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主義

軍國主義

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的思想政治制度
軍國主義(Militarism),即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将窮兵黩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将國家完全置于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于擴軍備戰及對外戰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軍國主義充滿殘酷性和反動性,曾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它的基本理論包括對和平的否認,堅持戰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認為戰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向往的。[1]軍國主義的行為體現為某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軍事化,以及對外奉行侵略擴張的政策。在軍國主義國家,戰争成為國家的主要目的。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對外掠奪和擴張。近代的表現主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2][3]
    中文名:軍國主義 外文名:Militarism 盛行時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典型表現: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 代表人物:希特勒、東條英機、昭和天皇 表現形式:世界大戰 相關國家:德國、日本、意大利

詞語來源

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中國人經常把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國策思想聯系起來。然而軍國主義的實踐并非隻有日本為之。

曆史上許多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或政權,都會有軍事優先的政策,蘇聯,美國,英帝國,朝鮮,以色列等都帶有軍國主義的元素。其中以普魯士為最。米拉波說:“普魯士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而不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普魯士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也是軍國主義的真實寫照。

日文的軍國主義來自于Militarismus一詞,本是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等批判法蘭西第二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而生的。

代表政權

亞述帝國

斯巴達

奧斯曼帝國

俄羅斯帝國

條頓騎士團

薩克森王朝與霍亨斯陶芬王朝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

普魯士王國

德意志帝國

納粹德國

日本帝國

意大利王國

曆史淵源

以上各國的軍國主義在形式和緣由上大不相同,該詞條以普魯士為例。

普魯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強,還因為它推行軍國主義政策。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時正值三十年戰争,勃蘭登堡被瑞典軍占領。他親身體會到軍隊為立國之本,因此他決定向瑞典學習,建立一支常備軍。1653年,他與容克貴族達成協議:允許容克對農民行使警察權和裁判權;容克則同意選帝侯征收“軍事稅”,以便創立常備軍。在這個協議中,選帝侯也同意讓容克擔任常備軍的軍官。從此以後,容克就與普魯士軍隊結成不解之緣。從腓特烈·威廉以來,普魯士國家就變成一架強大的軍事機器。

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期,普魯士軍隊的數目幾乎增加了一倍,達85460人,相當于全國居民的4%。在全歐,普魯士在人口方面占第13位,但是其軍隊的數目卻占第4位,國家财政收入的3/4都用在軍事上。在軍隊中實行盲目服從,容克出身的軍官可以任意鞭撻士卒,有些士卒往往因不堪軍官的虐待而自殺。平時軍紀甚嚴,但是到一戰時,軍官卻縱容士兵燒殺掠奪。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是與容克階級緊密相聯的。容克階級積極支持軍國主義政策,這是因為這個政策給他們帶來許多利益:第一,實行軍國主義及侵略擴張,他們就可以獲得新的地産。第二,随着國家領士的擴張,行政管理機構也就擴充起來,這就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當官機會。第三,加強軍事力量,也相應地增加了軍官的數目從而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軍官職位。

容克階級采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業和投資于工業,他們的經濟力量是建立在農奴制上面的。德意志的“農奴制第二版”在普魯士表現得最為突出。從16世紀到17世紀上半期,普魯士,特别是易北河以東地區的農民又農牧化了。他們完全被束縛在土地上,并且被迫向地主提供勞役地租及代役租。農奴每周要在領主的土地上勞動4~6天。1710年一個官員在報告中寫道:“地租、勞役、租稅、士兵駐紮和貢賦等經常增加,人民很難維持下去;農奴一直很窮而且越來越窮,一如既往,最後他們無可奈何隻好逃跑……”

普魯士的官僚系統也是靠軍隊的力量建立起來的。本來普魯士一些地區的征稅權掌握在各領地的等級會議手中,但是腓特烈,威廉卻靠武力征稅。他曾派軍隊以武力相威脅,迫使克列夫茲和馬爾克接受了新稅。接着,他把這種新稅變成事實上的永久性稅收,從而剝奪等級會議最主要的職權——收稅權。最後,由于各地稅款主要用于軍隊開支,他就把稅收事務交給軍方去辦,為此組建軍事總部,下面設軍事财務處,向各地派遣軍官,負責征稅。這些軍官用軍事命令的方式進行工作,很快把工作範圍擴展到整個經濟領域,并把各地原有的行政機構排擠到一邊,其中包括各領地等級會議和市鎮自治當局。通過軍事總部,腓特烈·威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官僚行政系統,而這個系統的靈魂是軍隊。

1723年他設立直屬國王的“财政、軍事與王室領地最高總管理處”,作為管理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這位“軍曹國王”用管理軍隊的方法管理國家,認為專制君主最懂得他的人民需要什麼。他曾說:“朕乃君主,故可為所欲為。”在他的統治下普魯士發展成高度集權的專制國家,軍營式的紀律與等級制度支配整個社會生活。所謂的“普魯士精神”到這時已完全成形了,它的公式是專制主義加上軍國主義。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鐵腕統治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占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當時的普魯士面積在歐洲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軍隊卻排到了全歐第四的位置。而且這一數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後繼者威廉二世那裡又增加到了23.5萬人。曾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性質是如此的鮮明,它的好戰性直接促成了後來俾斯麥“鐵血政策”的出台,并進而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特點

政治

實行軍閥獨裁和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來統治全國;

政治上實行集權制,議會及司法機構無法有效制衡政府;

内閣要職由軍人擔任;

對内鎮壓反戰革命運動,宣傳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

對外則窮兵黩武,進行國土擴張。

經濟

經濟以軍事發展為目标,由政府補貼軍需,帶動重工業發展迅速;并以戰争實利再擴軍;

人民被要求向國家無私奉獻,私權、人權、言論自由受到壓抑。

文化

教育以軍事訓練、仇外主義、自我民族優越作為自幼養成的教材;

人民日常生活常受軍事上的動員與幹涉,建築與公共設施廣泛地要塞化;

普遍行征兵制,役期長,軍籍不分男女一概登錄,必要時會征收未達役齡的少年進入軍中作戰或任務;

歌頌軍人貢獻,尊崇軍人的社會地位,甚至在曆史、考古、宗教、文學、藝術等層面美化軍人和戰争。

外交

外交多以軍事優勢欺淩鄰近地區,以謀求實利和國際地位;

政府吹噓侵略掠奪後的利益,激發人民對戰争的熱情,以确保民意對戰争的支持。

日本軍國主義

日本帝國主義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形成并發展,其思想淵源為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在軍國主義意識支配下的武士道,對内成為毒化和控制日本國民思想的工具;對外則瘋狂擴張,踏上侵略亞洲各國的道路,同時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災難,成為侵略戰争的罪惡之源。

上一篇:夜魔獸

下一篇:毒快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