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魟

赤魟

沿海常見軟骨魚綱魚類
赤魟(Dasyatis akajei)屬軟骨魚綱,下孔總目,燕魟目,魟科,魟屬。是沿海一帶常見魚類,有的地方稱黃鲼、黃鲂,舟山沿海漁民稱黃花。此魚體盤上、下平扁,尾部細長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鋸齒狀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被蜇後引起劇烈腫痛,因此垂釣者必須特别提防。[1]
    中文名:赤魟 拉丁學名:Dasyatis akajei 别名:鯆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軟骨魚綱 亞綱: 目:鲼形目 亞目: 科:魟科 亞科: 族: 屬:魟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Red stingray 分布:栖息地區:湄公河沿岸、東南亞地區。

物種學史

赤魟(Dasyatis 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橫嘴屬的系統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采自日本西南沿海的個體,以赤三角魟(Trygon akajei)之學名首次被記載。赤魟學名的由源,屬名Dasyatis是希臘語“dasys”的拉丁語“dasy”及希臘語“atis=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并合,意思是“多毛”的“鳐”,而種名akajei則是日語“赤(あか,發音:aka)”及“鲼/鳐(えい,發音:ei)”的拉丁語化名。n中國赤魟的最早文獻,見于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采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采自汕頭,以Trygon akajei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中國香港有關赤魟的最早記錄,見于著者1990年代于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紀綠。n魟屬(Dasyatis)是在1810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拉菲内斯克——施馬爾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在《西西裡島的一些新屬及新種動植物的特征(Caratteri di alcuni nuovi generi e nuove specie di animali e piante della Sicilia)》中,以同着中發表的魟(Dasyatis ujo=D. pastinaca;藍紋魟)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Dasyatis akajei、Trygon akaje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形态特征

身體平扁,體盤大、呈亞圓形,寬大于長。一般體長為30-50厘米,大者可達1米,重幾十千克。吻寬而短,吻端尖突。眼小,突出,幾乎與噴水孔等大。噴水孔緊接于眼後方;口、鼻孔、鰓孔、洩殖孔均位于體盤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達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個,中間3個顯著。齒細小,呈鋪石狀排列。體盤背面正中具一縱行結刺,在尾部者較大;肩區兩側具1或2行結刺。尾細長如鞭,其長為體盤長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具鋸齒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後,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較高且長。體盤背面赤褐色,邊緣略淡;眼前外側、噴水孔内緣及尾兩側均呈桔黃色。體盤腹面乳白色,邊緣桔黃色。

生活習性

赤魟屬暖溫性底層魚類。喜清流激水,常居住于底質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間活動。主要以底栖生物中的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小蝦為食。母魚有護仔現象,常同時被網捕到。漁人将被捕獲的母赤虹置于小漁船活水艙中,其咕咕叫聲常引來手掌大的仔赤魟遊弋船邊,甯願一同被抄網捕獲而不忍離去。

分布範圍

赤魟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分布于東海、南海,也見于廣西南甯和龍州淡水中。赤魟屬暖溫性底層魚類,栖息于近海泥沙質的海底,以底栖貝類和甲殼類等為食。

繁殖方式

春季交配,秋季産仔,卵胎生,每胎生10仔。雌性成體1次可懷1-6隻,受精卵孵化時間約需12個月。雌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50厘米,雄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35厘米。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近危(NT)。

概述

俗稱:鯆魚,草帽魚,蒲扇魚,黃貂魚。

英文名:Red stingray。

最大尺寸:197英寸(約合500厘米),1323磅(約合600公斤),不含尾巴身體長度達到95英寸(約合240厘米)。

栖息地區:湄公河沿岸、東南亞地區。

世界自然保護紅名單瀕危程度排名:易危

種群數量:不詳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環境污染 

體形特征

身體極扁平,體盤近圓形,寬大于長。吻寬而短,吻端尖突,吻長為體盤長的1/4。眼小,突出,幾乎與噴水孔等大。噴水孔緊接于眼後方;口、鼻孔、鰓孔、洩殖孔均位于體盤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達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個,中間3個顯著。齒細小,呈鋪石狀排列。體盤背面正中有一縱行結刺,在尾部的較大;肩區兩側有1或2行結刺。尾前部寬扁,後部細長如鞭,其長為體盤長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有鋸齒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後,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較高且長。體盤背面赤褐色,邊緣略淡;眼前外側、噴水孔内緣及尾兩側均呈桔黃色,體盤腹面乳白色,邊緣桔黃色。

生活習性

赤魟背面綠褐色,中央色深,腹面中央白色,周緣黃色,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冬季生活在深水處,夏季移栖于近海内灣泥沙質的海底,多在夜間活動,食底栖貝類、蝦類及甲殼類等,食性較雜。 赤魟為卵胎生魚類,春季交配,秋季産卵,每次産7、8個,母魚有護仔現象。

分布情況

赤魟分布于中國南海和東海,長江口鹹淡水中亦有。純淡水赤魟僅見于廣西左江上遊的南甯和龍州,日本南部、菲律賓沿海亦有分布。

赤魟原為海産魚類,在古代當海水退出廣西之後便殘留于内陸水體,約在新生代上第三紀上新世末期以後才逐漸被“陸封”而定居于廣西境内的。

毒性

赤魟尾刺有毒。活體常揮動尾部進行刺擊,人撈捕或處理魚貨時常被刺傷。由于尾刺兩側倒生鋸齒,刺入皮肉再拔出時,尾刺兩側鋸齒往往使周圍組織造成嚴重裂傷,而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則使患者立即發生劇痛、燒灼感,繼而全身陣痛、痙攣。創口很快變成灰色,蒼白,然後周圍皮膚紅腫,并伴有全身症狀,如血壓下降、嘔吐、腹瀉、發燒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時治療還好。若治療不當,數天後仍可複發,且有後遺症,如傷及手指,則手指強直,不能屈彎。

據1995年的《危險海洋生物—野外急救指南》,黃貂魚是所知體型最大的有毒魚類,尾部可達37公分長。如被刺到胸腔,會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特别是心髒部位受傷的話,需緊急開刀,不過傷及心髒通常都難逃一死。澳大利亞的鳄魚獵手歐文就是命喪黃貂魚。

用途價值

赤魟個體較大,海洋中最大個體重可達65-70公斤,一般多為5-8公斤左右;淡水中常見個體全長約50-70厘米,重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肉味尚佳,皮厚實,無血有光澤,含豐富的膠質,水發後烹制成“大扒魚皮”,味道鮮美,是宴席上的珍品。

赤魟除食用外,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其肉性味甘、鹹平,無毒,有補氣之功效。用其熬油,主治小兒疳積。尾毒的毒液是一種氨基酸和多肽類的蛋白質,其藥性鹹、寒,有小毒,對于中樞神經和心髒具有一定的效應,有清熱消炎、化結、除癥之功效。尾刺研末入藥,對治療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炎、咽喉炎、瘧疾、牙痛、魟魚尾刺刺傷均有一定療效。其肝除作為制作魚肝油的原料外,煮食後能治夜盲症。

相關事件

河流中捕獲最大淡水魚-黃貂魚

一名英國釣魚者在泰國一偏僻河流中捕獲巨型黃貂魚,是到2008年6月為止人類捕獲到的最大淡水魚類。這名叫伊恩·韋爾奇的釣魚者和他的四個同事花了45分鐘才把這條寬6英尺(約1.8米),長14英尺(約4.2米)的大魚(1英尺=30.48厘米)制服。

“鳄魚獵手”艾爾文不幸死于黃貂魚

很受電視觀衆喜愛的著名的環保主義者、有“鳄魚獵手”之美譽的史斯夫·艾爾文于2006年9月4日不幸遭到一條黃貂魚的襲擊而身亡。當時,44歲的他正在大堡礁拍一部水下紀錄片。

垂釣建議

上鈎時間

赤魟上鈎的最佳時間是潮水初漲及漲平後剛一回流約一刻鐘之時,後一刻鐘次之,這段時間潮水流動緩慢,鉛墜位置相對穩定,是垂釣赤魟的好時機。另外,據觀察海水略渾比清澈好。如果能将鈎抛在隔流間上鈎率會更高。 

釣餌

赤魟釣餌較多,如黃鲫、鲚魚、海蝦、烏賊片、帶魚絲等都是上等釣餌,我們常将帶魚剪成斜塊做釣餌,因為帶魚塊戀鈎性好,投時不會脫落,使用效果良好。 

注意事項

1、赤魟上鈎後是一場人與魚的搏鬥,有幾分危險性,因此最好有釣友同往,以便相互照顧。 

2、赤魟尾端硬棘很毒,魚上岸後,尾部會扇形亂打,特别要小心,以防被毒棘刺着。

3、在岩礁垂釣,因為礁石常受潮水沖擊,很容易滑跌,需穿布底鞋或其他防滑鞋。

上一篇:獅虎獸

下一篇:光肩星天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