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為

郭為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為,1963年出生,河北省秦皇島市,中共黨員,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郭為現任北京市海澱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2011年3月14日卸任神州數碼首席執行官,繼續擔任執行董事。
  • 中文名:郭為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河北省 秦皇島市
  • 畢業院校:東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 職務:
  • 就職企業:
  • 主要成就: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業領袖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3年
  • 政黨:中共黨員

人物簡介

郭為,1963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郭為現任北京市海澱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此外,作為業界重量級人物,在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軟件行業協會、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協會等大型行業協會任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等職務。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

職業生涯

1985年畢業于東北大學管理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1988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1988年研究生畢業後進入聯想集團,至91年先後擔任公關部經理、辦公室主任和業務二部總經理。

1991年被任命為聯想集團助理總裁,先後主管業務、企劃和财務。

1994年任聯想集團大亞灣工業投資公司總經理,一年後擔任香港聯想集團副總經理。

1997年起,被任命為聯想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并兼任聯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想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0年,聯想科技、聯想系統集成與聯想網絡公司從聯想集團拆分,組成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并于2001年6月在香港獨立上市,郭為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至今。

2011年3月14日,神州數碼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郭為将不在擔任首席執行官職務,但繼續留任執行董事及主席,郭為卸任首席執行官後将更專注于神州數碼的整體策略規劃及發展投資等方面。

所獲榮譽

1996年,郭為榮區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稱号;

1998年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創新和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榮譽;

2001年獲中國十大具價值經理人稱号;

2001年,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先進工作者,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和先生工作者待遇;

2002年榮獲中國科協“求是科技成果轉化”獎、首屆北京市優秀青年企業家金獎。

管理業績

聯想集團十幾年的實戰經驗,把郭為磨練成國内頂尖的高科技公司管理人才。1988年,郭為擔任聯想集團公關部經理,主要負責集團對外宣傳和聯絡工作。其間,他成功地組織了“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将會怎樣”創意的策劃宣傳工作,有效提升了聯想集團的知名度。1989年,郭為對集團後勤系統進行系列改革,并對公司的大船結構管理模式進行系統化、理論化的總結。90年至93年,郭為先後主持整頓全國18家分公司,并牽頭負責整個公司的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财務部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适應了公司發展的需要。

1996年,郭為在危急關頭出任香港聯想集團副總經理,帶領香港聯想止虧,為香港聯想同北京聯想的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至99年,郭為擔任聯想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期間,将原有的聯想集團代理分銷業務進行了整合,建立了新的組織架構,并提出了“變銷售驅動為運作驅動”的理念。在他的帶領下,聯想科技業務迅速發展,管理機制逐步理順,從聯想集團的一支遊擊隊迅速成為專業分銷的正規軍。1999年,郭為接管聯想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再次對聯想業務進行有效整合。

2000年聯想集團分拆,原有的神州數碼科技發展公司、系統集團公司和神州數碼網絡公司共同組成神州數碼有限公司,郭為任總裁。面對拆分帶來的被動局面,他提出“夯實基礎,主動應變”的指導方針,在管理、人員和業務上實現平穩過渡,并帶領分拆後的神州數碼重新塑造聯想的電子商務品牌,高舉起“數字化中國”的旗幟。

2001年初,郭為針對投資者進行了精彩的上市前的環球路演。6月1日,神州數碼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總股本858,680,331股,超額認購83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25倍。可以看出,投資人對郭為和他率領的團隊表現出極強的信心,當年10月,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從47支減至27支的情況下,神州數碼逆風飛揚,反而被納入為新增成份股。

2001年神州數碼營業額達112億人民币,根據國際權威調查機構IDC當年的統計報告,神州數碼已穩居國内IT産品分銷商之首,幾乎等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總和;而在系統集成領域,神州數碼則以23億元人民币的銷售總額位居第一位,在政府、金融及電信行業分别占第一、第一及第三位,而此時神州數碼公司成立僅一年。

2002年是神州數碼關鍵的一年,面對IT的冬天,郭為一方面強化管理,苦練内功,一方面引領公司進入全面的戰略轉型。圍繞這兩點,公司制訂了五項重點工作;1、制定公司人才戰略、推行全員KPI(關鍵業績指标管理);2、釋放數字化神經網絡能量;3、強化風險管理;4、重點發展網絡、應用軟件和移 動通訊三個業務;5、探索資本運作模式。事實表明,這一系列舉措,使是神州數碼在全球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保證了各項業務的良性增長,并逐漸從傳統的分銷和系統集成公司轉向提供電子商貿基礎設施産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企業。

半年時間裡,神州數碼硬件集成同比增長40%,軟件收入實現了翻番;除了營業額取得增長以外,毛利率也有較大幅度的改善,這些均得益于軟件與服務收入的增加。同時,“穩步發展,嚴控風險”的經營策略,不僅保證了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獲得大幅度增長,而且使風險控制和現金流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庫存周期從年初的39.3天降至34天,應收款周轉也由年初的42.9天降至40.3天。

2002年3月,郭為率領神州數碼邁出利用資本杠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神州數碼與台灣鼎新電腦達成協議,雙方在ERP軟件産品及其他企業管理軟件與服務方面合作,為中國制造、流通業企業提供中國人自己的ERP。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簽約130家流通、制造領域企業。2002年10月,神州數碼正式成立神州數碼軟件公司,并将于年底推出神州數碼電子政務公司。屆時,郭為規劃中的神州數碼軟件戰略布局将正式形成。

與此同時,2002年11月,由軟至硬、由内至外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神州數碼網絡計算機及解決方案正式面世,它的推出神州數碼在自有品牌産品建設方面又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從此,神州數碼不但能夠向廣大用戶提供自有品牌網絡産品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件及相關服務,在自有品牌網絡産品終端的建設上也将邁開新的征程。

面對IT的嚴冬,郭為從企業家的角度總結了傳統産業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發展規律,提出了“電子商務四段論”。在該理論的指導下,2002年,神州數碼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在開通一年半的時間裡,實現網上銷售收入超過25億元人民币,成為國内第一的信息産品網上銷售系統。郭為及他的神州數碼成為了中國電子商務的探索者、示範者和推動者。

2002年年初,繼97年成功将聯想集團管理經驗列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案例之後,郭為再次将神州數碼IT領域競争力研究引入該項課題,為推進企業管理的專業化、正規化,提升神州數碼的國際知名度打下基礎。

郭為一向視人才戰略為公司戰略的重要内容,親任神州數碼人力資源總監以來,通過在公司内全面推行關鍵業績指标管理體系(KPI)、激勵考評體系等舉措,保持了公司人員流動率10%左右的健康運行狀态。

作為國内一流企業家,郭為非常重視自己和企業的社會影響,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2002年6月,第一所“神州數碼希望小學”将在西部貧困地區四川富順縣誕生。同時,郭為宣布,神州數碼将以每年一所的速度,陸續在公司各平台所在省的貧困地區興建“神州數碼希望小學”,以兌現神州數碼回饋社會,對社會負責的承諾。

社會職務

郭為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北京信息化協會會長等社會職務。

代表文章

智慧城市: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動力

如今,國際經濟局勢不斷變化,世界各國經濟均面臨嚴峻的挑戰。發展勢頭強勁的中國經濟成為帶動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面臨世界經濟環境的衆多不确定性,中國還需尋求自身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尋找中國經濟未來增長主動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僅用30餘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歐美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經濟發展曆程和城市化進程,2010年GDP排名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中國仍面臨着外部世界經濟環境不穩定和内部經濟模式與産業結構的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要想赢得下一個30年,必須調整發展戰略,全方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轉型與産業結構調整的深度變革,使中國經濟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

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确指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标為:國内生産總值(GDP)增長7.5%。GDP增長目标略微調低,是近年來首次低于8%,這主要是與“十二五”規劃目标逐步銜接,引導各方把工作着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利于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從經濟學角度看,出口、投資、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要從過分依賴出口和投資刺激經濟增長的模式,逐步向以消費為主的可持續經濟增長模式轉型。擴大内需特别是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

推動城市化進程擴大消費需求

我國是一個消費大國,國内市場巨大并且市場消費潛力也大。有測算和研究表明,目前一個城鎮居民的消費大體相當于三個農民的消費,如果城市化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有1300萬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居民消費總額将增加1200億元。如果中國城市化率在未來10年左右提高10~15個百分點,僅居民消費就可以拉動12萬億~18萬億元。再者,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個百分點,帶來的年投資需求約增加6.5萬億元。

毫無疑問,城市化将成為拉動中國消費增長的重要支撐點,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源。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确指出,中國應加快城鎮化進程,在2015年中國城市化率要達到50%以上。可以說,以城市化為主導的新經濟格局正在逐步實現,中國也逐漸步入城市化國家行列。

在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下,消費結構和産業結構升級蘊藏着巨大的需求潛力。但是,随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引發了不少問題,使得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矛盾日益嚴重。這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環境污染趨于惡化,中心城市人口稠密,交通擁擠,地價房租昂貴,居住條件差,失業人數增多,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秩序不穩定等,嚴重制約着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速度,也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形成一定阻礙。

城市化的發展應以人為本、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面臨的不僅僅是快速增長的問題,還需要找到其合适的發展道路,城市化的同時要在産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使城市發展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智慧之路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确提出,中國要在城市化進程中深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轉型升級。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借助虛拟的信息技術更好地解決城市發展中的諸多現實問題,并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産業鍊,實現産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這一概念的提出為中國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更加智慧的全新路徑。

城市化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推動,如今,以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并走向成熟,并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态。雲計算龐大的計算處理能力,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無處不在的網絡和終端,使得城市中每個主體都成為一個個神經元,進而構成擁有最高信息處理能力的“群體智慧”。可以說,以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是解決城市化問題的技術前提。

有了技術的支撐,像市民卡、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得以發展和普及,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與公共服務水平,讓城市運營發展得更加智慧。

  而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現代化城市管理更需要一種以人為本的融合服務。在構建現代城市管理平台的過程中,需要将政府職能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解決醫療、交通、能源供給、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社會管理服務問題。與此同時,還能催生一系列新的産業,為社會經濟的持續繁榮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所有這一切可以統稱其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産業與企業自主創新

調查研究發現,智慧城市建設能夠有效轉變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極大地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潛能。由此可見,智慧城市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自主創新的發力點。智慧城市的本質在于融合,它是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度融合,當傳統産業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時可以直接帶動新興産業的産生,間接推動城市傳統支柱産業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不斷創新,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管理服務水平,還可以增加社會管理的創新能力,共同解決城市所面臨的挑戰和矛盾,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在企業和社會創新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會帶來大量的現代服務業,為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提高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比如市民卡的出現不僅解決了民生和城市管理問題,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新的、以個人信息服務為特征、以雲計算為支撐的,融合服務民生和城市管理為一體的現代服務業的出現。而增加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食品溯源技術,也是利用信息技術催生提供服務的新産業。

智慧城市對相關産業的帶動和創新作用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催生跨領域、融合性的新興産業形态,還可以引發相關産業鍊的垂直整合。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企業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與加強,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争。智慧城市的發展也将帶來上萬億元的相關産業增加規模,這些産業伴随着智慧城市的推進而壯大,将成為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作者系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上一篇:郭達

下一篇:郭燕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