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絡羅氏

郭絡羅氏

廉親王胤禩嫡福晉
郭絡羅氏,滿清姓氏之一,“郭絡羅”是滿語“鈎”、“躬身”或“放縱”的意思。今滿族郭絡羅後多改諧音漢字單姓為郭氏、洛氏、羅氏。康熙第八子胤禩的福晉,為和碩額驸明尚之女,安親王嶽樂之外孫女,父姓郭絡羅氏。郭絡羅氏與胤禩于康熙三十一年訂婚,康熙三十七年成婚,雍正四年,因聖旨被休。[1]按照《清史稿》的記載,胤禩福晉郭絡羅氏的下場為“上命逐其福晉還外家”;而根據雜史《永憲錄》的記載,郭絡羅氏的下場為“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2]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郭絡羅氏 丈夫:愛新覺羅·胤禩 外文名:guoluoluoshi 父親:明尚 又譯:郭絡羅、郭羅羅、郭爾羅 讀音:guō luò luó 滿語:Gololo Hala 類型:滿清姓氏之一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滿族,出自滿洲八旗姓,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絡羅氏,亦稱郭羅羅氏、郭爾羅氏、郭博羅氏、郭布羅氏,以居地名稱為氏,滿語為Gorolo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撫松)、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俄羅斯學者史洛克格羅夫(史祿國,S.M.Shirokogoroff)經考察後在《滿族的社會組織》一書認為,“郭絡羅”的漢義就是“鈎”、“躬身”或“放縱”。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達斡爾族郭絡羅多冠漢姓為郭氏、高氏。

第二個淵源

源于錫伯族,出自滿洲八旗姓,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錫伯族中自古亦有郭絡羅氏,自認為是傳自古老的鮮卑民族部落,後多改諧音漢姓為郭氏。

詞義

“郭絡羅”是滿語“鈎”、“躬身”或“放縱”的意思。今滿族郭絡羅後多改諧音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羅氏。

八福晉

人物生平

愛新覺羅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為和碩額驸明尚之女。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出生名門貴族,家世顯赫,身份尊貴,從小受到寵愛,故為人比較傲慢任性,無子女。關于死因,不确定,有種說法是被雍正勒令自焚,《永憲錄》中有這一段:“又聖祖臨禦幹清門曾傳谕,允禩之妻甚屬不婦,允禩亦甚懼其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将母家治罪,不曾頒示,唆使其夫,以緻惡亂已極。

近将其伊逐回母家,伊毫無畏懼,忿然而去,甚屬可惡,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謂揚灰也,一雲以庶人殡殓,非邸抄之訛,則宗人府議罪如是耳。”

不幸的童年

八福晉母親簡介:嶽樂第七女和碩格格(郡主),順治十六年己亥八月三十日巳時生,母側福晉吳喇漢哲爾門氏(疑為側福晉烏亮海濟爾莫特氏,萬且他布囊之女),與第五女同母;選郭絡羅氏明尚為婿,康熙十一年三月成婚;二十三年甲子五月卒,年二十六歲(女兒郭絡羅氏嫁聖祖第八子廉親王允禩為嫡福晉)

八福晉之父明尚康熙二十年(注意就是八爺出生那年)因詐賭孫五福二千馀兩而被判斬監侯,這是三法司定罪時康熙給的意見。需要說明的是,清初,朝廷對待王公貴族十分苛刻,有《王公處分條例》為證。清初禁賭,且王公貪污三百兩即判死刑。明尚死期不詳。

康熙二十三年嶽樂第七女、明尚妻郁郁而終。至此,郭絡羅氏失去依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孤兒。被接入安親王府撫養。康熙三十一年,愛新覺羅胤禩與郭絡羅氏定婚,作為康熙對于安親王一派的安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愛新覺羅胤禩與八福晉成婚。

宗親貴婿

康熙帝第八子允禩,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生母良妃衛氏,原屬内務府辛者庫罪籍。允禩長大後,以聰敏實幹,不務矜誇而受衆人誇贊,于諸皇子中較為突出。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他兩次跟随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是跟随皇子中最小的一位。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首次分封皇子,18歲的允禩封為多羅貝勒,在受封皇子中年齡最輕。

滿文檔案反映,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康熙帝離京外出時,以允禩和長其4歲的皇三子允祉留守京師,聯名向他報告京城情況,處理有關政務,并由兩人親自辦理密旨交辦事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後,因允禩為衆臣保舉為皇太子,康熙帝對他的看法驟然改變。然而諸多事實表明,一廢太子前,允禩為父所青睐,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與很受器重的一位當朝皇子,喜結良緣。

關于郭絡羅氏與允禩成婚的具體時間,史籍中未見記載,須作以下考察。

康熙帝曾指派内大臣明珠及内務府總管海喇遜、多壁等,參加允禩與郭絡羅氏的定婚宴。事後,明珠等人向康熙帝作了詳細彙報:我等于本月二十日赴八阿哥福晉之初定婚宴,将福晉之首飾、金、銀、綢緞等逐一擺列,計數交付。安王福晉(納喇氏)跪稱:“我孫女自幼由(安)王撫養,未料由聖主指為阿哥福晉,本已驚喜萬分,主子又送來貴重物品,且如此豐厚,真乃喜之不盡,不知以何言奏謝矣。”

言畢叩恩。筵宴後,安王福晉再次跪稱:“得聖主所賜克食,并觀看大内戲子演戲,方知(民間戲子)無法堪比。皆稱我家今日蓬荜生輝,院中流光溢彩,人人喜氣洋洋。俟我死後,即将此盛景往報夫王矣。

”言畢再次叩恩。郭絡羅氏的舅舅,(嶽樂第十五子)多羅安郡王瑪爾珲(馬爾渾)、(第十七子)多羅僖郡王經希(景熙,後降為鎮國公)、(第十八子)固山貝子蘊端、(第十九子)固山貝子務爾占(吳爾占)等率正藍旗大臣、侍衛、官員等跪稱:“我等理應立于阿哥右側執杯,反讓我等入座,賜與克食,主子洪恩斷難承領,喜之不盡。”明珠的奏折中還提到,安王福晉恭奉大内戲子所用銀四百兩,民間戲子所用銀二百兩。因有阿哥、福晉初定婚宴,不收恭奉戲子物品之先例,故此次亦未收納。

上述奏折未書具奏日期,但允禩被稱之為八阿哥,說明尚未封爵,故該折寫于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之前無疑。史載,康熙三十年(1691年)閏七月,多壁始任内務府總管,翌年(31年)離任。這時允禩隻有11歲,在此期間舉行定婚宴的可能性似應排除。

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初,康熙帝為第三次親征噶爾丹踏上征程。當月,他寫信給留京辦理政務的皇太子允礽,敦促盡快确定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的婚宴日期。允禩兩位兄長的婚期,最終定于是年閏三月十五日。然而康熙帝給皇太子的上述信中,并未提及允禩的婚事。綜合有關情況看,允禩與郭絡羅氏舉行定婚宴的時間,很可能是在康熙帝于三十六年五月結束第三次親征返京之後。

郭絡羅氏與允禩正式舉行婚宴時,康熙帝又派内大臣坡爾盆、散佚大臣蘇永祚、内務府總管海喇遜等前往。坡爾盆等人參加此次婚宴後的奏折,同樣未書日期,而賞賜克食、由大内戲班演戲助興以及安王福晉叩恩,多羅安郡王瑪爾珲、固山貝子吳爾占等率正藍旗大臣、侍衛、官員等叩恩等情況,皆與定婚宴基本相同。

然而坡爾盆等人的奏折中,允禩不再被稱之為“八阿哥”,而是“八貝勒”。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内務府總管海喇遜卒于任。故允禩的婚宴,舉行于三十七年三月他封為和碩貝勒之後,是年十一月海喇遜病故之前。換言之,允禩18歲,即封為多羅貝勒的當年,與郭絡羅氏正式成親。這門婚事有着豐富内涵。

不過,郭絡羅氏與允禩完婚之際,嶽樂尚未追降郡王。該事發生後,嶽樂家族的地位與實力,亦未受到大的影響。

嶽樂“在諸王中,以齒則高,以行則長”,且立有軍功,有管理部務,參預政事的豐富經驗,無論從資曆或功績論,當朝宗室王公皆無人堪比。他共有20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絡羅氏的4位舅舅(瑪爾珲、景熙、蘊端、吳爾占),因不同原因成為康熙朝的著名人物。

據說崇德年間阿巴泰率兵伐明時,将很多文學之士延至府中,命教諸子弟,“故康熙間宗室文風以安邸為最盛”。蘊(嶽)端自号紅蘭主人,“喜為西昆體,嘗延朱襄、沈方舟為上賓”。編選宗室王公詩作《宸萼集》的瑪爾珲,自幼好學,曾受業于閻百詩(閻若璩),“毛西河(毛奇齡)、尤西堂(尤侗)諸前輩皆遊讌其邸中”。

享有王爵,根基極深的嶽樂家族,在漢族文人内建有一個層次較高的關系網。從某種意義上講,安王府猶如順康年間滿漢文化交流荟萃的一個特定場所,在清初滿漢文化從激烈沖撞走向逐步融合的進程中,起有一定作用。

郭絡羅氏的有關情況較為特殊。其生母為嶽樂第七女,生于順治十六年(1659年),為嶽樂的側福晉吳喇漢哲爾門氏所生。該女受封為郡主,康熙十一年(1672年)下嫁郭絡羅氏明尚。額驸事迹不詳,但死于康熙二十年(允禩出生那一年),郡主則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6歲時去世。

郭絡羅氏與允禩的輩分相同,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代孫,一為玄外孫,一為玄孫。郭絡羅氏很可能比允禩大。由于生母早亡,自幼被外祖父嶽樂接至身邊,在安王府中長大。她的舅舅瑪爾珲、景熙、蘊端、吳爾占等,均為嶽樂的第三位繼福晉,即索尼之女納喇氏所生。他們是郭絡羅氏之母的同父異母弟,比郭絡羅氏年長約十馀歲。

郭絡羅氏成婚前後,允禩被封在正藍旗,與嶽樂宗支同在一旗。由于郭絡羅氏與其母家關系非同一般,允禩成為嶽樂的孫婿後,便與這一家族緊緊聯在一起,形成休戚與共,互為依恃的關系。安邸與其說是嫁女(外孫女),不如說是招進貴婿。故兩次婚宴,皆于安王府中舉行,嶽樂的繼福晉納喇氏與其諸子瑪爾珲、景熙等,俨然女方長輩,而郭絡羅氏之父、額驸明尚始終未曾露面,可能已經故去。從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康熙帝其他皇子的婚姻個案中,類似情況尚未發現。

康熙帝稔知郭絡羅氏與其母家的特殊關系,将她選為允禩的嫡福晉,有重視允禩,故以宗親之女與之匹配之意。但是,對于當朝皇子與宗藩貴胄之家聯姻後所具有的政治實力及其對朝政的影響,康熙帝顯然尚未慮及。

郭絡羅氏與允禩完婚後,一起居住紫禁城内數載,繼而遷至康熙帝賜予的八貝勒府。該府鄰近柏林寺,與時為四貝勒府的胤禛之邸,即後來的雍親王府毗鄰。

悍婦能妻

康熙二十八年(1699年)65歲的安親王嶽樂去世時,郭絡羅氏9歲上下,距其生母離世已經6載。歲暮之人,能夠從抱子弄孫中獲取莫大慰借,對孫輩往往倍加溺愛。郭絡羅氏過早失去生母,暮年嶽樂視她為掌上明珠,而較其年長十馀歲的舅舅們對她百般呵護,亦在情理之中。

10歲之前,正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安王府中長大,本當盡浸書香的郭絡羅氏,卻較少典雅娴淑之風。滿族女子豪爽大氣,潑辣強悍的個性特點,在她身上十分突出。這同其幼年的成長環境具有一定關系。

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後,一次,康熙帝在諸皇子前指斥允禩,流露出對郭絡羅氏的不滿:“允禩素受制于妻,其妻系安郡王嶽樂之女所出。安郡王因謟媚輔政大臣,遂得封親王,其妃系索額圖之妹,世祖皇帝時記名之女子。其子瑪爾珲、景熙、吳爾占等,俱系允禩妻之母舅,并不教訓允禩之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允禩迄今尚未上子。”

姑且不論康熙帝對八兒媳的評價是否客觀,上述講話中有兩處與事實有出入。

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順治帝以嶽樂“性行端良,臨事敬謹”,晉封親王。該爵位并非因“謟媚輔政大臣”所得。此其一。

允禩獨子弘旺,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正月,生母是允禩之妾張氏。允禩已有嬌兒,并非“尚未上子”。此其二。

然而康熙帝對郭絡羅氏的上述指責,成為雍正帝繼位後清除反對派過程中,打擊迫害允禩的一個重要口實。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雍正帝對諸王大臣說,不但允禩“奸詐多端”,“伊妻更屬殘刻,允禩平日甚畏之。戌子年(康熙四十七年)聖祖仁皇帝禦幹清門,曾特降谕旨雲,允禩之妻殘刻,皆染伊外家安郡王惡亂之習,幾緻允禩絕嗣,伊妻聞之恐懼,方容允禩收女婢一二人,僅生一子一女”。允禩的獨女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即康熙帝對郭絡羅氏予以上述指責的五個月前,其生母為允禩之妾毛氏。故雍正帝所言亦有不确。

據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稱郭絡羅氏是一位能妻,或許更為允當。

雍正四年(1726年),康熙帝第九子允禟的管家秦道然供稱:“聞得人都說,八府(允禩府)中的事都是福晉做主,允禩頗為所制。平常人家婦人為主,尚且使不得,何況親王府中,如何使得“。允禟向與允禩要好,且兩人府邸毗鄰,平日往來頻繁。是時允禩、允禟等已罹罪,但秦道然所供,應基本可信。看來,郭絡羅氏是允禩府中的當家人。

秦道然等還供稱,允禩采納福晉(郭絡羅氏)之言,将其老師何焯的小女兒養在府中,視如己女。“後來女子長成”,不知是否放出。允禩奉差不在府内時,府内太監曾奉福晉之命,賞賜何焯物品,“口稱是福晉賞的,何焯叩頭謝了”。允禩與何焯談話,從不避開福晉。一日,兩人正在說話,福晉在門外望見,就大笑起來,笑聲聞之于外,而允禩見此,并無責怪之意。一位爽朗灑脫,不拘小節的滿族婦人,由此幾可呼之欲出。

何焯是江南才子、著名學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由李光地推薦,召直南書房,不久“命侍讀皇八子(允禩)府”。康熙離京時,何焯曾侍從允禩,在紫禁城内南薰殿值守。允禩将何焯視為聯系南方士人的一條紐帶,曾托何焯之弟“在南方買書甚多,這些南方的文士都說允禩極是好學,極是好王子”。

何焯丁父優歸期間,允禩曾給他寫信,信中稱,“先生女兒在此極好更不必挂懷”。郭絡羅氏讓允禩将何焯的女兒留在府中撫養,不僅能夠有效地籠絡何焯,亦可進一步博得南方士人之心。此舉顯示出郭絡羅氏頗有見識,并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安王府中延師重教、禮遇文士的傳統。

郭絡羅氏本人未曾生育。除嫡福晉外,允禩僅有兩妾,分别生育一子一女。從妻妾總數與子女總數而論,在康熙朝成婚諸子中,允禩皆最少。個中原因較為複雜,但此客觀事實,很容易使郭絡羅氏背負“殘刻”之名。然而郭絡羅氏将何焯之女養在府中,視為己女,直至其“長成”的做法則表明,她即使允禩與其他女子的接觸懷有妒心,表現殘刻,但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仍識大體,顧大局,具有一定的氣度心胸。

允禩與郭絡羅氏的關系,耐人尋味。

允禩很有政治抱負,志在獲取儲位。實現這一目标的過程中,他需要得到,也的确得到以吳爾占、景熙等人為代表的嶽樂家族成員的支持(見下文)。所以,允禩即使對郭絡羅氏的某些行為有所不滿,也必予以容忍,不緻因小失大,由于夫妻關系不睦而失此堅實後盾。此其一。

郭絡羅氏的若幹表現,在他人看來是“不守婦道”,允禩卻熟視無睹,并無責怪之意。這也多少表明允禩的倫理綱常觀念,相對淡薄,并沒有以此為标準要求或評判郭絡羅氏的言行。在此重要方面,夫妻兩人頗有相通之處,堪稱同道。此其二。

以何焯之女養成府中,是允禩采納郭絡羅氏意見的一個例子。僅此看出,主持家政的郭絡羅氏,也在一些重要事情上,為允禩出謀劃策。這與瓜爾佳氏曾抱怨允礽在重大問題上不與之相商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其三。

郭絡羅氏與允禩的夫妻關系既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也帶有滿族傳統社會女子地位較高的遺風。至于“殘刻”、“懼妻”與否,除去兩人之外的任何他者,均無法作出真正符合實際的評判。

在政治漩渦中

郭絡羅氏成為八貝勒福晉後最初十載(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廢太子前),是她一生中最為惬意之時。以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廢太子為标志,郭絡羅氏相對平靜的生活不複存在,她與其夫一起,卷入權力之争的漩渦,愈陷愈深,最終被吞沒。

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後的數年内,康熙帝對允禩印象極壞,曾當諸子之面,道出“自此朕與允禩父子之恩絕矣”這一決絕之言,并一度停發允禩及其屬下人員的俸銀俸米(五十五年十月恢複)。然而其後,允禩與皇父的關系有所好轉,他又繼續奉旨辦理政務。郭絡羅氏經曆了人生第一次起落,但所受影響終究不大。

一廢太子前後,朝中逐步形成以允禩及皇長子允禔(一廢太子後被圈禁)為核心,允禟、允俄、允禵等皇子參與其中,包括部分宗室成員、皇親國戚及大臣等在内的一個反太子集團。

嶽樂之子景熙、吳爾占等人均為這一集團的成員。深居貝勒府中的郭絡羅氏,未必直接參與其夫謀取儲位的活動,但如前述,由于其舅舅景熙“首告”,托合齊等結黨會飲、謀為不軌等行為被查出,促使康熙帝于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作出二廢太子的決定。景熙此舉,實為允礽複得儲位後,反太子集團與儲君及其支持者的較量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作為二廢太子及審理皇太紙黨案結束的标志,康熙帝對部分皇子、宗室成員、領侍衛内大臣、近禦侍衛等予以頒賞、允禩、允禟、允俄、允禵等皇子及多羅安郡王華玘(馬爾渾子)、鎮國公景熙、吳爾占等人均在其列。二廢太子時,允禩曾至康熙前密奏雲,“我今如何行走,情願卧病不起”,遭到康熙帝的痛責。允禩之所以這樣做,除去四十七年曾為衆臣所保舉外,另一不應忽視之處,是其妻舅景熙的揭發,成為二廢太子的導火線。康熙帝于此一清二楚。允禩恃功“存此越分之想”,乃事出有因。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病逝,雍正帝繼位。允禩旋即晉封親王(廉親王)。封王當日,郭絡羅氏的娘家戚屬前往祝賀,她卻道:“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允禩亦無喜慶之色,反“向人出怨望憤激之語,且向在廷大臣雲: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郭絡羅氏與允禩的預感很快得到證實。

雍正帝清除異己的過程中,首先以允禩的姻戚開刀。

康熙朝後期,吳爾占任議政大臣,一度署理領侍衛内大臣,康熙帝去世前數日被任命為鑲白旗滿洲都統。二廢太子後,他被康熙帝選為負責看守廢太子允礽的大臣之一,足見很受信任。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帝以希翼王爵,“複生怨望”,“無知妄亂,不安本分”為由,将景熙(希)之子、吳爾占父子、色亨圖(嶽樂之孫)父子發往盛京。

嶽樂家族成員之間素來不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多羅安郡王瑪爾珲故後,子華玘襲封,五十八年(1719年)九月去世。嶽樂衆子侄為争襲王爵,相互傾陷。康熙帝生前,未使該爵繼續襲封,是多種原因使然。

元年十二月,雍正帝斥責允禩因(吳爾占等)未能襲封王爵,“讒害離間宗室,動搖該王屬下人等之心”,故将襲封安郡王之本章發回,不準承襲。禮親王代善之後昭連在《嘯亭雜錄》中有下述記載:“饒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讨吳逆,累功至安親王。以其後嗣依附廉親王允禩,故世宗斥其封。

在雍正初年的特定形勢下,允禩力圖幫助解決安郡王爵位的承襲問題,顯然是授人以柄,極不明智,與其平時處事謹慎,所慮周詳的作風,有所不符。這是否順從妻意而為之?待考。

雍正帝繼位後,“群臣請升潛邸為宮,廉親王府不合相并”。二年(1724年)五月,允禩奏請移府,“上以廢安親王空府與之”。安王府位于台吉(基)廠頭條東口,允禩與郭絡羅氏居住該處,僅一年有馀。

随着雍正皇權的逐步穩固與加強,雍正帝對允禩等人的打擊不斷升級。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帝稱:“允禩之妻甚屬不婦,允禩亦懼伊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此言未可全信,但亦反映出郭絡羅氏處境日艱,卻依然故我。

是年初,雍正帝下令将允禩革去黃帶子。他對諸王大臣說,自即位以來,于允禩無恩不施,無事不教,其“終懷異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緻”。“朕屢降嚴旨與允禩之妻,又令皇後面加開導,谕伊勸谏允禩,感激朕恩,實心效力,乃屢次教訓,允禩夫妻毫無感激之意”。

又因将伊母家治罪,不曾頒示,唆使其夫,以緻惡亂已極。故“允禩之妻亦不可留于允禩之家”。雍正帝命諸王大臣将此谕旨當面“降與允禩之妻”,令照清朝先世舊例,将她革去福晉,休回外家,并“降旨與伊外家人等,另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不可令其往來潛通信息”。又命将此旨降與允禩,“若因逐回伊妻,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處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郭絡羅氏接到該旨,“毫無畏懼,忿然而去”。允禩則以酒澆愁,日在醉鄉。一位婢女勸他“于皇上前謝罪奏懇”,為郭絡羅氏求情,遭到憤然拒絕:“我丈夫也,豈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允禩與郭絡羅氏不懼不服的态度,如出一轍,緻使雍正帝愈發怒不可遏。他先是“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辜”,随即又将允禩圈禁宗人府,令其改名阿其那。允禩背負罪狀40款,是年九月因患嘔吐症逝于拘禁地,終年46歲。

其獨子弘旺将他葬于熱河石洞溝左山之陽。被迫自盡後又被散骨的郭絡羅氏,唯有以在天之靈繼續與夫相伴。

八福晉的性格

自幼為安親王嶽樂所嬌寵的郭絡羅氏,性格鮮明,無拘無束,且有一定政治頭腦。她較多地保持了滿族女子的個性特點,似缺少大家閨秀風範。

“性格即命運”。郭絡羅氏是一位主動型女子。她在府中當家作主,說一不二,積極為夫謀劃,獻計獻策。即使被治罪時,亦無懼色,不做俯從,盡顯滿族女子剛毅果決之氣。這自然進一步加重雍正帝對她的痛恨。郭絡羅氏慨然赴死,屍骨未留,亦為其性格使然。

瓜爾佳氏雖是滿族,出身于漢軍正白旗都統之家,卻與受到三綱五常觀念約束,知書達理,為夫是從的漢族女子,多有相像處。即使貴為皇太子妃,亦恪守婦道,唯謹唯慎。其為人處事中,難覓滿族女子潑辣幹練,敢做敢為的特征,而她的恭良娴淑,也在較大程度上源自其較高的漢文化素養。恰由于此,康熙帝兩廢太子後,對她依然予以褒贊。

與郭絡羅氏相反,瓜爾佳氏的個性與作風,使她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扮演着一個被動的角色。她不可能積極參預其夫之事,更不會為允礽如何保住儲位出謀劃策,或助以一臂之力。她的較早病亡,主要由于過于内向、敏感,憂懼過度所緻。

康熙帝厭惡八貝勒福晉而喜愛皇太子妃(廢太子妃),除去其它種種因素外,還反映出他在不自覺地以儒家倫理綱常為依據,作為評判女子優劣的一個重要标準。

瓜爾佳氏與郭絡羅氏與各自丈夫的關系,也有較大不同。

太子暴戾恣肆,妻妾衆多。瓜爾佳氏盡管十分淑孝,遇事忍讓,但并未由此赢得允礽之心。

八阿哥善結人緣,衆人目之為佛。他雖被稱為受制于妻,且少近女色,但從種種迹象看,郭絡羅氏是允禩的得力内助,平日雙方多有溝通,因此在關鍵時刻,方能想其所想,默契配合。

相關事件

引雍正将八福晉貶回外家的上谕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

(雍正)召入誠親王允祉、順承郡王錫寶、貝勒滿都護、公納圖面奉上谕:廉親王允禩愈加悖逆,将朕所交之事不但毫不實心效力,而且每事敗壞,不但伊奸詐多端,伊妻更屬狐媚殘刻,允禩平日甚畏之。戊子年(康熙四十七年),聖祖仁皇帝禦幹清門因允禩畏懼伊妻,曾降谕旨雲,“允禩之妻殘刻皆染伊外家安郡王惡亂之習,欺侮允禩,幾至絕伊之嗣。”聖祖仁皇帝屢降嚴旨,伊妻始懼,方容允禩收使女一二人,僅生一子一女。

允禩實系大罪之人,朕繼位以來于允禩無見不施,無事不教,乃允禩終懷異心,并不悛改。看來皆伊妻唆使所緻。朕将允禩晉封為親王,伊妻外家向伊稱賀,伊雲:“何喜之有,不知頭落何日”等語。(桐桐友情提示:大家請注意指代關系,此處的伊是允禩,而并非其妻!)是誠何語,是誠何心?!朕屢降嚴旨與允禩之妻又令皇後面加開導伊勸谏其夫感激朕恩,實心效力。乃屢次訓教允禩夫妻毫無感激之意。

伊等惡迹昭着,允禩之妻亦不可留于允禩之家。我朝先世行有舊例,信郡王傲劄之妻因欺侮其王,聖祖皇帝曾令休回外家,禮王福晉殘刻,太祖高皇帝特遣王等将伊處死。

令爾等前去将朕谕旨降與允禩之妻,革去福晉,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不可令其往來潛通信息,若有互相傳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爾等回來後,再将此旨降與允禩。嗣後,伊若痛改其惡,實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處。若因逐回伊妻,懷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處死,伊子亦必治與重罪。

八福晉被賜死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三日

康親王崇安等奏請:将大逆不道之阿其那、塞思黑妻子正法。

奉上谕:阿其那、塞思黑,心懷不軌,亂我國家,大奸大惡,不忠不孝,造背主逆天之大罪,諸王大臣遵依國法,欲将阿其那,塞思黑之妻子正法,理所當然。從來史冊中僅反叛篡逆之人則有之,而未叛之先即公然敢與君上抗據,大逆不道,無人臣禮如阿其那、塞思黑者,實自古未聞。

但阿其那、塞思黑之大逆不道雖着,而反叛之事迹未彰。其妻子免于正法。塞思黑之妻逐回娘家,嚴加禁固。阿其那,塞思黑之眷屬交于内務府總管,給與住居養瞻。

經研究後,認定塞斯黑之妻(九爺妻妾未被處死),

但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庚午條下曾有數語,“本月間,令允禩之妻自盡,焚屍揚灰”故判定胤禩之妻郭絡羅氏被挫骨揚灰,死因則不明

關于八阿哥胤禩婚宴的兩個折子

内大臣明珠秦報八阿哥定婚宴情形折

朱批:知道了。

内大臣明珠等謹奏:為奏聞事。

竊照本月二十日,奴才等赴八阿哥福晉之初定婚宴,陳列福晉之首飾、金、銀、綢緞等物,逐項指教時,康王(應為安王,此處指嶽樂)福晉跪曰:我之孫女(應為外孫女)于幼時為王領養,不料聖主指為阿哥福晉,本已喜之不盡,又蒙皇上賜物甚豐,歎喜不已,莫可言喻。等語。言畢謝恩。宴畢,康王(安王)福晉再次跪雲:得饒聖主所賜克食,觀看宮内戲子,我阖門蓬畢生輝,歎喜不已,死則往報我夫王也。

等語。言畢謝。再康王(安王,此處指馬爾渾)、恪王、允敦(應為蘊端)貝子、吳爾占貝子率正藍一旗諸臣、侍衛、官員等跪曰,我等理應以阿哥一方敬酒,反令我等入坐,賞賜克食。皇上此恩,我等斷難承當,喜之不盡。等語。言畢謝恩。又康王福晉貢内戲子銀四百兩、外戲子銀二百兩,先是阿哥定婚宴從無收受敬貢戲子之物,故貢銀俱末收納。為此謹具奏聞。

内大臣明珠、内大臣海拉遜、多弼。

内大臣公坡爾盆等奏報八貝勒婚宴情形折

朱批:知道了。

内大臣公坡爾盆等謹奏:為奏聞事。竊照本月十三日,八貝勒婚宴畢,康王(安王)福晉跪曰:不料以我孫女(外孫女)蒙聖主指為阿哥福晉,啖食聖主之克食,又得觀看宮内戲子,實乃驚喜不已,莫可言喻,死則往報我先夫王。等語。言畢謝。再康王(安王,此處為馬爾渾)、吳爾占貝子率正藍一旗諸臣、侍衛、官員跪曰:我等理應向阿哥一方敬杯,反令我等坐食克食。皇上此恩,我等萬難承領,且喜之不盡。等語。言畢謝恩。為此謹具奏聞。

内大臣公坡爾盆、散秩大臣蘇永祖、内務府總管海拉遜。

康熙諸子婦出身排序

1、皇十子已革敦郡王,嫡夫人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之女。嶽父爵位:外藩郡王

1、皇二十子簡靖貝勒,嫡夫人鄂勒特氏,噶爾卡思多羅郡王阿保之女。嶽父爵位:外藩郡王

3、皇八子已革廉親王,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驸明尚女。嶽父爵位:和碩額驸;品級:視武一品

4、皇十七子果毅親王,嫡福晉鈕祜祿氏,果毅公阿靈阿之女。嶽父爵位:公爵(為外戚承恩公)

5、皇三子誠隐郡王,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嶽父爵位:公爵(為民公);品級:從一品武職

6、皇十二子履懿親王,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嶽父爵位:伯爵;品級:正一品文職;宮銜:太保

7、皇二子理密親王,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嶽父爵位:伯爵;品級:從一品武職

7、皇十五子愉恪郡王,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嶽父爵位:伯爵;品級:從一品武職

9、皇四子世宗憲皇帝,皇後那拉氏,步軍統領、内大臣費揚古女。嶽父爵位:騎都衛加雲騎衛(雍正加其外戚承恩公暫不列入);品級:正一品武職。(内大臣本為從一品,康熙特加費揚古為正一品

10、皇十三子怡賢親王,嫡福晉兆佳氏,尚書、太子太傅馬爾漢女。嶽父品級:從一品文職;宮銜:太子太傅

11、皇二十四子諴恪親王,嫡福晉烏雅氏,内大臣兼尚書海望之女。嶽父品級:從一品文、武相兼(内大臣武職,尚書文職)

12、皇九子已革貝子,嫡妻棟鄂氏,都統七十之女。嶽父品級:從一品武職

12、皇長子已革直郡王,嫡夫人伊爾根覺羅氏,尚書科爾坤之女。嶽父品級:從一品文職

14、皇七子淳度親王,嫡福晉納喇氏,副都統法喀之女。嶽父品級:正二品武職

15、皇十四子恂勤郡王,嫡福晉完顔氏,侍郎羅察之女。嶽父品級:從二品文職

15、皇二十二子恭勤貝勒,嫡夫人伊爾根覺羅氏,侍郎雙喜之女。嶽父品級:從二品文職

17、皇十六子莊恪親王,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嶽父品級:三品

19、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嫡福晉祖氏,佐領祖建吉之女。嶽父品級:正四品

20、皇五子恒溫親王,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嶽父品級:正六品

21、皇二十三子郡王銜誠貝勒允祁,嫡夫人富察氏,司務納思泰之女。嶽父品級:正八品

注:二十阿哥以前為康熙指婚(不含),其後為雍正指婚。

聖祖宜妃

郭絡羅氏,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保之女,系聖主康熙的宜妃。康熙初賜号貴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為宜嫔,二十年十二月晉封宜妃。她為康熙生了三個兒子:十八年生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後被封為恒親王),二十二年生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後封為貝子),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禌(幼殇)。

在康熙晚年的諸子争奪王位時,由于她的兒子胤禟(後被封為惇親王)支持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廉親王)同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争奪王位,雍正即位後自然不會善待她的兒子。雍正帝的政敵很多,攻擊、誣陷他的謠言四起。康熙後期,聖祖曾允許各分府皇子将其生母從皇宮接到各府奉養。恒親王胤祺将其生母宜妃接到王府奉養,後死于王府。當時社會上紛紛傳言宜妃被雍正逼迫自缢而死。雍正帝曾在《大義覺迷錄》中針對此事進行了澄清和批駁。

大兒子

郭絡羅氏系康熙前期的妃子。她美麗聰明,善于體貼,所以得到康熙帝的喜愛,從她連續為康熙帝生了3個兒子也說明這一點。她生的皇五子胤祺健壯英俊,作戰勇敢,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曾跟随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他受命掌管正黃旗大營,雖然這是次象征性的坐鎮,但在随父親出征的途中他感受到了戰火的硝煙,從而進一步了解了父皇兩次禦駕親征的目的是為了平定噶爾丹叛亂,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國的陰謀,鞏固了西北邊疆的重要意義。

皇五子胤祺于康熙三十五年被封為貝勒;四十八年被封為恒親王;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薨,年五十四,谥号為“溫”,故稱“恒溫親王”。

二兒子

她的另一個兒子胤禟為康熙帝的第九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貝子。由于他和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原封廉親王,後廢)、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在王位争奪中既激怒了康熙帝,更得罪了胤禛。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七日康熙帝病逝,他們反對胤禛登上王位,自然他們的處境就十分無奈了。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讓允禟去住西甯,允禟反複請求晚一點離京,皇上不允。在雍正帝的一再催促下,他才萬般無奈地去西甯赴任。第二年就有人告他擅自去河州買草、占牧地,無視王法、任意胡行,請求奪去他的爵位。皇上當時原諒了他,并未予以處罰。

到雍正三年(1725),皇上又聽到說他縱容家人在西甯惹事,皇上得知後派遣都統楚宗到西甯對他加以約束。楚宗去後,允禟根本不理他,楚宗傳旨指責允禟,他竟傲慢的說:“你皇上指責我,當然都是對的,我還能說什麼。反正我就要出家,離開這繁雜的人世了。”

楚宗把此事禀告皇上,雍正帝就以允禟傲慢、無視王法,不守人臣之禮為由,下召狠狠地斥責他,并由此聯系到允禩、允禵結黨奪王位之事,于是奪了他的爵位,同時把幽禁于西甯。雍正四年(1726)五月,雍正帝給允禟賜名“塞思墨”,意為豬。六月,諸王大臣列舉了允禟的28條罪狀,請誅之。後派官員把他押解至保定。八月,直隸總督李绂上奏皇帝,允禟因為腹部有病,死于幽禁之地。外界對允禟死狀不明,故流言四起。至乾隆年間才恢複了允禟的名字,還了宗籍。

三兒子

郭絡羅氏還生了一個兒子皇十一子胤禌,但他于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夭折,年僅十二歲。

郭絡羅氏也許真的和雍正帝沒有緣,也許因為允禟的關系,雍正帝對她心有不滿。他們之間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康熙六十一年(1722),後宮内的後妃、子女、近臣紛紛跪在皇帝病故的榻前,不巧的是郭絡羅氏也重病在身,為了給皇帝奔喪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得由4個太監用一張軟床将她擡來,儀式之後衆人退出。

由于她本來重病在身,加之悲痛過度,再無法支持,所以就讓太監先把她擡出,此時雍正帝剛即位,見她竟走在皇太後之前,大為生氣,并指責了她的宮娥和太監。實際上,雍正皇帝是沖着宜妃深責太監的。宜妃的生子允禟是雍正皇帝的政敵,宜妃平日又甚傲,故此雍正帝借此事給宜妃以難堪。對此郭絡羅氏雖然有很大的委屈,但也隻得忍氣吞聲,病情更為嚴重。

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宜妃薨,享年70多歲。幹陵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妃園寝。

清朝名人

郭絡羅富弋(1895—?)清朝,郭絡羅·林颉第3子道山之後。出生于愛新覺羅·綿甯(道光)九年人,曾任三品銮儀使。祖籍鞍山,民國曾居山東,現定居河南。

清太祖皇長子廣略貝勒褚英嫡夫人郭絡羅氏,常舒之女。

清太祖皇九子愛新覺羅·巴布泰,繼妻郭絡羅氏,楊瑞之女。

清太宗皇七子次子已革鎮國将軍德明繼妻郭絡羅氏,域守尉瓦爾達之女。

清聖祖妃子宜妃郭絡羅氏,佐領三官保之女,子三:胤祺、胤禟、胤禌。

清聖祖妃子郭貴人郭絡羅氏,宜妃之妹,子一,胤礻禹,女一,固倫恪靖公主。

清聖祖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和碩額驸明尚之女。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

清聖祖第十子愛新覺羅·胤俄妾郭絡羅氏,員外郎永保之女。

清聖祖第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

恭勤貝勒第一子固山貝子弘昽嫡夫人郭絡羅氏,筆貼式德庫納之婦。

完顔·羅察側福晉郭絡羅氏。

末代皇後婉容也是郭絡羅氏。

影視形象

《宮鎖心玉》楊幂飾演:八福晉郭絡羅晴川(洛晴川)

《步步驚心》石小群飾演:八福晉郭絡羅明慧

《步步驚心》劉雨欣飾演:十福晉郭絡羅明玉

《康熙微服私訪記》鄧婕飾演:郭絡羅氏宜妃

《皇太子秘史》萬妮恩(萬豔)飾郭絡羅氏

《金枝欲孽》陳琪飾演:郭絡羅·淑甯

上一篇:辛夷塢

下一篇:張曼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