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中國佛教菩薩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鸠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姓名:觀世音菩薩 英文名:Avalokitevara 象征:慈悲和智慧

出典

大乘經典

中國多用觀世音來稱這位大菩薩,主要是因為《法華經普門品》的盛行,我國通行的是鸠摩羅什的譯本。普門品的盛行,最早是五胡亂華時代的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害了一場大病,正在群醫束手,百藥罔效之際,來自印度的昙無谶,勸他誠誦普門品。沮渠蒙遜遵照指示去做,真的使他不藥而愈。因此國主在國内廣弘普門品。《普門品》宣說,如果衆生在受苦之時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号,觀世音菩薩就能讓其得到解脫。

民間杜撰

正因為觀音普遍地受到廣泛歡迎,中國民間也就出現了以觀音菩薩為題材的小說,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觀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傳奇小說。這部小說的内容是,有一位妙莊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驸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驸馬,三公主妙善愛修行學佛,仁孝貞潔,慈悲愛物,舍己為人,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果。這個故事并不為正統佛教典籍所載,也不被佛教所承認。妙善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師《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其中提到他曾經聽說觀音過去是妙善公主。《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13完整記載了這一傳說。

聖号釋義

觀世音菩薩,全稱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據《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可有兩種解釋:

1、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内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聲音,緻受外境贊歎或诽謗等所動,生起貪、嗔、癡、愛、惡等煩惱,促成殺、盜、淫、妄惡業,再受輪轉生死的苦報。若能觀察分析世間音聲之虛妄不實,而不受一切歪境幹擾、影響,就能入于如如不動的大解脫境。

2、是《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衆生,若在苦惱之時,隻要聽說過觀世音菩薩,并能虔誠地稱念觀音聖号,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衆生的音聲而即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

《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雲:汝觀衆生,生大悲心,欲斷衆生諸苦惱故,欲衆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丨法門的自修而言,而《法華經》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至于「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法師之譯,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譯本,便是出于玄奘的譯筆,他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于觀世音菩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


上一篇:熱依紮

下一篇:陳友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