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懷舊

蘇幕遮·懷舊

宋代文學家範仲淹的詞作
《蘇幕遮·懷舊》是宋代文學家範仲淹的詞作。這首詞抒寫了羁旅鄉思之情,題材基本上不脫傳統的離愁别恨的範圍,但意境的闊大卻為這類詞所少有。全詞低回宛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上阕着重寫景,以氣象宏大渾厚,意境深遠,為下阕抒情設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聲情并茂,意緻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展現了範仲淹詞柔媚的一面。《西廂記》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就是化用的這首詩中的名句。
  • 作品名稱:蘇幕遮·懷舊
  • 作者:範仲淹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詞
  • 作品别名:蘇幕遮·碧雲天

作品原文

蘇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鬓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籠罩着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芳草”常暗指故鄉,因此,這兩句有感歎故鄉遙遠之意。

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郁。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語出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sì):撇不開羁旅的愁思。追,追随,這裡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緒,情懷。

白話譯文

碧雲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彌漫着蒼翠寒煙。群山映着斜陽藍天連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羁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隻有頻頻地将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間,當時範仲淹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上片寫秾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起首“碧雲天,黃葉地”兩句,即從大處落筆,濃墨重彩,展現出一派長空湛碧、大地橙黃的高遠境界,而無寫秋景經常出現的衰飒之氣。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兩句,從碧天廣野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雲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着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這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辯,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寒”字突出了這翠色的煙霭給與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一幅極為遼闊而多彩的秋色圖。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傍晚,夕陽映照着遠處的山巒,碧色的遙天連接這秋水綠波,凄凄芳草,一直向遠處延伸,隐沒在斜陽映照不到的天邊。這三句進一步将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裡的芳草,雖未必有明确的象喻意義,但這一意象确可引發有關的聯想。

自從《楚辭·招隐士》寫出了“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以後,在詩詞中,芳草就往往與鄉思别情相聯系。這裡的芳草,同樣是鄉思離情的觸媒。它遙接天涯,遠連故園,更在斜陽之外,使矚目望鄉的客子難以為情,而它卻不管人的情緒,所以說它“無情”。到這裡,方由寫景隐逗出鄉思離情。

整個上片所寫的闊遠秾麗、毫無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筆下是少見的,在以悲秋傷春為常調的詞中,更屬罕見。而悠悠鄉思離情,也從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寫中暗暗透出,寫來毫不着迹。這種由景及情的自然過渡手法也很高妙。

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與“旅思”意思相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愁之深自見。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讀。說“除非”,足見隻有這個,别無他計。言外之意是說,好夢做得很少,長夜不能入眠。這就逗出下句:“明月樓高休獨倚。”月明中正可倚樓凝思,但獨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樓,不免愁懷更甚,不由得發出“休獨倚”的慨歎。從“斜陽”到“明月”,顯示出時間的推移,而主人公所處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樓,足見鄉思離愁之深重。“樓高”“獨倚”點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寫的都是倚樓所見。這樣寫法,不僅避免了結構與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寫景與下片的抒情融為一體。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這真是欲遣鄉思反而更增鄉思之苦了。結拍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作者另一首《禦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則翻進一層,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寫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态,不及這兩句自然。寫到這裡,郁積的鄉思旅愁在外物的觸發下發展到高潮,詞也就在這難以為懷的情緒中黯然收束。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麗景與柔情的統一,更準确地說,是闊遠之境、秾麗之景、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色卻闊遠而秾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整體說來,這首詞的用語與手法雖與一般的詞類似,意境情調卻近于傳統的詩。這說明,抒寫離愁别恨的小詞是可以寫得境界闊遠,不局限于閨閣庭院。

名家點評

“範文正公《蘇幕遮》‘碧雲天’雲雲,公之正氣塞天地,而情語入妙至此。”(清代沈辰垣《曆代詩餘》)

“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清代許昂霄《詞綜偶評》)

“範希文《蘇幕遮》一阕,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清代鄒祇谟《遠志齋詞衷》)

“大筆振迅。”(清代譚獻《譚評詞辨》

“此首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雲,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下片觸景生情。‘黯鄉魂’四句,寫在外淹滞之久與鄉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兩句拍合,‘樓高’”點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現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作者簡介

範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陝西邠縣)人,後徙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又曾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知邠州。守邊多年,西夏稱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卒谥文正。著有《範文正公集》。詞存五首,風格、題材均不拘一格,如《漁家傲·秋思》寫邊塞生活,蒼勁明健,《蘇幕遮·懷舊》《禦街行·秋日懷舊》寫離别相思,纏綿深緻,均脍炙人口。有今輯本《範文正公詩馀》。

後世影響

這首《蘇幕遮》詞對後世文學創作産生了較大影響。元曲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長亭送别”一折直接化用這首詞的起首兩句“碧雲天,黃葉地”,改為“碧雲天,黃花地”,衍為曲子,同樣極富畫面美和詩意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