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地黍

鋪地黍

禾本科黍屬植物
鋪地黍(學名:Panicum repens L.)是禾本科,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壯發達。稈直立,堅挺,高可達100厘米。葉鞘光滑,邊緣被纖毛;葉片質硬,線形,幹時常内卷,呈錐形,葉舌極短,膜質,圓錐花序開展,小穗長圓形,無毛,頂端尖;第一穎薄膜質,第二穎約與小穗近等長,頂端喙尖,第一小花雄性,花藥暗褐色;第二小花結實,長圓形,6-11月開花結果。廣布世界熱帶和亞熱帶;中國東南各地有分布。鋪地黍喜溫暖濕潤氣候,适生在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具有較強的耐旱、抗寒能力,能耐低溫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從較貧瘠的酸性紅黃壤土至海拔砂土上均能生長,但适宜在肥沃的潮濕沙地或沖積土壤上生長。鋪地黍繁殖力特強,根系發達,可為高産牧草,鋪地黍的全草可藥用,有清熱平肝;通淋利濕之功效。主高血壓;淋濁;白帶。
    中文名:鋪地黍 拉丁學名:Panicum repens L. 别名:匍地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禾本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黍亞科 族:黍族 亞族:黍亞族 屬:黍屬 亞屬: 組:匍匐黍組 亞組: 種:鋪地黍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L.,1762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發達。稈直立,堅挺,高50-100厘米。葉鞘光滑,邊緣被纖毛;葉舌長約0.5毫米,頂端被睫毛;葉片質硬,線形,長5-25厘米,寬2.5-5毫米,幹時常内卷,呈錐形,頂端漸尖,上表皮粗糙或被毛,下表皮光滑;葉舌極短,膜質,頂端具長纖毛。

圓錐花序開展,長5-20厘米,分枝斜上,粗糙,具棱槽;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無毛,頂端尖;第一穎薄膜質,長約為小穗的1/4,基部包卷小穗,頂端截平或圓鈍,脈常不明顯;第二穎約與小穗近等長,頂端喙尖,具7脈,第一小花雄性,其外稃與第二穎等長;雄蕊3,其花絲極短,花藥長約1.6毫米,暗褐色;第二小花結實,長圓形,長約2毫米,平滑、光亮,頂端尖;鱗被長約0.3毫米,寬約0.24-毫米,脈不清晰。染色體2n=40(Krishna-swamy)。花果期6-11月。

産地生境

鋪地黍喜溫暖濕潤氣候,适生在在熱帶、亞熱帶年降水量800-1500的地區。在水分充足,日溫22℃以上時生長迅速。具有較強的耐旱、抗寒能力,能耐受-2至-4℃的低溫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從較貧瘠的酸性紅黃壤土至海拔砂土上均能生長,但适宜在肥沃的潮濕沙地或沖積土壤上生長。由于粗壯的根莖具有很強的伸展能力,再生性能好,常在小範圍内成為群落優勢種。

分布範圍

廣布世界熱帶和亞熱帶。中國分布東南各地;生于海邊、溪邊以及潮濕之處。

栽培技術

選擇濕潤肥力較好的土壤,耕翻耙碎,按2米做畦,以便灌溉和管理。鋪地黍一般夏秋季抽穗開花,結籽率很低,采收種子比較困難,通常以根莖繁殖。根莖繁殖。一般選擇粗壯,無病蟲害的根莖作種用。種植時期要求不嚴,在中國南方如氣候溫暖、土壤潮濕或可灌溉地段,每年3-10月份均可種植,但以陰雨天氣種植較易成活。

種植時在畦上按行距30-40厘米開溝。按株距20-30厘米,每株種莖3-5根斜放,加蓋土2-4厘米左右。如在晴天,種植後加以澆水,即可成活。

鋪地黍種植後初期生長較稀疏,雜草容易滋長,最好中耕除草1-2次,待覆蓋後可自行抑制雜草的生長。一般種植後2個月左右,當植株高達50-70厘米時,即可進行第一次刈割,留茬高6-10厘米,以後可視氣候和生長情況,進行刈割。每次刈割後每公頃施硫酸铵或尿素75-150千克,可提高鮮草産量及質量,在中國廣東、廣西、福建等省,每年可刈割3-5次,鮮草産量可達75噸/公頃左右。

主要價值

飼用:鋪地黍莖葉沒有剛毛,莖含汁液較多,略帶甜味,适口性好,消化能較高,是牛、羊、馬、兔、鵝喜食飼料。鋪地黍在整個生育期,營養物質的含量都較好,高于熱帶或也熱帶地區的許多禾本科牧草。在中國南方能保持常年青綠色,生長迅速,繁殖力特強,根系發達,亦可為高産牧草。

藥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藥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通淋利濕。主高血壓;淋濁;白帶。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0-90克。

上一篇:黃金茶

下一篇:醋泡花生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