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51年10月,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已發展成為徐淮東部地區規模最大,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複、急救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和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等教學醫院。
  • 中文名: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主管部門:
  • 開放時間:
  • 院長:
  •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 醫院類型:綜合醫院
  • 醫院院訓:
  • 醫保定點:
  • 經濟類型:
  • 經營性質:
  • 醫院性質:國營
  • 所在地區:江蘇省連雲港市
  • 建院年份:1951年10月
  • 是否醫保:是
  • 聯系地址:江蘇省連雲港市新浦區通灌北路182号

醫院簡介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51年10月,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徐淮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院服務人口800多萬、編制床位2610張、建築面積44.5萬平方米、資産總值29.73億元,2020年診療總量142.14萬人次、出院人數10.66萬人次。

2004年10月,東方醫院(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并入我院,發展勢頭良好。這五十多年,是醫院把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同自身實踐相結合而不斷經受考驗、不斷發展壯大的五十多年;是堅持“基礎夯實、科技領路、質量取勝、規模運營”發展戰略而成果較大的五十多年;是以發展為主題、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醫院基本現代化的五十多年。醫院來之不易的成績,是各級黨委正确領導的結果,是一代又一代醫院職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結果,也是人民群衆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輻射人口700多萬。資産總值5.7億元。年診療總量78萬人次,年出院人數3.6萬人次,年總收入4.6億元。近年來,醫院先後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省十佳醫院、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連續十多年獲連雲港市衛生系統夏季百日優質服務競賽活動第一名。2004年10月,東方醫院(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并入醫院。

院徽

1.院徽由“1ST”及“蛇杖”和“蛇”組成。n2.總體設計成一帆船形,“1”變形成帆,“ST”在下方成船身,“蛇杖”成桅杆,“蛇”成桅繩。n3.“1ST”或稱帆、船身色彩是淡海藍色,體現連雲港海港城市特色。同時,“1ST”組成的船形整體上成“L”形,是連雲港市“連”字首字母大寫。n4.“1ST”意為“第一”,代表一院人始終勇立潮頭、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n5.帆船象征着一帆風順,象征着向現代化醫院揚帆啟航,象征着衛生系統一面迎風飄揚、永往直前的旗幟。n6.“蛇杖”和“蛇”是世界衛生組織徽号的基本圖案。在這裡,“蛇”代表“桅繩”來護佑着這生命之帆。

醫院規模

人才結構較為合理。現有在職職工128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30人,高級職稱323人,中級職稱471人。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8人,省“科教興衛工程”重點人才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0人,市“521工程”培養對象20人,市醫學重點人才學科帶頭人8人,市醫學重點人才18人,市醫學重點人才培養對象14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人,省名中醫2人、市名中醫3人,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博士、碩士144人。擔任省級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以上職務的專家40人、市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1人。

專科設置較為齊全。設置臨床、醫技科室38個、醫療中心6個、市級研究所和實驗室3個,其中省級重點專科1個(神經外科)、市級重點學科16個(神經外科、神經内科、骨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兒科、普通外科、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血液内科、急診醫學科、臨床藥學科、腫瘤放療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病理科)、市級重點學科建設單位8個(腫瘤内科、婦産科、眼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口腔科)、市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中醫科);設立病區27個,開放床位1080張。神經、心髒、腫瘤、急救創傷四大戰略性支柱學科初步形成,心髒病、腦卒中、創傷、急性中毒4條急救綠色通道24小時暢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連雲港心髒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連雲港診療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連雲港血液病診療中心、中日骨科合作研究中心等在我院相繼成立并成功運行。

技術優勢

技術優勢較為明顯。近五年來,成功開展各類心髒介入手術、骨髓移植術、肝移植術、腎移植術、角膜移植術、複雜先心手術、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腦幹腫瘤切除術、複雜動脈瘤手術、癫痫的手術治療、舌頭再造術、氣管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結腸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注射硬化劑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周圍性假性動脈瘤(PPA)手術、主動脈瓣換瓣術及人造血管旁路術、下丘腦錯鈎瘤切除術、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瘤切除術、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帶膜支架植入術等新技術、新項目100餘項,多項技術填補了我市在相關領域的空白,有的達到了省内先進水平。醫院被衛生部批準為十年百項PCC項目示範點。2008年12月,成功舉辦了醫院技術創新與發展院士論壇。

科研成果較為豐碩。近五年來,科研立項共120餘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41項,獲省衛生廳、市衛生局醫學新技術引進獎105項;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2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3部。

教學工作較為紮實。醫院始終把加強教學工作作為強化内涵建設、增強核心競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切實擺到總體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堅持正确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據“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整體優化、面向臨床”的培養方式,以強化臨床能力為核心,不斷增強教學意識,完善教學制度,狠抓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弘揚辦學特色,強化教學功能,改善教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紮實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為社會培養出了一大批高素質醫學創新人才,實現了教學相長,促進了醫教研協同發展。現有教研室10個。醫院每年承擔着10多所院校的臨床實習任務。2005年12月,我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得到了專家組的充分肯定,成為徐州醫學院迎評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兒科學、外科學(神經外科、骨外科)、内科學(血液病)、神經病學、急診醫學、腫瘤學被确定為徐州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神經内科、檢驗科被确定為江蘇大學碩士生培養點。目前,有碩士生導師11名,教授1名、副教授20名、講師65名。2008年12月,成立了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重點實驗室

臨床藥學研究中心

臨床藥學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2000年經市科委批準為連雲港市臨床藥學研究中心。中心經過1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别是近幾年一院領導的重視和科技興院政策的落實,現已初具規模,擁有高檔配置的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全自動血藥濃度分析儀(TDxFLx)、Millipore超純水器(Milli-Q)等先進設備。其工作内容涉及治療藥物監測、臨床藥動學、藥物中毒急救監測、生物利用度、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特殊生化檢測、法醫藥檢等。開展環孢素、地高辛、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等常規血藥濃度監測項目近20個。獲市科技成果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等獎各二項,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一項骨科實驗室,核心期刊發表論著40多篇。

骨科實驗室

2004年12月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和日本大阪厚生年金病院結為友好醫院,并正式挂牌成立。同時在我院建立了“連雲港市中日骨科合作研究中心”,同期成立“骨科實驗室”。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受各級領導的關心,已陸續配備多種實驗設備,進行了一些基礎及臨床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曾接受徐州醫學院研究生處的檢查,受到了一緻好評。

一、設備情況:

1.研究所約100平方米,分辦公區、實驗準備間及實驗操作室3間。辦公區用于每周2、4的英語及日語學習、周3專業知識學習及日常處理科研文書。

2.配備有深低溫冷凍冰箱用于保存實驗用新鮮标本。

3.配備有手術實驗操作台一架,用于進行手術實驗、培訓。

4.配備有電腦、激光打印機及數碼照相機,方便進行科研論文的撰寫及臨床影像資料的保存。

二、取得成績:

1.已順利培養兩名碩士研究生畢業,正在培養五名碩士研究生。

2.進行了市科委課題“穹頂形開窗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的臨床與生物力學研究”,發表相關論文4篇,已順利結題。

3.進行了省教育廳課題“經椎弓根脊髓全周減壓的臨床應用研究”,正在結題。

4.正在進行“碳纖維箱型單、雙椎間融合器在治療腰椎不穩中的比較研究”及“同種異體骨在脊髓型頸椎病後路雙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顱底外科神經生物實驗室

實驗室籌建于2000年底,耗資50餘萬,曆時1年半完成,于2002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築面積達100平方米,由辦公區,實驗操作室,标本儲藏室組成。實驗操作室内設有實驗操作台三個,鎮江中天集團生産的LZL?11型多功能手術顯微鏡一台,并附有手術攝像裝置,鏡下可放大5至22倍,手術無影燈一台,電動吸引器一台,顯微神經外科器械一套,常規開顱器械一套,先進的測量工具等設備。标本儲藏室擁有标本儲藏櫃兩台,現有福爾馬林固定頭顱标本30隻,新鮮冷凍标本3隻,可行标本灌注。辦公區設有電腦一台,配有光盤刻錄設備,可進行數據的統計和處理,手術教學光盤和錄象帶齊全,可進行教學與學習。實驗室内可常規開展大體解剖和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進行各種各樣的手術入路的研究,自該實驗室投入使用以來已承擔省級重大課題五項。

開展實驗研究簡介

1.斜坡中央凹陷區顯微外科解剖及數量化研究

2.侵犯下丘腦腫瘤顯微外科解剖及全切除研究

3.轉基因治療帕金森氏病研究

4.32P膠體腦内放療及戊巴比妥保護作用研究

5.CT立體定向放療治療顱咽管瘤臨床研究

服務内涵

服務内涵較為豐富。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質,時刻把病人的所急、所想、所需作為第一信号,把病人滿意作為第一标準,不斷優化服務流程,簡化就醫手續,完善服務設施,美化服務環境,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态度,規範服務行為,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完善服務功能,與時俱進地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努力打造一所群衆普遍認可、信得過、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病方便的醫院,着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一是通過推行人性化服務,着力提升醫院服務品位。采取的主要便民措施有:實行分樓層挂号和劃價、收費一次性服務,免去病人奔波之苦;在門診大廳成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為病人提供綜合服務;設立了168後勤服務中心,為病人提供全天候後勤保障服務;組建了探視陪護中心,确保“信息流、物資流、禮品流、情感流”到位和住院病人安心治療、休養;強化了163維修保障中心的功能,為一線提供配套的後勤支撐;加強了門診中心采血處建設,确保病人采血安全、快捷。

建成了影像信息系統(PACS)、手術室信息顯示系統、門診分診電子叫号系統、門診藥房處方叫号系統,就診秩序和就醫環境明顯改善;增設專科專病門診,不斷滿足病人就診需求;完善體檢保健中心功能,所有檢查項目在一個樓層完成,并将服務延伸到基層;開通了電話随訪與咨詢服務熱線,病區普遍建立了與出院病人聯系卡制度,在醫患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堅持中午連班制和節假日正常工作制,方便學生族、上班族就診;推行“飛機場式”運作模式,拓展國内國際技術合作領域,使病人不出本市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推行醫患溝通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選擇權,深化溫馨服務,倡導親情護理、感動式服務,不斷打造護理服務新品牌。二是通過推行惠民服務,切實降低看病費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嚴格執行物價政策和收費标準;增強收費透明度,實行價格公示制、住院病人費用一日清單制和多媒體費用查詢制;落實大處方(單張處方值150元以上)與大型檢查病人簽字制度;參加全市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購;杜絕開單提成,實行藥占比上限指标控制制度;加大“三合理規範”落實力度;對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實行多站點實時監控;完善藥品使用評析和超常預警措施,嚴格執行醫保政策;完善部分單病種臨床路徑,推行部分單病種限額收費;縮短平均住院日;實行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制度。

定期公布醫療服務信息,對違規行為明确具體處罰規定,大力發展惠民醫療,對流浪病人等實行醫療救助,對特困病人、低保對象和優扶對象給予費用減免優惠;科學制定、嚴格執行診療服務規範,重視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适宜技術,嚴格控制服務成本,為保證群衆“病有所醫”作出貢獻。同時,認真做好城市醫生晉升職稱前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工作,探索建立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與贛榆縣人民醫院等長期協作關系;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實行雙向轉診;努力做好醫保工作和新農合工作;深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送醫送藥送健康到農村、社區、企業、學校,積極扶貧幫困,進一步加大了衛生支基惠民力度。

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較為科學。為實現科學化管理,醫院建立了醫療、護理、财務、後勤、器械、藥劑等部門的微機自動化網絡,擁有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近五年來,通過大力推行科主任目标管理責任制,院科兩級負責制不斷完善;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醫院發展活力;通過加強質控網絡建設,加大對醫療制度和規範的培訓與落實力度,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促進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與提高;通過深入開展“三學”(學雷鋒、學白求恩、學劉一麟)活動,不斷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營造自身特有的文化氛圍,醫院的知名度、美譽度得到持續提升。

服務理念

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質,時刻把病人的所急、所想、所需作為第一信号,把病人滿意作為第一标準,不斷優化服務流程,簡化就醫手續,完善服務設施,美化服務環境,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态度,規範服務行為,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完善服務功能,與時俱進地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努力打造一所群衆普遍認可、信得過、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病方便的醫院,着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一是通過推行人性化服務,着力提升醫院服務品位。

采取的主要便民措施有:實行分樓層挂号和劃價、收費一次性服務,免去病人奔波之苦;在門診大廳成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為病人提供綜合服務;設立了168後勤服務中心,為病人提供全天候後勤保障服務;組建了探視陪護中心,确保“信息流、物資流、禮品流、情感流”到位和住院病人安心治療、休養;強化了163維修保障中心的功能,為一線提供配套的後勤支撐;加強了門診中心采血處建設,确保病人采血安全、快捷。

發展前景

醫院始終把加強教學工作作為強化内涵建設、增強核心競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切實擺到總體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堅持正确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據“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整體優化、面向臨床”的培養方式,以強化臨床能力為核心,不斷增強教學意識,完善教學制度,狠抓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弘揚辦學特色,強化教學功能,改善教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紮實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為社會培養出了一大批高素質醫學創新人才,實現了教學相長,促進了醫教研協同發展。

現有教研室10個。醫院每年承擔着10多所院校的臨床實習任務。2005年12月,醫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得到了專家組的充分肯定,成為徐州醫學院迎評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兒科學、外科學(神經外科、骨外科)、内科學(血液病)、神經病學、急診醫學、腫瘤學被确定為徐州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神經内科、檢驗科被确定為江蘇大學碩士生培養點。目前,有碩士生導師11名,教授1名、副教授20名、講師65名。2008年12月,成立了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