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龍

鄧龍

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創始人之一
商人鄧龍,堪稱新一代海外華人成功創業的典範。他所創辦的“龍勝行”經過九年的努力,年僅36歲的他,現在是美國龍勝行集團公司、美國中國城超市集團公司及紐約國際影視制作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還是閩南同鄉會會長、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創始人之一。如今早已成為北美地區華僑華人家喻戶曉的“金字招牌”。
  • 中文名:鄧龍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
  • 畢業院校:永安美術專科學校商業廣告專業
  • 職務:
  • 就職企業:
  • 主要成就:龍勝行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 出生地:福建客家人
  • 職 業:商人
  • 代表作品:創辦了“龍勝行”集團

創業經曆

這個世界聞名的商業之都,鄧龍的第一個栖身之地卻是一處每天收費10元的籠屋,要與許多雜七雜八的人擠住在一起不說,晚上睡覺時甚至會有蟑螂、老鼠在身上爬;他找到的第一個工作則是做裝修的散工,幹的是拆馬桶、清垃圾等最髒最累的活,不但工錢奇低,而且要忍受台灣老闆的歧視、白眼,最後還被毫無道理地“炒鱿魚”。

現實會如此殘酷,鄧龍原先沒能料到。他咬着牙關撐着挺着,而且别的什麼行業都不幹,偏偏專門打這又髒又累的裝修散工。三個月後,當他對裝修這一行已摸的很清楚時,就申請注冊成立了自己的“永安建築工程公司”。他白天去做工,晚上去語言學院學習英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經濟百業凋敝,建築行業也很難攬到活做,常常為了攬到一個諸如換水龍頭、換馬桶、通水管這樣的很小的活,他會不惜開幾個小時的車去長島等很遠的郊區。

1994年初,美國東部遭到一場罕見暴風雪的襲擊,氣溫驟降到零下二十多度,紐約牙買加地區的一幢房子的屋頂被暴風雪掀起,需要緊急搶修。接到電話後,他來不及找幫手,立即帶上工具奔赴現場,一手拿著電槍,嘴裡含著螺絲就攀上屋頂。撲面而來的冰雪把他凝凍成了雪人,當他從嘴裡拔出螺絲時,連嘴唇上的皮肉都一起被扯了下來……

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年年底,他帶著幾個裝修工人為一家華人辦的食品進出口公司做裝修,在工餘聊天時,他聽說了“福建的香菇好賣”的消息。他立即與國内親友聯系,為這家公司進了幾個貨櫃的香菇。可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太摳,他幾經交涉才拿到極少的傭金。一氣之下,他決定與幾個朋友合夥,創辦自己的食品進出口公司,取名“龍勝行”,仍然從香菇入手做起。

在美國,東方食品的進口過去一直由來自廣東、越南的老僑經營着,圈外的人要想打進這個圈子相當不易。鄧龍就背着香菇,頂着寒風,在曼哈頓的中國城沿着街道一家一家地去推銷。盡管這樣,公司的業務還是不大景氣,幾位合夥的股東也紛紛退股。為了堅持,他拿出幾年來的所有積蓄買了那些股份,成了“龍勝行”唯一的擁有人。

就在推銷香菇的過程中,鄧龍發現,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福建、浙江等地的移民大量增加,他們很希望能吃到來自自己家鄉的食品。于是,他決定改變原先的單一經營,大量增加中國食品的進口品種。他找到中國銀行紐約分行申請貸款,獲得同意。在銀行的支持下,他開出信用證直接大批進口中國食品,公司的業務額立刻急速上升。由于信用良好,銀行提供的貸款額度一路調升,從最初的15萬美元,一直增加到數百萬美元。

這樣,他又開始和國内的專業食品公司有了這些貸款,貸款額度增加到數百萬美元,他開始跟國内的專業食品公司開展業務,不但品種在不斷增加,而且許多産品開始自創品牌,自己設計包裝并打上了“龍勝行”的商标。一時間,他所進口的螃蟹醬、福州月餅、蝦油、醬油、福建老酒等,成了市面上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他所進口的水仙花罐頭系列、茶葉占有了美國市場相當不錯的份額,其中,福建茶葉的進口量已有70%掌握在他的手中;此外,他進口的大陸黃花魚、福州凍蚬等各種速凍海産品也賣得很好……

然而,“龍勝行”的成長之路也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在美國,海關和食品檢驗部門對從海外進口的食品限制特别嚴格。鄧龍開始時因為不懂這些法規,老是碰上麻煩,不是這裡不行就是那裡不符規定,一段時間裡竟被海關一連開了四十多個貨櫃,讓人灰心得差點做不下去。好在鄂莉總是鼓勵他不要放棄,并和他一起,橫下心來從完整地學習美國食品進口的各種法規做起,邊學邊改,終于使公司的進口食品一步一步達到了規定的質量和包裝要求,而且使自己也成了這一行業的專家。

就這樣,在風雨中成長,在磨煉中壯大,經過五年的苦心經營,美國龍勝行發展成了美國東岸屈指可數的幾家以進口中國食品為主的大型食品公司之一,并在中國的福建廈門與福州各建有兩座大型的食品工廠,自行生産各種精美的适銷食品。公司擁有近10萬尺貨倉,經銷的食品達到2000多種,銷售範圍伸展到了全美近20個華人比較集中的州和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等地。自2000 年夏季起,他先後在紐約艾姆赫斯特、華埠、法拉盛開設了三家大型超市,并逐步在整個北美地區建立了完善的銷售網絡。

每天,龍勝行的數十部大型送貨車奔馳在全美各地的超級市場、大型餐館之間,由于服務良好,貨品價格便宜,質量上乘,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年銷售額已達數千萬美元。2001 年底,鄧龍又将業務擴展到影視制作與發行,成立了美國紐約國際影視公司,拍攝了 52 集大型系列片《他鄉中國情》等影視作品。并成功的舉辦了中央電視台十一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東選拔賽。

今天的 “龍勝行”,這塊北美華人心目中“金字招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主營食品進口、批發與零售,兼營房地産及影視制作發行業務的大型集團公司。

雖然兼任着那麼多的董事長、總裁職務,工作非常繁忙,但鄧龍依然不忘報效祖國,報效社會。在他的心底,時刻都有一個美麗的“中國結”。他經常穿梭于中美之間,為兩國經濟貿易合作牽線搭橋。去年,他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支持祖國抗擊SARS工作。

個人經曆

頗有一些傳奇色彩。

他1984年從福建永安美術專科學校商業廣告專業畢業後,來到三明市工藝美術公司旅遊産品供應部工作,不久取得廣州白天鵝音像公司和太平洋音像公司原聲帶的福建總代理權。他提出将錄音帶錄像帶随車赴各地巡回銷售的點子,取得了極佳的銷售業績。1985年,天性不願受拘束的他,幹脆停薪留職,在三明市最熱鬧的江濱公園開了全市第一家精品店。去深圳進貨時,他看到一批産自台灣的設計精美的情人卡,雖然很貴卻很有吸引力,便掏出身上僅有的兩千塊錢購進,然後在自己的精品店裡推出,果然生意很好,甚至轟動了整個三明,于是17歲的他也搖身一變,成了三明市最年輕的“萬元戶”。

21歲時,鄧龍準備去美國闖蕩一番,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可他在美國沒有任何親友,所以隻得先輾轉來到南美洲的秘魯。他寄居在朋友家裡,一邊在利馬的一所中學教中文和繪畫,一邊學習西班牙文,并且在秘魯、巴拉圭和厄瓜多爾的邊境做一些小生意。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在安第斯山之麓的許多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甚至包括那些極其偏僻荒涼的山區小路。

1990年2月,取得秘魯居民身份以後,鄧龍終于從南半球的利馬飛到了北半球的洛杉矶。他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在這塊土地上好好幹出一番事業,然而,初來乍到,他對這裡一無所知,不得不為賺取微薄的工資在一家中餐館蝸居打工。後來,聽人說紐約的工作好找,工錢也高,他又掏出僅剩的幾百美元買了機票,改道去了紐約。

鄧龍在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期間接受了中國經濟網采訪,他認為中華文化已經出現了600多年的斷層,自元朝開始,漢文化就丢失了。雖然後來很多西方文化傳進來,但漢文化一直沒有得到發展。現在國家做了很多工作,将中國的文化傳到海外,比如孔子學院,還有很多赴海外的演出,把中國的一些民間藝術或者民俗藝術傳播出去,這是非常好的方法。

上一篇:黛博拉·納斯克蒙多

下一篇:高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