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馬屬

角馬屬

偶蹄目牛科動物
角馬屬(學名:Connochaetes):是偶蹄目、牛科、狷羚亞科的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也叫牛羚。角馬屬有兩種,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個頭碩大,體重可達270千克,長着牛頭、馬面、羊須。頭粗大而且肩寬,很像水牛;後部纖細,比較像馬;頸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長長的毛,光滑并有短的斑紋。全身從藍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臉、尾巴、胡須和斑紋,顔色因物種和亞種不同而異,性别和季節的不同也有所變化。[1]對環境的适應能力非常強。在各種栖息地都有它們的身影,從茂密的灌木叢到開闊的林地洪泛區,與幹旱地區的合歡稀樹草原接壤的灌木叢和林地。角馬喜歡群居,在水草豐美的雨季,通常以10-20隻左右結成一個家庭團體;在食不果腹的旱季,角馬會自覺地組合成幾十萬隻,甚至上百萬隻的大團體,團結在一起,長途跋涉,尋找新的草場。角馬一般壽命都在15-2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 中文名:角馬屬
  • 拉丁學名:Connochaetes
  • 别名:牛羚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偶蹄目
  • 亞目:反刍亞目
  • 科:
  • 亞科:狷羚亞科
  • 族:
  • 屬:角馬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動物學史

詞源

角馬屬的學名“Connochaetes”源自希臘語“κόννος,kónnos”,是“胡須”(beard)和“飄逸的毛發”(χαίτη)或“鬃毛”(khaítē)的意思。一些人認為“ gnu”這個名字源自于“科伊科伊人”(Khoikhoi)對這些動物的稱呼“thoghoi”。也有人認為該名稱及其英語發音,可追溯到的單詞"Gnu",是薩恩人(San people)稱呼的“黑角馬”(白尾角馬)。  

分類

角馬屬(Connochaetes)位于牛科、狷羚亞科的家族下,其近親是狷羚、亨氏牛羚以及轉角牛羚屬中的物種,例如白紋牛羚和轉角牛羚。角馬屬的學名“Connochaetes”是德國動物學家辛裡奇·利希滕斯坦(Hinrich Lichtenstein)在1812年命名的。  

發現

大約在1700年,荷蘭殖民者在前往南非内陸的途中,首次發現了角馬。由于與野牛相似,這些人稱它們為“野牛”或“野獸”("wild ox" or "wildebeest")。斑紋角馬最早于一個世紀後的1800年代在南非北部被西方人所認識。  

在20世紀初,非洲東部發現了一種角馬,學名為"C. albojubatus"(白須角馬)。在1914年,引入了兩個角馬亞種,即C.a.albojubatus(阿氏白須角馬)和G.a. mearnsi(羅氏白須角馬)。但是,在1939年,這兩個亞種又一次合并為Connochaetes taurinus albojubatus。在20世紀中葉,人們認識到角馬有兩個不同的物種形态,即Gorgon taurinus hecki和Gorgontaurinusalbojubatus。最後,确定了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角馬,即斑紋角馬和白尾角馬。起初斑紋角馬被置于一個單獨的屬“Gorgon”内,而白尾角馬則屬于“Connochaetes”。最後,它們被統一為一個角馬屬(Connochaetes),斑紋角馬被命名為“Connochaetes taurinus”,白尾角馬學名為“Connochaetes gnou”。  

根據線粒體DNA分析,估計白尾角馬在中更新世時期已與主要譜系分離,并在一百萬年前左右成為獨特的物種。已計算出約2%的差異率。分裂似乎不是由資源競争引起的,而是因為每個物種采用了不同的生态位并占據了不同的營養水平。  

距今約250萬年前的斑紋角馬化石很普遍。它們是在約翰内斯堡以北人類搖籃中的化石洞穴中發現的。在南非的其他地方也很普遍,它們在先民堡(Elandsfontein)、科妮莉亞(Cornelia)和弗洛裡斯巴德(Florisbad)等地都很多。白尾角馬最早的化石是在奧蘭治自由州的科妮莉亞的沉積岩中發現的,其曆史可追溯到大約80萬年前。   最終,斑紋角馬已經确定有5個亞種,而白尾角馬沒有命名的亞種。  

形态特征

角馬是大型食草動物。體形壯大,四肢粗壯,肩高大于臀部,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外形似牛,機體結實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間,故又稱牛羚。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角馬有飄垂的鬃須,長而成簇的尾,雌雄兩性都有彎角,從頭頂先彎向兩側,然後向後上方扭轉,角尖向内雄性的又寬又厚,非常光滑,颌下和頸下長着胡須狀的長垂毛。

該屬有2個物種:白尾角馬亦稱黑角馬,體長1.7-2.2米,尾長約0.9米,肩高1.14米;臉黑,有長毛,鬃灰白色,體深褐色,尾白色。斑紋角馬亦稱普通角馬、黑斑牛羚和藍角馬,體長1.8-2.4米,肩高1.3-1.4米;較前者高大,臉無長毛,尾和鬃均呈黑色,體色灰黑,肩有條紋。  

栖息環境

角馬生活在短草平原上,對環境的适應能力非常強。各種栖息地都有它們的身影,從茂密的灌木叢、開闊的平原草地和林地洪泛區,與幹旱地區的合歡稀樹草原接壤的灌木叢和林地。雨季時會在堿性和火山土壤上的短草上繁衍,而在雨季時常降雨較多且水源不斷的地區,它們會遷徙至其他草原。但是它們似乎更喜歡生長着合歡樹的大草原和草叢生長迅速,土壤濕度适中的平原。從特征是平坦至連綿起伏的平原,以及海拔高度在海拔高度600-2,1500米。越過無樹大草原的邊緣,進入寒冷的氣候帶。它們很少尋找陰涼處,幾乎不需要冬季庇護。     

生活習性

集群

角馬喜歡群居,群體是它們在自然界生存的法則。在水草豐美的雨季,通常以10-20隻左右結成小群活動。旱季會自覺地組合成幾十萬隻,甚至上百萬隻的大群,團結在一起,長途跋涉,尋找新的草場。雌性組成的群體一般都很小,平均約8隻母角馬及少年公角馬和幼角馬。在同一區域通常共有2-25隻角馬,分幾個小群活動。當草源充足時,40畝的牧場就足夠一群角馬生活了。  

每群角馬都由一隻成年雄角馬率領,角馬群移動時,由強壯個體領頭和壓陣,其他成員在中間一個挨着一個地随後跟着順小道行走。角馬群平時活動時,一般有一隻強壯者屹立高處瞭望放哨,如遇敵害,頭牛會率領角馬群沖向前去,勢不可擋,直至脫離險境。憑借強壯的體軀和力氣,角馬可以随時趕走到來争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它有蹄動物。成年角馬的天敵有三色豺,獅子,鬣狗等食肉動物。角馬體型臃腫,在行進時弓腰駝背,步态蹒跚,在需要時卻能躍過2.4米高的枝頭,角馬行進時的隊伍非常有紀律,健壯的公角馬分别走在隊伍的前面和後面,隊伍的中間是母角馬和幼角馬。角馬群不會主動攻擊人,危險性低。但單獨的角馬的性情跟生活在群體中的角馬不同。一些角馬由于從群體中走散,而不得不獨自“流浪”,這些角馬性情暴躁,極易傷人。  

活動

角馬鼻子特别靈敏,不僅能到聞到獅子、獵豹等天敵的氣味而且能夠嗅出遠方雨水的氣息,從而找到好草場。角馬在自身獨有的特性上顯示出超強的耐受力。一般在白天活動。角馬的采食活動多見于上午和傍晚,晨昏時期較為活躍。角馬通過視覺、聲音和嗅覺進行交流。一隻雄性的吼叫聲可以傳達到2公裡。眶前和足腺分泌物與尿液和糞便一樣,在嗅覺聯系中也很重要。足腺可引導族群在遷徙過程中互相跟随。斑紋角馬會彼此在背上和面部摩擦其眶前的腺體,以進行社會交往,也會用鼻子嗅聞其他角馬的脖子。  

遷徙

角馬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和東南部。雨季期間(3-5月),雨水充足,大地一片,廣闊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洲角馬。但到了旱季 (7-9月),為了尋找新鮮的草料,非洲角馬不得不離開這裡,全身從藍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臉、尾巴、胡須和斑紋,它們聚集起來,數量多達1萬頭,成群結隊地去尋找食物,每天要走48千米。在東非塞倫蓋蒂平原,旱季時這些非洲角馬向西遷徙。它們打算去沿河地區吃新鮮的草。

在非洲肯尼亞有一條馬拉河,這條河是角馬遷徙必經之路,每年的10月份,都有上百萬頭角馬從3000公裡外的坦桑尼亞遷徙到這裡。角馬的主要天敵是獅子、鬣狗和非洲獵犬,但角馬渡河馬拉河時有種動物是在必然要遇到的殺手:世上最大、最為兇殘的尼羅鳄。每年的10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馬拉河都會上演鳄魚捕殺角馬。  

2015年7月26日,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幾隻渡河角馬成功上岸。為尋求水源和青草,數以百萬計的食草動物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遷徙,約150萬隻角馬是其中的主力。途中它們需要渡過鳄魚出沒的馬拉河,這一壯觀場景被稱為“天國之渡”。  

食性

角馬十分挑食,主要以草、樹葉及花蕾為食,唯獨對鮮美多汁的嫩草情有獨鐘,它們所食植物種類多達百種,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營養,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抵禦疾病。角馬喜愛舐食岩鹽、硝鹽或喝鹽水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林中含鹽較多的地方,常是角馬群的集聚點。  

分布範圍

分布在非洲大陸東部、中部和南部,十分常見。所在國家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納、埃斯瓦蒂尼、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斯洛文尼亞、萊索托、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繁殖方式

夏天一般是角馬的發情期,為了争奪配偶,角馬群中的公角馬會展開決鬥,通過“暴力手段”确定等級序位,失敗者會“憤”而離群出走,成為獨行角馬。

角馬交配發生在集體遷徙的途中。每當大角馬群停下來,雄性便會把雌性趕到一起,頭擡得高高的,繞着它們奔跑,并且與其他競争的雄性争鬥。這樣的群體隻能持續幾天。當大群體再次前進時,它們就解散了。幼仔會在食物充足的雨季降生。

像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雌性角馬在子宮内滋養幼仔,妊娠期持續8-8.5個月,每胎隻産1仔。11-12月是産犢高峰,半數取決于降雨的時間和地點。所有幼仔的80-90%在三周的高峰期出生,随後下降。小角馬能夠在出生後的幾個小時内站立和奔跑,并且在一個月内至少有一部分時間可以奔走飼喂,4個月後斷奶。雄性不照顧自己的後代,幼仔與母親待在一起,直到下一個小角馬出生。雌性在1.5-2.5歲之間成熟,雄性直到3歲才成熟    

下級分類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白尾角馬

Connochaetes gnou

Zimmermann, 1780

2

斑紋角馬

Connochaetes taurinus

Burchell, 1823

角馬屬(2種)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角馬屬的二個物種均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從肯尼亞南部到南非、從莫桑比克到納米比亞再到安哥拉南部等幾乎所有的國家公園都有角馬,因為它們對環境的适應能力非常強。在非洲的熱帶大草原上斑紋角馬的數量最多。  

上一篇:綠化植物

下一篇:水浒外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