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枋

陽枋

南宋文學家
陽枋(1187年-1267年)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号字溪。[1]早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遊,學者稱大陽先生。公元一二三四年(理宗端平元年)冠鄉選。公元1241年(淳祐元年),以蜀難免入對,賜同進士出身。淳祐四年(公元一二四四年),阃帥交辟之,曆監昌州酒稅,大甯理掾。五年,改大甯監司法參軍。八年,為紹慶府學官。晚以子炎卯貴,加朝奉大夫。緻仕。卒于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年八十一歲。
  • 本名:陽枋
  • 别名:大陽先生
  • 字:正父、宗骥
  • 号:字溪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合州巴川
  • 主要作品:《字溪集》十二卷
  • 主要成就:南宋後期川東地區的最著名學者

人物生平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遊,學者稱大陽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鄉選,取得鄉試第一。

從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擾,陽枋先後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邊遠地區。

淳祐元年(1241),以蜀難免入對,賜同進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帥交辟之,應蜀守餘玠之請,分教廣安,曆監昌州酒稅,大甯理掾。五年,改大甯監司法參軍。八年,為紹慶府學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書院,士子信從者衆。

1255年以後,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鋒。先後随子就養于嘉定(今四川樂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荊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鎮、峽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廣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還蜀。

晚以子炎卯貴,加朝奉大夫。緻仕。度宗鹹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主要作品

包家園

衆綠争齊敷夏蔭,老紅猶自駐春妝。

間紅浪綠俱休問,争似岩松一色蒼。

寶佑三年上已風雨連日成歌寄誼儒侄

風雨飄搖三月三,绮羅罷遊客停骖。

滿城春樹煙監參,朱戶綠窗愁不堪。

香芹刺泥燕争銜,杜鵑啼情正含。

舞雩兒童笑鴒{左含右鳥},堯舜氣象此中涵。

鼓瑟高人手可探,淡音非雅亦非南。

太守風期神與參,我解此意誰為談,

但覺滿懷春酣酣。花柳蒙迷不可貪,

芳菲易歇随浮岚。間閉閣門可所耽,

惟見千山萬山秀色郁如藍。

北高峰

上到皮高峰,京城一方冊。

天邊極雙眸,雲闊海門白。

避地雲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入秋烽火無虛日,問谷尋岩陪隐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覺年華易。

避地雲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地僻人稀花自妍,世衰還喪道終傳。

天機妙處人難解,一局間棋學洞仙。

避地雲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看花岩下興偏長,不減西湖水月光。

鎮坐絕無塵一點,壽陽深知靓宮妝。

避地雲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骨中香徹骨中清,着雨問花不作聲。

一氣本同形色異,人花清傑兩忘情。

避地雲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久荒詩律廢陶鈞,妙句佳君語意親。

便欲支筇到岩底,不須拍贈隴頭春。

别黔中趙尉

好風吹雪點征衣,認得東君巧轉機。

北渚燕鴻從背立,前灘鸂鵣喜雙飛。

梅中有味不妨隐,蓮本無心何待依。

到處江山生意滿,呼尊判倒是和非。

别王菽俨

值得個中無兩重,笑棚傀儡虛牛弄。

水雲佳處看回來,少聽癡人多說夢。

别宇文丈

滿耳聲稱蓦浣沙,萍根雲葉際天涯。

襟扃噴撲芝蘭氣,韻味清修詩禮家。

勝把香編消歲月,點無浮葉靓春華。

西歸人問簪朋得,将作東南第一誇。

丙辰病起示兒

采薪背夏見書雲,世我相遺思轉清。

識别個陰消又長,喜些真火息還生。

百年好夢黃粱短,一片間心白鶴輕。

獨擁寒衾長不寐,聽吹梅角動江城。

丙寅八月旦震興尚早坐而假寐夢與客誦雲藜羹藿啜蔬園芳黃花晚節淩秋霜因增成十韻寄壬兒

偻指寅年已半強,煩歊能幾不定期凄涼。

風葉有聲宵鳴廊,試擁衾紬眠藤床。

曉钲铮樓點長準,清夢了了哦詩章。

藜羹藿啜蔬園芳,黃花晚節淩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雲收雨黃江流。

泊舟洞庭雲薄天空湖光可愛恨未登嶽陽樓耳

昨日蘭桡逐順流,今朝湖口泊歸舟。

千山日暖雪花散,萬裡風高雲葉收。

江影曲通西蜀還,湖光橫與北溟浮。

嶽陽奇眺嗟猶欠,付與他年穩上樓。

曹都統詩

胸中陳法久堂堂,卯歲邊戎真漫狂。

伫看勝齊歸一喜,未饒破魏說三當。

弓刀早落風雲會,衮繡行依日月光。

已撰磨崖碑萬字,為君題破碧苔蒼。

長風峽避風和全父背弟韻

慘舒異氣無異機,交朋論心不論迹。

詩書一酌飲芝蘭,見雨連宵聽蕭瑟。

旋調詩律破愁城,間弄局棋消短日。

酒來思逸吟轉高,笑罷江橫顔自怿。

坐久那知風袂寒,眠酣未問霜問霜衾濕。

四時翻轉無停機,一理渾融何所适。

佳山好水看已多,江誰作莼鲈憶。

天人之際妙複微,莫事空言須踐實。

主要影響

有詩詞、講義等十二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字溪集》十二卷。事見本集附錄《紀年錄》、《字溪先生陽公行狀》。枋著有字溪集十二卷,《千頃堂書目》傳于世。陽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斷句附于卷末。

另編有《晦翁詩譜》、《文公語錄四書》、《伊洛心傳錄》、《武泰志》、《朱文公易問答語要》、《文公進學善言》、《錢氏小兒方證》等,俱已失傳。

人際關系

子陽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進士。

子陽恪,字伯強,号以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進士,為蜀舉首,治《春秋》,著《易說》、《春秋夏時考正》2卷(均佚)。

族侄陽昂,陽枋叔父陽伯高仲子陽元澤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進士,嘗辟渝州節判。

上一篇:傑爾夫·多拉格尼爾

下一篇:唐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