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漢語漢字
集(拼音:jí)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集的古字形像鳥上枝頭,有的像三隻鳥聚集在樹上,本義指樹上聚集了許多鳥,引申泛指會聚、彙合。也指人群集中的集市、集鎮。
  • 中文名:集
  • 拼音:jí
  • 部首:隹
  • 五筆:WYSU
  • 倉颉:OGD
  • 鄭碼:NIF
  • 筆順:324111211234
  • 字級:一級(2694)
  • 平水韻:入聲十四緝
  • 筆畫:12
  • 四角号碼:20904
  • 注 音:ㄐㄧˊ
  • 統一碼:CJK統一漢字-96C6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 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雧、?

文字溯源

會意字。早期的“集”字有多種寫法,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都是鳥在樹上的象形。簡體字形作一隻鳥(“隹”)在樹(“木”)上。古代隹、鳥難分,原本一字,後來才分化成兩個字。繁體字形作三隻鳥在樹上(三隹為雥,已演化為兼表音的聲旁,雥與集聲韻并同)。繁體字形經戰國、《說文解字》小篆的發展,結構一脈相承,楷書最後作雧。簡體字形經西周到戰國時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會意結構,從一隹在木上,最後被《說文》所采納,楷書作集;另一個是形聲結構,字形在“集”字的基礎上增加了聲旁“亼(jí)”,“亼”或省作“人”。此結構沒被《說文》采納。現代以集為正體。本義是鳥成群聚集在樹上。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動詞

〈文言〉群鳥栖止在樹上。

《詩經·唐風·鸨羽》:“肅肅鸨羽,集于苞栩。”

〈文言〉 栖息。

《國語·晉語二》:“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胡人遙集于上楹,俨雅跽而相對。”

聚合;會合。

《詩經·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維霰。”

枚乘《七發》:“逐狡獸,集輕禽。”

〈文言〉至。

《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閑靜。”

《國語·晉語一》:“大家鄰國,将師保之,多而驟立,不其集亡。”

〈文言〉積聚滞留。

《淮南子·本經訓》:“﹝精﹞集于心,則其慮通。”高誘注:“集,止也。”

〈文言〉定期聚會交易。

杜甫《述古》詩之一:“市人日中集,于利競錐刀。”

〈文言〉遭遇;遭受。

《詩經·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文言〉取。

《百喻經·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醫言當須倒灌乃可瘥耳。便集灌具,欲以灌之。”

〈文言〉成就;完成。

《詩經·小雅·小旻》:“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文言〉雜;摻雜。

皎然《靈澈上人何山寺七賢石詩》:“集質患追琢,表頑用磷缁。”

〈文言〉使安定;使和睦。

歐陽修《賈誼不至公卿論》:“天下初定,人心未集。”

《晉書·劉宣載記》:“今見其進止風儀,真所謂如珪如璋,觀其性質,足能撫集本部。”

名詞

〈文言〉宴集;宴會。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指定期聚會交易的場所。

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随筆·集虛》:“鄉城聚衆貿易之處,北人曰‘集’,從其聚而言之也;,從其聚而言之也;南人曰‘虛’,指其散而言之也。”

《老殘遊記》第七回:“那山裡關帝廟有兩處,集東一個,集西一個。”

彙集單篇作品編成的書冊。

《隋書·經籍志四》:“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衆家之集,日以滋廣……合而編之。”

某些篇幅較長的書籍或影視片分成的相對獨立的部分。

中國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的第四部類名,主要指詩、詞、文、賦等文學作品。

《新唐書·藝文志一》:“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

數學上“集合”的簡稱,指具有某種屬性的事物的全體。

(jí)姓氏用字。

形容詞

〈文言〉齊;一緻。

《漢書·晁錯傳》:“起居不精,動情不集。”

〈文言〉衆多。

馬融《長笛賦》:“夫固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

周宗建《議恢複河東疏》:“前此失一城一堡,尚不騰憤憤,三路之舉,有十八萬之集。”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上】【雥部】秦入切(jí)

雧,群鳥在木上也。從雥從木。

集,雧或省。

說文解字注

群鳥在木上也。

注:引伸為凡聚之偁。漢人多假襍為集。

從雥木。

注:秦人切。七部。

集,雧或省。

注:今字作此。

廣韻

秦入切,入緝從 ‖集聲緝3部(jí)

集,聚也。會也。就也。成也。安也。同也。衆也。本作雧。《字林》雲:“群鳥駐木上。”亦州名,漢宕渠縣,梁為東巴州,恭帝為集州,以有集水名之。又姓,《風俗通》雲:“漢有外黃令集一。”秦入切。九。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 集·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4

古文:雦

《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并音箿。《說文》:本作雧。群鳥在木上也。《詩·周南》:集于灌木。

又《廣韻》:就也,成也。《書·武成》:大統未集。傳:大業未就。《詩·小雅》:我行旣集。箋:集,猶成也。

又《韻會》: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注:集,雜也。

又《廣韻》:衆也。

又《廣韻》:安也。《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又《玉篇》:合也。《廣韻》:聚也,會也,同也。《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注:師古曰:集,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注: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又《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注: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又州名。《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為集州。

又《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又《韻補》葉疾救切,音就。《詩·小雅》: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又葉昨合切,音雜。《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入聲

二十六緝

侵A

開口呼

全濁

秦入切

dzʰjep

集韻

入聲

二十六緝

開口呼

全濁

籍入切

dziep

韻略

入聲

籍入切

增韻

入聲

秦入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平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ts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齊微

精妻切

洪武正韻

入聲

八緝

全濁

秦入切

dz‘iəp

分韻撮要

陽入

第十七金錦禁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