之王。它的造型是人民尋找各種禽鳥中最美的特征部份,加上他們的審美觀點、感情和理智,加以綜合和統一,融合成一個象征着和平、安甯、幸福和瑞祥。

鳳的演進及象征

直到唐代,皇帝便正式以龍自居,自稱為龍的化生,即所謂“真龍天子”,而鳳作為“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長”的神靈,這樣鳳凰便成為了皇後和妃子的代表。而龍和鳳亦正正式式成為一對。

直到現在也有一些事和物以龍和鳳作為稱呼,例如一胎中生男又生女的就叫龍鳳胎;新人結婚都可以說為龍鳳配,又或叫龍鳳程祥;而結婚更不能少了龍鳳镯及新娘子的鳳冠。總而言之,龍和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代表着吉祥、高貴和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且龍鳳的結合亦漸漸被用作形容愛情。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讨的老人,隻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讨的老人。隻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顔、精神矍铄,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讨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隻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内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随即狂叫着撲過去。将近門口時,院内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顫抖,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隻見院内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讨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隻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内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其它靈獸

饕餮、白澤、馬腹、蜚、雍和、赤焰獸、重明鳥、畢方、窮奇、貔貅、吼、夔、乘黃、犀渠、狍茑、化蛇、英招、玄蜂梼杌、青牛、呲鐵、山臊、火鼠、商羊、訛獸、鴖、欽原、鈎蛇、遠飛雞、腓腓、諸犍、混沌、應聲蟲、慶忌、鲲鵬等。

日本九神獸

一尾:守鶴。

二尾:貓又。

三尾:矶怃。

四尾:鼠鲛。

五尾:彭侯。

六尾:雷獸。

七尾:貉。

八尾:八岐大蛇。

九尾:九尾妖狐。

上一篇:幼兒手工

下一篇:鄉野痞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