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運華

鄧運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鄧運華(1963.2.20-),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石油地質學家,海洋石油勘探家,湖北紅安人,現任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地質師、研究總院副院長。1985年畢業于長江大學,1988年獲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石油地質碩士學位。鄧運華參與并負責了渤海石油勘探技術工作,開創性提出了斷層-砂體油氣運移“中轉站”是主要運移方式。
    中文名:鄧運華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紅安 畢業院校: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職務: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地質師、研究總院副院長 主要成就: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曆

1963年02月20日,出生于湖北紅安。

1985年,畢業于江漢石油學院(長江大學前身)。

1988年,畢業于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畢業後在渤海油田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現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曆任研究院工程師、組長、項目經理,後擔任研究院副主任工程師;

1997年任渤海油田副總地質師。

2001年,擔任渤海油田副總經理。

2002年,擔任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從事海洋油氣資源勘探研究工作。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鄧運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5年畢業于江漢石油學院,1988年畢業于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中海油總公司副總地質師。

在渤西地區,鄧運華同志面對連續鑽探30口井沒有大發現的困境,提出“地層—斷層産狀配置決定油氣富集部位”的新認識并指導井位布置,高效發現岐口17-2等油氣田5個,為渤西年産原油6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奠定了基礎。創造性地提出“凸起上組合富集型、凹陷下組合富集型,油氣運移中轉站模式”等新認識,指導渤中、萊北等地區的勘探,對蓬萊、旅大、曹妃店等7個大油田、17個中型油田和一批小油田的發現和評價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渤海油田成為我國第一大海上油田作出了重要貢獻。

鄧運華長期從事油氣地質勘查與研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重大地質勘查和科學研究任務,很好地組織和領導了油氣勘查工作,成果突出,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從事油氣勘探工作21年來,他先後主持完成的國家和部門重大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中海油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并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

參與并負責了渤海石油勘探技術工作。針對渤海生油岩埋藏太深,儲油層埋藏較淺,晚期斷層活動強烈,石油的運移、聚集、保存條件複雜等科技難題,經過多年潛心研究,開創性提出了斷層-砂體油氣運移“中轉站”是主要運移方式,地層-斷層組合關系控制了油氣富集部位,臨界蓋層質量控制了斷裂活動帶油藏形成,彙油面積大小決定了油田規模,小凸起上披覆背斜利于形成大油田,凸起上組合,凹陷下組合控制了主力油田展布等7項學術思想為支撐的淺層油氣運聚理論。

用于渤海勘探實踐,帶領團隊9年發現了7個大油田、17個中型油田,27億方石油地質儲量,奠定了渤海年産石油3000萬方,成為中國第二大油田的儲量基礎。提出的“海域兩個油氣帶,内帶生氣,外帶生油”地質思想,準确預測了中國南海深水區天然氣的區域展布,并被後來的勘探實踐所證實。在開拓海外勘探過程中,提出了“河流—海灣體系是世界海相石油分布的主要場所”新論斷,用于戰略選區,帶領科研團隊在非洲發現了多個大中型油氣田。

學術論著

鄧運華,李建平.淺層油氣藏的形成機理,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

鄧運華,等.中國近海兩個油氣帶地質理論與勘探實踐,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

科研成果

先後主持完成的國家和部門重大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中海油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2009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09年被評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與重大發現,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8完成人)。

人才培養

在油氣勘探實踐中,培養了中海油渤海、海外兩支技術和作風過硬的勘探技術隊伍。

榮譽表彰

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2009年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号。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任職

現任中海油研究總院副院長、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副總地質師,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地質師。

人物評價

李四光的傳說仍在回響,鄧運華的成就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紅安人。事實證明,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因為他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黃岡同學網)

上一篇:杜預

下一篇:小李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