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煉金術

金融煉金術

1999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金融煉金術》是索羅斯的投資日記,讀者可以從中欣賞到索羅斯如何分析個股、如何把握市場轉變的時機、如何面對不利的市場行情并及時調整對策,從而在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精彩藝術。一部講鷹形式的投資讀物……應該逐句、逐段、逐頁地蒯讀,反複咀嚼其中的每一個概念……索羅斯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職業投資家……很可能還是當代最傑出的市場分析家。索羅斯是大師中的大師,在《金融煉金術》一書中這位傑出人士透露了使他受封為“基金經理超級巨星”的投資策略,還披露了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隻有索羅斯才能就如此複雜的事态 作出透徹的分析。
    書名:金融煉金術 别名: 作者:喬治·索羅斯 (美) 類别:管理 >>金融/投資 >>金融理論 原作品: 譯者:孫忠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頁數:351 定價:¥24.80 開本:大32開 裝幀:平裝 ISBN:9787806453445 字數:320000

編輯推薦

《金融煉金術》是自《股票作手回憶錄》之後又一部具有永恒價值的投資指南。

——保羅·瓊斯

一部偉大的着作,你可以從中了解當代最成功的投資家是如何進行投資決策的。精彩絕倫!

——華爾街日報

令人激動不已,索羅斯是大師巾的人師,……披露了近年來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隻有索羅斯才能埘如此複雜的事态做出透徹的分析。

——Esquire

一部講鷹形式的投資讀物……應該逐句、逐段、逐頁地蒯讀,反複咀嚼其中的每一個概念……索羅斯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職業投資家……很可能還是當代最傑出的市場分析家。

——B·M·比格,摩根·斯坦利

作者簡介

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并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财産。1979年喬治·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于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絡提供資金,這個網絡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緻力于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州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波倫亞大學(意大利)将最高榮譽──LaureaHonoris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确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喬治·索羅斯号稱“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以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令華爾街同行望塵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種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場。他的一句話就可以使某種商品或貨币的交易行情突變,市場的價格随着他的言論上升或下跌。

内容簡介

喬治·索羅斯這位金融奇才,堪稱目前全球最具實力且獲利最高的投資人,他的《金融煉金術》一書被公衆當成投資指南。《金融煉金術》是自《股票作手回憶錄》之後又一部具有永恒價值的投資指南。索羅斯不僅是金融家,也是思想家,他的充滿哲學觀點的着作《金融煉金術》被公衆當成投資指南。

該書是索羅斯的投資日記。讀者可以從中欣賞到索羅斯如何分析個股、如何把握市場轉變的時機、如何面對不利的市場行情并及時調整對策,從而在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精彩藝術。索羅斯是大師中的大師,在《金融煉金術》一書中這位傑出人士透露了使他受封為“基金經理超級巨星”的投資策略,還披露了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隻有索羅斯才能就如此複雜的事态 作出透徹的分析。1997年從東南亞開始的金融風暴使國際金融大炒家喬治·索羅斯名噪一時,他的着作和理論一下子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學習索羅斯成為不少人的追求和夢想,而索羅斯多年投資的經驗在他的代表作《金融煉金術》裡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金融煉金術》是資本市場的經典作品,不僅為投資者人手必備之書,而且其中傳奇式的主人公也為投資者所仰慕和傳頌。

目錄

譯序

原序

前言

導論

第一部分理論

第一章反身性理論

第二章股票市場中的反身性

第三章外彙市場中的反身性

第四章信貸與管制的周期

第二部分曆史的回顧

第五章國際債務問題

第六章貸款的集團體制

第七章裡根的“大循環”

第八章銀行體系的演進

第九章美國的“公司大精簡”

第三部分曆時實驗

第十章起點:8/1985

第十一章第一階段:8/1985-12/1985

第十二章控制對照階段:1/1986-7/1986

第十三章第二階段:7/1986-11/1986

第十四章結論:11/1986

第四部分評述

第十五章金融煉金術的視界:實驗評判

第十六章社會科學的窘境

第五部分前瞻

第十七章自由市場與管制

第十八章走向國際性的中央銀行

第十九章全面改革的悖論

第二十章1987年大崩盤

結束語

書摘

第一章 反身性理論

反均衡

經濟理論緻力于研究均衡點。均衡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它容許我們将注意力集中于最終的結果而不必考慮形成這一結果的過程。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很迷惑人的概念,頗有經驗主義的氣味。既然經過調整過程可以實現均衡,則該均衡點必定是以某種形式可觀察到的。真實情況卻并非如此,現實生活中幾乎看不到均衡——市場價格的靈活易變是盡人皆知的,所觀察到的過程隻不過被人為地設定為趨于均衡,可為什麼永遠也達不到均衡呢?不錯,市場參與者必須順應市場價格,可他們所順應的也許是一個不斷遊移的目标,這樣一來,根本就談不到什麼順應,而經濟學的所謂均衡也隻不過是天方夜譚。

均衡觀念是公理系統的産物。經濟理論的結構類似于邏輯學或數學,它建立在某些公設的基礎之上,所有的結論都經過邏輯推理以公設為前提推導而來。均衡的非現實性無損于邏輯結構的有效性,但是,如果将假設的均衡看成現實的模型就會出現嚴重的失真,正如應用歐氏幾何描述三角形内角之和不等于180度的空間時将會發生的情形。

公理化方法的最高成就是充分競争理論。盡管這一理論已經有200年的曆史,但至今未被超越,隻是分析的方法做了改進。

該理論堅信,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無節制地追求私利将自然地導緻資源的最佳分配。每一個公司都在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的水平上進行生産,并且每一個消費者都購買其邊際“效用”等于市場價格的總商品量,這時就達到了均衡點。分析表明,在供給和需求任何一方的力量都無法左右市場價格的前提下,均衡點将令所有參與者的利益達到最大值。正是這條論證充任了19世紀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的理論基礎,它也是時下“市場魔術”崇拜的理論根據。

讓我們考查一下充分競争理論的主要假設。業經清晰表述的假設包括:完備的知識;同質而可分的産品,足夠數量的參與者以使任何單獨的參與者都無法左右市場價格。

完備知識的假設是令人懷疑的,如果認識的對象中包含有主體的參與,這種認識就不可能稱為知識。我在做學生時就覺得這一假設尤其難以接受,我毫不懷疑古典經濟學家正是在我認為無法接受的含義下使用這個假設的,因為19世紀的思想家們并未像我們今天這樣意識到人類知識的局限性。當認識問題開始揭示出來以後,這種理論的倡導者們轉而使用一個更有節制的字眼:信息。完備的信息成為這一假設的當代表述。

遺憾的是,這個假設并不足以撐起整個理論結構,為了彌補其不足之處,當代經濟學家們求助于一種巧妙的手法:堅持主張需求和供給曲線應當看作是既定的。這不是一個公設,相反,他們将自己的主張隐藏于方法論背景之中,他們争辯道,經濟學的任務是研究供求關系而不是供或求的任何一個單獨的方面,需求可能是一個更适合心理學家的課題,供給可能是工程師或管理科學家的領域,兩者均在經濟學的視野之外,所以必須把此兩者看作是既定的。

然而,也許我們應該停下來問一下,供給和需求的條件是獨立地給定的,這究竟是指什麼?或者,我們可以追問,這些曲線是從哪裡來的呢?顯然,在這裡已經出現了一個附加的假設,這一假設給自己安上了方法論的面具,似乎隻是一種研究手段上的權宜之計,它假設參與者可以根據其偏好在待選項之間作出抉擇。不言而喻的假設是參與者對自己的偏好和待選的對象皆了然于心。

我認為,這個假設是站不住腳的。供給和需求曲線的形狀不能看作是獨立給定的,因為它們二者都體現了參與者的預期,而供求形勢的變化又取決于參與者自身的預期。

預期的作用在金融市場中表現最明顯。買賣決策依據對将來價格的預期,而将來的價格又反過來受制于當前的買賣決策。在這裡,将供給與需求看成是由獨立于市場參與者預期的外部力量所決定的看法,無異于盲人指路。在商品市場中,這一作用不很明顯。在那裡,供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生産,需求則決定于消費,而決定生産和消費總量的價格則不一定是當前的價格。相反,市場參與者更像是受到未來價格的引導,要麼是遠期市場的價格,要麼是他們自己的預期價格。無論如何,談論獨立給定的供求曲線都是不适當的,因為這兩個曲線都體現了參與者對未來價格的期望。

市場事件可能影響需求和供給曲線的形狀,這一思想被古典經濟學派視為異端。古典經濟學認為,需求和供給曲線決定了市場價格,假如它們本身受到市場的影響,價格将不再是唯一決定的了,價格波動,而不是均衡,将成為常見的現象。這太糟糕了,經濟理論的一切結論都将因此而同現實世界脫鈎。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經濟學家引入了将供求曲線視為獨立給定的方法論手段,然而用方法論的手段來粉飾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假設,這未免不夠光明正大。為确保公理化體系的完整性,經濟理論的假設應當給出确切的說明。也許,我們将發現經濟理論同現實世界的相關性未必勝于非歐幾何,但至少可以由此知道自己的立足點。真實的情況是,我們被方法論的詭計蒙騙了,教科書中宣講供、求曲線,仿佛它們具備來自經驗的證據,但獨立給定的需求和供給曲線卻明顯缺乏經驗證據的支持。在價格持續變化的市場中,交易人士都清楚參與者會受到市場行情的極大影響,上漲的價格常常吸引更多的買主,反之亦然。假如供、求曲線獨立于市場價格,自我增強的趨勢怎麼能夠堅持下去呢?然而,即使是對商品、股票和外彙市場的粗略地一瞥,也足以确認這種趨

勢是普遍的而非例外。

充分競争理論還可以為自己辯解,指出我們在商品和金融市場中觀察到的趨勢僅僅是暫時的偏離,它終究将為供求的“基本”力量所消除。值得注意的是充分競争理論并沒有限定調整的途徑,它所分析的隻是全部調整發生後的情況。這一辯解的弱點在于:所謂糾正“投機”過度的“基本”力量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另一種情形,即投機行為改變了假設的供求的基本條件,倒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

在通常情況下,投機價格的上漲産生兩個方向相反的結果,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少,暫時的失衡随着時間的流逝得到糾正。但也有例外,在外彙交易中,由于對國内價格水平的沖擊,一次持續的價格變動可能會産生自我加強的效果。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股票市場裡,股票的市場表現會對處于困境的公司産生多方面的影響。在考查最近的國際貸款史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過度負債先是增強了債務國的以負債率來衡量的借款能力,可是,當銀行要求還貸時,債務國的清償能力卻突然消失了。一般的說,信貸的擴張和收縮可以影響債務方的償付能力和意願。

這些例外說明了什麼?是證實了這個規律還是使公認理論的修改成為必要?答案取決于它們的發生頻率和嚴重性。如果這裡所談論的是一個孤立的案例,我們可以将它看成是(需要克服的理論)佯謬,但如果意外事件一個接着一個,那麼值得懷疑的就是理論本身了。

我堅信,這種佯謬在所有發揮着貼現未來的功能的金融市場中都是很典型的。應該特别注意的有股票市場、外彙市場、銀行業以及所有類型的信貸,微觀經濟理論也許可以繼續對此視而不見,因為存在着隻是偶然發生或根本不發生這種佯謬的廣泛的經濟領域,但是,如果不考慮這種現象,就不可能指望理解宏觀經濟的發展。一個盛行浮動彙率和大規模資本運動的古典經濟學定義的“規範”的因果模式似乎颠倒了,市場發展駕馭供求條件的變化,而不是相反。

調整過程未能導緻均衡,如何看待作出這一結論的經濟理論呢?回答是,它們的推導仍然是有效的,隻是脫離了與現實世界的聯系。理解現實世界的要求将迫使人們的視線從臆測的最終結果(均衡)上移開,轉向周圍生動的、真實的經濟變化。

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有一個根本的轉變。理解變化的過程比掌握靜态的均衡要困難得多,我們将不得不修正許多有關人類認識能力的先人之見,并滿足于遠遜于傳統經濟學的理論明晰度。

不完備的理解

從實際過程而不是從臆想的均衡出發,我們将發現一些尚未獲得應有重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之所以産生,是因為參與者将他們的決策建立在對所參與情境的不完備理解之上。有兩組相關的問題應予考慮,參與者的不完備理解和社會科學家的不完備理解,我們必須注意不要将二者混淆起來。

在這一節中我将試着解釋參與者的理解所固有的不完備性,在下一節中我将考察由參與者的不完備理解所引起的對社會科學的诘難。

參與者的不完備理解本身就是一個難以定義的概念,而更大的困難則是如何應用。我試圖将參與者和自然科學家各自的處境作一比較,以期有所澄清(之所以選擇自然科學家,是因為社會科學家們還要面對由參與者的不完備理解而引起的特殊問題,這些問題将在下一節中讨論)。比較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标準,據此則參與者的見解可以被稱為是不完備的。令人感到棘手的是,自然科學家的理解也是不完備的,甚至遠不是完備的。正如卡爾·波普爾所證明的,完備知識的不可企及乃是科學方法的首要原理,科學家們的工作就是不斷檢驗似真的假說并提出新的假說,如果不是将所有結論看作暫時的和可改善的,自然科學就不可能達到目前的發展水平,也不可能再取得進步。盡管自然科學理論本身遠非完善,然而由自然科學家所提供的知識形态卻構成了一個标準,據此可以判定參與者的理解是不完備的。

自然科學家的優勢在于,同他們打交道的是獨立于人的意識的自然現象。自然現象屬于一個世界,科學家的陳述屬于另一個世界,因此,自然現象可以充當獨立的客觀标準,科學則賴此判斷其陳述的真理性或有效性。與事實一緻性的陳述就是真的,不一緻的就是假的,隻有确立了同事實的這種一緻性,科學家們的理解才能成為知識。我們不必深究妨礙建立這種一緻性的各種困難,重要的是科學家擁有一個可供使用的客觀标準。

與此适成對照的是,參與者的思維對象卻不是獨立地給定的,它依其本人的決策而定。作為确定參與者觀點的真實性或有效性的标準,它還不夠格,但它又卻确實提供了某種标準,一些期望為後來的事件所确認,另一些則沒有。可是确認過程留有遺憾,人們永遠也無法肯定,究竟是預期與後來的事件相一緻,還是後來的事件順應了預期?在此自然科學所強調的思想與事件之間的分離蕩然無存了。

思維發揮了雙重功能,一方面,參與者試圖理解他們所參與的情境;另一方面,他們的見解又作為決策的基礎影響着事件的進程。這兩個功能相互幹擾,其中任何一個都無法獲得單獨作用時的效果,假如事件的過程獨立于參與者的決策,參與者的見解就能夠相當于自然科學家的見解,假如參與者的決策能夠擁有哪怕是權宜之計的知識基礎,則行為的結果也可能會更加符合他們的意圖,然而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參與者所依據的是不完備的理解,而事件過程則刻上了這種不完備性的印記。

自然科學中也可能出現研究對象與思維活動缺乏分隔的問題,但在形式上要和緩得多。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量子物理學中,觀察行為幹擾了觀察對象,由此引出了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這一原理在實際上設置了科學家獲得知識的能力的限度。但在自然科學中這類問題隻在極限情況下發生,而對參與者來說這種情形卻處于他的思維中心。首先,科學家謹慎地力圖不擾動他的研究對象,而參與者的首要目的卻是按照能夠令自己滿意的方式來塑造所參與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在量子物理學中幹預研究對象的僅僅是觀察行為,而不是有關測不準原理的理論意識。可是就參與者的思維而言,他們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與之相關的對象的一部分。自然科學的積極成就局限于那些能夠将思維與事件進行有效分離的領域中,當事件中包含思維參與者時,這個領域就急劇收縮甚至化為烏有。

社會科學問題

下面考察的是社會科學問題。同樣,思考的問題包括兩個不同的方面,一個同研究對象相關,另一個與觀察者有關。

科學方法适用于事實的研究,但是,正如我們所發現的,包含思維參與者的事件顯然不僅僅由事實組成。參與者的思維介入了因果作用的過程,不可能再簡單地将後者視為獨立于事實并且可以同事實取得一緻的客觀的事件序列。參與者所面對的情境受到其本身的決策活動的影響,他們的思維構成了這類情境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不論我們将其視為一種特殊的事實還是某種不同于事實的東西,參與者的思維畢竟引入了不确定的因素,這種因素在自然科學中是見不到的。當然,參與者的思維所引人的不确定性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之間存在着某種相似,但我們在後文中将會看到,這種簡單類比是緻人迷誤的。

先看科學觀察者的作用,當研究對象本身不包含任何陳述、觀察或任何形式的思想時,保持科學研究所要求的事實與陳述之間的分離會容易得多。

社會科學最為人诟病的弱點集中在問題的第二個方面。諸如“自我實現的預言”或“先天不足的試驗”之類的批判很普遍,隻不過陷入尴尬處境的往往是那些指望成為科學家的人。參與者思維活動的自我影響的特性造成了我所述及的不确定(或無法确定的)因素。同研究對象的不确定性相比,科學觀察的困難可謂小巫見大巫了。即使所有和觀察者有關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不确定仍無法消除,因為觀察者的困難直接歸因于研究對象的不确定性,這樣,社會科學問題就不僅是方法論的而且也是研究對象所固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