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

漢語漢字
邑(拼音:y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見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為縣的别稱。上古時,國都也稱作邑。“邑”是漢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時變體為阝(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如都、郡、鄰、邦等。[1]
  • 中文名:邑
  • 拼音:yì
  • 部首:邑
  • 五筆:KCB
  • 倉颉:RAU
  • 鄭碼:JYIA
  • 字級:一級(0748)
  • 平水韻:入聲十四緝
  • 英文:area,district,city,state
  • 筆畫:7
  • 部首筆劃:7
  • 四角号碼:60717
  • UniCode:U 9091
  • 注音:ㄧˋ
  • 統一碼:CJK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圖1、8)上部是“囗”,意指城牆所包圍的城市;下部是一個跪坐的人表示城中按秩序生活的居民——有人居住的城市便是“邑”。金文(圖2)字形基本沿襲甲骨文。發展到秦代小篆(圖5)階段,表示“城市”的“囗”由方到圓,表示跪坐臣服的“人”也變成了“卪”,漸漸失去了其造字本義。發展到隸書(圖6、7)和楷書階段,表示疆域的“囗”不變,人卻已訛變為“巴”了。在發展過程中,這字在秦篆階段還分衍出偏旁“阝”來。這偏旁,在形聲字裡,都放在字的右邊作為表意的形旁,表示和地域城鎮有關。    

詳細解釋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文言〉京城,國都。

capital

《尚書·召诰》:“周公朝至于洛,則達觀于新邑營。”

《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商邑

古代稱國為邑。

state

《尚書·湯誓》:“率割夏邑。”

《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

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

city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文言〉人民聚居之處;城市。

city

《周禮·地官·裡宰》:“裡宰掌比其邑之衆寡與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

蘇洵《六國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城邑;通都大邑

古代行政區劃名。五家為軌,六軌為邑。

《國語·齊語》:“三十家為邑,邑有司。”

《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邑有司。”

古代行政區劃名。三朋為裡,五裡為邑。

《尚書大傳》卷二:“三朋而為裡,五裡而為邑,十邑而為都。”

古代行政區劃名。四井為邑

《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

鄭玄注:“四井為邑,方二裡。”

舊時縣的别稱。

county

《淮南子·時則訓》:“命司空,時雨将降,下水上騰,循行國邑,周視原野。”

葉聖陶《隔膜·歡迎》:“這都是本邑幾位前輩先生的苦心孤詣,才成就了這一樁善舉。”

邑乘;邑僚;邑宰

〈文言〉封地,君主分封給諸侯,或諸侯分封給大臣的土地。

fief

《周禮·地官·載師》:“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新唐書·房玄齡傳》:“進爵邗國公,食邑千三百戶。”

采邑

〈文言〉特指皇後、公主的封地。

fief

《漢書·高帝紀下》:“六年冬十月,令天下縣邑城。”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曰邑。”

動詞

〈文言〉分封城邑居住;建築城邑。

《左傳·隐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于此。”

《孟子·梁惠王下》:“(太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形容詞

〈文言〉通“悒”。憂郁的樣子。

屈原《九章·悲回風》:“傷太息之愍憐兮,氣于邑而不可止。”

屈原《離騷》:“忳郁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è

動詞

〈文言〉奉承,曲從。

《漢書·酷吏傳贊》:“張湯以知阿邑人主,與俱上下,時辯當否,國家賴其便。”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下】【邑部】於汲切(yì)

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凡邑之屬皆從邑。  

說文解字注

國也。

注:鄭莊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傳》凡偁人曰大國,凡自偁曰敝邑。古國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尚書》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東國雒皆是。《周禮》:四井為邑。《左傳》: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此又在一國中分析言之。

從囗。

注:音韋。封域也。

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

注:尊卑謂公矦伯子男也。大小謂方五百裡,方四百裡,方三百裡,方二百裡,方百裡也。土部曰:公矦百裡,伯七十裡,子男五十裡。從孟子說也。尊卑大小出於王命,故從卪。於汲切。七部。  

廣韻

於汲切,入緝影 ‖邑聲緝1部(yì)

邑,縣邑。《周禮》曰:“四井為邑。”又漢複姓,有邑由氏,楚大夫養由氏之後,避仇改焉。於汲切。八。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邑·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0

《唐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竝音浥。

《說文》:國也。《正韻》:都邑也。《釋名》:邑,人聚會之稱也。《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又《載師》:以公邑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注:公邑,謂六遂之馀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又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于豐。

又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為於邑。注:於邑,短氣也。

又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又複姓。《廣韻》:漢有邑由氏。

又《集韻》《正韻》竝遏合切,音姶。阿邑,與阿匼同,谄谀迎合貌。《前漢·張湯傳》:以智阿邑人主,與俱上下。

又葉弋灼切,音藥。《後漢·杜笃·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邑。《說文》:從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卑大小有等,故從卪會意。偏旁作阝,俗從口從巴。非。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筆順】①丨(豎)②㇕(橫折)③一(橫)④㇕(橫折)⑤丨(豎)⑥一(橫)⑦乚(豎彎鈎)

【寫法】“口”窄“巴”寬。“口”居上偏左,上寬下窄,㇕(橫折)的豎段在豎中線右側。“巴”,㇕(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豎段在豎中線右側,折點與“口”的折點對齊;末筆乚(豎彎鈎)從橫中線起筆,向下向右鈎出,鈎部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入聲

二十六緝

侵B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於汲切

ʔjĕp

集韻

入聲

二十六緝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乙及切

ʔiep

中原音韻

入聲作去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去聲

齊微

銀計切

洪武正韻

入聲

八緝

全清

一入切

ʔiəp

入聲

九合

全清

遏合切

ʔap

分韻撮要

陰入聲

第十七金錦禁急

tttt

上一篇:随機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