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湖

雁湖

雁蕩山湖泊
雁蕩山雁湖崗頂位于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境内。屬于北雁湖景區,海拔896米。昔時此湖“方可十裡,水常不涸”,湖中蘆荻叢蔽,秋雁歸時,多栖宿于此,故名雁湖。[1]
  • 中文名:雁湖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境内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57平方公裡
  • 著名景點:梅雨瀑羅帶潭西石梁洞西大瀑梯雲谷展開
  • 中文名稱:雁湖景區
  • 建造者:李壁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 地址:四川省丹棱縣
  • 别稱:金鴨塘

雁湖景區

雁湖景區主要景點:玉兔峰、梅雨瀑、羅帶瀑、含珠峰、雁湖、西大瀑、梯雲谷。

梅雨瀑

在石柱門左側,岩削立100馀米,環而成壑,壑口兩崖如門,瀑從壑中北崖懸下注,沖擊在半崖橫突出來的崖石上,如飛珠碎玉般橫空飄灑,因風作态,煙雨蒙蒙,狀若梅雨,故名。清人梁祉有詩一首:“岩上飛泉高百尺,岩前碎玉擊寒石。青蘿濕處少人來,滿地莓苔鹿豕迹。”瀑下有潭,叫梅雨潭。潭淺而廣,潭中有巨石橫卧。

羅帶潭

位于石柱門底右側。從梅雨潭向北沿山路走5分鐘,有一叉路,右手面一路可上雁湖,左手面一路去羅帶瀑。羅帶瀑瀑高約30米,瀑布因時而異形,水量小時,分左小右大兩條;水量大時,合成一條。細雨觀沿崖壁下瀉的瀑布,正如從織機中出來的潔白的绫羅衣帶。瀑前側岩上有朱境審所書“羅帶瀑”三個大字和題記石刻。由于此瀑生于有巨石檔路的深谷,難以為人所知,直到民國24年(1935),才為潘耀庭等人發現。

雁湖

在海拔1040多米的高山崗行,一名雁蕩,徐霞客稱之為“鴻雁之家”。古時”。徐霞客在遊記中說:“雁湖頂上總計之,不止六窪矣,窪中積水成芙,青青彌望。”清人方尚惠詠雁湖詩雲:“一望連天海,湖寒長似秋。空山歸宿雁,亂獲映蒼洲。”時變景遷,雁湖早已淤積幹涸,雁湖岡上僅殘留數處淺水塘。清人程浩在《雁湖》詩中已有“人間此景應無二,欲請山靈覓水源”的浩歎。民國初期,潘耀庭等人曾于雁湖種茶2萬株。1956年,在湖上建立了茶場,廣種雲霧茶。湖上土壤肥沃,又終年雲霧缭繞,所産茶葉,為雁茗上品。昔日的“鴻雁之家”,如今又成了“雁茗之鄉”。為了恢複昔日雁湖面貌,1986年将北湖開挖複原,面積達10馀畝。雁湖不再,但“雁湖日出”和“雁湖雲海”依舊。在明朗的黎明,登雁頂石遙望,旭日從水天一色,茫無邊際的東海冉冉升起,海面泛金流赤,絢麗多彩,蔚為奇觀;環顧四周,雲海蒼茫。清代僧人卧雲要說:“登雁湖絕頂,以概大觀,為遊程第一課。”此外,還有雁湖沉鐘一說,據《東瓯遺事》中所載:“雁湖上,舊有比丘塔院,鐘聲聞百裡,一夕方鳴鐘,忽隐于湖。”元代李五峰說過:“去其時五百馀歲。”按時間推算,沉鐘的時間是在唐朝。

西石梁洞

在含珠峰西邊1公裡處。從山麓沿石磴而上,可見一洞向南高懸,洞前有一塊紫白相間,紋理如芭蕉的大石梁斜倚洞天。洞内有左右洞,軒豁透爽。右洞寬約20米,高約30米,深約10米,内有清代建築的木結構樓房五間。左洞上小下大,呈圓錐形,原有飛泉從頂飄灑,地面凹凸不平,有傾斜的岩壁檔路,可以觀賞,但難以進入。古時,洞的周圍多長芭蕉,因而又稱芭蕉洞或蕉林洞。清人林文朗的《芭蕉洞》一詩的開首四句寫道:“芭蕉四繞綠叢叢,洞口仙源滴漏通。作色似珠還似玉,選聲宜雨又宜風。”站在洞口,向右斜對面看去,有豬頭岩和童子拜觀音等景緻。

西大瀑

在西石梁洞右側。登上洞口,即“聞瀑聲如雷”。瀑布貼着峭壁從高約160米的高崖上飛湍直瀉,在半腰處觸石飛濺,小珠狀若萬斛珠矶閃铄,水聲嘩嘩。有時,瀑水“猶如累大石連墜潭中”,大聲镗鞈。瀑布直墜的那一個圓形的深潭,叫上潭,又名大瀑潭。當瀑布直沖潭面時,除了發出震耳欲聾的大聲外,還可見浪花翻滾如沸騰。上潭水滿,流向西南面,再折回南面,流入下潭。下潭大而淺,水清見底,遊魚可數。徐霞客在遊記中雲:“其高亞龍湫,較似壯勝,故非岩山第二流也”。

梯雲谷

位于長微村西面半公裡的山中,是雁蕩20勝景之一。谷口巨石壘壘,南北兩側嶂壁夾峙,高聳入雲。南側嶂壁下部有巨石相依,中留一洞。遊人隻能從1米多寬的洞中進入谷内。谷深約300米,鋪有一條100多級的石磴,看上去象一張雲梯。再曲折前行,漸入漸寬,三面嶂壁環合,幽深寂靜。谷底左側嶂頂有個缺口,瀑水懸瀉,因谷得名為梯雲瀑。瀑下潭廣二、三畝,倒景如畫。潭水清澈透碧,沁人有脾。在谷口的東南方,一峰拔地而起,高約100米,體園色白,似古代宮殿前的華表,因名石表峰。在此峰對面的絕壁間有“黃梨洲先生雙瀑講學院故址由此進”的石刻路标。據說,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黃宗羲曾在這裡講學。

丹棱縣雁湖

在丹棱縣城北面丹(棱)蒲(江)公路左邊,距丹棱縣城約2公裡,位于唐河鄉紅石村。也稱“金鴨塘”。

史料記載,雁湖為南宋李壁所建,湖面40畝,湖寬水深,常有大雁、野鴨聚集,因而得名。李壁退隐于湖岸北園時,在湖周廣種梅花。時值隆冬,冰雪紅梅,相映成趣。每當入夜,蘆笛聲聲,醉漁唱晚,漁火點點,星星墜湖,十分可觀。清代道光年間,丹棱知縣毛震壽小住雁湖,看到如此美景,欣然賦詩《雁湖漁火》:雲開雁落雨初停,篝火參差渡遠汀。兩岸蘆花漁父笛,聲聲吹落半湖星。從此,“雁湖漁火”成為丹棱舊八景之一。

随着時代變遷,現在的雁湖面積大為縮小,成為蓄水養魚灌溉農田的“金鴨塘”。近年丹棱縣林業部門規劃在湖周培植萬畝人工林區,已栽種幾千畝。據說丹棱縣政府還規範依托雁湖和萬畝人工林區重建北宋大雅堂。

上一篇:廣西桂平西山

下一篇:梅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