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施韋澤

阿爾貝·施韋澤

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阿爾貝·施韋澤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
  • 中文名:阿爾貝·施韋澤
  • 外文名:
  • 别名:史懷哲
  • 民族:
  • 出生地:
  • 畢業院校:
  • 職業:醫生
  • 代表作品:《非洲雜記》
  • 主要成就:
  • 英文名:Albert Schweitzer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875年
  • 去世年月:1965年

阿爾貝特·施韋澤法國人(1875-1965)

施韋澤(又譯為史懷哲)平易近人,寬人克己,謙遜友好,這種品質紡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生活上克勤克撿,艱苦樸素,以便頓其所有來舉辦蘭巴雷内醫院。他在學術上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他對人類自由與和平的熱愛,他在為非洲人民服務上所表現的自我犧牲精神,終于使他獲得了一九五二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金。

非洲聖人”阿爾貝•施韋澤 (Albert Schweitzer) 是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一位著名學者以及人道主義者。無庸置疑,這位具備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的才華,且于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施韋澤,是了不起的通才、卓越成就的世紀偉人。雖然他身上聚集多樣的天份,然而,他一生的成就還是來源于信仰的動力與博大的愛心。

施韋澤于1875年1月14日誕生于德國肯薩斯伯格(Kaysersberg),在他六個月大時随父母去根斯巴哈(Gunsbach)居住,他的父親路易斯(Louis)在當地一個教堂擔任了五十年的牧師工作。施韋澤從小就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他小時候常為了根斯巴哈的一些小朋友們生活在非常窮困的環境中而感到同情與不安,因此從小就想要幫助受苦難的人。施韋澤覺得小時候能和不同環境的孩子們一起上學對他頗有助益,使他後來能不抱偏見地和各種不同的人交往及做朋友。施韋澤年幼時曾看過一個非洲人的人頭雕像,這給他留下了長遠的影響。他回憶說:"他臉上那憂傷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是在和我訴說黑暗大陸的悲痛。"

施韋澤聰明好學,年輕時就已在音樂、宗教與哲學方面展現出他出衆的才華。他二十五歲就成為神學和哲學博士,随後在史卓斯堡(Strabourg)大學擔任神學及哲學教授的職位,并發表了幾本著作。他有關耶稣基督的曆史著作和音樂家巴哈的傳記影響比較大的。施韋澤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風琴演奏家,尤其對巴哈的作品有獨特的領會,在當時擁有許多樂迷。

施韋澤雖然自幼多才多藝且發展順利,但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從小向往的服務與幫助他人的志願。二十九歲時,施韋澤讀到了一篇有關非洲大陸極需醫療援助的文章,這促使他在次年做出了一個震驚他的父母和好友們的決定:放棄了他蒸蒸日上的學術地位和演奏生涯,重新進入醫學院去學習。八年後,施韋澤終于完成了他的心願,和他志同道合的伴侶海倫(Helene)遠赴非洲的岚巴瑞(Lambarene),在原始森林邊的奧顧(Ogooue)河畔建立了施韋澤醫院,開始為非洲人民奉獻他的愛心。

施韋澤從三十幾歲去非洲,在接近蠻荒的貧窮落後地區為他素不相識、語言不通的非洲人民獻上他所有的精力、智慧和愛心将近五十餘年,直到他以九十歲的高齡在岚巴瑞逝世。在最初的三十多年中,他還經常奔波于歐洲各大城市,舉辦他拿手的風琴演奏會,不斷為他的醫院募集經費。施韋澤一生反對任何暴力與侵略,他極力倡導尊重生命的理念。施韋澤深信渴望生存、害怕毀滅和痛苦,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也是每一個生命體都具有的本能。作為一個有思想能力的人,我們應該尊重别人和别的生命,因為他們像我們自己一樣,強烈地冀求着自由而快樂的生活。因此,無論是身體或心靈,任何對生命的破壞、幹擾和毀滅都是壞的;而任何對生命的幫助、拯救及有益生命成長和發展的都是好的。在實踐生活中,施韋澤認為每一個人在傷害到生命時,都必須自己判斷這是否是基于生活的必須而不可避免的。他特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農人可以為了生活在牧場上割一千棵草給他的牛吃,但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卻不應不小心踢倒一棵路旁的小花。施韋澤相信宇宙間所有的生命是結合在一起的,當我們緻力于幫助别的生命時,我們有限的生命可體驗與宇宙間無數的生命合而為一。施韋澤一生發表了許多演說和文章,反對戰争、破壞環境及發展核武器,而他最有力的演說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身體力行的。

愛因斯坦說,像阿爾貝•施韋澤這樣理想地集善和對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幾乎還沒有發現過。

1953年,他78歲,漫長歲月,愛心似海,世人為之動容。他從收音機裡聽到了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這位慈祥博愛的長者在奧斯陸(Oslo)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代表多年來全世界對他的尊敬和推崇。他毫無保留,把全部獎金連帶演講、演奏所得,全都用來增蓋蘭恩巴涅的麻風病院。

1965年,他90歲,這位20世紀人類良知的代表,和平之子,他說:“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紮實的活過了。”之後,他便停止了地上的勞苦。

是否有人還記得他的一些話,他讨論過幸福,他說,倘若歐洲人的幸福對非洲人的苦難無絲毫幫助,那幸福必然是有缺陷的。

施韋澤雖已辭世四十多年,但他仍是全球志願者們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施韋澤為人謙和,很少訴說自己的事迹與成就。但他以實際行動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不斷鼓舞和感動着許許多多後來的志願者去追随他四海一家的博愛情懷。國際上現在還有許多人在宣揚和發展施韋澤的博愛精神,其中較有名的是國際艾伯特•施韋澤組織(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國際艾伯特•施韋澤基金會(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前者着重于發揚施韋澤的精神,後者着重于繼續他在非洲的醫療援助工作。

施韋澤的著作不僅多元且具有專業性,共計有『尤金.孟許』(1898)、『康德的宗教哲學』(1899)、『根據十九世紀科學研究和曆史記載對最後晚餐問題的考證』(1901)、『耶稣的救世與受難的秘密--耶稣生平的素描』(1901)、『巴赫論』(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兩國管風琴的制造與演奏風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邊緣』(1921)、『文明的哲學:文化的沒落與再建&文化與倫理』(1923)、『使徒聖保羅的神秘』(1930)、『我的生活和思想』(1931)、『非洲雜記』(1938)、『培利幹的生活與感想』(1951)等。

阿爾貝•施韋澤,于1875生于阿爾薩斯(當時隸屬德國)。青年時代多才多藝,不僅是一位神學和哲學雙料博士,而且還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風琴演奏家和巴赫音樂的研究家。1905年,已經30歲的施韋澤突然決定放棄所有的地位,将奔赴非洲叢林去當一名鄉村醫生。為達到這一目的,他轉而習醫,38歲時學成,這一年(1913年),他以醫學博士的身份攜新婚的妻子海倫娜去了法國殖民地赤道非洲的倫巴蘭(今加蓬共和國境内),創辦了一所叢林診所,并在蠻荒叢林中行醫達五十餘年。一九五四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将獎金用來建麻風村。九十歲時逝世于非洲。被人稱“非洲之父”。

在非洲惡劣的條件下,寫下了大量有關文化和倫理學和著作,創立了“敬畏生命倫理學”。這種倫理學後來被譽為“标志西方道德進步的一個裡程碑”。

施韋澤言論

“我的生命對我來說充滿了意義,我身旁的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果我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那麼我也必須尊重其它的生命。道德觀在西方世界一直就僅限于人與人之間,這是非常狹隘的。我們應該要有無界限的道德觀,包括對動物也一樣。”

“除非你能夠擁抱并接納所有的生物,而不隻是将愛心局限于人類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擁有憐憫之心。”

“除非人類能夠将愛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否則人類将永遠無法找到和平”

“倘若歐洲人的幸福對非洲人的苦難無絲毫幫助,那幸福必然是有缺陷的”

上一篇:六朝三傑

下一篇:王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