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1941年出版的心理學著作
《逃避自由》是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創作的心理學著作,1941年首次出版。《逃避自由》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義産生的心理原因,并描述了現代人處于自由與孤獨的兩難狀态的困境,指出現代人生存處于無意義的異化狀态,并指出克服這種狀态的積極途徑。
    書名: 别名: 作者:【美】艾瑞克·弗洛姆 類别:社會心理學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作品名稱:逃避自由 外文名稱:Escape From Freedom 字數:155000 首版時間:1941年

内容簡介

《逃避自由》内容包括前言、七章正文和一篇附錄,可将其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指出了該書的寫作背景,指出該書将要講的問題并陳述了其基本觀點。具體思考:當時社會自由民主制度為何會淪為極權主義制度?希特勒為何會受到那麼多人的擁護,人們為何會心甘情願地屈從于一個兇暴的權威?這裡面是否包含心理學問題?經濟學、心理學和意識形态的因素在納粹主義的崛起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作者認為隻有正确回答這些問題才能以有效的行動戰勝極權主義。

第二部分分析了生物進化史、個體發展史和社會發展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作者想以此回答現代人為何要逃避自由。弗洛姆指出教育是社會有意給兒童設置一些限制,從而使他們沿着社會所規定的方向發展。人類社會是從自然界脫離出來的,在古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确定的;而在中世紀後期社會結構和人的處境發生了變化,弗洛姆稱為産生了“個體化”。個體化的過程具有兩面性:一方畫,個人的獨立和自由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個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也日益增強。

第三部分分析了人類逃避自由的途徑。他認為若人的基本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滿足,人就會尋求不健康的滿足方式。弗洛姆認為人在逃避孤獨或不安全感的過程中,形成了四種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傾向,即施虐傾向、受虐傾向、破壞傾向和迎合傾向,而健康的性格則應該富于自發性。

第四部分分析了人類逃避自由與納粹主義崛起的關系。他首先談到了納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心理基礎,随後分析了希特勒的性格特點。指出希特勒是一個集施虐、受虐、破壞性等性格傾向于一身的可能有嚴重心理疾病的一個患者。

創作背景

《逃避自由》一書寫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曆了兩次殘酷戰争的現代人不僅重新反思自身的存在狀态,也開始思考戰争中的狂熱與殺戮的原因。

在從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研究人格發展的過程中,弗洛姆發現,資本主義社會對人們的影響同時産生了兩種現象:一是使人的自由增多了,可以公開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批評;二是使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也增多了,常常覺得無所依靠和惶恐不安。這兩種現象又由相同的原因所産生:一個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主義傾向,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關系日漸疏遠;另一個是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産中個人的工具性地位,使人永遠在為一個異己的目标而奮鬥。

由此他認為,人們活動的動機,并不在于滿足本能的内驅力,而在于逃避這個社會中不斷發展着的自由,渴望回到一種有所依靠的、更為安全的生存狀态中。同時,弗洛姆認為,人們獲得安全的制度隻有兩種:極權主義和人本主義。其中,極權主義會導緻個人的壓抑或對社會的敵視;不是解決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的有效方法,而人本主義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但是,弗洛姆也發現,人們常常選擇極權主義而非人本主義,以緻造成納粹德國之類法西斯主義思想盛行。因此,弗洛姆撰寫了《逃避自由》一書,專門探讨其中的緣由,并為人們設想了一個人本主義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

作品思想

在《逃避自由》這部著作中,弗洛姆主要探讨的是有關自由的種種問題。

弗洛姆首先從人的存在入手進行分析,他指出,人的存在标志就是人與自然界的分離,當人從自然界中慢慢脫離,并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及他人的區别時,人類社會就産生了。個人自我意識的出現及與自然的分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隻要人類沒有割斷和他人聯系的紐帶,就不可能擁有自由。這種紐帶與關聯就是弗洛姆所稱的原始關聯。

接着,弗洛姆對人的個體化與自由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他将人逐漸從原始狀态中脫離的過程叫做個體化。個體化一方面使人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由,同時也使人遠離了原始關聯,因而産生不安和孤獨感。獲得自由與感到孤獨是個體化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自由越多,人生的無意義感和無權力感就會越強烈。為了克服孤獨感,人類就想逃避自由。

弗洛姆對從中世紀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個體化進程進行了考察,并指出,與現代社會相比,中世紀的特點就是缺乏個人自由。中世紀的人們盡管缺乏自由,但并沒有現代人的孤獨感。此後,經過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等社會變革,個人的經濟、政治和宗教束縛日漸消除,人不再是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裡,新的自由帶來了不安、無力量、懷疑、孤獨和憂慮感。

到了現代工業社會,更是出現了一種人類本身無法解決的矛盾:個性得到了發展,人卻孤立無援;得到了自由,同時也得到了新的束縛。現代社會結構對人所産生的消極影響導緻了人的異化和對自由的逃避。人的異化表現在人的自私、貪得無厭和缺乏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物與物之間的關系。

在闡述人的存在與自由的基礎上,弗洛姆分析了逃避自由的幾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個人放棄自已的獨立、自由而與他人、物結合,也就是尋找已經擺脫的原始枷鎖。受虐狂和虐待狂就是這種傾向的外在表現,這兩種表面對立的傾向其實都源于人類擺脫孤獨感和無助感的願望和要求。弗洛姆将這種源于同一基礎的現象叫做共生。

弗洛姆還用這種理論分析了獨裁主義和法西斯統治及其存在的心理機制和社會基礎。第二種方式是破壞性,也就是通過毀滅自我以外的世界消滅與之抗衡的力量,以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力量,逃避難以忍受的孤獨與軟弱無力的感覺。第三種途徑就是同化,個人完全放棄自我,與他人一體化,以此來消除與外在世界的區别,從面克服孤獨無助和和軟弱無力的感受。

這是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所采取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但是人們往往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對自由的逃避,反而以為自己在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思考。這三種逃避自由的方式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脫,不能使人與現實世界統一起來,相反它使人喪失了自我,導緻了人格的分裂。

在《逃避自由》的最後,弗洛姆表達了對人類前途的信心。他認為,人完全可以既自由又不孤獨,既獨立又不與世界脫離,即積極的自由。作者認為,這種積極的自由隻有在高度民主的社會才能實現,這種高度民主的社會就是民主社會主義。

作品影響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的早期著作,但它奠定了作者畢生的研究方向,從而成為他的代表作。該書出版後幾乎每年都要再版一次,在西方社會産生了廣泛的影響。書中對現代西方社會中人的狀況的分析,開辟了現代資本主義分析的新視角,但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卻帶有很大程度的空想色彩。

作者簡介

艾裡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台後,他于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并先後執教于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産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緻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系。

弗洛姆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筆,創造了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上一篇:平貝母

下一篇:鹿茸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