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

原OMA首席設計師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1944年出生于荷蘭鹿特丹,荷蘭建築師。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1968至1972年間,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築協會學院(AASchoolofArchitecture)學習建築,之後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11972年,Harkness研究獎學金使他得以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1972至1979年間,他曾在當時建築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務所以及PeterEiserman的紐約城市規劃/建築研究室工作過,同時也在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執教。1975年,庫哈斯與其合作者共同創建了OMA事務所,試圖通過理論及實踐,探讨當今文化環境下現代建築發展的新思路。[1]
    中文名:雷姆·庫哈斯 外文名:Rem Koolhaas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美國康奈爾大學 職業:建築師 代表作品:法國圖書館、拉維萊特公園、波爾多住宅,荷蘭駐德國大使館、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等 主要成就: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 英文名:RemKoolhaas 籍貫:印度尼西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4年11月17日

生平簡介

雷姆·庫哈斯,1944年11月17日出生。幼年在印度尼西亞度過,後移居阿姆斯特丹。

19歲開始,他為荷蘭的《海牙郵報》主持名為“人、動物和東西”的閑話專欄,并為該雜志的文化專欄撰稿。業馀時間他會在和一群朋友組成的電影小組中從事電影劇本創作。

發生在1968年的學生運動——“68風暴”使雷姆·庫哈斯從記者和劇作家轉變為一個建築師。這一轉向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從記者庫哈斯到建築師庫哈斯。雖然他的記者身份在“68風暴”之後便已告終結,但其記者的血液卻依然流淌。建築成為他發掘和制造事件的方式,而他将記者對事件的本能關注帶入了建築。

1968至1972年他就讀于倫敦一所頗具前衛意識的建築學院AASchoolofArchitecture。從那時起,他對當代文化環境下的建築現象就開始表現出與衆不同的興趣。

1972年,harkness研究獎學金使他得以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

1972至1979年間,他曾在當時建築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務所以及Petere的紐約城市規劃、建築研究室工作過,同時也在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執教,期間他分析都會文化在建築上的沖擊,進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頓都市沿革之着作《狂谵紐約》(DeliriousNewYork)。

1975年于倫敦,與Zenghelis夫婦(EliaandZoe)和MadelonVriesendorp共同成立了大都會建築辦公室(OfficeforMetropolitanArchitecture簡稱OMA,其宗旨不但在定義理論上建築與當代文化背景的新型态關系,并實際加以執行。

1978年起,OMA陸續接獲多件位于荷蘭的案子,如位于海牙的議會增建案,使他逐漸将OMA的主要業務集中于鹿特丹,在同時,庫哈斯創辦了Grosztstadt基金會,此基金會為一獨立的部門,其目的在辦理有關于OMA之文化相關活動,如展覽會、出版刊物等。在1996年出版的《S,M,L,XL》收錄了有關于OMA至今的作品。

庫哈斯參與的項目包括法國裡爾市總體規劃、美國洛杉矶環球影城總部規劃、中央電視台新大樓的設計等。其設計作品曾獲得多種獎項,其中包括全球建築界的最高獎——普利茲克獎。雷姆·庫哈斯的許多研究,包括建築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說他是當今最富有浪漫及烏托邦色彩的建築師,是建築師中的藝術家。他之所以引起許多青年學生或建築師莫名的崇拜,無疑與他旗幟鮮明地維護現代主義精神、具有無限創造激情有很大的關系。目前他是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首席設計師、哈佛大學教授。

現代化

問未來要空間

庫哈斯對網絡生活的理解:“……在數十年,也許近百年來,我們建築學遭遇了到了極其強大的競争……我們在真實世界難以想象的社區正在虛拟空間中蓬勃發展。我們試圖在大地上維持的區域和界限正在以無從察覺的方式合并、轉型、進入一個更直接、更迷人和更靈活的領域--電子領域。”

從現今的建築學潮流上看,在建築界普遍對現代建築進行了反思,全球的思想界普遍對現代性問題進行了反思以後,漸漸的溫和化了。庫哈斯是身處在這個潮流之外,他的方法是讓現代化更加現代化。面對資本聚集成的摩天樓,文脈是多麼的無力;面對新事物的時髦和方便,人性本身也在不斷變化。正如高爾基的一句名言: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庫哈斯沒有回頭尋找古典的寄托,沒有從人性中尋找建築的最終歸宿;他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對時代前端的籌劃之中----至少他是這樣認為。他的建築在形式上依然沒有違背現代建築的造型原則,但在功能上卻策劃着一場又一場的颠複----這正是庫氏自我對建築新潮形式的解釋。

建築創作理論

庫哈斯不愛談創作理論,尤其不愛談形式。在他看來,它的形式完全源于他的邏輯--盡管别人不這樣看。

總結他的創作理論對我們理解他是有益的,可以讓我們明白形式的生成。經過我們總結,可以說有以下幾點:

1 對建築概念的反思。據庫哈斯的解釋,其建築創作都遵循着從新的抽象概念到形式創作的方式。這或許是庫哈斯城市研究的衍生品。

a 人的活動方式--------來自社會的影響;

b 建築創作方式的變革。

相關内容将在本文三部分論述。

2 新奇的荷蘭式的形式。這一點給予他的驚人的創造力有關,又與他受過的造型訓練、感受的文化傳統有關。毋庸多論。

3 建築手法上,庫哈斯早期受荷蘭風格派的影響,對穿插的牆面很感興趣。而後又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愛用體塊的組合,并積極利用建築的必然元素(常為樓梯),創造出有時髦的感染力的空間(圖六)。在室内喜用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對牆面進行裝飾(圖五)。在大體塊的處理上,常用玻璃幕牆(圖四),并且在豎直方向上,牆面常為傾斜一定角度或折線狀的(圖四)。

4 反文脈----可以看見,庫哈斯完全沉浸在現代化的海洋中,根本沒有對昨日的絲毫流戀。他的理論是前進、再前進,對新事物始終保持着不熄的熱情、不衰的興趣;他想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端。這也是正是他建築創作的基礎之一。

空間的矛盾性

庫的理論之所以令人費解,有人稱之為理論與建築設計時間的“巨大斷層”,還由于庫哈斯的理論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包括:

a理論的側重點與普遍性之間的矛盾-----缺乏普遍性的矛盾;

b理論與建築作品之間缺乏邏輯可重複性的矛盾----缺乏必然性的矛盾。

這些矛盾是建築學在整體統一和個人創作之間,創作思維向前的跳躍進程中的必然矛盾,誰也無法消解和避免。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任何理論家都不可能蓋世英雄般的用自己的理論去統一建築界。同時,任何一種理論也無法替代建築師實踐中的創造火花與直覺,像數學一樣充滿着可重複的嚴謹邏輯推理。在集理論家與建築師于一身的庫哈斯身上,這些表現得尤為明顯。可以說,正是在庫哈斯身上又一次将他們清晰的暴露了出來。

人物成就

建築作品

康索現代藝術中心(1988年)

荷蘭舞蹈劇院(1988年)

波爾多住宅(1994年)

荷蘭駐德國大使館(1997年)

現代藝術博物館擴建(1997年)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1999年)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2002年)

Prada專賣店室内設計(紐約2003年,洛杉矶2004年)

葡萄牙波多音樂廳(2005年)

台北藝術中心(2008年)

書籍作品

此外他的着作《錯亂的紐約》,被認為是研究紐約文化和建築的經典着作;其城市論着《小、中、大、特大》(《SMLXL》)被建築系學生稱為建築聖經。

經典作品分析

波爾多住宅

庫哈斯在這個設計中面對的是一個劫後馀生、依靠輪椅的業主和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基地小山。他設計了三個相互疊加的房子最底下一層為穴狀,用于家庭中最為私密的生活。最上層的房子被分為一個夫婦用的房子和一個子女用的房子。最重要的房子被夾在兩層之間,是一個玻璃的架空層,被用作起居室。一個長3.5米、寬3米的電梯在3層房子之間穿梭;電梯的移動或懸空,空間發生着變化。緊鄰電梯,有一片貫穿建築的整牆----成為男主人的真正個人天地。

這座建築充分運用了升降機的特點。升降機的地闆被用作是可以變化的樓闆。随着升降機的上下,升降機的樓闆在地下層----架空的一層----相對封閉的二層之間遊動,形成了魔幻神奇的效果。雖然乍一看室内仍然是現代建築簡潔的裝飾手法,但底層的混凝土弧形通道、一層透空和二層封閉之間的對比、二層小而多的圓形窗洞、牆上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和古典風格的座椅----種種手法,都加強了這種魔幻效果。

這座建築反映了超現實主義對庫哈斯的影響,也反映了庫哈斯在探索用建築反映下意識的嘗試。

西雅圖圖書館

西雅圖圖書館的形式一度曾十分流行。該作品的創作來源于庫哈斯對圖書館及其一系列相關概念的反思。

庫哈斯認為,建造這樣一座圖書館有着特定的時空條件:

(1)網絡使得傳統的以收藏圖書為主的圖書館模式發生了變化,交流無限制,那麼圖書館的所有空間也應有交流的特質;

(2)靈活布置的要求使得圖書館必須打破傳統的單一大空間;

(3)圖書挂肩負的社會責任使得建築上反映為多功能、多内涵的社會中心;

(4)兼顧到各種信息獲取方式的平等,那麼就要化解書本的影響;

(5)基地的有限性決定了圖書館的各層次豎直布置。

最終,庫哈斯确定了“5個平台模式”,各自服務于自己專門的組群。這五個平台分别是:辦公、書籍及相關資料、交互交流區、商業區、公園地帶。這五個平台從上倒下一次排布,最終形成一個綜合體。平台之間的空間就像交易區,“不同的平台交互界面被組織起來,這些空間或用于工作,或用于交流,或用于閱讀”,有一種特别的空間交融的感覺。建築形體随着平台面積和位置的變化形成新奇的多角結構,有新現代主義的某些特征。室内交互交流區中有一個賴特古根海姆博物館一樣的大樓梯,這種樓梯形成的破碎空間也是庫哈斯常用的手法之一。

中央電視台

中央電視台新樓方案競賽,以庫哈斯的新穎方案脫穎而出而告終。方案的獨特形式使人驚呼:“不懂建築了!”這的确是一幢可以改變人思想的建築-----它突破了我們對建築的理解。或許有人說,在多震區建造這樣的一個形體,是多麼的不經濟啊----但央視50億的預算已放在那兒了。也許有人說,這種形式每個學過構成的人都做得出來啊----但曆史似乎總是證明,機遇總垂青于有見地的先行者。

這裡,不拟對該建築作深入的評論,隻以此為例,分析庫哈斯的創作個案。與以往從功能上進行反思不同,庫哈斯在央視方案中從形式邏輯的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庫哈斯認為,在摩天樓的創作中,“大多數隻是按照預先的方式進行布置,在其中進行的隻是慣常的活動。”他洞察到,摩天樓創作中“裙樓----中部韻律布置----頂部”這種模式已成為定式,應該有新的創作邏輯與思路。同時,在對摩天樓高度的認識上,他認為不必“參與對終極高度的無謂競争”,而應建造“具有象征意味的建築群”。

基于對建築形式和建築高度兩方面的認識,庫哈斯創造了一個環狀的形式----一個在豎直方向呈6度斜角的方狀環形.這種造型既從形式上化解了傳統的三段式模式,還設計出一種新的上下貫穿一氣的形體。從動畫上來看,建築在豎直方向上确有一種進深感,這種進深感大大區别于以往摩天樓“高聳入雲”的形象。舊建築的搭建形式來看,比之德方斯拱門和原廣司的東京大樓,這幢建築更具水平方向的立體感;比起艾森曼的環形大廈,則更顯出純淨感和現代感。

這幢樓也延續着庫哈斯的某些一貫手法:傾斜的玻璃幕牆、現代建築的體塊感及不大的高寬比例。相應的,它對環形形式與“促進團結、加強協作”之間關系的說明,則明顯的缺少建築上的說服力。同時,它出現在北京這樣一個古都中,和以往的建築形象有着極大的不調和性。多少使我們對北京未來的城市形象多了一層疑惑----我們的北京是否會變得如庫哈斯所說的“拼接城市”呢?如果這樣,這座建築也許将會成為拼接層次中最為新奇的一個片斷。應該說,這幢建築不僅是庫哈斯的一項建築實踐,更是其城市理論在北京的實驗。

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

為了繁榮社區文化建設,向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當代視覺文化資訊,以及建立終身教育服務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廣東美術館與時代地産集團合作,于2003年建成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該館作為廣州首個社區美術館,建館至今舉辦了一系列具有當代性的藝術文化活動。

出于文化發展戰略的考慮,新的館舍邀請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雷姆·庫哈斯主持設計。他以富于挑戰性的獨特思路,為時代美術館帶來突破性的空間理念。新館在2008年9月投入使用,并正式啟用廣東美術館時代美術館的稱謂。在原有運營基礎上,該館以建成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水準的當代美術館為目标,積極參與并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開展與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通過展覽、學術研究、收藏美術作品、開展公衆教育等多種形式,不遺馀力地推進國内與國外藝術家、藝術機構、藝術活動的良性互動,以期在全球化語境中謀求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最大可能性。廣東美術館時代美術館将以其現代性視野、國際化平台、規範化運營成為中國社區美術館中一顆别樣璀璨的明星,在中國當代美術群星燦爛的天空中引人注目。

主要作品

着作

《癫狂的紐約——一部曼哈頓的回溯性的宣言》(1978年),此書為庫哈斯運用社會學研究建築問題的開端;

《小、中、大、超大(S,M,L,XL)》(1995年),此書為庫哈斯及同事運用現象學的種種知識思考建築概念的紀錄;

《大躍進(GreatLeapForward)》(2002年),此書為庫哈斯在成為哈佛建築和都市研究院的教授後研究建築和都市狀況的研究成果,他以“城市項目”為單位,包括對中國珠江三角洲五座城市的研究;

《哈佛購物指南(TheHarvardDesignSchoolGuidetoShopping)》(2002年),此書研究了購物和零售消費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

建築

法國圖書館(1981年)

拉維萊特公園(1982年)

波爾多住宅(1994年)

荷蘭駐德國大使館(1997年)

紐約現代美術館加建(1997年)

西雅圖圖書館(1999年)

中央電視台新樓(2002年)

廣州歌劇院(2002年)等。

人物榮譽

庫哈斯于2000年獲得第22屆普利茲克獎。

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組委會頒出了2010年的第一個金獅獎———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上一篇:高洪波

下一篇:韓素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