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科學與技術

遙感科學與技術

一門新興邊緣學科
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測繪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利用非接觸傳感器來獲取有關目标的時空信息,不僅着眼于解決傳統目标的幾何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對利用外層空間傳感器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譯,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标對象的幾何與物理特征信息。
  • 中文名:遙感科學與技術
  • 外文名:
  • 類别:
  • 主管部門:
  • 英文名: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學位:工學學士
  • 學制:4年制
  • 一級學科:工學

基本介紹

遙感技術并不神秘,從字面上說就是從遠處感覺事物。廣義地講,遙感是指不直接接觸地收集關于某定對象的某種或某些特定的信息,從而了解這個對象的性質。一般多指從人造衛星或飛機對地面觀測,并以電磁傳播與接收技術,以收取目标的訊息并加以進行分析的技術。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具備遙感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衛星遙感平台、傳感器技術、信息獲取、遙感數據處理、多傳感器數據匹配和融合、圖像自動解譯技術和虛拟仿真的基本技術與方法,能夠在城市規劃、農業、林業、水利、電力、交通、軍事、地質、測繪、環境、海洋等各類遙感領域從事遙感電子設備與系統研制、應用系統和系統集成的建設與開發,以及有關空間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具有較寬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與學科前沿,有創新意識,并能獨立從事本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能力。

該專業主要學習遙感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習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定位系統與遙感信息工程集成理論和方法,并能組織和實施各類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管理。主要包括:

掌握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掌握遙感機理、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遙感信息工程及應用的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其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最新發展動态;

掌握相關學科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定位系統、測繪工程等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等能力

遙感分類

微波遙感

主要開展地物微波輻射特征以及土壤水分、雪水當量、凍融過程和植被葉片含水量等參數的微波遙感反演算法研究。拟結合近幾年微波遙感器的快速發展,通過發展模型和地面試驗系統,促進參數反演算法的開發和提高大尺度被動微波遙感反演的可信度。主要标志性成果包括:

(1)基于星載輻射計的土壤水分被動微波遙感估測算法改進,以及裸露随機粗糙地表輻射參數化模型的發展;

(2)考慮多次散射的積雪參數化模型的發展;

(3)凍土介電常數模型和開發及實驗測試系統的研制;

(4)地基4波段8通道微波輻射計試驗系統的聯合開發,并成功運行,取得了可靠數據。

水文氣象

重點研究水文氣象參數的遙感反演算法,以及遙感數據在水文氣象模式中的應用方法。2000年拟以蒸發散為重點,結合陸面過程模式和地面試驗,研究地面站點觀測數據的面尺度拓展理論和方法。

(1)首次成功應用了大孔徑閃爍儀、渦度相關儀與波文比-能量平衡裝置等組成的通量觀測系統,結合足迹模型獲取了不同分辨率的衛星像元尺度的通量實測值;

(2)在北京市密雲和大興、河北省館陶縣建立了以大孔徑閃爍儀、渦度相關儀與自動氣象站為主要觀測手段的遙感地面驗證站;

(3)結合多源的衛星遙感信息,建立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和互補相關原理的區域水熱通量的遙感估算模型。

環境遙感

面向陸地表層過程、人類生存環境監測需求,以生态環境遙感監測為主要應用目标,注重解決生産實際問題,開展遙感應用研究。主要标志性成果包括:

(1)建立基于遙感數據和光能利用率的植被淨第一性生産力(NPP)模型,并估算了全國NPP;

(2)利用遙感數據計算了黃河流域地表蒸散并分析了流域植被覆蓋動态變化與氣候要素間的關系;

(3)定量分析了城市化過程對陸地生态系統碳循環的影響。

相關成果

重點圍繞反演理論與方法、遙感産品優化等開展研究工作,已形成豐富的成果和數據積累。主要标志性成果包括:

(1)我國典型地物标準波譜數據庫建設,完成3萬餘條數據的收集和采集;

(2)提出了基于USM-IM(不确定性與敏感性矩陣)的信息流控制方法,實現反演過程中分階段的定量化;并選擇集合卡曼濾波,遺傳算法等數學方法應用于多階段反演。

(3)研制了機載多角度遙感成像系統(AMTIS)實驗樣機用于獲取可見、近紅外和熱紅外3個波段9個角度的機載多角度多光譜圖像,在地表反照率、葉面積指數、組分溫度的反演和農田旱情監測方面具有優勢;

(4)數據同化系統正在建設中。

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包括電磁場理論、電子技術應用、航空航天攝影,數字圖像處理,遙感原理及應用,近距離攝影測量攝影測繪、微波遙感、數據結構與數據庫、模式識别、遙感影像解譯、環境保護與規劃、數學規劃與測量應用、計算機視覺、海洋測繪、計算機網絡與應用、虛拟現實技術人工智能信息論、地圖投影與轉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