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寺

靈岩寺

山東省濟南市的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岩寺(Lingyan Temple)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地處泰山西北,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靈岩寺始建于東晉,于北魏孝明帝正興元年開始重建,至唐代達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靈岩寺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天下“四大名刹”。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譯經文,唐高宗以來的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參拜。1982年國務院公布靈岩寺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AAAA級景區。
  • 中文名:靈岩寺
  • 外文名:Lingyan Temple
  • 地理位置: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 08:00-17:00
  • 門票價格:52元起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占地面積:50 km²
  • 保護級别: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準單位:國務院
  • 所處時代:唐至清
  • 編    号:21
  • 分類号:6
  • 景區級别:AAAA

曆史沿革

靈岩寺曆史悠久,建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前秦苻堅永興中(357年)“竺僧朗蔔居于此,始建精舍數十區”。

朗公創建的寺院,興盛不到一百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造滅佛之劫,廟宇全部被毀。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年),法定禅師來此,重建寺院于方山之陰曰“神寶”(在小寺村南現僅存遺址),後又建寺于方山之陽曰“靈岩”(在今寺址東北甘露泉旁)。

現存靈岩寺是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慧崇高僧建造的,但經宋、元、明幾代修葺,已非原建(多屬宋代)。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靈岩寺改稱“敕賜景德靈岩禅寺”。宋仁宗景佑年間(1034~1038年)瓊環長老(法号重淨)拓廣,重修五花殿(今已圮)。嘉佑六年(1061年),重修千佛殿時又此擴建。明憲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改稱“敕賜崇善禅寺”,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年)複名靈岩寺,至此靈岩寺的規模已相當可觀。

靈岩寺興于北魏,盛于唐宋,最盛時殿閣40餘處,禅房500多間,僧侶500餘人。唐李吉甫在《十道圖》中将它與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蘇南京栖霞寺同稱“城中四絕”。經曆代修葺增建,寺院布局恢弘,文物古迹豐富,主要建築有千佛殿、大雄寶殿、禦書閣、鐘鼓樓、辟支塔等,還有積翠證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書《靈岩寺頌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書《息庵禅師道行碑》等唐宋以來碑碣,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寺周群山環抱,深奧幽邃。寺内外的漢柏、摩頂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線天、對松橋以及“五步三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都别具情趣。明代學者王世貞有“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而不靈岩,不成遊也”之說。

據寺内現存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十方靈岩禅寺田園記》碑及《靈岩志》載,靈岩寺區,東起棋子嶺,西到雞鳴山,南自明孔山,北至神寶寺遺址。東西長約10公裡,南北寬5公裡,從寺院到山颠,依山布置,有殿宇36處,亭閣18座。由于曆代帝王利用佛教為其統治服務,對該寺的保護和稅收均有敕賜,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納稅糧”。金元明各代均免稅、糧米和徭役,明代明文規定:“寺産籽粒全為供奉香、燭之用,官定贍寺地三十五頃”。靈岩寺因擁有衆多的田産,所以附近的六律莊、第四峪、小寺、野老莊、花岩寺的農家大多是寺院的佃戶。

建國後,1956~1985年,共撥款299.5萬元,10餘次對靈岩寺主要建築物進行全面維修,使其恢複原貌。1982年3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靈岩寺,座落在濟南市長清區東南31.5公裡(直線距離下同)處的靈岩山南坡上。據寺内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十方靈岩禅寺田園記》碑及《靈岩志》載,靈岩寺區,東起棋子嶺,西到雞鳴山,南自明孔山,北至神寶寺遺址。東西長約10公裡,南北寬5公裡,從寺院到山颠,依山布置,有殿宇36處,亭閣18座。由于曆代帝王利用佛教為其統治服務,對該寺的保護和稅收均有敕賜,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納稅糧”。金元明各代均免稅、糧米和徭役,明代明文規定:“寺産籽粒全為供奉香、燭之用,官定贍寺地三十五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曆年對靈岩寺主要建築物進行全面維修,使其恢複原貌。

主要景點

靈岩勝景坊,屹立在寺區的西端,為石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靈岩勝境”4字為愛新覺羅·弘曆皇帝親筆題寫。

金剛殿,也稱一山門。清代,門外左右各一碑,書“千崖萬壑”4個大字,為明嘉靖時(1522~1566年)張欽所書,門後也有2碑書“絕俗持戒”4字,為明隆慶中(1567~1572年)李複初所書。金剛是守護佛法的2位天神,置于山門左右,左為“密執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山門内有3座石橋,中為聚善橋,東為虎溪橋,西為接引橋,初建于宋,重修于明。

天王殿,也稱二山門,建于明朝,單檐硬山頂,房梁為5架梁,兩邊以穿插坊連成一整體,柱頭上有一鬥三升鬥拱,其柱礎為複蓮式,内壁左右嵌有唐、宋、金、元、明、清石碑17通,中立宋皇佑經幢1座,二山門東為鐘樓,西為鼓樓。

大雄寶殿,原為宋代的獻殿,在千佛殿點偏東處。宋崇甯大觀年間(1102~1110年),住持僧仁欽創建,是寺僧誦經的地方。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魯王捐塑佛像于其内後,更名大雄寶殿,面闊5間,進深6間,前為外廊式卷棚頂,後是山頂,建造精巧,勾角鈴珑,上施黑瓦,現存的殿是清朝中葉建造。

千佛殿,位于寺内,是靈岩寺中保持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主體建築物。為唐高僧慧崇所近,宋代擴修,唐宋時為大雄寶殿,千佛殿一名始見于宋慶曆年間(1042~10448年),張公亮《齊州景德靈岩禅寺記》:“千佛殿、般舟殿,辟支塔皆為古刹塔”。現存之殿為明嘉靖年間(1522~1156年)重建,梁間有“時大明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的墨迹為記。千佛殿屹立于踏步11級高約2米的石基之上,殿面闊7間,進深4間,單檐庑殿頂,上蓋灰簡瓦和綠琉璃瓦,前檐8根石柱,雕刻精麗華美,柱周雕深凹入直棂16條,至頂微微收分,檐下多棱石柱,彩繪鬥拱,檐下出“鋪作”鬥拱3跳,使該殿出挑疏朗宏大。該殿雖經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它仍保存着唐宋的風格。

千佛殿正中,置長方形石座,上有3尊大佛,中為毗盧遮那佛,傳為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僧惠在錢塘制造運來,是藤胎髹漆塑造,端坐在蓮花座上。東為藥師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西側為阿彌陀佛,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這兩座佛像均為銅鑄。周壁有數以千計高30厘米銅鑄或木質小佛(明代所置現存不足半數)。千佛殿由此得名。殿東西及後壁台座上有40尊羅漢泥塑,這些羅漢像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宋齊古施舍的,原列于魯班洞(在辟支塔東)上“十王殿”中,殿前有碑記之。清末移于千佛殿。每尊羅漢身高1~1.2米,泥塑羅漢身上的妝銮月朱砂紅、黃丹、雄黃、石綠、大青、天藍、茄批紫等礦物質顔料塗飾,故永不退色。每個羅漢不同膚色、袈裟、袍袖、手帕、衣帶、纓穗以及花邊圖案等,設色非常和諧精當,與身份神态十分協調。服飾的細微處也卓見天巧。每尊羅漢的神情狀貌喜怒哀樂俱形于色,無一雷同,擺脫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

關于羅漢塑造年代,史料記載不詳,隻在《山東通志》上載:“宋靈岩寺施工五百羅漢記,宣和六年”。1982年,濟南市文管會對其維修時,在泥塑腔體及殿壁上,發現有銅币78枚,其中“五铢”1枚,“開元通寶”16枚。餘皆為宋代前三朝的銅币,共18種61枚,另有宋代亞形纏枝銅鏡多面及宋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墨書題記等,根據以上實物資料,羅漢确系宋代塑造,距今已800餘年,是中國泥塑依存的藝術瑰寶之一。“戊戌變法”領導者之一、清末學者梁啟超,1922年7月來此遊覽,親筆寫下的“海内第一名塑”碑碣,立于千佛殿前。

辟支塔,聳立在千佛殿西北百米處,是一座8角9層12檐的樓閣式建築,底圍48米,通高54米,通體呈灰白色,基座石砌,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浮雕(現埋于地下)。塔身為青磚砌築,東西南北四面設門,底部3層為重檐,餘皆單檐。塔檐由華拱兩跳組成,朵數逐層變化,塔層高度與塔徑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挺拔雄偉。塔内地層有塔心柱,1~4層内設有登塔階梯,第5層以上為實砌塔體,台階設于塔身外檐,登塔時須沿檐平座繞行,可登塔頂。塔頂是鐵制塔刹,由複缽、相輪、圓光、仰月、寶珠組成。另有8根鐵鍊分别由9層塔檐的8尊金剛拽引加固。倘若登上9層塔頂,可以盡覽靈岩風光。辟支塔的建築年代說法不一。《泰山道裡記》載:“唐天寶中建,北宋嘉祐年間重修,元明相繼維修之”。現代人于中航、喬蘇在《濟南文物》中說:“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成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靈岩寺魯班洞宋淳化間題記:“石作王萬于淳化五年歲次甲午中秋月重回,塔基作八角……”。靈岩寺嘉祐二年、三年的十方刻石證明,辟支塔創建于宋淳化五年,建成于嘉祐二年,曆時63年建成的說法是可信的。現代古建築學家陳從周考證,辟支塔結構為“北宋通行磚塔”之一種,也證明此塔創建于宋代。

墓塔林,位于千佛殿西南0.5公裡,有唐宋至明清各代靈岩寺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唐代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其餘為元明遺物),志銘碑81通。這些墓塔和志銘,反映着不同曆史時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實。墓塔的形制多樣,造型古樸、雕工精細。一般墓塔均由塔座、塔身、塔刹組成。塔座多呈方形或圓形,雕刻成蓮瓣式金剛、力士頂托,多至數層,有的做成須彌座式。塔身一般較高大,有圓形、長方形、鐘形等,每個上面皆刻師僧之名和年号。塔頂一般呈長方形,雕刻着蓮華瓣的複缽和圓形相輪,上置寶瓶或相輪式寶尖。

在墓塔林曆代墓志銘碑中,有日本和尚邵元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為靈岩寺第39代禅師息庵撰寫的《息庵禅師道行碑記》,此碑高1.63米,寬0.74米,碑額刻篆書《息庵禅師道行碑記》。碑文共25行,滿行49字。首行題“靈岩禅寺第三十九代息庵讓公禅師道行之碑”,第二行題“日本國山陰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門邵元撰并書”。字體為行書,間有草字,潇灑有緻,字裡行間洋溢着作者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慧崇塔,是墓塔林中的典型塔刹,建于唐天寶年間(742~756年),是唐貞觀中(627~649年)高僧慧崇的墓塔,為一重檐單層方石塔,全部石砌。塔底面為45.5平方米,通高5.3米,上雕獅頭、飛天、伎樂、武士等圖案。塔身的南面辟真門,東西兩門雕鑿成半掩式假門,内測身邁出1人做啟門狀,券門上火焰狀半圓浮雕。塔頂為重檐,以石闆疊澀挑出,又逐層内收,以露盤、仰蓮、寶珠組成塔刹。此單層石塔古樸醇厚,頗盛唐風格。

積翠證盟殿,亦稱證明功德龛、方山證盟殿,位于千佛殿北、靈岩山颠南坡半腰,依山鑿壁而成。古有“靈岩削出玉芙蓉,岚光秀色自重重”的詩句。龛中镌刻唐大中八年(854年)進士牟珰撰寫的《修方山證明功德記》題刻,證明龛為唐貞觀年間(627~649年)開鑿,距今1300餘年。龛平面呈橢圓形,殿楣上題“積翠證盟殿”5個大字。殿正中雕有一尊高約5米的釋迦牟尼佛坐像,面部碩圓風韻,體态豐盈自然,身着袈裟,結袈趺坐,掌前伸。龛東西兩壁各有菩薩1尊(原有4尊,2尊已佚),雕刻手法與釋迦牟尼相同,皆為唐代造像。龛内有唐宋題記多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又在龛外增修方形石室,疊澀出檐一坡水頂,牆垩朱紅色,故亦稱紅門。

禦書閣,位于千佛殿東北面,是唐代住持僧慧崇和尚專為存放皇帝賜書建造的。現存建築為明代遺物。原藏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炅、仁宗趙祯等禦書。金貞祐年間(1213~1217年),曾遭兵燹。珍藏禦書盡毀,唯閣幸存。閣額為宋釋仁欽篆書。閣前有宋人蔡卞所書圓通經碑,書體優美豪放,成為靈岩名筆。禦書閣門楣的牆壁縫隙間長出一棵青檀,古枝縱橫,盤根錯節,狀若雲朵,稱“雲檀”或“銀檀”,亦稱“千歲檀”,視為一大奇勝。

五花殿,位于大雄寶殿北鄰,為宋嘉祐中(1056~1063年)僧瓊環創建,明正統中(1436~1449年)僧志昂重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僧性端重修。據載,五花殿亦曰五花閣,閣架兩層,上層祀“毗盧”、“藥師”、“彌陀”3佛;下層祀“圓通菩薩”,龜首四出,回廊壯麗。可惜清末毀于大火,現僅存門前八棱石柱及複蓮柱礎。石柱上刻龍、兒童、牡丹花、寶相花、卷草等圖案花紋,刻工精細。

其它景觀

泉石

卓錫泉,位于漢柏東北,蒼苔之崖,世傳為佛圖澄錫杖卓出者,又名錫杖泉。崖上鑲乾隆題“卓錫泉”大字額碑及詩刻碑2通。

雙鶴泉,在卓錫泉東,《齊乘》稱“立鶴泉”,又名:“白鶴泉”,今已塞涸。金皇統七年(1147年)陳壽恺撰《靈岩祖師觀音托相聖迹序》稱:“昔法定建寺,患其無水,雙鶴飛鳴,其下涓涓,果得2泉(指卓錫、雙鶴泉)。”

滴水崖,又名雨花岩,在通靈橋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曆皇帝遊覽至此,揮筆寫下“雨花岩”3個大字,雨花岩石碑矗立在滴水崖旁。

可公床,白雲洞證明殿可公床,俗稱大石棚,有“名山石寶”的美譽,位于禦書閣東北峭壁上。可公,明代靈岩寺僧,自号“僧可”,皇帝賜号“達觀大師”。因他常在此石上坐禅,死後其弟子稱此石為“可公床”。石床之上,有石刻《朗公傳》。白雲洞門高2米,主洞進深7米,洞壁上鑲嵌着清乾隆皇帝欽書禦碑文5篇。洞門上亦是懸崖。證明殿在方山之巅,開鑿于唐初,又名“方山積翠證明殿”,亦稱“證明功德龛”,俗稱“紅門”。龛内北壁上有雕塑釋迦牟尼像,高約5米,面容生動壯碩,體态豐滿自然,身着袈裟,左右各塑菩薩1尊。龛上絕壁如削,狀若斬雲,山下塔影殿廊,交映生輝,景色壯觀。

碑刻

靈岩寺頌碑,在靈岩寺魯班洞中。是唐代大書法家李邕于天寶元年(742年)撰文并書寫的。字體為行書共21行,滿行41字。碑最早見于宋趙明誠《金石錄》。清乾隆間,阮元撰《山左金石志》時,此碑已不詳所在。鹹豐六年(1856年)書法家何紹基來濟南訪得此碑,已斷為二石,文字也有不少殘缺。

十方靈岩禅寺田園記碑,在靈岩寺天王殿内,正面刻“十方靈岩禅寺田園記”由鄉攻士周馳撰寫碑文。碑陰為明昌五年上奏斷定田園記碑陰界至圖(簡稱界至圖),圖高2.5米,寬0.97米。該圖碑被收入《中華古地圖珍品選集》,是古地圖中的珍品。

大靈岩寺碑,原嵌于廣場戲樓前,今位于靈岩寺山門西南處,成為迎接遊客的标志。“大靈岩寺”4字為元至正三年(1343年)山東廉訪副使文書讷書寫。

橋梁

通靈橋,俗稱大石橋,曾名崇興橋、崇福橋,在靈岩勝景坊之東。為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靈岩寺住持僧仁欽修,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橋西有宋碑(即“大觀碑”),碑文是北宋末知名學者、畫家郭思撰,思子郭升卿書石,行書,碑陰飛白大書“靈岩道場”4字,為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兵部郎中王臨所書,立碑時補刻。

明空橋,也叫小石橋,在通靈橋東,明代重修,清乾隆間修葺,橋頭古柏蓊郁,遠望如搭的松門,故有“對松橋”之稱,是僧侶迎客的地方。

新石橋,為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釋圓桂建造。橋欄望柱上雕刻有形象逼真的石獅,橋頭北面崖壁上嵌“十裡松”大字石刻,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戶部主事劉亮彩所書。橋下為飲馬溝,據傳宋真宗遊靈岩時,曾在此飲馬而得名。

文物保護

自明代以來,靈岩寺就有“靈岩寺為泰山背幽絕處,遊泰山不遊靈岩不成其遊”之說。建國後,1956年-1985年省、市、縣各級政府共拔款300萬元,10餘次對靈岩寺主要建築進行修繕。1982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1980年代以來,靈岩寺年均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1993年接待遊客約35萬人次。作為泰山的組成部分,靈岩寺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名錄》。

曆史文化

靈岩寺得名于靈岩山,靈岩山又名方山,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稱玉符山。系東嶽泰山12支脈之一,在泰山主峰西北麓20公裡處,海拔683.7米。《長清縣志·靈岩志略》載:玉符山“苻秦時改名昆侖山金輿谷,蓋重其人而神其地也”。靈岩名字的由來和朗公和尚的故事有關。《神僧傳》雲:“朗公和尚說法泰山北岩下,聽者千人,石為之點頭,衆以告,公曰:‘此山靈也’,遂名靈岩。”靈岩寺因山而得名。

旅遊信息

自駕公交京福高速萬德出口下沿104國道北行約200米,靈岩廣場處沿景區指示牌東行約9公裡。靈岩寺,下高速後約10分鐘車程。

1、長清區旅遊巴士直達靈岩寺(購全價門票可享受免費乘車)

2、濟南好運巴士796路“靈岩寺”站下車即是。

3、濟南市旅遊發送中心濟南長途汽車總站

4、濟南市旅遊汽車站濟南市英雄山路71号

5、濟南市長途客運中心堤口路75号

地理環境

靈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靈岩山腳下。靈岩山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靈岩山原名方山,因山頂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玺,亦稱玉符山。山之陽,是滿月蔥茏的靈岩峪,曲折起伏的山巒向東西兩側延伸,靈岩寺就坐落在這翠谷之中。

靈岩寺周圍的山嶺,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下層叫結晶基底,是距今24一26億年的太古代晚期侵入形成的中粗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上部稱沉積蓋層,為距今6億年的古生代寒武紀沉積形成的灰岩和頁岩,不整合覆于結晶基底之上,成為山嶺的主體。

靈岩山一帶的地質構造,除了斷裂構造,還發育有重力滑動構造及其形成的各種褶皺構造,新構造運動也十分普遍而強烈,呈間歇性上升的趨勢。地層岩性、地質構造條件及各種地質作用,構成了靈岩山脈秀、奇、幽、奧四大特點。

靈岩寺,自然景色壯美,這裡石秀、岩峭、洞幽、泉甘、樹奇。有方山、獅山、香山、朗公山、明孔山、珠山、靈山、象山、雞鳴山、黃岘山;有巢鶴岩、朗公岩、拂日岩、仙人岩、雨花岩、快活岩;有麻衣洞、白雲洞、觀音洞、黑雲洞、涵雲洞、朝元洞、老虎洞;有甘露泉、卓錫泉、白鶴泉、袈裟泉、石龜泉、上方泉、華嚴泉、朗公泉、神寶泉、觀彩泉、黃龍泉、卧象泉、擅抱泉;有漢柏、唐槐、宋銀杏、摩頂松、鴛鴦檀、龍鳳檀等古樹名木。

靈岩寺,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動植物豐富。據統計:鳥類共80種,隸屬14個目,37科;獸類共5個目,9個科,15種;爬行類共4個目,5個科,9種;兩栖類1個目,2個科,4種;昆蟲共8個目,62個科,194種。共有管維束植物506種,隸屬95科313屬。其中野生植物317種,栽培植物189種。靈岩主景區共有林地面積一萬餘畝,分為針葉林、竹林、經濟林三大類。針葉林,主要以側柏構成的森林群;

竹林,主要為淡竹;經濟林,包括蘋果、山楂、杏、核桃、柿子、棗、銀杏、香椿等樹種。靈岩景區中藥材資源豐富,共有42科,98種,常見的有枸杞、何首烏等。你若春天到這裡來,還可品嘗到衆多的山間野菜。據調查,可食用野菜有15科,35種,常見的有藜、蓬子菜、馬齒苋、荠菜、藿香、薄荷、茵陳蒿、山菊花等。

上一篇:天目湖山水園

下一篇:毛公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