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蟲

阿米巴蟲

變形蟲科原生動物
阿米巴(Amoeba):原生動物,蟲體赤裸、柔軟,因可向各個方向伸出僞足,以緻體形不定而得名。僞足除具行動的功能外,還能攝食。阿米巴在池塘、小溝、水田中終年可見。變形蟲能侵入人和動物體内,引起疾病。最常見的是痢疾内變形蟲,這是人阿米巴痢疾的病原體。
  • 中文名:阿米巴蟲
  • 拉丁學名:Amoeba
  • 别名:食腦蟲
  • 界:原生生物界
  • 門:原生動物門
  • 亞門:肉鞭動物亞門
  • 綱:根足綱
  • 亞綱:
  • 目:變形目
  • 亞目:
  • 科:變形蟲科
  • 亞科:
  • 族:
  • 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巴拿馬、波多黎各、委内端拉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物種簡介

物種分類

阿米巴蟲由于生活環境不同可分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前者寄生于人和動物,主要有4個屬,即内阿米巴屬(Entamoeba)、内蜒屬(Endolimax)、嗜碘阿米巴屬(Iodamoeba)和脆雙核阿米巴屬(Dientamoeba);後者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爾侵入動物機體,主要有5個屬,即耐格裡屬(Naegleria)、棘阿米巴屬(Acanthamoeba)、哈曼屬(Hartmannella)、Vablkampfia屬和Sappinia屬。

生活環境

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于水、泥土或腐敗有機物中,滋養體以細菌為主,二分裂方式增殖,并可形成包囊。福氏納格裡原蟲(N.fowlere)的阿米巴型可以成囊,但鞭毛型則不能。

健康危害

已知内阿米巴屬的溶組織内阿米巴會引發阿米巴痢疾和肝膿腫,耐格裡屬和棘阿米巴屬主要引起腦膜腦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膚損傷等。臨床上,溶組織内阿米巴引發的病例多,感染面廣,危害大。世界各地的水、空氣和土壤都存在自由生活的阿米巴。

引發阿米巴性腦膜炎

1965年以後陸續發現一種阿米巴性腦膜炎,阿米巴蟲是通過進入鼻孔的污水傳播到大腦的,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染。起初的發病症狀是頭疼、頸部僵硬、發燒和肚子疼。阿米巴的緻死率超過98%,人通常在受感染後的5到7天内死亡。

已知緻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pathogenic free-living amoebae)引起的人腦膜腦炎有兩類:即由納格裡屬(Naegleria)阿米巴引起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 phalitis,PAM)和棘阿米巴屬(Acanthamoeba)引起的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GAE)。

治療

治療尚缺乏理想藥物,兩性黴素B(amphotericin B)和磺胺可能有一定療效。預防也缺乏有效措施,加強水源檢查,進行水體消毒,避免接觸疫水(30℃以上疫水更要注意)可以防止感染。此外加強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免疫力也很重要。

診斷

臨床上有急性腦膜刺激症狀。并有河水接觸史或遊泳史、應懷疑本病。腦脊液呈膿性或血性,應塗片鏡檢阿米巴原蟲即可确診。取腦脊液或病變組織進行培養或動物接種,或采用免疫診斷可提供診斷依據,但隻能用于慢性病例。屍體剖檢對本病的确診有重要意義。

棘阿米巴引起的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的診斷較困難,因在腦脊液中均未發現滋養體,所以需要做病竈活檢和組織學檢查。

科研價值

2006年,由紐約大學進化生物學教授Sandie  Baldauf和Dundee大學生化教授Professor  Pauline  Schaap率領的研究小組獲得了現有的100種阿米巴蟲(social  amoeba)的分子圖譜,由此現有的阿米巴蟲(social  amoeba)全部家族譜系(family  tree)成功繪制完成,這是一個重大突破,為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進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線索。

利用新得到的家譜,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模型系統,用于解釋單細胞生命怎樣進行信号傳遞的,以及怎樣依據環境條件改變而相互作用産生多細胞結構的。先前一直沒有任何有關Dictyostelia阿米巴蟲的分子數據(Dictyostelia阿米巴蟲是一個巨大的、古老的阿米巴蟲亞家族)。

阿米巴蟲是一組遺傳差異顯著的生命形式,差異比真菌家族的還要大,與所有動物的差異相似。進化和信息傳遞研究在多細胞有機體中很難進行,阿米巴蟲為這兩種研究提供了極好的模型系統。

上一篇:今日簡史

下一篇:康震評說李清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