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藩國術館

振藩國術館

李小龍所創武術館
振藩國術館[1],乃一秉承李小龍研究武學精神之授拳團體,而國術館取名"振藩"(李小龍之原名),因李小龍出生在美國三藩市,龍父李海泉取“振藩”一詞,有“名震三藩市”之本意,延伸開來,又有“龍的傳人威震藩邦、揚威海外”之寓意,而“JunFan”一詞,則是李小龍中文本名“振藩”的粵語式英文拼音。乃紀念李小龍于武術界之傑出成就。
  • 中文名:振藩國術館
  • 外文名:
  • 簡稱:
  • 主管單位:
  • 登記單位:
  • 屬性:授拳團體
  • 社團地址:
  • 主要成就:
  • 對象:李小龍研究武學精神
  • 對應:美國三藩市

如何教的問題

實踐證明:把一兩種單純技法專注于一課時的教學,要比把那些非相關技法雜亂地進行填鴨式傳授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做得合理的話,其将極具趣味性。單一技法的教學,應遵循漸進的原則,即本課所傳授内容應聯系上一課時所學内容。教練員應該把所要傳授技法向學生解說明白,當然其中還需包括該技法在不同環境當中以不同的特質(諸如韻律節拍、速度、力量、距離等)的具體動作施用及與其它技法的配合動用情形。 對于學生而言,在每課時中都應該學到一些新的“東西”,但是其量很有限——就技法而論一兩種就相當足夠了,對于技法的實踐訓練應放到學生對該技法完全“積累掌握”之後,更為确切地講,學生們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來做單一技法的練習。這不是學生學了多少東西的問題,而是因此解決了多少的問題。何為最出色的技法?應是簡單技術的正确施用。一旦開始着手實戰訓練,教練應對上述思想加以着重強調,一定要使學生認識到追求過多的技術并無任何益處可言。還是那句話,需投入大量時間來不斷地完善單一技法的正确實施,它是實戰訓練的關鍵前提。

截拳道的訓練如拳擊、擊劍一樣,其每個動作技術都需要若幹次的重複練習,也就是說截拳道教學應是一個逐步漸進深入的過程。首先要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其訓練應該達到何等階段水平,同時還需鼓勵學生觀摩“老手”的實作打鬥。其次同一技法的練習指導,應在教學中多做些變化,以此來化解武術訓練的枯燥乏味。如拳法教學,教練員就可以分别用打吊紙、打沙包、雙人對搏等形式來指導學生體會技術要點所在。

在每節課的訓練當中,應給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這是相當必要的。在不長的休息過程裡,教練員可讓學生們做自由讨論和摹仿演示所學的技法。然而最好的卻是提問質疑,學生們應該多做些自省來解決自身的問題,其練習應該專注于技術内容而不是那種毫無意義或是意圖單純的重複動作。

若教學達到了預期效果,教練員應對學生們予以鼓勵。恰當的褒揚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所以說公開課教學中,鼓勵的教學方式是尤為必要的——誠懇、贊揚也需慷慨大方。準确地講,我們正力圖把截拳道的教學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但是相當明顯這并沒達到。任何形式的截拳道教學的施用皆是為該目的而設!

公開課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是取決于教練員的指導能力的。隻有學生們被激發以迅猛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盡一切努力來完成教練員所規定的訓練項目時,教學的“最好”成果才為人們所承認。換言之,隻有教練員的出色指揮誘導,才能促使學生在訓練中給予密切的配合。

截拳道教練員最為不可缺乏的素質除了自身技法方面外,就應屬需要擁有不朽的活力與熱情。在課堂中,教練員的任何舉止都會引發學生的反應,無論是熱情還是冷漠!訓練項目取得成功,肯定地講其多半是以活潑生動的形式進行和完成的。

身為截拳道教練員,就必須對每課時的具體内容與主題有全面掌握。其不但能夠對傳授技法身體力行,從口頭上解釋明白,而且必須有确實的方法把它列入教學。我們認為第一步應是發展自信心,一個有充分準備、信心實足的教練,一定會受到學生們的尊敬與配合。

做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教練員必須知曉人類的本質區别,即要充分體察學生們在體質與思想上的不同,并且能夠接受這種不同。越對學生了解透徹,你的教學就越能取得成功!

成功的教練員在學生中得到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源于學生對他的尊重,而這種尊重則可能來自你的真誠、正直、果敢、正義、自信等諸多因素!

教練員應對教學當中每個細節都能把握充分,如果教練員自己能夠更多地做到對學生的要求,那麼這本身将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成功的訓練離不開學生們的全面配合,倘武術練習要有益于學生,那麼在其實際的動作當中就必須做到精确與集中。對某些學生而言,提高訓練成效最為集中的方式應屬教練員的直接參與。在訓練當中,無論何時學生們練習得多麼出色,教練員都應盡可能快地找出弱點與缺陷。同樣重要的是在特定場合表揚一個缺乏技巧的訓練者。教練員必須能夠辨别一些學生由于缺乏能力緻使動作的變形(不到位)和缺乏效果而引起的動作走形。在此過程中,教練員首先具備的應是耐心,最後才是決心。同時在教學中,切務不能嘲笑和奚落學生。

拘泥形式在教學的一定階段應該是被強調的,但強調不能走向極端。倘若把極端形式主義強加于武術教學之中,那麼訓練的主旨隻能定在為訓練而訓練上。而這樣的訓練與身體強健和學識掌握将毫無關聯,即訓練隻是些刻闆的動作重複而已。然而真正要取得訓練的高效成果缺少不了學生們飽滿熱情、旺盛精力的發揮。倘教學為刻闆形式所囿,那麼學生的精神與熱情必将會被壓抑。 不管學生們的成就将來有多大,在訓練中對技術的準确性的要求則是絕對要強調的。這種堅決主張應瞄準在教學訓練中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身心益處和知識掌握,而不應當被純粹用于為訓練而訓練之上。如果教練員仍一再強調這種訓練上的精準程度的話,那麼訓練時間、次數一定要掌握好。

教什麼的問題

基本适應性訓練:此内容是正式課程的熱身練習。

⑴交換劈叉⑵俯卧撐⑶原地跑⑷肩回環⑸高踢腿⑹深曲膝⑺側踢舉腿⑻仰卧起坐⑼轉腰⑽高擡腿⑾彎腰前俯

第一課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教學禮儀:學生間、師生間

⒊從自然姿勢練習擺樁(警戒勢)

·向前成擺樁·向後成擺樁

⒋由擺樁練習基本步法:前進與後退

跨步與滑步向前練習

跨步與滑步後移練習

滑步與跨步的前移練習

跨步與滑步的後移練習

⒌側踢一隻練習右腿,且是從自然姿勢起動

同步協調訓練(水·柔弱原理)

從自然姿勢向側面踢擊(首先是低位側踢,視個人柔韌性好壞做高中位側踢)。

⒍指戳——good

意識訓練,中線原理(由自然姿勢)

從自然姿勢進步成擺樁或退步成警戒樁的練習

a.樁勢移動

b.後跨步成警戒樁。

第二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對第一課内容2、6、4、5順序進行複習

⒊右側踢(協調性熱身)+(後腿)·側踢(由樁态滑動而出)注意:後腳先起動。

側踢(以前腳的滑步或跨步為首動)

退步側踢(對手練習進步)

後踢防衛對手的前鋒(左1右手直拳)

後踢抗衡對手的跨步直踢。

⒋基本步法

左側前進步·右側前進步

⒌介紹四方原理

(标指——從預備式練習指戳,用一塊黑闆來解釋四方原理)

意識練習

内側高位·外側高位·内側低位·外側低位

——對比空手道戳刺與普通街鬥打法

第三課

公開課禮議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按第二課内容之3、4、5順序複習。

⒊右手前鋒拳(右直拳)

從自然姿勢探讨捶法連擊原理一吊紙練習

前進發拳(注意動作精簡且防禦手不能下垂);對手分别在左式和右式後撤來防禦對上兩門的攻擊

後退發拳(對手分别左式和右式發右直拳攻擊,我方足夠後退,停下來突發右直拳還擊)

右直拳擊腹練習,同時對手防衛下兩門

拍手(paksao)右直拳練習:觸手進步同時以右直拳還擊對手。

第四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對第三課内容按3、4順序複習

⒊介紹右直踢(右前踢)

a.進步前踢(對手練習後退)

b.右前踢與右直拳配合練習

攻擊頭頸(對手以内/外格擋做防)

攻擊胃腹(對手以内/外格擋做防)

c.拍手前踢

⒋背拳(翻背拳):旋轉與鞭擊原理

a.從交叉拳起動背拳

b.步法移動配合背拳

c.抄捶與挂捶(即背拳)配合運用

d.挂捶與側踢配合運用

⒌介紹攻擊胫膝右阻踢(低位右側踢及攔門腳)之運用

a.右直拳或标指攻頭與配步側踢或後踢(指攔門腳)的聯合運用

b.背拳襲頭和右阻踢之連用

第五課 公開課禮議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标指複習:第一課6ab,第二課5bcde

⒊右側踢(熱身)

第二課:3b(通常右側踢攻擊對方左勢)

第四課:5(同上)

⒋右直拳

第三課3abcd,4ab

⒌右直踢第四課3abc

⒍右手背拳第四課6abcd

第六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左右手拳法技巧訓練(直拳)

·打吊紙·雙人對練——鎖制對手進攻姿勢然後發拳(對手首先以右勢做攻,然後再換成左勢做攻)

⒊側踢(左右均練)技巧訓練

·打重沙袋·對陪練右/左勢進行鎖制後做側踢攻擊·用低位阻踢攻擊對手

⒋介紹勾足——擊腹(如果柔韌性好可用勾踢襲頭頸)

·對手側踢後撤時用勾踢還擊

·反擊右手拳·反擊推捶

⒌手(lopsao)訓練

·手觸封訓練(注意動作形式之精簡)

·手與标指配合運用

·手與側踢配合運用(為側踢“搭橋”之學習)

第七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拳法技巧訓練——背拳

·打吊紙·雙人對練

⒊腿法技巧訓練——右/左勾踢

·踢吊紙·雙人對練(對手分别以右/左兩勢相迎)·踢砂袋

⒋複習離手

·增加雙離手(對手做内側阻擋)

·手沖拳(雙手做外側阻擋)

⒌對手左式擺樁——我方以挂捶攻擊練習

·用低位阻踢來“搭橋”

第八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拳技訓練——左右直拳

·打吊紙·雙人對練

⒊踢技訓練——砂袋訓練

·左右側踢·左右後踢

⒋複習

·拍手——右勢(對方用左勢時,即聯用右直拳攻擊)

·右勢手,左/右抄錘、挂捶

·abc(指上述三項)接側踢訓練

第九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複習第八課4d,注意搭橋與側踢之聯系

⒊複習四方原理

·對手右擺樁做攻·對手左擺樁做攻。

⒋介紹踢技組合,适于後踢傳授

第十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普通複習

⒉手法技巧a.标指b.右直拳高低練習c.右背拳

⒊腳法技巧a.側踢(盡可能練習右式)b.勾踢c.直踢(bc要求同a)

⒋踢技組合——依課程而自定

第十一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包含跳繩和等容訓練

⒉重砂袋訓練

·右直拳·側踢·勾踢

⒊吊紙訓練

·右直拳·背拳·勾踢

⒋踢技組合

⒌可控自由實戰訓練(限定用前手前腳)

·左腿·拍手·聯合運用側、勾、直踢

第十二課 公開課禮儀

⒈基本适應性訓練

⒉踢技訓練:選擇一種腳法,注意其力量、速度、柔韌性的具體施用

⒊拳法訓練(速度和力道)

⒋可控身由實戰訓練(限定技法之運用)

⒌踢技組合

⒍介紹自衛技(抓扭衣領之防禦)

·左手纏·左手推·右手纏·右手推

補遺

在教學當中,一般來說對右勢較強調,左勢動作多在右勢掌握後進行。

在教學當中,分解教學與集中教學并重,即把主題訓練分劃為若幹部分進行教授,然後進行總結

在教學當中,千萬不要強迫學生做“不可能”達到的動作。

本文系李小龍親筆撰寫之教案,由原編譯者依據約翰·立托編輯的<李小龍截拳道>一書某些章節内容整理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