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馀

陳馀

秦朝末年将領
陳馀(?-公元前205年十月),一作陳餘,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人,秦朝末年将領。大澤鄉起義之後,同投奔陳勝,後跟随武臣占據趙地,武臣自立為趙王後,出任大将軍,武臣被部将李良殺死,陳馀與張耳立趙歇為趙王。公元前205年十月,陳馀未接受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輕視韓信的背水列陣法,敗後被斬殺于泜水。
    别名:陳餘,成安君 出生地:大梁 主要成就:重建趙國 中文名:陳馀 國籍:中國 民族:華夏族 職業:諸侯王 王爵:代王

人物生平

陳馀,魏國大梁人,愛好儒家學說,曾多次遊曆趙國的苦陉。一位很有錢的公乘氏把女兒嫁給他,也很了解陳馀不是一般平庸無為的人。陳馀年輕,他就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張耳,兩人建立了刎頸之交。

秦國滅亡魏國幾年後,秦始皇聽說陳馀和張耳是魏國的知名人士,就懸賞拘捕,有捉住張耳的人賞給千金,捉住陳馀的人賞給五百金。張耳、陳馀就改名換姓,一塊兒逃到陳地,充當裡正衛維持生活,兩人相對而處。裡中小吏曾因陳馀犯了小的過失鞭打他,陳馀打算起來反抗,張耳趕快用腳踩他,示意不動接受鞭打,小吏走後,張耳就把陳馀帶到桑樹下,責備他說:“當初和你怎麼說的?如今遭到小小的屈辱,就要死在裡吏身上嗎?”陳馀認為他說的對。秦國發出命令文告,懸賞拘捕他兩人,他倆也利用裡正衛的身份向裡中的居民傳達上邊的命令。

公元前209年,陳勝在蕲州起義,打到陳地,軍隊已擴充到幾萬人。張耳、陳馀求見陳勝。陳勝和他的親信們平時多次聽說張耳、陳馀有才能,隻是未曾見過面,這次相見非常高興。

陳地的豪傑父老就勸陳勝說:“将軍身穿堅固的铠甲,手拿銳利的武器,率領着士兵讨伐暴虐的秦國,重立楚國的政權,使滅亡的國家得以複存,使斷絕的子嗣得以延續,這樣的功德,應該稱王。況且還要督察、率領天下各路的将領,不稱王是不行的,希望将軍立為楚王。”

陳勝就此征求陳馀、張耳的看法,他們二人回答說:“秦國無道,占領了人家的國家,毀滅了人家的社稷,斷絕了人家的後代,掠盡百姓的财物。将軍怒目圓睜,放開膽量,不顧萬死一生,是為了替天下人除殘去暴。如今剛剛打到陳地就稱王,在天下人面前顯示出自己的私心。希望将軍不要稱王。趕快率兵向西挺進,派人去擁立六國的後代,作為自己的黨羽,給秦國增加敵對勢力。給它樹敵越多,它的力量就越分散,我們的黨羽越多,兵力就越強大,如果這樣,就用不着在遼闊的曠野荒原上互相厮殺,也不存在堅守強攻的縣城,鏟除暴虐的秦國,就可以占據鹹陽向諸侯發号施令。各諸侯國在滅亡後又得以複立,施以恩德感召他們,如能這樣,那麼帝王大業就成功了。如今隻在陳地稱王,恐怕天下的諸侯就會懈怠不相從了。”陳勝沒聽從他們的意見,于是自立稱王。

陳馀再次規勸陳勝說:“大王調遣梁、楚的軍隊向西挺進,當務之急是攻破函谷關,來不及收複黃河以北的地區,我曾遍遊趙國,熟悉那裡的傑出人物和地理形勢,希望派一支軍隊,向北出其不意地奪取趙國的土地。”于是,陳勝任命自己的老朋友,陳地人武臣為将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馀擔任左右校尉,撥給三千人的軍隊,向北奪取趙地。

主要影響

起兵反秦

公元前209年,陳勝在蕲州起義,打到陳地,軍隊已擴充到幾萬人。張耳、陳馀求見陳勝。陳勝和他的親信們平時多次聽說張耳、陳馀有才能,隻是未曾見過面,這次相見非常高興。

陳地的豪傑父老就勸陳勝說:“将軍身穿堅固的铠甲,手拿銳利的武器,率領着士兵讨伐暴虐的秦國,重立楚國的政權,使滅亡的國家得以複存,使斷絕的子嗣得以延續,這樣的功德,應該稱王。況且還要督察、率領天下各路的将領,不稱王是不行的,希望将軍立為楚王。”陳勝就此征求陳馀、張耳的看法,他們二人回答說:“秦國無道,占領了人家的國家,毀滅了人家的社稷,斷絕了人家的後代,掠盡百姓的财物。将軍怒目圓睜,放開膽量,不顧萬死一生,是為了替天下人除殘去暴。如今剛剛打到陳地就稱王,在天下人面前顯示出自己的私心。

希望将軍不要稱王。趕快率兵向西挺進,派人去擁立六國的後代,作為自己的黨羽,給秦國增加敵對勢力。給它樹敵越多,它的力量就越分散,我們的黨羽越多,兵力就越強大,如果這樣,就用不着在遼闊的曠野荒原上互相厮殺,也不存在堅守強攻的縣城,鏟除暴虐的秦國,就可以占據鹹陽向諸侯發号施令。各諸侯國在滅亡後又得以複立,施以恩德感召他們,如能這樣,那麼帝王大業就成功了。如今隻在陳地稱王,恐怕天下的諸侯就會懈怠不相從了。”陳勝沒聽從他們的意見,于是自立稱王。

陳馀再次規勸陳勝說:“大王調遣梁、楚的軍隊向西挺進,當務之急是攻破函谷關,來不及收複黃河以北的地區,我曾遍遊趙國,熟悉那裡的傑出人物和地理形勢,希望派一支軍隊,向北出其不意地奪取趙國的土地。”于是,陳勝任命自己的老朋友,陳地人武臣為将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馀擔任左右校尉,撥給三千人的軍隊,向北奪取趙地。

曆史評價

李左車:“夫成安君有百戰百勝之計,一旦而失之,軍敗鄗下,身死泜上。”

司馬遷:“張耳、陳馀,世傳所稱賢者;其賓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張耳、陳馀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争權,卒相滅亡,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名譽雖高,賓客雖盛,所由殆與大伯、延陵季子異矣。”

班固:“張耳、陳馀,世所稱賢,其賓客厮役皆天下俊傑,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耳、馀始居約時,相然信死,豈顧問哉!及據國争權,卒相滅亡,何鄉者慕用之誠,後相背之也!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劉邵:“涓涓不息,遂成江河,水漏複舟,胡可救哉。是故陳馀以張耳之變,卒受離身之害。”

慕容鎮:“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關,終屈于韓信;諸葛瞻不據束馬之崄,卒擒于鄧艾。”

司馬貞:“張耳、陳馀,天下豪俊。忘年羁旅,刎頸相信。耳圍钜鹿,馀兵不進。張既望深,陳乃去印。勢利傾奪,隙末成釁。”

洪邁:”張耳、陳馀,少時為刎頸交,其後争權相與緻死地而不厭,蓋勢利之極,其究必然。“

蔡東藩:”張耳、陳餘,号稱賢者,實亦策士之流亞耳。當其進谒陳勝,谏阻稱王,請勝西向,為勝計不可謂不忠。及勝不從忠告,便起異心,徇趙之計,出自二人,武臣為将,二人為副,渡河北赴,連下趙城,向時之阻勝稱王者,乃反以王号推武臣,何其自相矛盾若此?彼且曰:‘為勝計,不宜稱王;為武臣計,正應稱王。’此即辯士之利口,熒惑人聽,實則無非為一己計耳。始欲助勝,繼即圖勝,纖芥之嫌,視若仇敵,策士之不可恃也如此。然二人之不克有成,亦于此可見矣。“

人際關系

好友:張耳

後世紀念

成安君祠在古成安城改西北部,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廟宇,名曰“成安君祠”,又名“陳餘廟”。數千年來曾香火不斷,祭供常有,而曆代又多次修葺、擴建。

史料索引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藝術形象

2011年,電視劇《楚漢傳奇》:徐豐年飾演陳馀。

上一篇:周雲蓬

下一篇:薩沙·武賈西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