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漢語漢字
跟,漢字,足踵也。――東漢·許慎《說文》腳的後部,踵:腳後跟。足後曰跟,在下方着地,一體任之,象木根也。――《釋名·釋形體》。形聲字,從足,艮(gèn)聲。向,對――表示與動作有關的對方,隻和指人的名詞組合[to]。[attendant]舊指官吏身邊供差遣的随從;跟丁。[achillestendon]哺乳動物小腿腓腸部大肌肉的腱聯合形成的強有力腱,止于足跟骨。這孩子爹娘不在跟前,全靠鄰居們照管。[marry][口]∶指婦女嫁人。牛元峰待援無望,趁黑夜率領殘部突圍向西逃跑,我七十五師的戰士,随即跟蹤追擊。
  • 中文名:跟
  • 拼音:gen
  • 部首:足部
  • 五筆:khve|khvy
  • 倉颉:rmav
  • 鄭碼:jixo
  • 筆順: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 外筆畫:6總
  • 總筆畫:13
  • 注音:ㄍㄣ
  • 四角号碼:67132
  • 注音字母:ㄍㄣ
  • 統一碼:基本區,U 8DDF
  • 結 構:左右結構
  • 筆順編号:2512121511534

字源演變

路,lù,最早見于金文,西周《金文編》、戰國《戰文編》均有記載。經過秦、漢小篆演變為楷體。小篆略同金文,隸書、楷書筆畫化,形體稍變。路是形聲字,從足(腳),從各(來到),各亦聲。從足表示腳的動作;各字上邊是腳指向下的腳形,下邊是口形,故各聲含有走向的意思。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徑,故從各聲。戰國時簡文多從辵,與足為義近形符,常可通。“足”指行走;“各”意為“十字交叉”。“足”與“各”聯合起來表示“走到十字路口”、“在網格狀道路系統中走到了交叉點上”。各甲骨文中,足至坎中,會達到之意。

路本義為道路。《說文》:“路,道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引申為途徑、門路、經過、規律、道理的意思。路還可指敗亡、赢弱。《孟子·滕文公上》:“是率天下而路也。”也可指大,路弓即大弓。古還常以當路、得路指做官,反之即稱“失路”。路或通“辂”,指天子或諸侯所乘的車,也泛指車。路,南北向的命名為“路”,形式為條狀的供人、貨物等通行的平面。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gēnㄍㄣˉ

腳的後部,踵:腳後~。

鞋襪的後部:高~鞋。襪後~兒。

随在後面,緊接着:~随。~蹤。

趕,及:~不上班。

和,同:我~他在一起工作。

對,向:我已經~他說了。

英漢互譯

followheel

詳細解釋

跟gēn

〈名〉

(形聲。從足,艮(gèn)聲。本義:足後為跟)

同本義[heel]

跟,足踵也。——《說文》

足後曰跟,在下方着地,一體任之,象木根也。——《釋名·釋形體》

阽焦原而跟趾。——張衡《思玄賦》

诘曲猶能辨跟肘。——蘇轼《鳳翔八觀》

又如:跟蹠(腳後跟);跟踵(腳後跟);跟胫(腳跟與小腿);跟趾(腳後跟)

器官的基底部分。亦指物體的底部或後部[base]

每冊之跟,自書精楷以表之。——《清稗類鈔·鑒賞類》

又如:崖跟(山崖底部);跟底(底部)

詞性變化

跟gēn

〈動〉

追随于後[follow]

有元地腳保識人前去跟尋。——吳自牧《夢粱錄》

又如:跟我來;跟他走;小偷一直跟着他;跟屁股(緊跟不舍)

[仆人]侍奉主人[waitupon]。如:跟前人(被收房的丫頭);跟底(跟前,身邊);跟馬(舊時稱跟随在官員車轎後面騎馬的随從);跟房(舊時随嫁的婢女)

穿着(鞋),趿[puton]

駕長檐車,跟高齒屐。——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

比;及;抵[comparewith]。如:不跟(不及)

舊時指女子嫁人[marry]。如:跟人

跟gēn

〈介〉

和,同[with]

甚麼王八蛋的客,有膽子的快來跟三爺碰碰。——《老殘遊記》

隻和指人的名詞組合,介紹出與主體共同完成某一動作的對象。如:跟老鄉們一起勞動;有事要跟群衆商量

表示與某事物有無聯系。如:他跟這事沒關系;高山的氣壓跟平地上不一樣

向,對——表示與動作有關的對方,隻和指人的名詞組合[to]。如:他要跟你談一談;跟大爺碰碰(同大爺較量較量);這事還沒有跟領導彙報

表示處所,相當于“從”[from]。如:他跟我借了一支鉛筆;跟哪兒來(從哪兒來)

如同——引進比較的對象[as]。如:今天的活兒跟往常一樣

跟gēn

<連>表示聯合關系,相當于和、與[and]。如:桌子放着筆跟紙;水跟土(水和土);孩子跟婦女(孩子與婦女);他的手跟腳都沾了泥比較“跟”、“同”、“和”、“與”:(1)——用作介詞時,口語中常用“跟”,書面語現在傾向于用“同”。用作連詞時,一般傾向于用“和”,較少用“跟”,用“同”則更少(2)——“與”多用于書面,尤其多用在書名、标題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跟·康熙筆畫:13·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根。《說文》足踵也。或從止作。《釋名》足後曰跟,在下旁著地,一體任之,象本根也。《後漢·張衡傳》阽焦原而跟止。

說文解字

《卷二》《足部》·跟

足踵也。從足聲。,跟或從止。古痕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